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14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肿瘤生长与转移中的免疫学问题
    曹雪涛
    2007, 14(1):2-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01
    [摘要](1479) [HTML](0) [PDF 320.04 K](1530)
    摘要:
    目的:观察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又称5-aza-CdR)对卵巢癌细胞SKOV3和3AO增殖凋亡及DNA错配基因hMLH1和hMLH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特异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0.5、5、50μmol/L处理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3AO3d,继续常规培养7d后,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经药物处理前后的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5-aza-CdR对细胞凋亡影响,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经5-aza-CdR处理前后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3AO经5-aza-CdR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0.5、5、50μmol/L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随着5-aza-CdR浓度增加,细胞增殖速度下降。SKOV3经5-aza-CdR0.5、5、50μmol/L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0.59±1.57)%、(17.52±1.72)%、(34.10±1.45)%,3A0经0.5、5、50μmol/L5-aza-CdR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1.11±2.21)%、(17.24±1.11)%、(26.53±2.00)%,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凋亡率与剂量成正相关(FSKOV3=227.6,PSKOV3<0.01;F3AO=108.4,P3AO<0.01)。经5-aza-CdR处理后的两株卵巢癌细胞中hMLH1和hMLH2的mRNA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且与药物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3AO中,5-aza-CdR可部分逆转hMLH1和hMLH2的失活,恢复其生长调控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2  淋巴细胞减少状态下的肿瘤免疫格局改变及其意义
    储以微 温锦娣 熊思东
    2007, 14(1):7-1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02
    [摘要](1540) [HTML](0) [PDF 329.26 K](1865)
    摘要:
    放化疗导致的淋巴细胞减少,改变了免疫细胞亚群的格局,启动了免疫细胞的内源性增殖,重建了一个新的免疫微环境。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免疫的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功能显著下调;内源性细胞因子IL 7、IL 15等供应增多,淋巴细胞高效扩增;抗原提呈细胞功能增强和以非对称性为特点的淋巴细胞自稳性增生的改变等相关。经历了淋巴细胞减少状态下肿瘤免疫格局的改变后,机体消除了抑制肿瘤免疫的重要因素,打破了肿瘤免疫耐受。肿瘤放化疗后选择合适时间点与生物治疗联合治疗,可以诱导出优于单一生物治疗的抗肿瘤效应,部分修正了以往认为放化疗导致的淋巴细胞减少不利于抗肿瘤免疫生物治疗的观念,为临床攻克肿瘤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3  依托泊苷提高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介导外源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张圣海 吴继红 刘新建 陈霞芳 田毓华 谢匡成 于慧 潘虹 黄倩
    2007, 14(1):14-2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03
    [摘要](1369) [HTML](0) [PDF 463.03 K](1615)
    摘要:
    研究化疗药物依托泊苷对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在肿瘤细胞内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携带外源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5 CMV EGFP(MOI为1或10)单独或联合终质量浓度为0.2、2、20、40、80、100和200 μg/ml的依托泊苷感染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NCI-H446(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SMMC 7721(人肝癌细胞株)、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SKBR 3(人乳腺癌细胞株)和BTT(小鼠膀胱移行上皮癌细胞株)后不同时间,流式细胞仪分析肿瘤细胞EGFP阳性率和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EGFP蛋白表达,RT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细胞内EGFP的mRNA表达量和DNA拷贝数。结果: 不同剂量的依托泊苷可不同程度地提高Ad5 CMV-EGFP在7种肿瘤细胞内的表达水平,但对EGFP阳性率无明显提高。10 MOI的Ad5-CMV-EGFP联合40 μg/ml依托泊苷分别感染肿瘤细胞NCI-H446、NCI-H460、A549、SMMC-7721、SGC7901、SKBR-3和BTT 24 h后,细胞内EGFP的荧光强度分别是单独感染的3.3、3.5、3.1、6.2、7.0、5.4和3.4倍。Ad5-CMV EGFP联合应用依托泊苷后肿瘤细胞内EGFP蛋白表达增加2~5倍,EGFP mRNA表达量提高,但DNA拷贝数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依托泊苷可提高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外源基因在肿瘤细胞内的表达水平,该作用可能是在转录水平上发挥作用的。
