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20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CIK细胞治疗癌症:国际临床试验的现状及展望
    王志华
    2013, 20(2):129-13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01
    [摘要](2940) [HTML](0) [PDF 445.71 K](4538)
    摘要:
    近年来,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CIK细胞)进行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在国内外陆续开展,CIK细胞免疫治疗在临床治疗中表现出明显优于其他过继性免疫治疗的强大优势,因而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临床肿瘤治疗中。CIK细胞可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也可与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结合进行综合治疗。本文追踪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CIK细胞的来源及表型、活化及扩增、抗肿瘤作用机制、新的技术方法及目前国际临床试验现状等诸多方面作一评述,并对目前CIK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化管理、质量监控、疗效评估和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
    2  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团簇的制备及其靶向胃癌细胞和移植瘤双模式成像
    周治君 张春雷 马介炳 潘丽媛 张昕 高国 崔大祥
    2013, 20(2):138-14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02
    [摘要](2974) [HTML](0) [PDF 1.20 M](3502)
    摘要:
    目的: 制备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团簇(silica-coated gold nanocluster,AuNC@SiO2),探讨以其为显像剂靶向胃癌MGC-803细胞荧光成像以及胃癌移植瘤模型中CT成像的双模式成像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层层包硅法制备得到AuNC@SiO2,将其和肿瘤细胞标志物叶酸(folic acid,FA)偶联,MTT法检测偶联物AuNC@SiO2-FA对MCG-803细胞的毒性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靶向胃癌细胞荧光成像的可能性;以MG-803细胞皮下接种BALB/c裸鼠建立移植瘤模型,采用CT成像系统采集胃癌移植瘤内注射AuNC@SiO2前后的CT信号,探讨AuNC@SiO2在移植瘤模型中CT成像的可行性。 结果: 成功制备了形貌均一、分散性良好、具有良好荧光光学特性的AuNC@SiO2,AuNC@SiO2和AuNC@SiO2-FA在500 mg/ml时对胃癌MGC-803细胞和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的毒性均较低。在细胞学实验中,AuNC@SiO2-FA能够有效地靶向胃癌MGC-803细胞而非正常GES-1细胞,从而清晰地荧光成像;在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中,肿瘤部位注射AuNC@SiO2后CT信号明显增强,HU值由注射前的129.16上升到383.32。 结论: AuNC@SiO2能够用于荧光和CT双模式成像,AuNC@SiO2-FA能靶向胃癌细胞荧光成像。
    3  Lenti-TK介导间充质干细胞对鼻咽癌CD133+干细胞的靶向迁移及杀伤作用
    李冠雪 申聪香 文忠 钟品能 杨柯柯 张沈华
    2013, 20(2):145-15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03
    [摘要](2043) [HTML](0) [PDF 821.57 K](2828)
    摘要:
    目的: 观察慢病毒-胸苷激酶(lentivirus-thymidine kinase,Lenti-TK)/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鼻咽癌CD133+干细胞的靶向迁移及杀伤作用。 方法: 构建包含TK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TK,感染MSC后得到Lenti-TK-MSC,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Lenti-TK-MSC中HA-TK的表达。免疫磁珠法从鼻咽癌5-8F细胞中分选CD133+细胞;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Lenti-TK-MSC对CD133+5-8F细胞的趋向性;Lenti-TK-MSC联合更昔洛韦(ganciclovir,Lenti-TK-MSC/GCV)与CD133+5-8F细胞共培养,CCK-8试剂盒检测其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i-TK,其滴度为1×108UT/ml,Lenti-TK(MOI=50)感染MSC 72 h时,感染效率达(95.1±01)%。Lenti-TK-MSC迁移至CD133+5-8F细胞组的细胞数明显多于CD133-5-8F细胞组、未分选5-8F细胞组\[(83.0±8.7) vs (29.6±53)、(38.3±5.2),P=0.000\]。Lenti-TK-MSC/GCV处理组与单独GCV处理组、Lenti-TK-MSC/GCV条件培养液(即Lenti-TK-MSC加入1 mg/L GCV培养48 h的培养上清)处理组相比,CD133+5-8F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37.2±2.3)% vs (98.5±3.1)%、(83.8±34)%,P=0.000\]。Lenti-TK-MSC数量达到混合细胞总数(Lenti-TK-MSC和CD133+5-8F细胞)的20%时,CD133+5-8F细胞存活率为(68.2±2.3)%,表现出明显的旁观者杀伤效应。 结论: Lenti-TK感染后MSC对鼻咽癌CD133+5-8F细胞具有靶向迁移及杀伤作用。
    4  细胞毒力因子CagA上调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TET2蛋白的表达
    张昕 付华林 郅晓 金卫林 崔大祥
    2013, 20(2):153-15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04
    [摘要](2249) [HTML](0) [PDF 542.89 K](2910)
