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15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Developing aptamers into tumor diagnostics and therapeutics
    Jing Mi Bruce A. Sullenger Bryan M. Clary
    2008, 15(4):301-30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01
    [摘要](2007) [HTML](0) [PDF 0.00 Byte](3792)
    摘要:
    Aptamers are small singlestranded nucleic acid molecules that bind a target protein with high affinity and specificity. Due to their stability, low toxicity and immunogenicity, as well as improved safety, aptamers are attractive alternatives to antibody and are therefore suitable for in vivo applications. Aptamers are typically isolated, through a process termed SELEX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from combinatorial libraries with desired proteins. In the present review, the recent nonconventional aptamer selection process will b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an overview on the aptamer application in cancer diagnosis and therapy.
    2  恶性肿瘤的转移机制与治疗策略
    王杰军 应明真
    2008, 15(4):305-31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02
    [摘要](2346) [HTML](0) [PDF 0.00 Byte](3524)
    摘要:
    近年来,尽管恶性肿瘤的检测和治疗手段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肿瘤转移仍然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系统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使我们从分子水平对转移本质有了深入认识,在对肿瘤遗传异质性(tumor heterogeneity)、转移前生境(premetastatic niche)、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3  苹果酸舒尼替尼诱导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的耐药鼻咽癌细胞高表达NKG2D配体
    黄宇贤 郭坤元 王 杨 陈锦章 宋朝阳
    2008, 15(4):311-31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03
    [摘要](2345) [HTML](0) [PDF 0.00 Byte](2762)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sunitinib malate, SU11248)对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ABCG2)耐药鼻咽癌细胞CNE2/DDP(ABCG2high CNE2/DDP)表达NKG2D配体的诱导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CNE2/DDP细胞及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allo-reactive natural kill cell, Allo-NK),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离后细胞的纯度及苹果酸舒尼替尼处理前后ABCG2highCNE2/DDP细胞NKG2D配体表达率,LDH释放测定法检测苹果酸舒尼替尼处理前后ABCG2highCNE2/DDP细胞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结果: ABCG2highCNE2/DDP细胞分离后ABCG2的表达率为(91.40±2.32)%,Allo-NK细胞分选后CD3-CD16+CD56+细胞的纯度达90%以上。经苹果酸舒尼替尼处理后,ABCG2highCNE2/DDP细胞的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率由药物处理之前的(2.92±0.33)%、(4.27±0.33)%、(5.80±0.62)%、(11.10±3.15)%、(7.75±1.14)%分别上升到(89.12±4.56)%、(66.10±2.22)%、(67.56±4.19)%、(69.37±8.83)%、(63.28±3.31)%。在效靶比为10∶1、20∶1时,苹果酸舒尼替尼处理前后Allo-NK细胞对ABCG2highCNE2/DDP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5.32±13.86)%、(27.26±6.81) % 及(41.12±4.12)%、(57.25±2.37)%,处理后的杀伤率有明显的提高(F=15.58, P=0.000)。结论: 苹果酸舒尼替尼通过诱导高表达NKG2D配体(MICA/B、ULBP1-3),使ABCG2high CNE2/DDP细胞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明显增强。
    4  鸟氨酸脱羧酶和S-甲硫氨酸脱羧酶双反义RNA腺病毒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宋 旭 田 辉 刘贤锡 张 冰 李文军 徐 杰
    2008, 15(4):316-32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04
    [摘要](2371) [HTML](0) [PDF 0.00 Byte](124)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 和 S-甲硫氨酸脱羧酶(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AdoMetDC)的双反义RNA腺病毒载体(Ad-ODC-AdoMetDCas)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重组腺病毒载体Ad-ODC-AdoMetDCas感染食管癌Eca109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HPLC分别检测双反义RNA腺病毒对食管癌细胞中ODC和AdoMetDC蛋白表达以及胞内多胺合成的抑制作用。 采用活细胞计数法观察其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对食管癌Eca109细胞侵袭活性的影响。同时应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Ad-ODC-AdoMetDCas对移植食管癌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ing证实Ad-ODC-AdoMetDCas可明显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中ODC和AdoMetDC蛋白的表达,HPLC结果显示食管癌Eca109细胞感染Ad-ODC-AdoMetDCas后细胞内腐胺、精胺、精脒等3种多胺含量都明显降低(P<0.01)。活细胞计数法表明Ad-ODC-AdoMetDCas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Matrige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Ad-ODC-AdoMetDCas可显著降低食管癌Eca109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P<0.01)。体内实验显示,双反义RNA腺病毒载体对已形成的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ODC和AdoMetDC双反义RNA重组腺病毒能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具有食管癌基因治疗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