    4  人重组caspase6融合蛋白对骨肉瘤SOSP9607细胞靶向促凋亡作用
    周本根 许彦鸣 裘秀春 杨彤涛 纪振钢 苟永胜 任民 周勇 杨安钢 范清宇
    2007, 14(1):21-2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04
    [摘要](1380) [HTML](0) [PDF 324.79 K](1491)
    摘要:
    探讨Her 2靶向重组的caspase6融合蛋白对骨肉瘤SOSP9607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将抗Her 2单链抗体基因e23sFv与绿脓杆菌外毒素PE的转膜结构域基因(PEⅡ)和活性caspase6 基因连接,构建成Immunocasp6(e23sFvPEⅡcasp6)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中,转染SOSP960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Annexin V染色、流式细胞术、MTT法检测来观察其促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转染SOSP9607细胞后,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出caspase6的表达,SOSP9607细胞出现明显的核浓缩、碎裂;电镜观察到细胞质浓缩,胞内空泡,核染色质浓集等典型的凋亡特征;MTT法检测发现细胞的增殖明显被抑制;Annexin V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明显的凋亡细胞,凋亡率为31.4%,较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6.0%)有非常显著的增加(P<0.01)。 结论: 重组Immunocasp6基因可以在转染的SOSP9607细胞中表达,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5  KIR不相合的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叶韵斌 周智锋 郑蕊蕊 陈强 林建银 李洁羽
    2007, 14(1):26-3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05
    [摘要](1587) [HTML](0) [PDF 296.01 K](1613)
    摘要:
    研究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表面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和HLACw配体不相合的异基因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分析杀伤活化受体NKG2D及其MICA配体表达水平与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杀伤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取10例健康人及5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10 ml,采用MACS系统NK细胞免疫磁珠分选试剂盒负向分选高纯度NK细胞。取乳腺癌细胞(MCF7、MDAMB435s和SKBr3)和NK细胞各1×10 5个,碱裂解法抽提DNA,PCRSSP方法分别检测HLACw位点、KIR位点表达。MTT法检测KIR相合与不相合组的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率。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NKG2D表达水平以及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ICA表达。结果:MACS系统分选出的NK细胞,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在90%以上;KIR与 HLACw相合组的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率明显高于不相合组,G1组和G2组NK细胞对MDAMB435s(G 1组)杀伤率分别为(73.2±14.5)%和(34.2±76)%,对SKBr3(G 1组)杀伤率为(67.3±12.5)%和(36.5±7.7)%,而对MCF7(G 2组)杀伤率分别为(36.7±85)%和(76.5±11.7)%。结果还显示,3株乳腺癌细胞均表达MICA分子;NK细胞与MCF7细胞共培养,可上调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结论: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并非由KIR的不相合机制介导;乳腺癌细胞表面表达的MICA分子可上调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激发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效应。
    6  肿瘤特异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肿瘤血管特异性结合抗体的体内筛选
    秦玺 田媛 胡宝成 薛建红
    2007, 14(1):31-3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06
    [摘要](1911) [HTML](0) [PDF 361.90 K](1697)
    摘要:
    构建肿瘤组织特异的噬菌体呈现型单链抗体库,用噬菌体体内筛选与肿瘤血管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取食道癌、胃癌、脑癌、肺癌、脊髓瘤患者肿瘤组织,提取各肿瘤组织膜蛋白混合后免疫BALB/c小鼠,取鼠脾脏淋巴细胞提取总RNA,用RTPCR分别扩增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VH和VL), 经Linker连接形成ScFv基因片段,将ScFv基因片段与噬菌粒载体pCANTAB 5E的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TG1,在辅助噬菌体M13KO7的作用下,获得重组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致瘤裸鼠为实验模型,用所构建的单链抗体库进行了4轮特异抗体的体内筛选。挑取了24个PCR鉴定为阳性的单链抗体做免疫组化分析,将在HeLa致瘤的组织切片上呈阳性染色、而在对照的肾组织切片上没有阳性染色的单链抗体进行序列测定。结果:选用7株不同的肿瘤细胞系建立裸鼠致瘤模型,以HeLa细胞致瘤裸鼠成瘤效果最好。用所构建的库容量为1.6×10 6的单链抗体库对肿瘤血管特异结合抗体进行体内筛选,得到1株单链抗体ScFv(VHlinkerVL),命名为ScFvH1。结论:成功构建肿瘤特异单链抗体库,并用此抗体库筛选到与肿瘤血管结合特异性较好的单链抗体,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7  胎肝AFT024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及多药耐药基因转染的影响
