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第8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一种抗癌新策略——肿瘤的基因病毒治疗
    刘新垣
    2001, 8(1):1-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01
    [摘要](1426)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恶性肿瘤为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为了攻克肿瘤顽症 ,无数科学家和医生奋斗了几个世纪 ,但至今仍然有点谈癌色变。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切除、化疗、放疗 ,后来又出现生物治疗法 ,基因治疗和病毒治疗也属于生物治疗方案。基因治疗经历高潮、低潮 ,在 2 0 0 0年取得重大突破 ,用逆转录病毒携带质粒 ,表达白细胞介素 2受体γ 亚基的基因 ,用以治疗SCID(严重综合免疫缺乏症 ) ,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但用基因治疗处理癌症 ,至今仍无重大突破 ,这方面过去报道很多 ,不赘述。用病毒治疗肿瘤 ,可以追溯到数十年甚至百年以前 ,但最近…
    2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
    王青青 王建丽
    2001, 8(1):2-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02
    [摘要](1205) [HTML](0) [PDF 0.00 Byte](88)
    摘要:
    在最近的五年中 ,生物信息学和EST数据库的发展使得许多新型趋化因子 (chemokine)及其受体基因不断地被发现 ,人们对于多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理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对趋化因子超家族的结构与功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例如趋化因子受体被发现是HIV感染的共同受体、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炎症反应、树突状细胞成熟、T ,B细胞发育、Th1和Th2应答、感染、血管形成、肿瘤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小鼠的不断应用有助于研究趋化因子的体内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
    3  CpG-ODN可增强痘苗病毒修饰的癌溶物的抗肿瘤效果
    郭斐 许洪林 陆柔剑 李军 阮力
    2001, 8(1):6-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03
    [摘要](1240) [HTML](0) [PDF 0.00 Byte](89)
    摘要:
    研究CpG联合非复制重组痘苗病毒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构建非复制重组痘苗病毒v△ 11β75 ,联合应用免疫刺激寡核苷酸和重组痘苗病毒v△ 11β75进行肿瘤免疫治疗。 结果 :重组痘苗病毒v△ 11β75在人源 143细胞中的不能正常繁殖 ,Southern blot证实痘苗病毒天坛株HindⅢC ,K片段间基因的缺失。在Wistar大鼠的Walker′s肿瘤模型中 ,联合应用CpG ODN和非复制痘苗病毒修饰的WRC2 5 6细胞裂解物进行免疫治疗 ,可以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 ,肿瘤生长速度降低。结论 :CpG ODN可以增强非复制痘苗病毒修饰的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抗肿瘤治疗效果 ,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4  血管生成抑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王若宁 刘玲玲 张一鸣 陈丙莺
    2001, 8(1):10-1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04
    [摘要](1688) [HTML](0) [PDF 0.00 Byte](73)
    摘要:
    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并纯化人血管生成抑素 (angiostatin) ,制备鼠抗人血管生成抑素多克隆抗体。方法 :设计引物扩增angiostatin的cDNA ,然后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 ,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 1中诱导表达并纯化 ,再用纯化的人血管生成抑素免疫小鼠并制备多抗。结果 :通过重组质粒酶切和测序分析等方法 ,筛选出重组阳性克隆 ,转化入大肠杆菌BL2 1中诱导表达并纯化成功 ,再利用纯化的人血管生成抑素制备成功鼠抗人血管生成抑素多克隆抗体。结论 :表达产物及多克隆抗体为下阶段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5  重组IFN-α2a与HSV-tk/GCV系统协同作用增强对于卵巢癌细胞系SKOV3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
    程月鹃 潘凌亚 张毅
    2001, 8(1):13-1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05
    [摘要](1514) [HTML](0) [PDF 0.00 Byte](62)
    摘要:
    观察应用重组IFN α2a能否增强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 (HSV tk) /丙氧鸟苷 (GCV)系统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的杀伤效应。方法 :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和HSV tk的融合基因 (hytk)导入SKOV3细胞 ,测定GCV对SKOV3/hytk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观察IFN α2a与HSV tk/GCV协同作用对旁观者效应的影响 ,并且在联合应用GCV和IFN α2a后 ,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GCV对SKOV3/hytk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并且可以同时杀伤周围未转基因的细胞 ,联合应用IFN α2a与HSV tk/GCV可以明显增强旁观者效应 (P <0 .0 5 ) ,使处于S期的SKOV3/hytk细胞较对照组和使用单药组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IFN α2a与HSV tk/GCV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增强HSV tk/GCV系统在体外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的杀伤效应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血管生成与人胃癌移植瘤生长的关系
    刘都户 张学庸 黄裕新 樊代明
    2001, 8(1):17-1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06
    [摘要](1303) [HTML](0) [PDF 0.00 Byte](80)
    摘要: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将VEGF165正、反义RNA表达载体导入人胃癌细胞 ,观察接种VEGF高表达和低表达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 ,并对移植瘤进行组织学检查 ,检测其血管密度、组织增生及坏死程度等变化。结果 :VEGF正义转染细胞所致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反义转染细胞所致的移植瘤 ;组织学检查发现 ,正义转染细胞移植瘤的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反义转染细胞所致的肿瘤。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启动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7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制备CD腺病毒及其体外杀瘤作用的初步研究
    戴观荣 崔龙 王元和 王强 高军
    2001, 8(1):20-2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07
    [摘要](1402) [HTML](0) [PDF 0.00 Byte](80)
    摘要:
    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 ,制备含绿荧光 (GFP)基因的CD腺病毒 ,初步观察其体外杀瘤作用。方法 :先构建含CD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 CMV CD ,与骨架载体pAdEasy 1在细菌内重组为pAd CD ,经 2 93细胞包装为增殖缺陷性腺病毒 ,体外感染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并给予前药 5 FC ,观察其体外杀瘤效果。结果 :pAdTrack CMV CD和同源重组的pAd CD经酶切鉴定正确 ,pAd CD转染 2 93细胞 ,包装扩增腺病毒后 ,感染LoVo细胞 ,予 5 FC治疗 ,4d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染的LoVo和未转染细胞胞均被杀死 ,并且这种旁观者效应不依赖于细胞间接触。结论 :细菌内质粒同源重组法可以高效制备含绿荧光 (GFP)基因的CD腺病毒 ,体外腺病毒介导CD/ 5 FC可以杀伤肿瘤细胞 ,其旁观者效应不依赖于细胞间接触。
    8  CH50多肽真核表达载体pCH510的构建、表达及体内趋化和抑瘤作用
    叶仕桥 冯作化 李东 张桂梅 张慧 黄波 肖徽
    2001, 8(1):23-2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08
    [摘要](1666) [HTML](0) [PDF 0.00 Byte](88)
    摘要:
    构建重组人FN多肽的真核表达载体 ,研究体内表达对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 :采用重组DNA技术构建表达质粒 ;体内外进行基因转染 ;用Western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 ;肌肉组织切片与染色观察体内基因转染后的趋化作用 ;小鼠实体瘤模型研究基因转染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结果 :将人FNcDNA 5′端非编码区及信号肽编码区、CH5 0多肽编码区cDNA、人FNcDNA的 3′端非编码区重组连接并插入pcDNA3.1质粒 ,构建出pCH5 10。以pCH5 10转染小鼠NIH3T3细胞 ,可以表达产生CH5 0多肽。肌肉内注射转染pCH5 10可对免疫细胞产生趋化作用 ,抑制实体肿瘤的生长。结论 :质粒pCH5 10可在细胞中及小鼠体内表达 ;体内表达可对免疫细胞产生趋化作用 ,并可抑制实体瘤生长
    9  OSM对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与基因-放射治疗效果
    吕星 邢瑞云 路萍 孙志贤 裴雪涛 吴祖泽
    2001, 8(1):27-3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09
    [摘要](1173) [HTML](0) [PDF 0.00 Byte](79)
    摘要:
    探讨OSM对黑色素瘤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在基因 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用重组的人OSM基因表达质粒 (pO)和辐射诱导性OSM表达质粒 (pEO)转染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 ,筛选OSM表达细胞 (pO 17和pEO 1) ,皮下接种C5 7BL/ 6小鼠 ,观察和比较相同生长期内瘤体重量及给予60 Coγ 线局部照射后肿瘤抑制率的变化。结果 :在未照射实验中 ,pO 17和pEO 1细胞接种 2 0d后的瘤体重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在照射实验中 ,pEO 1细胞照射后 7d后瘤体重量的下降最为显著 ,肿瘤抑制率由未照射时的 33.8%提高至 48.1%。结论 :转基因分泌的OSM可对瘤细胞的体内生长产生抑制 ;射线可通过Egr 1R增强OSM表达的途径加剧肿瘤抑制 ,即基因与射线的双重抑瘤效果
    10  肝癌患者A-LAK细胞与苯乙酸协同抗瘤的观察
    郑宁 叶胜龙 孙瑞霞 赵燕 汤钊猷
    2001, 8(1):31-3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10
    [摘要](1476) [HTML](0) [PDF 0.00 Byte](81)
    摘要:
    简化粘附性LAK(A LAK)细胞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与苯乙酸 (PA)的协同抗瘤作用。方法 :采用苯丙氨酸甲酯(PME)处理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而制备A LAK细胞 ;观察人肝癌SMMC772 1细胞株经PA处理后增殖能力的变化 ;并用经PA预处理的SMMC772 1培养上清液作用于A LAK细胞 ,观察A LAK增殖能力与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 :采用PME制备的A LAK细胞 ,其增殖能力显著高于非粘附性LAK细胞 (NA LAK)和常规LAK细胞 ;肿瘤细胞经PA作用后 ,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肿瘤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可明显抑制A LAK的增殖与杀伤活性 ,而经苯乙酸预处理的上清液则抑制作用减弱。结论 :采用PME可简便快速地制备A LAK ,而苯乙酸可与A LAK协同发挥抗瘤作用。
    11  c-myc调节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活性的体外研究
    林勇 谢渭芬 陈伟忠 张新 张兴荣 张忠兵 沈建伟
    2001, 8(1):34-3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11
    [摘要](1374) [HTML](0) [PDF 0.00 Byte](84)
    摘要:
    :研究c myc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启动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DNA质粒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HepG2 、猴肾COS 7细胞和NIH3T3细胞 ,孵育 48h后 ,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萤虫素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相比 ,载有htert 80 0bp启动子的质粒TERTLuc(80 0 )在肿瘤细胞HepG2 中活性显著增强。外源性转录因子c myc可显著上调htert启动子的表达 ,其激活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人工突变c myc结合位点明显降低htert启动子的活性。结论 :c myc可直接激活htert启动子的表达 ,是调节端粒酶活性的重要转录因子。
    12  重组鸡痘病毒与核酸疫苗联合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研究
    罗坤 金宁一 吴丛梅 郭志儒 秦云龙 郭焱 夏志平 安汝国 殷震
    2001, 8(1):37-4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12
    [摘要](1433) [HTML](0) [PDF 0.00 Byte](83)
    摘要:
    探索联合免疫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表达中国流行株HIV 1核心蛋白Gag的重组鸡痘病毒vUTALG作初始免疫 ,以表达相同抗原的核酸疫苗质粒pcDNAG加强免疫 ,对被免疫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进行初步测定。结果 :以重组鸡痘病毒首次免疫的联合免疫组与单纯用重组病毒免疫组比较 ,CD4+ T细胞数升高 ,ConA和LPS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增强 ,并能诱导HIV 1特异的血清抗体反应。结论 :以重组鸡痘病毒首次免疫的联合免疫能有效的提高T ,B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
    13  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与肺癌细胞的增殖特性的关系
    李芳 伍新尧 徐平 区敬华 童大跃
    2001, 8(1):41-4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13
    [摘要](1314) [HTML](0) [PDF 0.00 Byte](82)
    摘要: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与肺癌细胞增殖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MVβ报告基因质粒及自杀基因E .colicd的真核表达载体评价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肺癌细胞增殖特性的检测包括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测定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肺癌细胞的类型对脂质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细胞增殖速度越快 ,处于分裂期 (G2 /M)的细胞越多 ,则脂质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越高。结论 :脂质介导的基因转染对细胞增殖的依赖 ,提示由快速增殖细胞构成的组织更适合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治疗