    5  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抗体的初步研究
    孙力超 冉宇靓 遇 珑 胡 海 钟 星 孙立新 杨治华
    2008, 15(4):321-32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05
    [摘要](2351) [HTML](0) [PDF 0.00 Byte](2889)
    摘要:
    摘 要 目的: 研制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抗,鉴定该单抗识别的抗原分子。方法:以人肝窦内皮细胞(human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HLSEC)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甲基纤维素选择培养液培养,制备抗HLSEC的单克隆抗体库。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黏附实验等方法筛选、鉴定能抑制结肠癌Ls174T细胞与肝窦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提取肝窦内皮细胞膜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单抗识别的功能性抗原蛋白。结果:HLSEC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产生1 440个杂交瘤株,获得119株产生抗HLSEC抗体的阳性克隆,其中20株能显著抑制具有肝转移能力的结肠癌Ls174T细胞与HLSEC的黏附;其中15株为IgM型,3株为IgG型,2株测不到重链;其中1株抗黏附能力最强的单抗(黏附抑制率为51%)命名为12B6,该单抗在5~200 μg/ml范围内显著阻断HLSEC与Ls174T的黏附,且呈剂量依赖性;单抗12B6所识别的HLSEC抗原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000。结论: 建立了抗HLSEC单克隆抗体库,获得了20株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抗体,初步鉴定了一种可能参与结肠癌肝转移的黏附分子,为结肠癌的组织器官特异转移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6  5-氮-2′-脱氧胞苷和曲古抑菌素A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张 嵩 牟晓燕 王红梅 姜淑娟 王少华 刘春生
    2008, 15(4):326-33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06
    [摘要](2390) [HTML](0) [PDF 0.00 Byte](2971)
    摘要:
    摘 要 目的: 研究去甲基化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在体内外对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以5-Aza-CdR和TSA单独或联合作用Ishikawa细胞,锥虫蓝拒染法观察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caspase- 8活化及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情况。建立裸鼠Ishikawa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两抑制剂作用下的移植成瘤率、肿瘤的体积和重量。结果: 5-Aza-CdR和 TSA对Ishikawa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两制剂联合作用时抑制作用更强(P<0.05)。5-Aza-CdR或TSA均可诱导细胞凋亡,联合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更高(P<0.05); 5-Aza-CdR和TSA联合应用使细胞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5-Aza-CdR和 TSA诱导了caspase-8活化及PARP裂解。荷瘤小鼠予5-Aza-CdR和 TSA治疗后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减少。结论: 5-Aza-CdR与TSA能抑制Ishikawa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两者联合作用时强度明显增加;其机制与两制剂诱导caspase-8活化及PARP裂解有关。
    7  重组腺病毒介导survivin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肾细胞癌的免疫效应
    赖海标 吴 松 钟希文 钟 亮 黄智峰 曾 晔
    2008, 15(4):331-33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07
    [摘要](2295) [HTML](0) [PDF 0.00 Byte](3017)
    摘要:
    摘 要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survivin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肾细胞癌的免疫效应。方法: 以携带surviv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svv)感染DCs, Western bloting检测转染DCs的survivin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分子CD83、MHCⅡ、CD80、CD86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s培养上清中IL-12 的含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ELISA法检测DCs刺激淋巴细胞后上清中IFN-γ含量,MTT法检测其诱导的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免疫效应。结果: 各组Ad-svv转染DCs后均表现出成熟的DCs表型特征,均可见survivin蛋白表达;转染Ad-svv或转染空白腺病毒载体(Ad-CMV)的DCs上清中IL-12均高于对照组(P<0.01),转染Ad-svv的DCs上清中IL-12高于转染Ad-CMV-DCs组(P<0.01)。MLR中,转染或未转染腺病毒的DCs均能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Ad-svv-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最强(P<0.01);MLR后,转染或未转染重组腺病毒的DCs均能刺激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Ad-svv-DC组IFN-γ的分泌能力最强(P<0.01)。Ad-svv-DCs组诱导的CTL对survivin表达阳性的786-0肾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无survivin表达的L-02肝细胞(P<0.01),Ad-CMV-DCs、空白DC对786-0肾癌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 重组腺病毒介导survivin基因转染能显著提高DCs对肾癌细胞抗原的提呈能力、激活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诱导针对survivin的特异性抗癌免疫效应。