    张华玲 温泽清 兰守敏 李长忠 李建峰
    2007, 14(1):37-4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07
    [摘要](1795) [HTML](0) [PDF 246.65 K](1558)
    摘要:
    探讨胎肝AFT024细胞对人类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及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AFT024细胞支持下体外长期培养的方法将人类MDR1基因转入脐血CD34+ 细胞,观察细胞扩增倍数来检测AFT024细胞对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能力,采用RTPCR、流式细胞术及耐药集落检测的方法测定基因转染效率、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功能活性。结果: (1)培养21 d后AFT024细胞对有核细胞总数(TNC)的扩增没有明显作用,但CD34+ 细胞和集落形成细胞(CFC)的扩增倍数\[(37.9±13.9)倍和(27.1±13.3)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1±2.3)倍和(7.7±3.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RT-PCR法可在AFT024组的转染细胞中检测到较高的MDR1 mRNA水平,AFT024组基因转染效率(46.0%)明显高于对照组(15.2%);两组Pgp的表达分别为(31.7±10.2)% 和(12.6±3.9)%;Rhodamine123排出试验显示,具有Pgp功能活性的细胞分别为(35.5±11.4)%和(16.6±3.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FT024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造血干/祖细胞的能力,并能明显提高MDR1基因在脐血CD34+ 细胞中的转染效率。
    8  pIRApoptinHNIL18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效应
    郑洪玲 金宁一 李霄 米志强 连海 李昌 田明尧 李雪梅 孙丽丽
    2007, 14(1):42-4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08
    [摘要](1299) [HTML](0) [PDF 295.80 K](1435)
    摘要:
    探讨联合应用凋亡素(apoptin)基因、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idinase, HN)基因及人白介素18(hIL18)基因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效应。方法:重组质粒pIRApoptinHNIL18通过脂质体介导法体外转染人结肠癌细胞HCT116,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外源基因表达;采用AO/EB染色法检测pIRApoptinHNIL18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IRApoptinHNIL18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Ψ)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采用3,5二羟基甲苯法测定唾液酸含量。结果:pIRApoptinHNIL18转染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后,外源基因能够有效表达;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线粒体△Ψ由(94.41±8.17)%下降到(30.70±8.01)%(P<0.05);唾液酸含量由(0.33±0.06) mmol/L下降到(0.09±0.03) mmol/L(P<0.01);ROS水平由(52.48±6.09)%升高到(68.98±7.26)%(P<005)。结论:pIRApoptinHNIL18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生长。
    9  Herceptin与卡铂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及其机制
    王巍 辛哓燕 刘玉 李璞媛 丁烨
    2007, 14(1):47-5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09
    [摘要](1812) [HTML](0) [PDF 407.95 K](1631)
    摘要:
    探讨Herceptin(Her)对宫颈腺癌HeLa、鳞癌SiHa细胞的抑制差异,以及与卡铂(carboplatin,CBP)的协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Her 5、10、20、40、80 μg/ml和CBP 0.5、1、2、4、8 μg/ml分别组成单药组和Her+CBP联合用药组\[(10+1)、(20+2)、(40+4) μg/ml\],另设不加药对照组,分别作用于HeLa和SiHa细胞。 MTT法检测Her对HeLa、SiH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与CBP的协同作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后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细胞用药后her2/neu和ra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ER2/neu和Ras蛋白的表达。结果: Her能明显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与CBP联合具有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P<0.05,P<0.01)。Her能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与CBP联合作用后凋亡率更高,使细胞周期进一步阻滞于G2期,同时降低S期比例。用药后her2/neu和ras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药物的抑制作用在宫颈腺癌Hela细胞中更明显些。结论: Her单药或与CBP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SiHa细胞生长,Her与CBP的协同作用与细胞周期的双重阻滞有关,且在腺癌HeLa细胞中更明显;Her通过抑制Ras/MAPK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
    10  小鼠结肠癌RNA转染mIL12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发抗肿瘤活性
    褚晓源 王杰军 陈龙邦 王靖华 管晓翔 耿怀成 张群 宋海珠 汪灏
