1995年第2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抗体工程与导向治疗
    董志伟
    1995, 2(2):83-8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01
    [摘要](813)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2  胃癌单克隆抗体3H11的应用
    魏淑敏 张梅颖 李振甫 万文徽 牟振云 刘宝国 季加孚 徐光炜 董志伟
    1995, 2(2):84-8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02
    [摘要](1003)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3H11具有高阳性反应率、高选择性及高亲和力的特点.以131I标记后注入荷胃癌裸鼠模型中,其瘤/肝比可达8.26±1.26,定位指数达6.08 ±1.51,ID%/g达11.00±2.62.该McAb与131I偶联后可明显增强后者对肿瘤的杀伤效应及减低毒副反应.131I标记的McAb 3H11静脉注入19例拟行手术的胃癌患者中,16例获阳性显像(84.2%).经胃镜引导注入癌旁粘膜下行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判别胃壁肿瘤浸润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46%,967%及959%.判别淋巴结转移的上述指标分别为99.2%、97.7%及98.8%.
    3  肝癌单克隆抗体的质控及其体内导向研究
    陈志南 米力 刘智广 仇凯 刘彦仿 隋延仿 刘成刚 徐力青 曲萍
    1995, 2(2):88-9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03
    [摘要](709) [HTML](0) [PDF 0.00 Byte](14)
    摘要:
    用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制备细胞悬液,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一组高亲和性肝癌单抗HAb18,F11,E5,A10,四株抗体经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对肝细胞癌有较好的选择性。用碘标记F11,E5,A10,HAb18IgG及其F(a,b’)2片段抗体,对荷肝癌裸鼠进行放射免疫显像,显示出较好的定位作用。其瘸/肝比值分别为688.5.14,667,616,14.47。均比有关文献(Dunk AA,1987)报道的定位效果好。用^132I-HAb18IgG及其片段抗体进行荷肝癌棵鼠的放免导向治疗,其显效者为5/12;部分缓解者为6/12。HAb18碘标记物经质控,符合“人用鼠源性单抗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要点”并进行肝癌病人的体内显像,阳性率达865N(45/52),其中最小定位的肿瘤直径仅0.5cm:用于体内导向治疗,部分缓解率达69.6%(16/23)。以上研究为肿瘤的综合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4  抗癌抗生素C1027与单克隆抗体偶联物的抗肿瘤作用
    甄永苏 邵荣光 江敏 李军智 王耐勤 董志伟
    1995, 2(2):94-9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04
    [摘要](825)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抗癌抗生素C1027对癌细胞有强烈杀伤作用,比阿霉素强10000倍以上,C1027与癌细胞接触10min即显示对DNA合成的强烈抑制作用,C1027分子由发色团与蛋白质两部分构成;发色团是烯二炔新化合物,是C1027分子的主要活性部分.C1027分子可拆分与重建,重建的C1027同样有高度抗肿瘤活性.通过新的交联方法可制备C1027与单抗的强化偶联物.体外、体内试验表明.C1027单抗偶联物对肿瘤靶细胞有很强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对移植于探鼠的人体肝癌、胃癌有显著疗效,在可耐受剂量,肿瘤抑制率达85%(P<0.01).研究结果显示,C1027作为高效“弹头”药物,可用于研制新的小型化高效抗肿瘤导向药物.
    5  双特异性抗体介导胃癌杀伤效应的研究
    董志伟 魏淑敏 万文徽 冯晓 王力民 陆良军
    1995, 2(2):99-10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05
    [摘要](659) [HTML](0) [PDF 0.00 Byte](18)
    摘要:
    为制备P210/MMC、P210/TNP及P40/CD3三种双特异性抗体(BsAb),采用不同技术路线进行细胞融合11次,接种7,484孔,生长1,111孔,双阳性孔为223,但仅获分泌BsAb的2次杂交瘤5株,可见BsAb的制备殊非易事.桥联法在确认BsAb的分泌性状时有重要意义,12株分泌γ及μ两种重链的三体杂交瘤,仅2株分泌BsAb,因此γ与μ形成组合的机率为16.7(2/12).BsAb(P210/TNP)带有“通用接头”,可介导多种TNP化的药物或毒素对胃癌靶细胞的杀伤效应.BsAb(P40/CD3)可介导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对胃癌的杀伤效应,采用局部注射,4次治疗可使移植胃癌全部消退,对临床试用有参考价值.