    8  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的研制及其对小鼠的免疫效应
    王熙才 伍治平 陈 艳 金从国 刘 馨 周永春 左曙光
    2008, 15(4):336-34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08
    [摘要](2764) [HTML](0) [PDF 0.00 Byte](2750)
    摘要:
    摘 要 目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recepto-2,VEGFR-2)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制备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并研究其生物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VEGFR-2胞外区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VR-2, DNA序列分析证实后,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 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VEGFR蛋白表达;以氯化钙法将pcDNA3.1-VR-2转化减毒沙门菌SL3261,制备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口服型疫苗免疫C57BL/6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外周血VEGFR-2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成功制备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ELISA法检测显示,疫苗组小鼠抗体滴度随着免疫时间和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在免疫6周后产生了高水平抗VEGFR-2 IgG类抗体(1.07±0.018),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0.14±0.033)和质粒对照组(0.14±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3.17,P=0.000)。MTT法检测显示,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靶细胞MS1的杀伤率随着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加,在效靶比8∶1时CTL活性(89.38±1.51)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15.17±2.54)和空质粒对照组(12.99±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42,P=0.000)。结论:成功制备了口服型VEGFR-2 DNA疫苗,该疫苗可激活小鼠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为进一步抗肿瘤研究奠定了基础。
    9  cEGFR-rFc融合DNA疫苗抗小鼠黑素移植瘤的效果
    武建毅 刘 岽 唐 亮 谈立松 张尚权 周彩存
    2008, 15(4):342-34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09
    [摘要](2225) [HTML](0) [PDF 0.00 Byte](2926)
    摘要:
    摘 要 目的: 构建cEGFR-rFc融合DNA疫苗, 观察其对小鼠黑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异种同源鸡EGFR(chicken EGFR,cEGFR)膜外部分与兔疫球蛋白IgG的Fc段(rabbit IgG Fc,rFc)为基础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VAX1/cEGFR-rFc,脂质体法转染黑素瘤B16 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融合蛋白在B16细胞中的表达;以融合DNA疫苗免疫C57BL/6J小鼠,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稳定表达。疫苗免疫小鼠接种B16黑素瘤细胞,14 d后处死部分小鼠,取出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同时观察 小鼠荷瘤后的生存率;ELASIA法检测DNA疫苗免疫小鼠血清抗EGFR抗体滴度,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成功构建融合DNA疫苗pVAX1/ cEGFR-rFc,重组载体转染B16细胞后能检测到融合蛋白显著表达,疫苗免疫小鼠后能检测融合蛋白体内稳定表达。融合DNA疫苗能够延缓小鼠黑素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为54%(P<0.01);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疫苗组小鼠接种瘤细胞后30 d的生存率为40%);融合DNA疫苗诱发小鼠产生高滴度抗EGFR抗体(效价1∶1 000)和T细胞免疫(疫苗组小鼠脾脏CD8+T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增加, P<0.01)。结论: cEGFR-rFc融合DNA疫苗能产生有效对抗黑素瘤B16细胞的免疫效应。
    10  PDCD4基因在胶质瘤细胞系的稳定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张 霞 王晓燕 高 琦 高 飞 张利宁
    2008, 15(4):347-35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10
    [摘要](2339) [HTML](0) [PDF 0.00 Byte](3062)
    摘要:
    摘 要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程序性死亡4基因(programmed cell death 4, PDCD4)的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系,观察PDCD4基因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构建好的携带PDCD4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PDCD4转染U251细胞,经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细胞系;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PDCD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锥虫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外源PDCD4转染对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成功建立稳定表达PDCD4的胶质瘤细胞U251-PDCD4。未转染的U251及空载体转染的U251细胞均不表达PDCD4,而pEGFP-PDCD4转染的U251-PDCD4细胞表达高水平的PDCD4 mRNA和蛋白质;转染PDCD4基因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1)、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周期检测显示,转染PDCD4的细胞较其他两对照组细胞S期升高、G2/M期明显降低(P<0.05)。结论:PDCD4通过干扰细胞周期明显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的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
