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11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阳离子聚合物载体在体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郭 妍 徐宇虹 顾健人
    2004, 11(4):235-23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01
    [摘要](1296) [HTML](0) [PDF 176.69 K](2318)
    摘要:
    2  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的制备及体外激活苦杏仁甙靶向杀伤LoVo细胞的实验研究
    连彦军 陈道达 郑勇斌 许天文 柯茂林 黄 韬 沈关心
    2004, 11(4):239-24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02
    [摘要](1941) [HTML](0) [PDF 240.40 K](1417)
    摘要:
    目的:制备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检测其免疫反应性及酶活性,并观察其体外激活苦杏仁甙前药对LoVo细胞的靶向杀伤效应。方法: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N-琥珀酰亚胺 间(N-马来酰亚胺基)苯甲酸酯(MBS)将抗CEA单克隆抗体与β-葡萄糖苷酶交联,制备抗CEA单抗-β 葡萄糖苷酶偶联物, ELISA法检测偶联物的抗体亲和力及酶活性,MTT法检测其对苦杏仁甙前药激活后对表达CEA的大肠癌细胞株LoVo和无CEA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杀伤作用。结果: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既保持了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性又保持了酶活性,体外能有效激活苦杏仁甙前药,对LoVo细胞产生剂量依赖性靶向杀伤作用,而对对照乳腺癌MCF-7细胞无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抗CEA单抗-β-葡萄糖苷酶偶联物具有良好的体外结合大肠癌LoVo细胞的能力,并能有效激活苦杏仁甙前药发挥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该方法有可能进一步用于大肠癌的治疗。
    3  TGF-α与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李 琤 夏 辉 马 洁
    2004, 11(4):244-24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03
    [摘要](1726) [HTML](0) [PDF 187.97 K](1590)
    摘要:
    目的: 表达并纯化转化生长因子α与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TGFα-PE40),探讨其对EGF受体(EGFR)阳性肿瘤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用pET28a表达载体构建表达TGFα-PE40蛋白的重组体pV28,IPTG诱导其表达后,提取包涵体蛋白并用Ni柱纯化,MTT法观察复性融合蛋白对肿瘤细胞A431和SK-OV3的杀伤效用。结果:成功构建基因重组质粒pV28,纯化后的包涵体蛋白中TGFα-PE40蛋白纯度达98%以上,这种活性毒素蛋白对EGFR高表达的A431癌细胞抑制率为50%(IC50)时所需蛋白浓度为(0.86±0.07)μg/ml,低于EGFR低表达的SK-OV3癌细胞的IC50 (6.37±2.18μg/ml),差异显著(P<0.05)。结论: 融合蛋白 TGFα-PE40 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EGFR数量成正相关,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
    4  单独及联合转染survivin和bcl-2反义寡核苷酸诱导胆囊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冯立民 王建立 乌新林 姜希宏 寿楠海
    2004, 11(4):248-25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04
    [摘要](1645) [HTML](0) [PDF 198.61 K](1584)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独及联合转染survivin、 bcl-2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的凋亡促进作用。方法: 设计并合成特异性靶向survivin及bcl-2的AsODN。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胆囊癌细胞中Survivin及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urvivin AsODN转染组、bcl-2 AsODN转染组、联合survivin及bcl-2 AsODN转染组。转染24 h后,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urvivin基因表达的变化,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sODN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Survivin及Bcl-2蛋白在胆囊癌细胞中均有较高表达;单独及联合转染survivin及bcl-2 AsODN后,胆囊癌细胞内survivin基因mRNA表达下调47.8%;,电镜下胆囊癌细胞呈典型凋亡样改变;凋亡率分别为11.38%±3.91%(survivin AsODN组)、9.26%±4.15%(bcl-2 AsODN组)、28.45%±6.34%(联合转染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联合转染组同单独转染survivin AsODN组及bcl-2 AsODN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各转染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的AsODN抑制率分别为54.3%,47.6%,76.5%。结论:Survivin及Bcl-2蛋白在胆囊癌细胞中呈高表达,单独及联合转染survivin和bcl-2反义寡核苷酸可促进胆囊癌细胞凋亡,而联合转染更具显著性
    5  Chk1/2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黄 伟 张瑶珍 周剑锋 刘文励