    摘要: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与胃黏膜中TET2(ten-eleven translocation 2)蛋白表达的关系,以及TET2在CagA致癌过程中可能的作用。 方法: Real-time PCR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MGC-803中 TET2 b mRNA 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染色法检测TET2 蛋白的细胞定位及表达。将pEGFP-CagA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GES-1细胞,用200 μmol/L H2O2处理GES-1 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 TET2 mRNA 在GES-1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胃癌MGC-803细胞(1.00±0.08 vs 1.68±0.07,P<005),TET2蛋白在GES-1细胞表达水平低于胃癌MGC-803细胞 (8.09±3.57 vs 14.60±2.31,P<0.05)。与阴性对照组pEGFP-N1相比,pEGFP-CagA转染组GES-1细胞中 TET2 mRNA表达水平升高 (1.00±004 vs 0.06±0.00, P<0.05),TET2蛋白表达水平也升高(16.45±4.40 vs 10.82±3.39,P<0.05),ROS积累水平升高(18.39±4.52 vs 1531±440,P<0.05),细胞周期检测出现明显的凋亡峰。氧化应激(H2O2处理)模型中GES-1细胞与空白对照GES-1细胞相比, TET2 mRNA水平升高(1.44±0.02 vs 1.00±0.04,P<0.05),TET2蛋白表达水平增高 (15.72±452 vs 11.74±4.34,P<0.05)。 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毒力因子CagA可诱导GES-1细胞ROS增高和细胞周期的失衡,氧化应激可以诱导TET2表达上调,TET2可能参与CagA的致癌过程。
    5  VEGF在溃疡性结肠炎癌变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王柯 王一 刘桂君 韩根成 王仁喜 肖鹤 侯春梅 彭晖 沈倍奋 黎燕 陈国江
    2013, 20(2):159-16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05
    [摘要](2490) [HTML](0) [PDF 949.62 K](3515)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VEGF)信号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癌变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建立小鼠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模型,用流式细胞术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模型小鼠外周血、脾脏、骨髓及瘤组织中髓样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的比例和MDSC中精氨酸酶1(arginase-1, Arg-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结肠和CAC组织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以索拉菲尼(sorafenib)或VEGF单抗阻断VEGF信号后,检测小鼠结肠和CAC部位MDSC比例的变化和病理改变。 结果: 成功建立小鼠CAC的模型,并根据多项评价指标确定建模后1个月和3个月为CAC的早期和晚期。在CAC形成过程中,小鼠体内Gr-1+CD11b+MDSC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病灶部位MDSC的积聚尤甚,对照组为(0.30±0.18)%、CAC早期组为(1.32±0.04)%、CAC晚期组为(3.08±0.29)%(P<0.05)。这些MDSC细胞高表达 Arg-1和iNOS (P<0.05),但病灶部位L-精氨酸含量显著降低\[早期组为(4.22±0.17)μg/ml、晚期组为(2.95±1.08)μg/ml、对照组为(4.41±0.16)μg/ml,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CAC早期和晚期病灶组织高表达VEGF \[CAC早期组为(1 170±94.43)pg/ml、晚期组为(1 117±71.92) pg/ml、对照组为(877.6±31.67)pg/ml,P<0.05\]。索拉菲尼或VEGF抗体的治疗可显著抑制病灶部位MDSC的积聚。 结论: VEGF信号在CAC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促瘤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MDSC在病灶部位的聚集有关。
    6  Ad-ING4联合放疗抑制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赵大国 黄锦宏 金钧 谢宇峰 盛伟华 杨吉成 凌春华
    2013, 20(2):166-17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06
    [摘要](2217) [HTML](0) [PDF 551.38 K](3020)
    摘要: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4,ING4)联合放疗对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制备SPC-A1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PBS组、Ad组、Ad-ING4组、放疗组、Ad-ING4+放疗组。测量各组荷瘤小鼠移植瘤的体积变化,治疗15 d后摘取瘤块,称质量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组织中Bax、caspase-3、Bcl-2、VEGF等因子的表达。 结果: 治疗后第15天SPC-A1移植瘤体积:Ad-ING4组为(1 136.03±151.58)mm3、单纯放疗组为(1 035.67±86.27)mm3、Ad-ING4+放疗组为 (743.84±10906)mm3 ,联合组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P<0.01);此外,联合组抑瘤率也显著高于单纯Ad-ING4组或放疗组(6962% vs 33.17%、3541%, P<0.01),呈现放疗增敏协同作用 (Q=1.2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ING4及其联合放疗组能明显上调Bax、caspase-3等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VEGF等蛋白的表达,且Ad-ING4+放疗组对这些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强于Ad-ING4组、单纯放疗组(P<0.01)。 结论: Ad-ING4联合放疗可有效抑制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7  小白菊内酯体内杀伤小鼠乳腺癌肿瘤干细胞