    2007, 14(1):53-5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10
    [摘要](1805) [HTML](0) [PDF 347.89 K](1883)
    摘要:
    研究以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 RNA作为抗原体外转染经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观察其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的效应。 方法:小鼠骨髓细胞体外以rmGMCSF、rmIL4诱导培养获取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纯度;293细胞扩增携带mIL1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树突状细胞;Trizol法提取CT26细胞总RNA,应用TransMessenger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免疫接种小鼠。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及小鼠血液中mIL12水平,LDH释放法检测小鼠体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小鼠骨髓细胞经诱导培养后,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的树突状细胞> 90%;提取的CT26细胞总RNA体外经TransMessenger介导,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后,回输小鼠,可以诱导体内生成较高水平的特异性CTL活性,亲本肿瘤接种后小鼠100%长期存活,而以该RNA转染AdLacZ修饰DC后的对照组及RNA转染DC的对照组,诱导机体生成的特异性CTL活性显著低于实验组(P<0.01),亲本肿瘤接种后小鼠60%长期存活,DC、PBS对照组则均未诱导机体生成特异性CTL活性,小鼠无长期存活。结论: 树突状细胞经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RNA转染和mIL12基因修饰后免疫接种小鼠,可在体内有效提呈肿瘤抗原,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CTL,更有效地诱发特异性抗肿瘤效应。
    11  Survivin基因特异性siRNA腺病毒介导的肿瘤放射增敏作用
    张燕 孙婷 曹祥荣
    2007, 14(1):59-6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11
    [摘要](1439) [HTML](0) [PDF 336.59 K](1449)
    摘要:
    构建携带沉寂Survivin基因表达特异性si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其在荷瘤动物体内对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以及对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Survivin基因序列的siRNA,构建并重组腺病毒AdEGFPsiRNA。建立裸鼠SMMC 7721肝癌移植瘤模型,分5组进行实验,siRNA+放疗组和siRNA组以AdEGFPsiRNA瘤内多点注射,siRNA(-)组以AdEGFPsiRNA(-)瘤内多点注射,隔日1次,每次2×108 pfu/100 μl,共5次;单纯放疗组和空白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病毒注射;于第10、12、14、16天siRNA+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给予5 Gy/次的照射;定时测量瘤体体积;观察周期结束,取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并重组表达Survivin基因特异性siRNA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腺病毒AdEGFPsiRNA。裸鼠SMMC 7721移植瘤在注射AdEGFPsiRNA后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抑瘤率为56.2%;AdEGFPsiRNA病毒治疗和放疗结合,可将抑瘤率提高到82.6%。移植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查显示,特异性siRNA显著降低了肝癌细胞Survivin的表达。结论: Survivin特异性siRNA能够沉寂其基因的表达和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改善治疗效果。
    12  5氮2′脱氧胞苷对人卵巢癌细胞凋亡及DNA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爱凤 张师前 吴喜梅 张琳琳 傅乐乐
    2007, 14(1):64-6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12
    [摘要](1237) [HTML](0) [PDF 273.27 K](1367)
    摘要:
    观察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 ,又称5azaCdR)对卵巢癌细胞SKOV3和3AO增殖凋亡及DNA错配基因hMLH1 和hMLH2 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特异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 0.5、5、50 μmol/L处理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3AO 3 d,继续常规培养7 d后,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经药物处理前后的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5azaCdR对细胞凋亡影响,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经5azaCdR处理前后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3AO经5azaCdR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0.5、5、50 μmol/L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随着5azaCdR浓度增加,细胞增殖速度下降。