    11  抑癌基因OVCA1体外对卵巢癌细胞A2780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
    孔繁斗 刘 丽 魏 巍 赵心宇 苗小艳 赵春艳
    2008, 15(4):351-35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11
    [摘要](2531) [HTML](0) [PDF 0.00 Byte](2973)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卵巢癌基因1ovarian cancer gene 1,OVCA1;也称为DPH2L( diphthamide synthesis protein 2-like)基因体外对卵巢癌细胞系A2780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GFP标记的携带OVCA1的重组质粒pEGFP-OVCA1或GFP空白质粒分别转染A2780细胞后,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转染细胞的单克隆细胞株,荧光显微镜检查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及RT-PCR方法检测A2780细胞OVCA1基因mRNA的表达。A2780-OVCA1细胞为实验组, A2780-GFP细胞和A2780细胞 为对照组,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和Matrigel体外侵袭实验检测OVCA1对A278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重组质粒pEGFP-OVCA1转染后获得了稳定表达GFP标记OVCA1蛋白的A2780细胞株。A2780-OVCA1组划痕后的细胞迁移速度明显小于两对照组(P<0.05);A2780-OVCA1组穿过Transwell滤膜的迁移细胞数明显少于两对照组(P<0.05);A2780-OVCA1组穿过Matrigel滤膜的侵袭细胞数明显少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OVCA1在体外具有显著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12  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提高卵巢癌细胞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刘国红 王 波
    2008, 15(4):356-36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12
    [摘要](2275) [HTML](0) [PDF 0.00 Byte](2900)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提高人卵巢癌SKOV-3细胞对顺铂(cisplatin)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PDTC联合顺铂在不同时间作用于卵巢癌SKOV-3细胞,MTT法观察药物作用对细胞生长的抑制,Western Blotting分析胞质内NF-κB 抑制蛋白α(inhibitor of NF-κB ,I-κBα)、胞核P65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PDTC(10~40 μmol/L)或顺铂(0.1~100 μg/ml )均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生长(P<0.05或P<0.01),并引起细胞的凋亡;小剂量PDTC(2.5、5 μmol/L)和顺铂(0.01 μg/ml)联合应用与单用顺铂比较,可明显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P<0.05)。单用顺铂组与对照组比较,胞质I-κBα蛋白减少而胞核P65蛋白增多,联合使用PDTC可逆转此现象。结论:小剂量PDTC可增强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这一作用可能与PDTC增加I-κBα蛋白的表达而抑制P65蛋白进入核内有关。
    13  rmhTNFα协同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
    魏素菊 张 楠
    2008, 15(4):361-36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13
    [摘要](1894) [HTML](0) [PDF 0.00 Byte](2713)
    摘要:
    摘 要 目的: 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α)协同顺铂(cisplatin ,DDP)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右腋皮下,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DDP组(3 mg/kg)、rmhTNF-α组(150×104 U/kg)、rmhTNF-α(150×104 U/kg)+DDP(3 mg/kg)组。于细胞接种的第7天,肿瘤直径约0.6 cm时,瘤内注射给药,连续3 d,停药1 d后处死小鼠,剥离并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移植瘤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 RT-PCR检测移植瘤组织Survivin的表达。结果:(1)rmhTNF-α+DDP组治疗的抑瘤率(36.61%)明显高于DDP组(17.12%)或rmhTNF-α组(15.83%)单药治疗(P<0.05)。两药联合使用的q=1.2,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2)联合用药治疗后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率[(28.2±1.8)%]显著高于DDP(21.6±1.0)%和rmhTNF-α[(19.3±2.0)%单药治疗(P<0.05);前者的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2期。(3)3个治疗组移植瘤细胞Survivin 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联合用药组的抑制程度较单药组更明显(P<0.05)。结论:rmhTNF-α与DDP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Lewis肺癌移植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14  白藜芦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及其可能的机制
    金 松 辛国荣 孟繁石 范东旭 董智强
    2008, 15(4):365-36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14