    14  人CD80重组腺病毒感染的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曹艳红 刘旭 李殿俊 田长富 李大林 曹雪涛
    2001, 8(1):45-4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14
    [摘要](1496) [HTML](0) [PDF 0.00 Byte](96)
    摘要:
    本文在利用COS/TPC同源重组法高效制备人CD80重组腺病毒的基础上 ,对感染人CD80重组腺病毒的肺癌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以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 ,将人CD80基因导入肺癌细胞 ,利用PCR和琼脂糖电泳对肺癌细胞中人CD80基因进行了检测 ,以FACS、电镜等方法观察分析肺癌细胞被rAd CD80感染前后的变化。结果 :人CD80重组腺病毒经扩增、纯化后 ,滴度可达 10 10 PFU/ml ,当病毒为 30MOI时 ,腺病毒对肺癌细胞Anip973的转染率达 90 %以上。转染rAdCD80的肺癌细胞除表面结构和超微结构有轻微变化外 ,其生长能力及克隆形成率无明显变化 ,rAdCD80对肺癌细胞的增殖周期亦无影响。结论 :以上结果为制备肿瘤疫苗打下基础。
    15  重组人β-干扰素在体内外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楼国良 于益芝 陈莉 张明徽 陈国友 章卫平 杨宏斌 曹雪涛
    2001, 8(1):49-5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15
    [摘要](1102) [HTML](0) [PDF 0.00 Byte](93)
    摘要:
    观察点突变重组人 β 干扰素 (IFN β)对人肿瘤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 方法 :分别将人结肠癌LoVo、肺腺癌A5 49细胞置于含 2 0 0IU/ml,10 0 0IU/ml及 5 0 0 0IU/mlIFN β培养基中培养 2 4h后 ,于 0 .3%琼脂糖培养基中培养 10~ 14d ,观察软琼脂中集落形成情况。将裸鼠皮下接种LoVo ,A5 49细胞 ,72h后分组 ,每次注射 2 0万IU/kg或 10 0万IU/kg ,5 0 0万IU/kgIFN β ,每天 1次 ,连续 10d ,同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标准品组和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组。荷瘤后第 14天处死小鼠 ,称取瘤重。以上实验均重复 3批。结果 :在体外 ,经重组人新型 β 干扰素处理的LoVo细胞及A5 49细胞的集落数均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细胞 (0 .0 5 >P >0 .0 1) ,与标准品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荷瘤裸鼠经治疗后 ,瘤重随着重组人 β 干扰素剂量的升高而降低 ,即重组人β 干扰素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oVo ,A5 49细胞在体内的生长 ,在疗效方面与标准品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重组人 β 干扰素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和肺腺癌的生长
    16  D-氨基酸氧化酶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翟勇平 王健民 周虹 张雨生
    2001, 8(1):52-5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16
    [摘要](1269) [HTML](0) [PDF 0.00 Byte](76)
    摘要:
    构建含D 氨基酸氧化酶 (DAAO)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初步观察DAAO基因的功能。方法 :利用重组DNA技术将DAAOcDNA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 (pLDAAOSN)中 ,以磷酸钙沉淀法介导转染包装细胞ΦXNA ,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 ,将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K5 6 2白血病细胞 ,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 ,命名为KDAAO。PCR、原位杂交分析外源基因整合和表达 ,观察 5 0mm/LD 丙氨酸对KDAAO杀伤作用。结果 :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明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中含有完整的DAAO基因。包装细胞产生了高滴度病毒 (5 .2× 10 6CFU/ml)。PCR、原位杂交分析证明DAAO基因已整合至KDAAO基因组中 ,并在mRNA水平表达。初步观察到D 丙氨酸能明显杀伤KDAAO。结论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DAAOSN可以进一步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
    17  HBV启动子调控的GFP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
    茆灿泉 黄常志 赵玫 范云霞 徐枫 杜菲 杨树德
    2001, 8(1):55-5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17