    6  双特异抗体导向骨髓中活化T细胞清除骨髓中肿瘤细胞
    郭坤元 汪森明 陈国强 陆志刚 沈淑华 王军 王薇 顾佩霞 黄平
    1995, 2(2):104-10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06
    [摘要](742) [HTML](0) [PDF 0.00 Byte](15)
    摘要:
    先用抗CD3单抗和IL-2激活肺癌患者骨髓中的T淋巴细胞,然后按不同比例将人肺癌细胞株PC84045细胞掺入到骨髓细胞中,再加入能同时识别CD3抗原和人肺癌细胞表面抗原的双特异抗体CD3-ALTO4,在IL-2和IL-3存在下共同培养3d后测试.在T细胞与PC84045癌细胞之比为8:1时,对PC84045肺癌细胞净化效率为4Logs,16;1时为5Logs,并在NC裸鼠体内证实清除效果是确切的.净化后的骨髓CFU-GM、BFU-E收获率均>85%(P>0.05;P>0.05);而且净化后的骨髓中的T细胞仍保持着对PC84045肺癌细胞很强的杀伤能力(P<0.01).双特异抗体CD3-ALTO4能有效地导向骨髓中活化T细胞清除污染的肿瘤细胞,造血干细胞无明显损伤.本文方法处理的骨髓细胞还保持着高度特异的细胞毒活性,移植这样的骨髓细胞将会在体内进一步清除化疗残存的肿瘤细胞,加速移植后免疫功能再建,降低复发.
    7  抗人CD3人/鼠嵌合抗体基因的构建
    杨治华 李以莞 沈德诚 田海梅 刘向阳 刘宝印 李洁 段世利 佘鸣
    1995, 2(2):108-11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07
    [摘要](972)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为了降低鼠源抗人CD3单抗的免疫原性.增加其在人体内的生物活性及治疗作用,使该抗体能更广泛更有效地长期多次用于人体治疗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采用PCR技术从分泌抗CD3单抗的杂交瘤细胞HIT3a的mRNA中分离克隆了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的cDNA。以此轻重链可变区cDNA为特异探针从HIT3a基因文库中分离带有调控序列的功能性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将其插入到含有人k轻链及人71重链恒定区基因的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中成功地构建了抗人CD3人/鼠轻重链嵌合抗体基因,为研制人抗CD3入/鼠嵌合抗体完成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8  抗人CD3人/鼠嵌合抗体的表达及特性
    杨治华 刘向阳 田海梅 李洁 李以莞 沈德诚 佘鸣
    1995, 2(2):114-11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08
    [摘要](949)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将从HIT3a基因库分离克隆的功能性抗CD3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插入含有人k轻链及γ1重链恒定区基因的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中,构建了抗CD3嵌合抗体基因,用Lipofectin将抗CD3人/鼠嵌合轻重链基因共转染SP2/0细胞表达,获得稳定传代和稳定表达抗CD3嵌合抗体的转染杂交瘤细胞株C-HIT3a,ELISA,免疫荧光和PCR实验证实嵌合抗体与原鼠CD3单抗有相同的特异性和亲和性。体外生物活性的初步分析表明嵌合抗体与鼠CD3单抗对人的PBMC细胞的增殖有相同类型的作用,高剂量抗体抑制人T细胞的增殖,低剂量显示明显的激活增殖作用,当与IL-2联合应用其激活增殖作用增加20倍。细胞毒实验表明嵌合CD3抗体或由该抗体介导的免疫活性细胞(CD3-AK)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活性,较单用IL-2或单用LAK细胞其杀伤活性增加25倍。
    9  瘤苗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钱振超 王大庆 金成钢 乔健 刘金友
    1995, 2(2):120-12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09
    [摘要](1068)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围绕中药莪术及其有效成分β-榄香烯的抗癌作用与原理的研究,用多种小鼠可移植性瘤株,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药(莪术油、β-揽香烯等)、化学药品(MMC、戊二醛等)、放射能(60Co、X线等)及/或病毒(痘苗病毒、新城鸡瘟病毒)等处理的肿瘤细胞疫苗或其膜组分(Mfr)的主动免疫防治效应及其规律和机制,获得了明显的可重复的阳性结果,解决了有关瘤苗制备、保存和使用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10  济南假单胞菌细胞壁组分(PJ-CW)体内外抗癌作用的研究
    崔正言 张玲 殷际义 李淑贞 韩玉美 肖东杰 何祖泽
    1995, 2(2):127-13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10
    [摘要](644)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本文报告了PJ-CW对荷瘤小鼠移植肿瘤以及肿瘤细胞株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PJ-CW不仅对瘤细胞(EL4)和荷瘤(S180、H22)鼠肿瘤有直接抑制和抑瘤作用,且能促进LAK细胞进入瘤组织,从而保护了荷瘤鼠的免疫器官,延长其存活期.PJ- CW制剂仅含多糖与氨基酸,注射后无发热等副作用,因此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抗癌生物制剂.
