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24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癌症进化发育学:基于炎-癌转化研究的新学说
    刘文斌 曹广文
    2017, 24(2):103-11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01
    [摘要](1878) [HTML](0) [PDF 438.72 K](2116)
    摘要:
    慢性炎症恶性转化是绝大多数癌症发生发展的共有过程。根据基因组学、体细胞变异/表观遗传影响的信号通路和流行病学等研究形成的证据链,笔者提出了癌症进化发育(cancer evolution-development,Cancer Evo-Dev)的新理论框架:先天免疫遗传与后天环境暴露的交互作用引发并维持了慢性非可控性炎症;炎症分子持续反式激活胞苷脱氨酶,该类酶被激活后发挥炎-癌转化桥梁的作用,诱导产生大量体细胞突变;绝大多数变异细胞被生存竞争淘汰,少数则通过体细胞变异和炎症相关表观遗传修饰改变了信号转导模式,经去分化过程而获得干性特性,通过并适应了炎症微环境的选择,发展成癌症起始细胞;这一过程遵循“变异-选择-适应”的进化规律。癌症进化发育学的提出不仅有利于阐明炎-癌转化的一般规律,而且对癌症的特异性预防、预测和靶向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2  转移性大肠癌LoVo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子W14的生物活性和血浆稳定性
    李婉明 周琳琳 方瑾
    2017, 24(2):112-11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02
    [摘要](1328) [HTML](0) [PDF 344.24 K](1487)
    摘要:
    目的:分析转移性大肠癌LoVo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子W14的生物活性和血浆稳定性。方法: 采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分析W14在25 ℃和37 ℃下与靶细胞LoVo的特异结合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W14在血浆环境下对LoVo细胞的特异识别能力;37 ℃ 下W14分别在完全培养基和人血浆中孵育0.5、1、1.5、2、3、4、6 h,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W14的生物稳定性;用2、4、8、10 μmol/L 的W14处理LoVo细胞24、48、72 h,MTS实验测定W14的细胞毒性。结果: W14在不同温度和血浆环境中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都能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靶细胞LoVo,能稳定地存在于血浆中6 h不发生降解,且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 转移性大肠癌特异性核酸适配子W14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特异性结合能力,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和低毒性,适应于人体内应用。
    3  体外扩增人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对食管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连晶瑶 李红 黄岚 李玉 邹亮燕 王纯耀 张毅
    2017, 24(2):117-12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03
    [摘要](1422) [HTML](0) [PDF 399.19 K](1613)
    摘要:
    目的:建立体外扩增人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对多株人食管癌细胞系和食管癌患者原代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分离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加入放射线灭活的人白血病K562细胞及IL-2、IL-15、IL-18细胞因子体外扩增培养2周,诱导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的扩增效果及其产生的IFN-γ等细胞因子杀伤靶细胞K562的能力,并检测体外扩增的人脐带血来源NK细胞对多种食管癌细胞系和食管癌患者原代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利用放射线灭活的K562细胞联合多种细胞因子,可以有效的扩增人脐带血来源的NK细胞。体外培养2周后NK细胞比率可达80%左右,并对靶细胞K562有明显促凋亡作用。此外,体外扩增的人脐带血来源NK细胞能够促进6株人食管癌细胞系和食管癌患者原代肿瘤细胞的凋亡。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体外扩增人脐带血NK细胞的方法,并证实这些NK细胞对食管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可能为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4  桥接整合因子1通过AKT-mTOR通路诱导非小细胞肺癌H1975细胞周期阻滞
    张翔宇 邓佳 王佳丽 刘天旭 吕微 段玉青 刘丽华
    2017, 24(2):122-12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04
    [摘要](1456) [HTML](0) [PDF 328.13 K](1424)
    摘要:
    目的:研究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rgrator 1,Bin1)基因过表达后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975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携带Bin1基因的CMV-MCS-GFP-SV40-Neomycin-Bin1质粒,并转染H1975细胞(Bin1+组),另设置空白质粒转染组(Bin1-组)及空白对照组(Ctrl组),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3组细胞中Bin1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组H1975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oltting分别检测各组中AKT、mTOR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周期蛋白D1、CDK4、R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Bin1-组、Ctrl组比较,Bin1+组H1975细胞中Bin1在mRNA、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 H1975细胞阻滞在G1期\[(60.53±1.89)% vs(46.14±1.56)%、(47.33±2.07)%,均P<0.05\]; Bin1+组H1975细胞内p-AKT、p-mTOR表达下调(均P<0.05),AKT、mTOR表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周期蛋白D1、CDK4的表达量均明显下调(P<0.05),Rb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Bin1基因在H1975细胞株过表达后明显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及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实现的。
