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第5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和应用述评
    崔正言 李翠玲
    1998, 5(2):79-8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01
    [摘要](940)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2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的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树突状细胞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Keystone会议(美国)简介
    曹雪涛
    1998, 5(2):82-8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02
    [摘要](858)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3  转导B7-1基因消除IFN-γ对黑色素瘤转移潜力的增强作用
    黄兰青 罗利群 张友会
    1998, 5(2):85-8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03
    [摘要](837)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γ干扰素(IFN-γ)可通过增加MHCⅠ类分子或其它机制增强多种肿瘤的转移能力,而将T细胞共刺激分子B7基因导入肿瘤细胞能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本文以Lipofectamine转染法将小鼠B7-1(mB7-1)基因导入B16黑色素瘤低转移株,导入空载体(只含neo基因)的B16细胞作对照。亲本B16细胞和基因转导细胞(B16-B7-1和B16-neo)经100U/ml IFN-γ预处理36小时后进行实验性肺转移试验,同时流式细胞分析细胞表面MHCⅠ类和Ⅱ类分子的表达。结果发现,IFN-γ预处理明显增强B16和B16-neo细胞的肺转移能力,而经IFN-γ预处理的B16-B7-1细胞转移能力并不增强,其实验性肺转移结节数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无差别。流式细胞分析显示IFN-γ预处理使B16、B16-neo和B16-B7-1三种细胞的MHCⅠ类(H-2K~b和H-2D~b)分子均明显增高,但IFN-γ增加B16-B7-1细胞MHCⅡ类分子I-A~b表达程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种细胞。结果表明,转导B7-1基因可降低IFN-γ诱导的B16细胞转移能力,MHCⅡ类分子表达增高可能在其中起一定作用。
    4  小鼠γ-干扰素基因修饰瘤苗的抗肿瘤研究
    吴震宇 陈诗书
    1998, 5(2):90-9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04
    [摘要](717)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本实验用RT-PCR方法得到小鼠γ-干扰素(mIFN-γ)全长cDNA,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其导入小鼠肝癌细胞株,比较研究了该株细胞在mIFN-γ基因修饰前后致瘤性的变化,并制备了瘤苗,对其分泌干扰素的能力及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经过mIFN-γ基因修饰后,肿瘤细胞的致瘤性明显降低且瘤苗对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为进一步开展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5  重组人催乳素(rhPRL)在huPBL/SCID嵌合模型中对人直肠癌的治疗效应及免疫机理初探
    孙汭 田志刚 WilliamJ.Murphy
    1998, 5(2):93-9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05
    [摘要](686)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rhPRL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用于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我们选用CB17 SCID纯系小鼠,腹腔注入人结肠腺癌细胞(HT29),2小时后腹腔注入尼龙毛纯化的人淋巴细胞(T/NK细胞),同时开始进行rhPRL治疗,并设HBSS对照和rhIL-2治疗对照组。结果表明,rhPRL在体内外均无直接抗癌效应,反而可促进肿瘤生长。当SCID荷瘤鼠同时移植入人的T/NK细胞时出rhPRL可明显提高T/NK细胞的抗癌效果,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平均生存期由70.4天延至112.1天,在对照组全部死亡时(d105),rhPRL治疗组有60%存活,且在实验终止时(>160天)仍有40%存活。分析其抗癌机理发现,rhPRL体外可直接促进人T/NK细胞增殖,其分泌上清可抑制肿瘤生长,同时发现人T/NK细胞与HT29共育4小时中rhPRL亦可直接促进杀伤活性。
    6  跨膜型TNF-α生物学活性的膜依赖性
    曾劲杨 李卓娅 龚非力 姜晓丹
    1998, 5(2):97-10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06
    [摘要](870)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跨膜型TNF-α(TM-TNF-α)是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表达在胞膜上的完整蛋白分子。为了确定TM-TNF与细胞膜的关系,本文借助体外转录翻译系统及微粒体膜结构,建立了表达在微粒体膜上的TM-TNF以及无膜的裸26kD TNF。比较这两种体外表达产物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效应,结果表明,只有在微粒体存在时所合成的26kD TNF具有细胞毒活性;而无微粒体存在所合成的裸26kD TNF不显示杀瘤效应。进一步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它们与HL60靶细胞胞膜上TNFR的结合情况,结果显示,结合在微粒体膜上的TM-TNF能与TNFR有效结合,而裸26kD TNF与TNFR则不能有效结合。提示TM-TNF只有“锚定”在细胞膜上,才能利于其空间构型的展示,发挥生物学效应;而一旦与膜分离,则不能与TNFR有效地结合,故丧失了其生物学活性。
    7  经IFN-γ诱导的人IL-2基因修饰的人原代成纤维细胞体外细胞因子表达及某些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万涛 曹雪涛 王宝梅 章卫平 陈国友 于益芝 陶群
    1998, 5(2):101-10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07
    [摘要](822)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成纤维细胞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细胞是肿瘤基因治疗的一项重要途径,但以往的研究仅仅将成纤维细胞作为载体而忽略了其自身的免疫学功能的发挥。本文采用本室构建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IL-2基因转入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再用IFN-7诱导。结果表明,IFN-7诱导后,IL-2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MHC-Ⅰ、MHC-Ⅱ、CD40等分子表达具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并且表达IL-2、IL-1、IL-6等,由于这些免疫分子及细胞因子的表达与肿瘤抗原的递呈、效应细胞的激活密切相关,提示这种经IFN-7诱导后的IL-2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可能作为抗原递呈细胞而参与肿瘤抗原的递呈及效应细胞的激活。
    8  重组人GM-CSF的理化特性及其肽图的研究
    张翊 王军志 郭莹 饶春明