    11  白细胞介素6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王一理 耿宜萍 司履生
    1995, 2(2):131-13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11
    [摘要](1089)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用S180腹水瘤动物模型,经IL-6治疗后绝大多数肿瘤消退(8/10),且用同一肿瘤再次攻击不能生长,对照组中大多数小鼠因肿瘤进展而死亡(9/10).经S180肉瘤再次攻击的动物脾脏明显肿大,约为对照组的4倍以上,镜下观察脾脏白髓明显增生,牌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明显增大,主要由大淋巴细胞及免疫母细胞构成,与薄层小淋巴细胞构成的边缘区分界明显,而脾小结的淋巴滤泡亦可见明显的生发中心.体外细胞毒测定显示:实验组脾细胞对S180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907±318:387±144,P=0.003).对L929靶细胞的细胞毒亦是如此(1145±164:186±251,P<0.001).提示IL-6在活体内可激发荷瘤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体外经IL-6处理的人PBL及人瘤靶细胞,亦明显增强效应细胞的杀伤活性.有趣的是这一现象主要是肿瘤细胞对效应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细胞间识别分子表达,诱发效应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来实现.
    12  IL-3,IL-6和IL-4单独或联合G-CSF及GM-CSF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
    朱康儿 KerryAtkinson
    1995, 2(2):135-13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12
    [摘要](758)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我们检测了IL-3,Il-6和IL-4单独和联合G-CSF和GM-CSF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IL-3 GM-CSF是增加移植后6d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最有效的联合,显示显著的协同作用。当单独给予时,IL-6和G-CSF分别显著增加移植后6d血小板计数,而在联合给予中.只有IL-3 G-CSF显著增加移植后6d的血小板计数。IL-4对移植后7d中性粒细胞恢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由IL-3和G-CSF加速的中性粒细胞恢复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13  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沈倍奋
    1995, 2(2):139-14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13
    [摘要](947)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或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它们大都是穿膜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由胞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构成.它们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由于这些细胞表面分子都是有功能的分子,与机体重要的生理或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它们的抗体有可能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器官移植时抗排斥反应;异基因骨髓移植时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用于激活LAK细胞治疗肿瘤等的情况.同时对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单克隆抗体,抗粘附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前景也作了初步讨论
    14  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
    黄华梁
    1995, 2(2):142-14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14
    [摘要](928)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本文综述了本实验室近年来在基因工程抗体方面所做的工作:①从杂交瘤细胞基因组中筛选和鉴定出抗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重链、轻链可变区基因,构建成人—鼠嵌合基因并在骨髓瘤细胞中表达出抗乙型脑炎病毒的人-鼠嵌合抗体;②根据文献中抗CD3单抗的序列,进行了分子设计,设计出改形抗体的分子序列,用合成和PCR补齐的方法构建了改形的单域抗体(V_H)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③构建了外分泌型-附着型的表达单链抗体的表达载体;④克隆和测序了抗人肺腺癌、膀胱癌、CD3的单抗重、轻链可变区基因,并正在构建鼠的抗体库.