    5  新型羧甲基壳聚糖包裹C-藻蓝蛋白负载CD59配体的靶向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
    殷启风 杨鹏 王玉娟 李冰
    2017, 24(2):127-13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05
    [摘要](1591) [HTML](0) [PDF 419.47 K](1428)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C-藻蓝蛋白(C-phycocyanin,C-PC)靶向纳米微球(nanometer microspheres,NPs),并探究其对HeLa细胞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靶向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 )纳米载药颗粒C-PC/CMC-NPs;响应面优化法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并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观察纳米载药颗粒的表征;MTT法检测靶向纳米颗粒C-PC/CMC-CD59sp-NP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溶血实验检测C-PC/CMC-CD59sp-NPs的组织相容性及安全性;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PC/CMC-CD59sp-NPs 对HeLa细胞内活化的Caspase-3/PARP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功制备C-PC/CMC纳米微球,透射电镜观察到纳米微球呈现出规则的球形,分散均匀,其粒径约为160 nm。最佳制备条件:羧甲基壳聚糖浓度为2.0 mg/ml,CaCl2浓度为1.0 mg/ml,粒径约为120 nm的球形,包封率为(62±5)%;CMC与C-PC投药量为3∶1,载药量为(20±3)%;C-PC/CMC-NPs体外表现出缓释特征,在120 h内pH=5.4和74条件下,释放率分别达到80%和60%;同时未出现溶血现象。C-PC/CMC-CD59sp-NPs对HeLa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促进活化的Caspase-3/PARP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均P<0.05)。结论:新型靶向纳米药物C-PC/CMC-CD59sp-NPs能在体外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为海洋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对靶向纳米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6  CD40L+肺癌细胞抗原负载DC诱导同源肺癌免疫
    田坤 钱桂生 李薇 肖洁 张定涛
    2017, 24(2):134-13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06
    [摘要](1313) [HTML](0) [PDF 263.25 K](1094)
    摘要:
    目的:探讨CD40L+肺癌细胞抗原负载由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诱导的DC对同源肺癌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常规方法从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分离PBMC、诱导分化成DC,以重组载体pDNA3.1-CD40L+转染A549肺癌细胞,制备已转染肺癌细胞抗原对DC进行负载刺激,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CD83、CD86及HLA-DR分子表达,ELISA法检测DC的IL-12分泌水平,再以MTT法检测DC对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状态以及A549肺癌细胞增殖影响,并与空载转染的A549细胞抗原诱导DC的相同功能进行对比。结果:将PBMC成功诱导分化出成熟的DC。重组CD40L诱导组DC的CD83、CD86及HLA-DR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组\[(4.78±1.5)% vs (3.38±1.5)%、(9.79±5.27)% vs (5.53±2.17)%和 (11.84±8.31)% vs (537±5.48)%,均P<0.05\];IL-12分泌水平也高于空载组和未转染组(P<0.05)。CD40L+DC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并导致同源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对照组、未转染组和空载组(P<0.05)。结论: CD40L转染肺癌细胞抗原诱导成熟的DC可以增强同源肺癌细胞的特异免疫能力。
    7  miRNA-9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对T24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张红 刘念 李征 乔保平
    2017, 24(2):139-14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07
    [摘要](1175) [HTML](0) [PDF 354.37 K](1350)
    摘要:
    目的:探讨miRNA-9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9例膀胱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通过qRT-PCR检测miRNA-93的表达水平。沉默miRNA-93后,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及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AKT、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iRNA-93在膀胱癌组织及癌细胞中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癌灶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T分期有关(均P<005)。沉默miRNA-93后,T24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沉默miRNA-93促进T24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迁移;同时,沉默miRNA-93后p-AKT和p-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miRNA-93能够促进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抑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AKT、p-GSK3β蛋白表达有关,提示miRNA-93可以作为诊断和靶向治疗膀胱癌的潜在作用位点。