    [摘要](1512)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研究HBV启动子调控下的GFP报告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DNA重组技术 ,将GFPs65T和HBV的EⅡmCMV启动子 (增强子 )亚克隆到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DNA3 中 ,构建了pcDNA3 GFP ,pcDNA3 GFP EⅡ ,pcDNA3 GFP EⅡ w3种含GFP的重组质粒 ,在Lipofectin介导下分别转染Hela和Bel740 2肿瘤细胞 ,经G418抗性筛选 ,挑选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用于荧光和Westernblotting检测 ,利用GELDoc2 0 0 0数字成像系统对GFP蛋白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酶切和电泳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正确 ;获得了稳定转染各质粒的阳性细胞克隆 ;经Westernblotting检测 ,亲本和空载细胞的GFP值在本底范围 ,GFP转染的各细胞 ,均可检测到 2 7kD的GFP目的蛋白 ;EⅡmCMV启动子调控的Hela GFP EⅡ ,Hela GFP EⅡ w表达的GFP量均低于Hela GFP ;pcDNA3 GFP EⅡ w在Bel740 2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量。结论 :HBV启动子调控下的GFP报告基因能够在肝癌Bel740 2细胞中表达并具有一定的专一性。
    18  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与肺癌细胞的增殖特性的关系
    李煜 钱书兵 陈诗书 钱关祥
    2001, 8(1):59-6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18
    [摘要](1334) [HTML](0) [PDF 0.00 Byte](92)
    摘要:
    目的: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与肺癌细胞增殖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MVβ报告基因质粒及自杀基因E.colicd的真核表达载体评价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肺癌细胞增殖特性的检测包括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测量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肺癌细胞的类型对脂质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细胞增殖速度越快,处于分裂期(G2/M)的细胞越多,则脂质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越高。结论:脂质介导的基因转染对细胞增殖的依赖,提示 由快速增殖细胞构成的组织更适合阳离子脂质介导的基因治疗。
    19  受体介导的基因导入系统对家兔肝肾功能的影响
    郑宁 邱双健 叶胜龙 樊嘉 田培坤 韩俊松 薛琼 陈军 高冬梅 汤钊猷
    2001, 8(1):61-6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19
    [摘要](1120) [HTML](0) [PDF 0.00 Byte](89)
    摘要:
    双歧杆菌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 ,它在调整肠道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而它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变剂 (biologicalresponsemodifier,BRM)不仅使实验动物平均存活期延长 ,死亡率减低 ,抑瘤率提高 ,而且可以增强一些免疫细胞活性 ,但研究尚缺乏深度和全面 ,本文旨在通过对几项细胞及细胞因子免疫指标的检测来探讨双歧杆菌的部分抗肿瘤免疫机制。于BALB/c小鼠 (2 0± 2g,6~ 8周龄 ,雌雄各半 )左腋皮下接种HGF16A3 肿瘤细胞 10 6/ 0 2ml/只 (一般于注射后 4d即可在局部触及米粒大…
    20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治疗恶性胸水36例的临床观察
    李平 张竝
    2001, 8(1):63-6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20
    [摘要](1301) [HTML](0) [PDF 0.00 Byte](71)
    摘要:
    目的:本文在利用COS/TPC同源重组法高效制备人CD80重组腺病毒的基础上,对感染人CD80重组腺病毒的肺癌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人CD80基因导入肺癌细胞,利用PCR和琼脂糖电泳对肺癌细胞中人CD80基因进行了检测,以FACS、电镜等方法观察分析肺癌细胞被rAd-CD80感染前后的变化。结果:人CD80重组腺病毒经扩增、纯化后,滴度可达10610PFU/ml,当病毒为30MOI时,腺病毒对肺癌细胞Anip973的转染率达90%以上。转染rAdCD80的肺癌细胞除表达结构和超微结构有轻微变化外,其生长能力及克隆形成率无明显变化,rAdCD80对肺癌细胞的增殖周期亦无影响。结论:以上结果为制备肿瘤疫苗打下基础。
    21  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_L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
    韩淑霞 史斌 崔建英 张金声 姚雅玲 郑义 王立茹 高青 刘永东
    2001, 8(1):64-6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21
    [摘要](1121) [HTML](0) [PDF 0.00 Byte](78)
    摘要:
    22  金龙胶囊(JLC)抑制癌细胞转移及复发的实验观察
    刘玉琴 高进 赵雪梅 顾蓓 薛克勋 李建生