    王欣荣 田连芳 孙春秀 李月红 张海谱 李书君 刘丽华 单保恩
    2013, 20(2):172-17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07
    [摘要](2318) [HTML](0) [PDF 613.66 K](2762)
    摘要:
    目的: 探讨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L)对小鼠乳腺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的杀伤作用,为临床应用PTL治疗乳腺癌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化疗法制备富含CSC的小鼠4T1细胞乳腺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5-FU组、PTL组。4周后脱颈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的体积和重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CD44+CD24-/low细胞比例,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的比例,免疫组化法检测CD55和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1,ALDH1)蛋白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乳腺癌细胞微球体的形成。 结果: 成功制备富含CSC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PTL可下调小鼠肿瘤组织中CD44+CD24-/low细胞的比例\[(42.5±3.7)% vs (68.7±32)%,P<0.05\],有效降低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SP细胞的比例\[(39.2±1.8)% vs (61.3±2.6)%,P<0.05\],下调小鼠移植瘤组织中CD55和ALDH1蛋白的表达\[(18.9±1.5)% vs (30.1±1.3)%,(8.1±2.3)% vs (18.0±1.4)%;均P<0.05\],抑制小鼠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形成微球体,并可抑制小鼠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0.625±0.159)cm3 vs (1.715±0184)cm3,(1.467±0.373)g vs (3.367±0.398)g;均P<0.05\]。 结论: PTL在荷瘤小鼠体内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组织CSC含量,提示PTL可用来靶向杀伤乳腺癌CSC。
    8  沉默 Med19 的表达对结肠癌Caco-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笪晨星 顾勇 段炜 吴秀华
    2013, 20(2):177-18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08
    [摘要](2088) [HTML](0) [PDF 552.97 K](2576)
    摘要:
    目的:探讨RNA干扰 Med19 的表达对结肠癌Caco-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构建靶向 Med19 的干扰质粒pSilencer-Med19-siRNA,转染Caco-2细胞后,RT-PCR检测Caco-2细胞中 Med1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aco-2细胞中Med19蛋白的表达,MTT检测pSilencer-Med19-siRNA转染后Caco-2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Caco-2细胞的凋亡。 结果: 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Silencer-Med19-siRNA转染后Caco-2细胞中 Med19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均显著下降(P<0.01);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与pSilencer对照组相比,pSilencer-Med19-siRNA组Caco-2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7 d时:(0.86±0.09)% vs(1.38±1.10)%,P<0.01\],且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升高\[(22.72±2.85)% vs(7.23±1.29)%,P<0.01\]。 结论: RNA干扰沉默 Med19 的表达可抑制结肠癌Caco-2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提示 Med19 可作为结肠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9  沉默HuR的表达增加人乳腺癌耐药MCF-7/Adr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
    楚慧丽 王俊 朱忠鹏 郭燕 王宝成 毕经旺 李锴男 梁秀菊
    2013, 20(2):182-18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09
    [摘要](2264) [HTML](0) [PDF 332.00 K](2888)
    摘要:
    目的:研究RNA干扰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基因的表达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对多柔比星(doxorubicin)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构建靶向 HuR基因 的shRNA表达质粒(pGenesil-siHuR),稳定转染至MCF-7/Adr细胞,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 MDR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CF-7/Adr细胞中由 MDR1 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MTT法检测pGenesil-siHuR 转染后MCF-7/Adr细胞在多柔比星作用后的存活率和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Adr细胞的凋亡率。 结果: 与未转染的MCF-7/Adr细胞比较,pGenesil-siHuR质粒转染MCF-7/Adr细胞中 MDR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减低\[(0184±0.029) vs (1.203±0.026),P<0.01\],P-g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Genesil-siHuR质粒转染MCF-7/Adr细胞后,MCF-7/Adr细胞对多柔比星的IC50从未转染的(148.2±2.3)nmol/L降至(42.9±0.4)nmol/L;经多柔比星处理后,pGenesil-siHuR质粒转染组MCF-7/Adr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上升\[(34.6±1.1)% vs (1.1±0.2)%,P<001\]。 结论: RNA干扰HuR的表达能抑制 MDR1基因 的表达,增加耐药乳腺癌MCF-7/Adr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