    [摘要](1996) [HTML](0) [PDF 0.00 Byte](2803)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Res(10、20、40 μg/ml)作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同时设溶剂二甲亚砜(DMSO)和培养液作用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Res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Res对SGC7901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Res对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Res对SGC7901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最大抑制率达(53.39±5.32)%; Res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可见悬浮细胞增多,细胞胞体缩小、变圆、碎裂,细胞内出现颗粒样物质,在40 μg/ml作用48 h变化最明显;Res能明显上调SGC7901细胞Caspase-3活性,这种作用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发现,Res通过阻滞SGC7901于S期而抑制细胞分裂。结论:Res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与激活Caspase-3从而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肿瘤细胞周期有关。
    15  cDNA基因芯片对人胶质瘤组织原发性耐药相关基因的筛查
    强兆艳 汤 华 李 欣 刘 民
    2008, 15(4):369-37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15
    [摘要](2563) [HTML](0) [PDF 0.00 Byte](3041)
    摘要:
    摘 要 目的: 利用cDNA基因芯片筛查与人脑胶质瘤原发性耐药相关的基因,为获取不同个体胶质瘤化疗药物药敏预报基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符合要求的临床手术切除的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共6例,原代培养肿瘤细胞;由MTT法检测替尼泊苷(teniposide ,VM-26)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按VM-26 45 μg/ml(人血药峰浓度)时抑制率>30%为敏感、≤30%为耐药作为标准,将6例组织细胞分为耐药和敏感2组。cDNA芯片检测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筛查瘤细胞中与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瘤细胞中HDAC1基因表达加以验证。 结果: 根据VM-26对细胞抑制率将6例胶质瘤细胞分为3例VM-26敏感和3例耐药。cDNA芯片结合聚类分析共筛选出有表达差异的基因21个,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6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5个。将表达差异明显的HDAC1经半定量RT-PCR验证,该基因在6例组织中都有表达,趋势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胶质瘤原发性耐药可能与cDNA芯片筛查到的21个基因相关,其确切的耐药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6  宫颈癌组织中MCM4、CDC6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
    陈丽萍 刘润花 赵富玺
    2008, 15(4):374-37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16
    [摘要](2292) [HTML](0) [PDF 0.00 Byte](2888)
    摘要:
    摘 要 目的: 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 4,MCM4)、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ell division cycle 6,CDC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human papilloma virus 16/18 type,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2007年间山西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经病理证实的50例宫颈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Ⅰ、20例CINⅡ-Ⅲ、20例正常宫颈组织石蜡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这些组织标本中MCM4、CDC6的表达,同时采用PCR技术检测HPV16/18的感染情况。结果:(1)在宫颈癌组织中MCM4、CDC6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均P<0.05),且MCM4、CDC6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病理分级和淋巴转移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分组、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2)HPV16/18 感染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依次升高(P<0.05),但与宫颈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均P>0.05)。(3)宫颈癌组织中MCM4和CDC6的表达呈正相关(r= 0.390;P<0.05);MCM4和CDC6表达均与HPV16/18感染相关(r=0.634, P<0.05; r=0.386, P<0.05)。结论:宫颈癌及CIN组织中MCM4、CDC6表达的改变与HPV16/18感染密切相关,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17  实时定量PCR检测VEGF在子宫内膜癌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马德花 赵淑萍 马先伟
    2008, 15(4):379-38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17
    [摘要](2175) [HTML](0) [PDF 0.00 Byte](2954)
    摘要:
    摘 要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癌周组织、正常子宫内膜及外周血循环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肿瘤生长、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周组织、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其对应的患者外周血中的VEGF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周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 ;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均P<0.05),但与肿瘤病理类型及患者是否绝经无明显相关性(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且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均P<0.05),但与肌层浸润程度及患者是否绝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荧光实时定量PCR可以敏感、特异性地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外周血中VEGF的表达,VEGF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18  细胞外基质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侯彦强 仲人前 耿红莲 倪 健 孔宪涛