SKOV3经5azaCdR 0.5、5、50 μmol/L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0.59±1.57)%、(17.52±1.72)%、(34.10±1.45)%,3A0经0.5、5、50 μmol/L 5azaCdR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1.11±2.21)%、(17.24±1.11)%、(26.53±2.00)%,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凋亡率与剂量成正相关(FSKOV3=227.6,P SKOV3<0.01; F3AO=108.4,P 3AO<0.01)。经5azaCdR处理后的两株卵巢癌细胞中hMLH1 和hMLH2 的mRNA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且与药物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 〖JP2〗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3AO中,5azaCdR可部分逆转hMLH1 和hMLH2 的失活,恢复其生长调控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13  生长抑素受体亚型与 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刘欣 田慧芳 王秀问 丁吉远
    2007, 14(1):69-7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13
    [摘要](1620) [HTML](0) [PDF 360.24 K](1503)
    摘要:
    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 ,SSTR)亚型SSTR2A、SSTR5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 SSTR2A、SSTR5 和EGFR 3种蛋白在62例 NSCLC 组织标本和 7 例癌旁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预后随访。结果: 在 62 例 NSCLC 组织中,SSTR2A蛋白阳性表达30例,占 48.3%;SSTR5阳性表达44例,占70.9%。SSTR2A、SSTR5 蛋白表达与 NSCLC的TNM分期有密切相关(P<0.05),但与 NSCLC 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P>0.05)。同组中,EGFR蛋白在癌旁肺组织中无一例表达,而在 NSCLC 组织中有 35例阳性,占 56.4%;EGFR 蛋白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组织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差异(P>0.05)。SSTR2A、SSTR5 蛋白表达与 EGFR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SSTR2A、SSTR5 蛋白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4.5%和65.9%,阴性表达者为45.2%和22.2%,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EGFR蛋白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为30.8%,阴性表达者为69.4%,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SSTR2A、SSTR5 和EGFR的表达能提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三者的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预后的评估有临床意义。
    14  携带p16基因增殖缺陷型腺病毒对胃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王伟国 苏长青 施建国 胡慧珍 李林芳 马炬明
    2007, 14(1):75-7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14
    [摘要](1497) [HTML](0) [PDF 267.77 K](1832)
    摘要:
    研究携带p16基因的增殖缺陷型腺病毒载体对裸鼠皮下胃癌细胞移植瘤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PCR扩增p16 cDNA,构建腺病毒载体pSuCMVp16表达质粒,在293细胞内重组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CMVp16;建立胃腺癌细胞SGC7901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分为3组(AdCMVp16组、AdLacZ组、空白对照组),以2×10 8 pfu/100 μl的重组腺病毒AdCMVp16直接瘤内多点注射,隔日1次,共5次,空白对照组以等量病毒保存液注射,定时测量瘤体生长情况,并以p16免疫组化、TUNEL凋亡检测等观察AdCMVp16抗肿瘤的疗效。结果: 携带p16 基因的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CMVp16对胃腺癌裸鼠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58.12%,而对照病毒AdLacZ对胃癌移植瘤的抑瘤率仅为4.26%;病理学检查显示,病毒治疗的癌组织中细胞坏死以凋亡为主,癌细胞中检测到p16基因的表达。结论: 携带p16基因的增殖缺陷型腺病毒能恢复胃癌细胞中p16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5  端粒酶基因在胃癌、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耿明 曹永成 邰艳红 付质杰 朱明华
    2007, 14(1):79-8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15
    [摘要](1322) [HTML](0) [PDF 155.13 K](1784)
    摘要:
    检测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端粒酶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和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 收集本院病理科不同类型胃癌96例,胃黏膜轻、中、重度异型增生57例,肠上皮化生19例组织存档蜡块。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NA,hTR)和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human telomerase reversetranscriptase, hTRT)在胃癌、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胃癌、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hTR和hTRT的阳性率分别为86.5%和88.5%、36.8%和36.8%、5.2%和5.2%。胃癌组织端粒酶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结论: 端粒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且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有关。