    2004, 11(4):252-25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05
    [摘要](1741) [HTML](0) [PDF 193.68 K](1598)
    摘要:
    目的:观察顺铂作用下K562细胞及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细胞周期变化和转染Chk1/2反义寡核苷酸对顺铂诱导下K562细胞及白血病BMMNC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顺铂作用下K562细胞及白血病BMMNC的细胞周期变化。转染Chk1和Chk2反义寡核苷酸于K562细胞及白血病BMMNC,检测顺铂作用下转染细胞的凋亡率。结果:10 μmol/L顺铂作用下K562细胞和白血病BMMNC均出现S期阻滞,转染Chk1/2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增加顺铂诱导下K562细胞凋亡,转染Chk1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增加顺铂诱导下白血病BMMNC的凋亡率,但转染Chk2反义寡核苷酸未增加白血病BMMNC的凋亡率。结论:Chk1在肿瘤细胞凋亡中有重要调节作用,可作为肿瘤增敏治疗的有效靶点,Chk2在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6  血管能抑素重组基因表达载体抗肺癌效应研究
    李玉英 钱桂生 黄桂君 余时沧 王兴友 陈维中 李淑平
    2004, 11(4):257-26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06
    [摘要](1354) [HTML](0) [PDF 233.51 K](1582)
    摘要:
    目的:通过构建人血管能抑制素(Canstatin)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裸鼠肿瘤局部,探索其对肺癌治疗作用。方法: RT-PCR法获取Canstatin cDNA全长,定向克隆法构建Canstatin基因表达载体pCMV-Script-Cans。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染细胞Canstatin mRNA的表达。台盼蓝拒染法、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基因枪转染重组载体到荷瘤裸鼠肿瘤局部,CD31单克隆抗体微血管记数检测抗血管生成效应。结果:成功构建pCMV-Script-Cans重组载体,并在转染的细胞株中检测到Canstatin mRNA的表达。人脐静脉内皮HUV-EC-C细胞株pCMV-Script-Cans质粒转染组比空载体组3H-TdR掺入量明显减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重组载体转染肿瘤生长缓慢,微血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CMV-Script-Cans重组载体能在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Canstatin,并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而且有很好的抗肺癌血管生成作用。
    7  携带flk1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其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冯珂珂 赵洪洋 冀予心 姜小兵
    2004, 11(4):263-26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07
    [摘要](1940) [HTML](0) [PDF 195.34 K](1724)
    摘要:
    目的: 观察携带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flk1)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的flk1特异性免疫应答及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k1,并将其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中,体外感染小鼠巨噬细胞,用Western印迹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将重组菌口服免疫小鼠,分析免疫后小鼠体内的特异性CTL应答。采用藻酸盐微囊实验观察其对体内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免疫印迹试验表明携带pcDNA3.1-flk1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能表达flk1蛋白,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针对flk1的特异性CTL活性。重组疫苗菌的免疫能够明显抑制小鼠体内肿瘤血管的形成。结论: 携带flk1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经口服免疫,诱导小鼠产生抗flk1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且能明显产生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8  腺病毒介导p16基因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
    苏长青 汪 栋 叶玉坤 钱其军 吴孟超
    2004, 11(4):267-27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08
    [摘要](1483) [HTML](0) [PDF 205.53 K](1782)
    摘要:
    目的:以增殖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介导p16基因感染人肺腺癌细胞系,观察并鉴定该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93细胞内同源重组的方法,制备重组腺病毒Ad5-p16,感染肺腺癌细胞SPC-A1;免疫组化方法鉴定P16蛋白的表达;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胞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以MOI=10的重组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5-p16感染SPC-A1细胞48 h后, 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比率为71%;以MOI=100感染SPC-A1细胞后第2天,细胞开始出现生长抑制及细胞病变;FCM分析发现细胞在感染腺病毒后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结论:以腺病毒为载体介导p16基因在SPC-A1细胞内表达,可发挥抑制细胞生长、诱发细胞凋亡的作用。本项基因治疗策略以直接调控细胞周期的抑癌基因为靶向治疗基因,为肺癌基因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9  重组可溶性PD-1免疫抑制性受体增强抗小鼠H22肝癌的免疫效应