    10  肝星状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肝癌细胞PLC/PRF/5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喻国锋 井莹莹 寇兴瑞 李蓉 吴孟超 卫立辛
    2013, 20(2):187-19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10
    [摘要](2484) [HTML](0) [PDF 476.48 K](2934)
    摘要: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条件培养基(hepatic stellate cell conditioned medium,HSC-CM)对人肝癌PLC/PRF/5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用无血清RPMI 1640培养肝星状细胞LX-2,使其在缺营养的环境下活化,收集其条件培养上清即为HSC-CM。PLC/PRF/5细胞在HSC-CM条件下培养24 h后,顺铂处理12 h或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LC/PRF/5细胞的凋亡情况,MTT法检测PLC/PRF/5细胞的增殖,real-time PCR检测PLC/PRF/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结果: 顺铂组12和24 h两个时间点PLC/PRF/5细胞的凋亡率为(22.34±1.12)%和(26.78±1.56)%;HSC-CM+顺铂组细胞的凋亡率为(17.22±1.42)%和(21.52±1.76)%,顺铂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HSC-CM+顺铂组(P<0.05)。同在这两个时间点,顺铂组和HSC-CM+顺铂组PLC/PRF/5细胞的增殖活性分别为(68.65±2.56)%和(79.47±1.43)%,(46.54±3.65)%和(62.77±2.89)%,HSC-CM+顺铂组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顺铂组(P<0.05)。Real-time PCR 结果显示,与顺铂组相比较,HSC-CM+顺铂组PLC/PRF/5细胞中上皮标记物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下降(P<0.05),而间质细胞标记物神经黏附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EMT相关转录因 子Snail和ZEB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 结论: HSC-CM可能通过诱导PLC/PRF/5细胞发生EMT,从而增强PLC/PRF/5 细胞对顺铂的抵抗作用。
    11  重组人 P53 腺病毒联合紫杉醇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郑小莉 王婷婷 付敏 周健 刘福民
    2013, 20(2):192-19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11
    [摘要](2070) [HTML](0) [PDF 369.77 K](2703)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 P53 腺病毒(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rAd-P53)联合紫杉醇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MTT法检测紫杉醇、rAd-P53单独或联合应用后HeLa细胞的增殖;DAPI染色法检测紫杉醇、rAd-P53单独或联合作用48 h后HeLa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紫杉醇、rAd-P53单独或联合作用后HeLa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 结果: 紫杉醇、rAd-P53单独或联合作用24~72 h均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效和量效关系,且联合用药组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紫杉醇组及rAd-P53组(P<0.05);联合作用时的相互作用系数(coefficient of drug interaction,CDI)均<1,说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rAd-P53(5×107VP/ml)联合紫杉醇(3 μg/ml)作用48 h后,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于两药单用组\[(54.0±0.92)% vs (31.8±0.58)%、(27.2±0.55)%,P<0.05\]。联合用药组HeLa细胞的凋亡率也显著高于紫杉醇组、rAd-P53单用组\[(83±0.07)% vs(36±0.04)%、(62±0.05)%,P<0.05\]。联合用药组HeLa细胞中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两单独用药组,HeLa细胞中VEGF表达分别下降(81±0.08)%、(45±0.07)%和(60±0.06)%(P<0.05)。 结论: rAd-P53和紫杉醇联合用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表达有关。
    12  IL-12增强CIK细胞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
    梅家转 刘桂举 张晓娟 赵继智
    2013, 20(2):197-20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12
    [摘要](1951) [HTML](0) [PDF 431.02 K](2869)
    摘要:
    目的:探讨IL-12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 细胞的表型和CIK细胞在体外对食管癌EC9706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方法: 体外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以IFN-γ、IL-2和CD3单抗诱导培养CIK细胞;IL-1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L-12培养。培养至第14天,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CIK细胞的免疫表型;LDH释放法测定效靶比20 ∶1、30 ∶1时两组CIK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观察效靶比30 ∶1时,NKG2D单抗对两组CI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结果: IL-12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IK细胞免疫表型的CD3+CD56+细胞比例\[(28.23±1.71)% vs (16.34±059) %, P<0.05\]、CD3+细胞及CD3+CD56+细胞中NKG2D的表达\[(77.45 ±2.15)% vs (66.87±0.73)%, (92.94±077)% vs (82.18±066)%;均P<0.05\]、CD3+细胞中穿孔素的表达\[(51.78±0.63)% vs (43.54±0.95)%,P<0.05\]都明显增强;CD3+细胞颗粒酶B表达无明显变化\[(26.90±0.67)% vs (26.76±0.33)%,P>0.05)\]。效靶比20 ∶1和30 ∶1时,IL-12组CIK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43.92±1.67)% vs (35.34±1.22)%,(55.95±0.88)% vs (43.91±110)%;均P<005\];以NKG2D单抗阻断后,IL-12组、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均明显下降\[(19.72±0.56)% vs (55.95±0.88)%, (19.83 ±1.20)% vs (43.91±1.10)%;均P<0.05\]。 结论: IL-12能够上调CIK细胞NKG2D和穿孔素的表达,从而增强CIK细胞对EC9706细胞的杀伤活性。
    13  3TAT-DRBD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siRNA结合活性与穿膜功能的鉴定
    刁艳君 刘家云 马越云 苏明权 郝晓柯
    2013, 20(2):201-20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13
    [摘要](2163) [HTML](0) [PDF 1.00 M](3345)
    摘要:
    目的: 构建3TAT-DRBD重组载体,表达和纯化融合蛋白,并对其siRNA结合活性和穿膜功能进行初步验证。 方法: 采用基因合成技术获取靶基因 3TAT-DRBD, 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44b中;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镍亲和凝胶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凝血酶切除标签,Western blotting鉴定。凝胶迁移阻滞实验验证DRBD和siRNA的结合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AT的穿膜能力。 结果: 限制性酶切和基因测序表明重组质粒pET-44b-3TAT-DRBD构建成功;IPTG诱导后3TAT-DRBD融合蛋白(含Nus标签和S标签)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可溶性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约80%;成功切除融合标签并纯化了无标签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7 000;凝胶迁移阻滞实验证明,融合蛋白3TAT-DRBD 能有效结合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survivin-siRN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在TAT的介导下survivin-siRNA穿透胞膜进入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效率明显增高。 结论: 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具有siRNA结合活性与穿膜功能的3TAT-DRBD融合蛋白,为进一步3TAT-DRBD的功能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14  KLK7 siRNA对胃癌AGS细胞的抑制作用
    苏晓峰 王文苓 蔡洪培
    2013, 20(2):207-21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14
    [摘要](2311) [HTML](0) [PDF 423.18 K](2395)
    摘要:
    目的: 体外合成4条靶向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 7, KLK7 )基因的片段,并筛选最有效siRNA片段,观察沉默 KLK7 表达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设计4条靶向 KLK7 的siRNA片段(KLK7-siRNA-416、KLK7-siRNA-596、KLK7-siRNA-474、KLK7-siRNA-795),瞬时转染AGS细胞,qRT-PCR检测各干扰组 KLK7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AGS细胞中HK7蛋白(由 KLK7 基因编码)的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AGS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AGS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 结果: 4条KLK7-siRNA片段中以KLK7-siRNA-416的干扰效率最高,KLK7-siRNA-416组 KLK7 mRNA表达率显著低于NC组\[(0.32±0.049)% vs (0.93±0.071)%, P<0.01\],KLK7-siRNA-416组转染48 h后AGS细胞HK7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18±0.198) vs(0.52±0.096),P<0.01\]。KLK7-siRNA-416转染72 h后对AGS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达(37.70±0.12)%(P<0.05),该转染阻滞AGS细胞于G0/G1期但不影响AGS细胞的凋亡。 结论: KLK7-siRNA沉默 KLK7 的表达可抑制AGS细胞的增殖,可阻滞细胞于G0/G1期,对细胞凋亡的作用不明显。