    16  Caveolin1对KDR信号通路的作用
    房凯 刘军
    2007, 14(1):81-8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16
    [摘要](1818) [HTML](0) [PDF 156.39 K](1649)
    摘要:
    研究Caveolin1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受体KDR、p42/44MAPK的作用。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介导在内皮细胞中表达外源Caveolin1,应用Westernblotting检测KDR、p42/44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感染腺病毒表达外源Caveolin1蛋白的内皮细胞中KDR1054酪氨酸残基和p42/44MAPK磷酸化水平分别降低了42.3%和43.5%。结论: Caveolin1蛋白抑制KDR信号通路,对内皮细胞增殖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17  昼夜节律钟基因与肿瘤
    乐凡 叶胜龙
    2007, 14(1):83-8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17
    [摘要](1379) [HTML](0) [PDF 211.86 K](1744)
    摘要:
    昼夜节律钟基因(circadian clock genes)在分子水平构成生物钟,使得生物体的细胞分裂、免疫和内分泌等各项生命活动呈现周期性、有序性和协同性。昼夜节律钟基因控制着细胞周期,昼夜节律紊乱会增加癌症发病率;时辰化疗较之常规化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指数,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昼夜节律是肿瘤患者重要的生存预后指标;抗肿瘤免疫调节制剂给药也需遵循时间规律。昼夜节律钟基因与细胞周期关系的进一步阐明可能带来对于癌症成因、播散和转移机制认识的深化,并可能带来择时诊疗的新模式。
    18  记忆CD8+T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
    侯军 王健民
    2007, 14(1):87-8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18
    [摘要](1471) [HTML](0) [PDF 171.35 K](1510)
    摘要: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的主要并发症,主要由供者T淋巴细胞介导,如何有效控制GVHD,从而提高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一直是研究热点。记忆CD8+ T细胞来源于效应CD8+T细胞,至少分为两个亚群:中央型记忆T细胞和效应型记忆T细胞,两者在功能上和游走性方面均有不同。记忆CD8+ T细胞依赖IL2、IL7和IL15等细胞因子支持而稳定生存,当再次遇到能迅速地增生和分化为效应细胞并参与二次免疫应答,在骨髓移植后GVHD的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记忆性干细胞表达CD44LoCD62Lhi,具有自我复制更新的能力,在受到刺激时可产生效应细胞和所有记忆性细胞亚群。供、受者抗原提呈细胞对异体反应性记忆T细胞的发生和调节起不同的作用。
    19  化疗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增益作用
    吴霞 狄文
    2007, 14(1):90-9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19
    [摘要](1189) [HTML](0) [PDF 215.30 K](1441)
    摘要:
    传统观念认为化疗以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化疗后不应随即实施肿瘤免疫治疗。由于缺乏客观、精确的指标从体内实验去评判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直寥寥无几。近年来,随着肿瘤学和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上述课题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欣喜的结果,即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肿瘤细胞能够有效诱发免疫应答,并通过增加肿瘤抗原交叉提呈量、减少Treg细胞的数量并抑制其功能、促进肿瘤细胞减灭、使APCs对CD40信号的敏感性增强、影响机体细胞因子网络、影响效应T细胞移行及肿瘤免疫记忆产生等途径,对随后的免疫治疗起到增益作用。该增益作用已被日益增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报告所证实。
    20  趋化因子和B7分子联合应用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王振发 王烈 卫立辛
    2007, 14(1):94-9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7.1.020
    [摘要](1238) [HTML](0) [PDF 169.86 K](1379)
    摘要:
    恶性肿瘤的发生常常是多个基因改变的结果,单一基因治疗的抗肿瘤效应往往十分有限,联合应用不同特性的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抗肿瘤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着重综述趋化因子和B7分子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联合应用。B7分子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可为T细胞激活提供第二信号;趋化因子可通过趋化免疫活性细胞,部分趋化因子还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产生抗肿瘤效应。共转染趋化因子和B7分子除通过“招引活化”的机制外,还可抑制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型向肿瘤局部浸润,进而改善肿瘤局部免疫抑制状态;同时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通过多个不同的途径,产生更强的抗肿瘤效应。但趋化因子具有抗肿瘤和促肿瘤双向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趋化因子与B7分子联合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