    贺宇飞 张桂梅 王小红 张 慧 袁 野 李 东 冯作化
    2004, 11(4):272-27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09
    [摘要](1822) [HTML](0) [PDF 212.51 K](1501)
    摘要:
    目的:探讨真核表达PD-1的重组可溶性分子(sPD-1)增强肿瘤局部免疫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PD-1的配体PD-L1和PD-L2在小鼠H22肝癌细胞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在激活T细胞表面的表达;体外细胞杀伤实验检测sPD-1作用于肿瘤细胞或脾细胞对Hsp70-H22抗原肽复合物激活的脾细胞杀伤H22肝癌细胞的影响;体内抑瘤实验评价局部转染表达sPD-1的抗瘤作用。 结果:H22肿瘤细胞本身表达PD-L1基因,PD-L1和PD-L2基因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肌肉组织和单纯癌细胞;PD-L1亦表达于激活的T细胞表面;sPD-1可增强抗原特异性激活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在肿瘤接种部位肌注转染表达sPD-1可显著抑制H22肿瘤生长。结论:在肿瘤局部表达可溶性受体sPD-1阻抑PD-L/PD-1通路,既可作用于免疫细胞来提高其正向免疫力,同时也可拮抗H22细胞通过PD-L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可望成为提高肿瘤基因治疗疗效的一种新手段。
    10  表达的siRNA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干涉作用
    李庆霞 刘家云 黄红艳 许彦鸣 贾林涛 赵 晶 王成济 杨安钢
    2004, 11(4):277-28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10
    [摘要](1844) [HTML](0) [PDF 202.97 K](1629)
    摘要:
    目的:构建针对人survivin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干涉作用。方法:将合成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形成双链,连接入经Hind Ⅲ和BglⅡ双酶切后的pSUPER真核表达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通过脂质体介导,把重组质粒稳定转染入SKBr-3细胞,RT-PCR、Western blot印记杂交和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其对mRNA和蛋白表达的干涉效果。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质粒中已插入目的基因片段。RT-PCR显示两个干涉载体均抑制了目的基因的转录;Western blot印记杂交和细胞免疫化学检测结果显示pSUPER-S1对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更强。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针对人survivin基因的RNA干涉真核表达载体pSUPER-S1和pSUPER-S2,并在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中有效发挥了对survivin基因的干涉作用。
    11  TRP-1反义核酸抑制恶性黑素瘤细胞增殖的体外及体内研究
    李春英 高天文 齐显龙 王 刚 刘玉峰
    2004, 11(4):281-28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11
    [摘要](1841) [HTML](0) [PDF 191.01 K](1524)
    摘要:
    目的:观察TRP-1反义核酸在体内、外对恶性黑素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黑素瘤治疗的新途径。方法:构建TRP-1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恶性黑素瘤细胞,以测定的MTT结果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进行黑素瘤细胞体外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计算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以TRP-1反义核酸转染的黑素瘤细胞及对照组细胞注射裸鼠,观察肿瘤大小及增长速度。 结果:从生长曲线可以看出,TRP-1反义核酸转染的黑素瘤细胞增殖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细胞;体外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TRP-1反义核酸转染的黑素瘤细胞克隆形成率为52%,而对照组为68%(P<0.01);裸鼠成瘤试验表明,转染TRP-1反义核酸的细胞成瘤性显著低于未转染细胞及转染载体对照细胞(P<0.01)。 结论: TRP-1反义核酸在体内、外均能明显抑制恶性黑素细胞的增殖,在恶性黑素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12  哺乳动物细胞对丝裂霉素诱导的DNA链间交联的修复
    郑胡镛 王 欣 Amy J. Warren Randy J. Legerski 胡亚美 李 磊
    2004, 11(4):285-29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12
    [摘要](2067) [HTML](0) [PDF 222.23 K](1778)
    摘要: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细胞能否修复DNA链间交联 (interstrand crosslink, ICL)。方法:构建带有丝裂霉素(mitomycin C, MMC)交联的质粒pCMV-Luc/ICL,将该交联质粒转染无修复酶缺陷和有修复酶缺陷的哺乳动物细胞系,观察细胞对MMC链间交联的修复能力。结果:(1)无酶缺陷的哺乳动物细胞对DNA的修复能力很强,即使缺乏同源序列,也能有效地去除DNA链间交联;(2)修复过程需要许多酶类参与,其中与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相关的酶类起着关键性作用,提示NER参与MMC链间交联的修复过程;(3)序列分析表明,非同源性重组修复为易错修复(error-prone repair)。结论: 哺乳动物细胞能有效地修复MMC诱导的DNA链间交联,核苷酸切除修复是重要的修复途径。