    15  肺癌导向治疗浅谈
    李斯德
    1995, 2(2):145-14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15
    [摘要](849)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单克隆抗体可作为多种“弹头”的理想导向载体用于肿瘤的导向治疗.我们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标记抗肺癌单抗进行肺癌临床放射兔疫显像,在一组肺部可疑“块影”病例中,诊断准确性达93.5%(29/31).肺癌单抗交联化学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构建的“导向药物”都已进入临床Ⅰ—Ⅱ期研究.通过筛选高效“弹头”,介入给药、腔隙给药等方式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在部分病例中看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基因工程抗体发展迅速,人—鼠嵌合抗体,小分子抗体日趋成熟,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给单抗的研制带来了全新的概念,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部分基因工程抗体已进入临床研究.双功能抗体因其可结合两个不同抗原而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格外引人注意.肿瘤导向药物还面临许多问题,克服问题的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16  抗肿瘤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及其免疫霉素的研究
    喻启桂 姜绍谆
    1995, 2(2):150-9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16
    [摘要](636)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抗体V_H基因和V_L基因经寡核苷酸接头连接成ScFv基因,转入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ScFv.ScFv具有亲本抗体相同的抗原结合特性和能力,且抗原性大大减弱.ScFv分子量小,易穿入肿瘤和实体组织内部, 也易进入病毒峡谷.ScFv与药物、毒素、同位素或酶等偶联构成的导向治疗制剂在血中清除迅速,不残留于正常组织,尤其不在肾脏中积聚,因而毒副作用很小.PCR技术的应用,使制备单链兔疫毒素在二周内即可实现,大大缩短了导向药物的制备时间.改善培养条件,E.coli能表达并装配和折叠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双价ScFv及其免疫毒素
    17  抗独特型抗体与肿瘤免疫治疗
    吕玮 朱迅
    1995, 2(2):155-15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17
    [摘要](747)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抗独特型抗体的应用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抗独特型抗体由特异性抗体Ab1诱导产生,具有替代抗原作用,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肿瘤特异性独特型瘤苗具有较多的优点和较强的抗瘤作用.本文对其产生特异免疫反应和抗瘤作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国外最新研究动态,综述了独特型抗体在主动免疫治疗方面的实验资料及对几种肿瘤的治疗价值.
    18  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单克隆抗体
    张广发 陈竞华 王雅明 徐建军 刘华 王琰 刘群英
    1995, 2(2):159-16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5.2.018
    [摘要](749)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是近年来抗体技术中的革命性进展,本文简要介绍了我们在这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从乳癌细胞免疫后的小鼠脾脏细胞和接种过HBsAg疫苗的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出k链和Fd段基因,组装到Fab段噬菌体抗体表达载体pCOMB3中,分别建立了鼠源性和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以固相化的HBsAg和乳癌细胞为抗原.通过“吸附-洗脱-扩增”富集性筛选过程获得了鼠抗人乳癌细胞和人抗HBsAg的噬菌体抗体,并通过对表达载体的改造,在大肠杆菌表达出了可溶性的Fab段,对所获得的抗体Fab段进行了特异性、亲和力以及DNA序列的分析,显示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抗体制备手段。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