    1998, 5(2):105-10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08
    [摘要](889)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rhGM-CSF在经过盐酸胍处理,DTT还原,碘乙酰胺封闭二硫键等各种状态下,分别分析其理化特性,发现经过DTT处理后其在紫外特征光谱和RP-HPLC行为上表现出不均一性,而在SDS-PAGE电泳行为和免疫学特性方面却没有明显差异,盐酸胍对其上述指标的影响是可逆的;经过打开二硫键,封闭巯基后的肽图分析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溴化氰裂解更完全,蛋白酶消化更彻底。
    9  人乳头瘤病毒DNA在人喉癌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赵舒薇 徐倏森 费声重 陆书昌
    1998, 5(2):109-11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09
    [摘要](1043)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为研究喉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本研究探讨了HPV在喉癌中的致病作用和基因组型的分布与表达。应用共有引物和多重引物PCR的方法,对160例喉不同病变的新鲜组织标本,进行HPV6、11、16、18、31、33、35、42、58共9型HPVsDNAs感染的检测。结果在喉癌组HPV感染的阳性率为49.3%(35/71),喉癌颈转移淋巴结组为22.7%(5/22),喉癌前病变组为11.8%(2/17),声带息肉组为6.7%(2/30),癌周正常喉组织为0%(0/20)。HPV DNA型别分布在喉癌中以HPV16、18型为主,喉良性病变中以HPV6、11型为主。表明喉癌发生发展与HPV感染相关。
    10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HSV-tk自杀基因疗法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
    杨淑英 段芳龄 鲁凤民 盛剑秋
    1998, 5(2):112-11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10
    [摘要](1154)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为研究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SV-tk自杀基因系统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本课题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HSV-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命名为pLXT。用Lipofectin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获得了持续表达HSV-tk的克隆细胞SM/tk。~3H-TdR掺入法测定表明HSV-tk/ACV系统对SM/tk细胞具有强杀伤力。将Lipofectin-pLXT复合物直接注射于鼠肝癌细胞(H22)实体瘤内,ACV治疗后监测抑瘤率,发现脂质体介导pLXT、ACV治疗组及裸pLXT注射、ACV治疗组平均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其它六组对照组(P<0.001,P<0.05),前两者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2)。空载体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平均瘤体积及平均瘤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表明阳离子脂质体介导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转染的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且可使目的基因获得持续表达;在体内HSV-tk/ACV系统具有强的细胞毒作用,提示存在着强的旁观者效应。此外,瘤体内直接注射裸HSV-tk基因的治疗也有效。
    11  抗人胃癌3H11人-鼠嵌合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李竞 王卓智 王琰 刘群英 化冰 陈宇萍 朱迎春 董志伟
    1998, 5(2):116-12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11
    [摘要](1098)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为了降低抗人胃癌鼠单抗3H11的免疫原性,以利于该单抗在临床中的应用。我们构建并表达了3H11的人-鼠嵌合抗体,将3H11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分别插入到含有人k链及IgGl重链恒定区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构建了3H11人-鼠嵌合抗体轻、重链表达载体。应用Lipofectin方法先将嵌合轻链表达载体转染到Sp2/0细胞中,经用含霉酚酸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及克隆化培养,获得稳定分泌3H11人-鼠嵌合轻链的转染细胞株。再将嵌合重链表达载体转染该细胞系,用含有组氨醇的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组氨醇抗性细胞株,经亚克隆后得到可稳定分泌人k链和人IgGl的转染细胞系,经ELISA检测该细胞系所分泌的上清含有可与人胃癌细胞系803结合的人IgG抗体活性,RT-PCR结果显示该细胞株有人-鼠嵌合抗体mRNA的转录,证明已获得分泌3H11人-鼠嵌合抗体的细胞系。
    12  联合自杀基因与IL-2基因转移疗法的抗肿瘤效果及其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诱导作用
    鞠佃文 曹雪涛 王宝梅 孔令非 银平章 陶群 万涛 于益芝
    1998, 5(2):121-12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12
    [摘要](815) [HTML](0) [PDF 0.00 Byte](14)
    摘要:
    单用自杀基因疗法或单用细胞因子基因疗法抗肿瘤效果不理想,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胺酶(CD)基因与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联合转移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抗肿瘤免疫的诱导作用。复制荷瘤小鼠模型后在荷瘤部位注射表达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D)及表达小鼠IL-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IL2),并连续10天、每天1次腹腔注射5氟胞嘧啶(5FC)对荷瘤小鼠进行治疗。结果表明,AdCD/5FC/AdIL2联合基因治疗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并明显延长其生存期(P<0.01)。联合基因治疗组小鼠肿瘤细胞发生明显的坏死,瘤内及瘤周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瘤内CD4~ 和CD8~ T细胞明显增加,脾细胞NK和CIL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单用AdCD/5FC、对照病毒AdLacZ/5FC或PBS组。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应用自杀基因与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可更有效诱导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更显著地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13  大肠杆菌CD自杀基因转染诱导肿细胞凋亡及旁观者效应的研究
    王宝梅 曹雪涛 鞠佃文 银平章 孔令非 万涛 陶群 于益芝
    1998, 5(2):126-12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13