    13  全反维甲酸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体外侵袭力的影响
    周人杰 肖颖彬 张国强
    2004, 11(4):291-29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13
    [摘要](1626) [HTML](0) [PDF 147.83 K](1555)
    摘要:
    14  A23187诱导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
    吴 军 杨太成 王 捷 王晓怀
    2004, 11(4):293-29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14
    [摘要](1125) [HTML](0) [PDF 217.32 K](1508)
    摘要:
    15  支气管上皮癌前病变FHIT基因稳定性及其蛋白表达
    张鋆歆 彭 凌 杜 平
    2004, 11(4):295-29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15
    [摘要](973) [HTML](0) [PDF 144.24 K](1306)
    摘要:
    16  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47例临床观察
    李亚荣 夏大文 胡春梅 赵 雷
    2004, 11(4):298-29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16
    [摘要](1607) [HTML](0) [PDF 103.72 K](1446)
    摘要:
    17  组织芯片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蒋 平 向正华 焦炳华
    2004, 11(4):299-30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17
    [摘要](1205) [HTML](0) [PDF 180.17 K](2268)
    摘要:
    组织芯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芯片技术。由于它能对组织中基因、蛋白质的表达情况进行高通量、大样本的快速分析,组织芯片在组织学,特别是肿瘤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组织芯片,科研人员可以更加快速而广泛地检测生物标记物的特性,加速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确认目标分子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癌症的预后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对肿瘤发病机理中感兴趣的基因进行研究;此外,组织芯片这种高通量研究技术促进人们高效地处理应用它得到的生物信息。
    18  Rituximab的作用机理与抗药机理
    师明磊 胡显文 陈惠鹏
    2004, 11(4):302-30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18
    [摘要](2006) [HTML](0) [PDF 230.55 K](2659)
    摘要:
    Rituximab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单抗药物,它定向作用于CD20抗原,主要通过ADCC、CDC和直接效应杀伤肿瘤细胞。绝大多数肿瘤细胞都对ADCC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其强度决定于Fc段的种类与Fc受体的类型。CDC可能是Rituximab在体内杀伤肿瘤的最主要机制,不同肿瘤细胞对于CDC的敏感性大不相同,并与Rituximab的临床疗效相关。CDC的强度受补体调节蛋白影响。Rituximab的直接效应主要是诱导凋亡等。Rituximab还通过致敏肿瘤细胞协助增强传统细胞毒性药物的疗效。细胞因子对改善Rituximab的疗效也有一定作用。肿瘤细胞对Rituximab的耐受现象广泛存在。这与细胞类型、肿瘤细胞所处的部位以及之前接受的治疗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Rituximab的作用机理与抗药机理仍需更多研究。
    19  靶向治疗在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梁 莉 马力文
    2004, 11(4):304-30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19
    [摘要](1374) [HTML](0) [PDF 165.23 K](1453)
    摘要:
    对于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仅泰蒂在生存期及改善症状方面优于最佳支持治疗,但泰索蒂相关的毒副作用也相应增加。随着对NSCLC分子生物学深入地了解,已研发几种新型的生物制剂,临床试验研究已显示出它们用于复发的NSCLC治疗好于传统的化疗,本文就这些新药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20  两种Icon嵌合抗体在肿瘤靶向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王 宁 王雅杰
    2004, 11(4):307-30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4.4.020
    [摘要](963) [HTML](0) [PDF 175.18 K](1643)
    摘要:
    由于免疫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抗体技术的开展,嵌合抗体已经成为免疫治疗中的热点。本综述所及两种结构相似的嵌合抗体G71-1 Icon和因子Ⅶ Icon。G71-1 Icon能抑制黑色素瘤的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因子Ⅶ Icon能破坏多种实体肿瘤所形成的新生血管。黑色素瘤动物实验表明2种Icon肿瘤内注射不仅可以使注射部位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而且还可以对远处转移的病灶产生抑制作用;并且对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不产生损害。经过动物实验验证,2种Icon安全并且有效为治疗肿瘤以及抗转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