    2008, 15(4):384-38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18
    [摘要](2406) [HTML](0) [PDF 0.00 Byte](2992)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ECM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乳腺组织(正常组织和癌组织)和恶性程度不同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和MDA-435)中ECM1的表达,并比较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乳腺癌之间的ECM1表达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确定ECM1亚型蛋白。结果:ECM1的表达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率为8.7%(2/23),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0.4%(29/48);其中乳腺癌淋巴结未转移者为38.5% (10/26),淋巴结转移者为86.4% (19/22)。统计分析表明,ECM1的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高于正常组织(P<0.01),在转移性乳腺癌中高于非转移性乳腺癌(P<0.01)。恶性程度低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中不表达ECM1,而恶性程度较高的MDA-435细胞株中高表达ECM1。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的ECM1蛋白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为68 000的ECM1a亚型。结论: ECM1(主要为ECM1a亚型)在乳腺癌组织和恶性程度高的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并且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
    19  EGFR和VEGF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陈爱平 杨蕊蕊 张红玲 宋 慧
    2008, 15(4):388-39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19
    [摘要](2207) [HTML](0) [PDF 0.00 Byte](2783)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基因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新鲜组织标本(包括12例正常卵巢、11例卵巢良性肿瘤及35例卵巢上皮癌),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EGFR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上皮癌组织中EGFR、VEGF mRNA阳性表达率(71.4%、100%)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16.7%、25.0%)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7.3%、36.4%)(P<0.05);EGFR mRNA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手术病理分期有关,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高于Ⅰ~Ⅱ期(P<0.05);VEGF mRNA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手术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组织的表达强度分别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EGFR 和VEGF mRNA表达两者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438,P<0.05)。结论: EGFR和 VEGF基因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及转移有相关性,两者可能有协同作用。
    20  鸦胆子油乳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尹香菊 栾和芝 安春丽 王雪莲 邴玉艳 王晓娜
    2008, 15(4):393-39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20
    [摘要](2183) [HTML](0) [PDF 0.00 Byte](2989)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倒置显微镜及巴氏染色法,观察药物质量浓度分别为5、10 μg/ml作用下细胞形态的变化;用MTT法检测5个不同药物质量浓度(40、20、10、5、2.5 μg/ml)作用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 μg/ml的实验组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鸦胆子油乳作用后,颈癌Hela细胞形态上都发生了改变,凋亡小体出现;鸦胆子油乳显著抑制了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作用48 h后各组中抑制率都已超过60%,72 h后抑制率都超过80%;鸦胆子油乳阻滞S期细胞进入G2~M期,并且有凋亡峰,10、20 μg/ml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9%、69.8%。结论: 鸦胆子油乳可有效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于S期有关。
    21  翻译起始的调控与肿瘤靶向基因治疗
    方煜翔 薛京伦 田 聆
    2008, 15(4):396-40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08.4.021
    [摘要](2455) [HTML](0) [PDF 0.00 Byte](3235)
    摘要:
    摘 要 真核细胞主要通过高度结构化的5′端非翻译区(5′ untranslated region, 5′UTR)实现mRNA翻译起始的调控,其主要作用方式有3种,即通过本身高度复杂的二级结构在空间上阻碍翻译起始、通过其包含的上游AUG密码子(uAUG)和上游开放阅读框(uORF)元件来抑制翻译起始,以及通过其包含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元件的“非帽依赖”(cap-indepen-dent)起始途径来抑制翻译起始。肿瘤细胞通常会过表达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 eIF4E)、 eIF4A、eIF4G等,这些因子可以通过解开5′UTR的复杂结构特异性地解除5′UTR的翻译抑制作用。目前应用5′UTR进行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的思路是把肿瘤杀伤基因置于5′UTR调控之下,利用肿瘤细胞过表达翻译起始因子来发挥5′UTR在肿瘤细胞中的翻译竞争优势,实现治疗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从而达到靶向杀伤肿瘤的目的。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