    15  新城疫病毒HBNU/LSRC/F3株与Mukteswar、LaSota株抗肿瘤效果的比较
    高翠 王静 马媛媛 张斌 邢立强 刘华 刘进军 刘开扬
    2013, 20(2):212-21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15
    [摘要](1945) [HTML](0) [PDF 485.81 K](3053)
    摘要:
    目的: 研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弱毒力株HBNU/LSRC/F3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与其他两株NDV(弱毒力株LaSota株、中等毒力Mukteswar株)的抗肿瘤作用进行比较。 方法: 体外培养ECA109细胞,不同NDV经扩增后分别感染ECA109细胞,CCK-8法检测各NDV对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经各NDV感染后ECA109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早期细胞凋亡,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晚期凋亡情况。 结果: HBNU/LSRC/F3株NDV能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且强于LaSota株,但稍弱于Mukteswar株(P<0.05)。ECA109细胞感染5×10-4Hu/ml NDV时,HBNU/LSRC/F3株、Mukteswar株、LaSota株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1.43±157)%、(39.87±1.99)%和(19.89±0.99)%。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HBNU/LSRC/F3株感染后ECA109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为(21.32±0.44)%,而Mukteswar株和LaSota株的早期凋亡率为(22.27±0.23)%和(14.32±0.61)%;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Mukteswar株以诱导晚期凋亡为主,HBNU/LSRC/F3株以诱导ECA109细胞早期凋亡为主,且较LaSota株明显。 结论: 弱毒力HBNU/LSRC/F3株可有效抑制ECA109细胞增殖,诱导ECA109细胞早期凋亡,虽略低于中等毒力Mukteswar株,但远高于弱毒力LaSota株,因此HBNU/LSRC/F3株可能具有更高的抗肿瘤临床应用价值。
    16  DC-CIK过继性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
    尹良伟 王苏平 张利 王颖 纪军 王贺双 郭旭 王晓虹 马舒贝 杜晓红 马海英
    2013, 20(2):217-22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16
    [摘要](3332) [HTML](0) [PDF 380.44 K](3773)
    摘要:
    目的: 研究DC-CIK(dendritic cell-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过继性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0例mCRC患者,40例行DC-CIK治疗联合化疗(联合组),40例行单纯化疗(化疗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疗效、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结果: 共完成了160周期DC-CIK治疗,联合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显著变化(P>0.05),化疗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3周期治疗后CD4+ T细胞中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化疗组治疗后IFN-γ、IL-2、TNF-α水平著下降,且明显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和化疗组总有效率(response rate, RR)未见明显差异(37.5% vs 22.5%,P>0.05);联合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明显高于化疗组(77.5% vs 50.0%,P<0.05)。联合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及Ⅲ~Ⅳ度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化疗组(17.5% vs 42.5%,5.0% vs 25.0;均P<0.05),其他相关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而且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联合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较化疗组患者长(6.5个月 vs 4.5个月,P<0.05),联合组和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躯体功能、情绪方面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且明显好于化疗组(P<0.05)。 结论: DC-CIK过继性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以明显改善mCRC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总体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无进展生存,改善mCRC患者生活质量。
    17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刘蕊 刘亮 李慧 于津浦 任秀宝
    2013, 20(2):225-22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17
    [摘要](2270) [HTML](0) [PDF 337.21 K](3090)
    摘要:
    目的: 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mRNA的表达,探讨FAP mRNA与NSCLC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组织库中247例NSCLC患者瘤组织标本和对应的48例癌旁组织标本,患者随访至2011年12月1日。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FAP mRNA。临床病理参数与FAP mRNA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独立的预后因素。 结果: FAP mRNA在NSCLC组织中过表达。NSCLC组织中FAP mRNA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KPS评分成正相关(P<0.05),而与肿瘤原发部位、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等其他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高表达FAP mRNA 的NSCLC患者与低表达者相比,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明显差异(43 vs 39个月,P>0.05)。进一步以组织学类型分层分析显示,肺腺癌患者FAP mRNA表达量与临床分期成负相关(P=0.031),与KPS评分成正相关(P=0.041)。高表达FAP mRNA的肺腺癌患者与低表达者相比,中位OS时间显著延长(42 vs 26个月,P<005),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FAP mRNA表达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FAP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FAP mRNA高表达与肺腺癌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并与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18  人胃癌CD90+干细胞可能影响胃癌的转移和患者的预后
    王佳佳 孙立新 孙力超 莫文秀 遇珑 杨治华 刘骞 冉宇靓
    2013, 20(2):230-23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18
    [摘要](2431) [HTML](0) [PDF 795.50 K](3423)
    摘要:
    目的: 分离并鉴定人胃癌细胞系SNU-5中的肿瘤干细胞,探讨人胃癌CD90+干细胞对胃癌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无血清悬浮培养及PKH26染色确定SNU-5细胞系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SNU-5亲本及球体细胞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分选CD90+SNU-5细胞并进行体外生物学特征研究及SCID鼠致瘤实验。收集肿瘤医院腹部外科95例胃癌患者肿瘤病理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D90的表达。 结果: SNU-5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11 d后形成的细胞球体中存在单个PKH26阳性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可将CD90+SNU-5细胞富集6.1倍,且CD90可在球体细胞中与标示干细胞的PKH26共染。CD90+SNU-5细胞较CD90- SNU-5细胞和亲本SNU-5细胞具有更高的自我更新能力\[成球率(7.7±1.1)% vs (1.3±0.4)%、(1.8±0.3)%,均P<0.01\]和侵袭能力\[侵袭细胞数(283.3±30.2) vs (48.0±7.5)、(156.7±72)个,均P<0.01\]。CD90+SNU-5细胞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ency,SCID)小鼠皮下接种2×102个细胞6周即可致瘤(1/6),而接种2×104个CD90- SNU-5细胞10周才能致瘤(1/6)。95例胃癌患者组织中CD90的表达与胃癌的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1),且CD90阳性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CD90阴性的患者(P<0.01)。 结论: 人胃癌细胞系SNU-5中存在具有更强自我更新及侵袭能力的CD90+干细胞,人胃癌组织中CD90+干细胞数量与肿瘤的转移与患者生存期明显相关。
    19  XIAP和caspase-3蛋白表达在大肠腺癌演进中的作用
    张怡旖 梁威 彭大颖 李春宏 高志安
    2013, 20(2):237-24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19
    [摘要](1834) [HTML](0) [PDF 322.84 K](3055)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肠腺癌和腺瘤中XIAP(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67例大肠腺癌、30例大肠腺瘤病例选自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10-2012年手术切除标本,30例对应癌旁黏膜组织(距癌组织边缘5 cm)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腺癌和腺瘤组织中XIAP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肠腺癌及腺瘤组织中XIAP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 XIAP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71.6%) 明显高于腺瘤组织(46.7%),阳性率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明显增高(χ2=16.132,P<0.05); caspase-3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8.0%)明显低于腺瘤组(43.3%),并随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χ2=7.743,P<005)。XIAP蛋白与caspase-3蛋白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96,P<005)。 结论: XIAP蛋白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对大肠腺瘤转化成腺癌的演变起促进作用。
    20  MAGE-A基因亚家族及其在肿瘤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吕伟华 桑梅香 单保恩
    2013, 20(2):242-24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20
    [摘要](2257) [HTML](0) [PDF 229.08 K](3058)
    摘要:
    黑素瘤相关抗原(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MAGE)-A基因亚家族属于癌睾丸抗原家族,其定位于X染色体,包括MAGE-A1~MAGE-A12共12个成员。对MAGE-A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研究发现,其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而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并且往往表达一种以上的MAGE-A亚型。正常情况下,由于CpG岛高度甲基化,MAGE-A基因沉默表达。受辐射等因素影响时,基因组易发生去甲基化,促使MAGE-A基因表达。组蛋白的乙酰化也与MAGE-A的表达有关。MAGE-A作为肿瘤相关抗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及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由于MAGE-A特异性的表达于多种肿瘤,对MAGE-A亚型的检测尤其是多种亚型的联合检测有助于MAGE-A阳性肿瘤的诊断。此外,MAGE-A基因编码的抗原肽由MHCⅠ分子提呈至细胞毒性T细胞,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应用MAGE-A抗原肽的肿瘤疫苗已经投入临床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1  晚期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杨阳 蔡全才 邹多武 杨龙
    2013, 20(2):247-25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21
    [摘要](2410) [HTML](0) [PDF 201.28 K](3416)
    摘要:
    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近年来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代表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作用靶点的贝伐单抗(bevacizumab)等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另一类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作用靶点的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及帕尼单抗(panitumumab)等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特异性结合来竞争性阻断其与其他配体的结合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两类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靶点各不相同,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疗效也不同,且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尚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阐明。
    22  紫杉醇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罗光华 郭莉莉 刘丽华
    2013, 20(2):251-25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22
    [摘要](2321) [HTML](0) [PDF 192.08 K](3460)
    摘要:
    紫杉醇(paclitaxel, PTX)是一种有丝分裂抑制剂,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研究紫杉醇的结构和功能,发现紫杉醇对免疫细胞包括效应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cell, NK)、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和巨噬细胞(macrophage)等具有广泛调节作用,紫杉醇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逆转肿瘤的免疫逃逸。紫杉醇与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可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加化疗效果。紫杉醇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在乳腺癌化疗过程中增强NK细胞抗肿瘤活性,在卵巢癌化疗中增加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及促进DC的抗原提呈作用。总之,紫杉醇的免疫调节功能在抗肿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3  MicroRNA与黑素瘤
    于少硕 苏铎 张意
    2013, 20(2):255-25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3.02.023
    [摘要](2305) [HTML](0) [PDF 192.95 K](3865)
    摘要:
    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平负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并参与多种细胞的生命活动,特别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RNA通过调控相关靶基因,影响黑素瘤相关蛋白的转录翻译,从而促进或抑制黑素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miR-137和miR-182可以负向调节小眼球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表达,抑制黑素瘤增殖和侵袭;MITF也可以反向调控miR-137和miR-182,增强黑素瘤的迁移能力。miR-221和miR-222通过下调p27Kipl/CDKN1B和c-kit受体两条信号通路促进黑素细胞恶化,从而在黑素瘤中发挥癌基因样效应;而在早幼粒白血病锌指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 Zinc-Finger, PLZF)结合miR-221和miR-222的调节区后,可以抑制黑素瘤细胞转化和侵袭。Let-7家族成员主要抑制黑素瘤发生、发展和迁移,一旦缺失或表达下降则促进黑素瘤增殖发展。miR-34通过下调原癌基因和相关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在黑素瘤中主要发挥抑癌基因样作用。通过检测正常个体和黑素瘤患者外周血miRNA表达谱的差异,有助于诊断黑素瘤;监测分析相关miRNA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情况。因此,深入探索相关miRNA在黑素瘤中的靶基因及调控作用机制有望为黑素瘤的诊断、治疗开辟新途径。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