    [摘要](705)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以重组腺病毒AdCD为载体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体外传染小鼠红白血病细胞FBL3,结果显示,转染了CD基因的FBL3细胞对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AdCD/5-FC系统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将经AdCD/5-FC处理过的FBL3细胞上清倍比稀释后,加入到野生型FBL3细胞中,发现当上清仅占6.25%时,即对野生型FBL3细胞发挥明显的杀伤作用,提示旁观者效应在AdCD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还观察了CD基因体内转染后的杀伤效果,荷瘤小鼠局部注射AdCD并连续10天给予5-FC(300mg/kg)治疗后,小鼠皮下肿瘤结节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14  ELISA夹心法检测rhGM-CSF/IL-3融合蛋白
    戴盛明 肖桂元 周少雄 郑兴武 饶颖竹
    1998, 5(2):130-13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14
    [摘要](729)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15  肝动脉药物灌注栓塞与肿瘤坏死因子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35例分析
    王进胜 林炳煌 阮秀淇
    1998, 5(2):131-13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15
    [摘要](649)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16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抗肿瘤活性研究
    付东 王玉芝 刘秀英 王勇波 马清钧
    1998, 5(2):132-13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16
    [摘要](796)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17  乳腺癌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张猛 于永利
    1998, 5(2):134-13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17
    [摘要](730) [HTML](0) [PDF 0.00 Byte](14)
    摘要:
    乳腺癌易感基因的产物能对细胞生长增殖起负调控作用,其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是细胞恶变的一种重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RCA1、BRCA2等乳腺癌易感基因在乳腺癌发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些基因的深入研究将对乳腺癌发生机理的阐明、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就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18  GM-CSF的临床应用评价
    弭静 曹雪涛
    1998, 5(2):138-14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18
    [摘要](704)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临床应用已近10年,主要辅助肿瘤化疗及骨髓移植,促进中性粒细胞数目和功能的恢复,在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中亦有应用。本文重点综述了rhGM-CSF在上述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案、应用对象及其疗效。
    19  单链抗体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武国军 郝晓柯 金伯泉
    1998, 5(2):141-14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19
    [摘要](700)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单链抗体是由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可变区(V_H)和轻链可变区(V_L)通过一段连接肽连接而成的重组蛋白,它是具有完全抗原结合位点的最小抗体片段。它分子小,容易进入肿瘤内部,免疫原性低,可用基因工程大量生产,克服了单克隆抗体在人体内应用的许多不足。在单链抗体C末端引入毒素、细胞因子、前体药物降解酶等构建双功能单链抗体,或者构建双特异抗体,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国外的一些抗肿瘤单链抗体已进入临床Ⅰ期试验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单链抗体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20  抗独特型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周少雄 肖桂元
    1998, 5(2):145-14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20
    [摘要](754)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抗独特型抗体可以模拟原始肿瘤抗原成为抗独特型肿瘤疫苗(Ab2β瘤苗),已在一些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中诱发了抗肿瘤免疫反应,显示其成为一种新的癌症免疫疗法的前景。改进Ab2β瘤苗的制备方法,建立快速、可靠的Ab2β瘤苗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监测方法,阐明独特型网络抗肿瘤免疫反应机制,将为Ab2β瘤苗的临床应用铺平道路。
    21  反义核酸抗肿瘤治疗研究中靶基因的选择
    蔡洪培 邓志华 李石 金由辛
    1998, 5(2):148-15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21
    [摘要](719)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反义核酸抗肿瘤治疗研究在靶基因的选择上,可以分为: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细胞周期调控物质、酶类及其他,本文逐一加以综述,并提出作为肿瘤反义治疗的理想靶基因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22  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AGM-1470)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钱朝南 潘启超
    1998, 5(2):151-15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1998.2.022
    [摘要](858)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O-(氯乙酰-氨甲酰基)烟曲霉醇(也称TNP-470,AGM-1470)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对它的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使人们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各种特性有了崭新的认识。目前在探讨TNP-470在实体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这方面的研究更有重要突破。本文就TNP-470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