    2001, 8(1):65-6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22
    [摘要](1472) [HTML](0) [PDF 0.00 Byte](74)
    摘要:
    目的观察点突变重组人β-干扰素(IFN-β)对人肿瘤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方法分别将人结肠癌LoVo、肺腺癌A549细胞置于含200IU/ml,1000IU/ml及5000IU/mlIFN-β培养基中培养24h后,于0.3%琼脂糖培养基中培养10~14d,观察软琼脂中集落形成情况。将裸鼠皮下接种LoVo,A549细胞,72h后分组,每次注射20万IU/kg或100万IU/kg,500万IU/kgIFN-β,每天1次,连续10d,同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标准品组和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组。荷瘤后第14天处死小鼠,称取瘤重。以上实验均重复3批。结果在体外,经重组人新型β-干扰素处理的LoVo细胞及A549细胞的集落数均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细胞(0.05>P>0.01),与标准品组无明显差异(P>0.05)。荷瘤裸鼠经治疗后,瘤重随着重组人β-干扰素剂量的升高而降低,即重组人β-干扰素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oVo,A549细胞在体内的生长,在疗效方面与标准品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β-干扰素在体内外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和肺腺癌的生长。
    23  利用人的天然抗体抗肿瘤
    邢力 郭礼和
    2001, 8(1):67-6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23
    [摘要](1301) [HTML](0) [PDF 0.00 Byte](76)
    摘要:
    Galα(1,3)Gal是非灵长类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主要的异种抗原 ,由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合成。人体内没有这种酶 ,也不产生这种抗原 ,但却产生大量的抗Galα(1,3)Gal抗体 (anti Gal)。如果在人的肿瘤细胞上重新表达Galα(1,3)Gal,它与anti Gal结合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产生抗肿瘤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
    24  分子伴侣疫苗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魏征人 于永利
    2001, 8(1):70-7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24
    [摘要](1311) [HTML](0) [PDF 0.00 Byte](79)
    摘要:
    分子伴侣是广泛分布在原核生物细胞、真核生物细胞内 ,帮助新生肽链进行正确折叠、非共价组装的一类蛋白。来自于不同纯系小鼠肉瘤细胞的gp96 (一种分子伴侣 )能够在不同的纯系小鼠之间建立起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 ,某些分子伴侣如HSP70等可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呈现在肿瘤细胞表面 ,可作为肿瘤细胞表面的靶抗原激活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总之 ,分子伴侣或与分子伴侣结合的多肽复合体抗原由于具有可超越MHCⅠ类抗原分子限制的特点可开发成肿瘤疫苗用于治疗。
    25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新进展
    张煊 曹雪涛
    2001, 8(1):72-7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25
    [摘要](1104) [HTML](0) [PDF 0.00 Byte](78)
    摘要: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反应处于低能状态 ,从而使肿瘤逃避免疫监视而发生、发展。肿瘤可通过多条途径使机体处于免疫功能低下或耐受状态 ,包括 :干扰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阻碍T细胞的活化及免疫应答、自身抗原表达的异常、抗凋亡因子的作用、产生有利其生长的微环境等。对肿瘤免疫逃逸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寻找和设计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和途径
    26  肝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及意义
    杨连君 王文亮 司晓辉
    2001, 8(1):75-7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1.1.026
    [摘要](1343) [HTML](0) [PDF 0.00 Byte](83)
    摘要: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 (MHC)Ⅱ类分子主要分布在抗原递呈细胞 (APC)表面 ,如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等[1] ,通过激活辅助T细胞间接活化细胞毒T细胞 ,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般肿瘤细胞不表达MHCⅡ类分子 ,若利用基因转移技术 ,促使其在肿瘤细胞中表达 ,可将肿瘤细胞修饰为一种可以递呈自身抗原的抗原递呈细胞 ,增强其免疫原性。体外研究表明 ,MHCⅡ类分子递呈内源性抗原的作用由于其在胞内与分子伴侣———不变链 (Ⅱ链 )结合而受到抑制。若使MHCⅡ类分子表达的同时 ,Ⅱ链不表达 ,使胞内MHCⅡ分子的…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