    8  木鳖子单体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醛对食管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崔雯萱 武一鹏 魏思思 单亚楠 马鸣 赵连梅 单保恩
    2017, 24(2):145-15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08
    [摘要](1521) [HTML](0) [PDF 458.31 K](1599)
    摘要:
    目的:探讨木鳖子单体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醛(p-hydroxylcinnamaldehyde,CMSP)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在BALB/c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细胞计数法检测CMSP对食管癌细胞株Kyse 30和TE-13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细胞中CEA和SCC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食管癌细胞中C-myc和N-myc蛋白的表达变化。构建裸鼠食管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CMSP处理组,实验结束后测量移植瘤大小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移植瘤组织C-myc和N-myc蛋白的表达变化,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两组裸鼠移植瘤组织和肝、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CMSP对食管癌细胞Kyse 30和TE-13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7±0.3) vs (3.8±0.3),(1.6±0.2) vs (4.5±0.4),均P<001\]。经CMSP处理后:(1)Kyse 30和TE-13细胞中CEA和SCC mRNA表达降低(P<0.01)、C-myc和N-my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裸鼠移植瘤平均体积和质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移植瘤组织中C-myc和N-myc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盐水对照组肿瘤组织。CMSP处理组和对照组中肝、脾组织并未发生任何病理改变。结论:木鳖子单体化合物CMSP体外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体内抑制裸鼠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
    9  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
    吴叶婷 杨愁 黄静 程笑 侯金林
    2017, 24(2):151-15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09
    [摘要](1454) [HTML](0) [PDF 319.48 K](1869)
    摘要:
    目的:观察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multiple antigen stimulating cellular therapy, MASCTTM)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3月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暨肝病中心收治的66例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按是否联合MASCTTM治疗分为联合治疗组(32例)和单纯TACE组(34例),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联合治疗组0.5、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8.8%、37.5%和25.0%,单纯TACE组分别为50%、11.8%和2.9%,两组中位PFS分别为9.5和5.5个月(P<0.01)。联合治疗组0.5、1、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1.3%、65.6%和406%,单纯TACE组分别为91.2%、47.1%和23.5%,两组中位OS分别为19.5个月和10.5个月(P<0.05)。是否接受MASCITM治疗、肝门静脉侵犯、治疗前AFP水平、ECOG评分是影响HCC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是否接受MASCTTM治疗、肝门静脉侵犯、治疗前总胆红素水平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ASCITM联合TACE治疗可提高HCC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延长PFS和OS。
    10  CDCA8和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路遥 黄辉星 曹立环 余龙
    2017, 24(2):158-16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10
    [摘要](1447) [HTML](0) [PDF 423.74 K](1617)
    摘要:
    目的:探讨CDCA8和INCENP mRNA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Illumina Nextbio芯片数据库分析原发性H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CDCA8和INCENP mRNA表达情况,在癌症基因组图谱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肝癌数据库中使用 RNA-Seq mRNA表达数据进行验证,并结合TCGA临床数据分析CDCA8和 INCENP mRNA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使用基因集富集软件分析目的基因高表达的相关通路。结果:CDCA8和 INCENP mRNA 在HCC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CDCA8 mRNA表达水平与HCC的组织学分级、瘤体大小、肿瘤复发、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织(ECOG)评级、血清AFP水平、肿瘤基因拷贝数变异显著相关 (P<0.05) ;INCENP mRNA表达水平与HCC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复发、ECOG评级、血清AFP水平、肿瘤基因突变总数和肿瘤基因拷贝数变异显著相关(P<0.05)。CDCA8高表达组患者的 OS 及TFS 显著低于CDCA8低表达组患者 (P<0.01);INCENP高表达组患者的OS显著低于INCENP低表达组患者(P<005),而TFS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DCA8 mRNA 水平是预测H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 (P<001) 。基因集富集分析表明,CDCA8和INCENP可能在细胞周期之外的其他生物学信号通路中发挥一定作用。结论:CDCA8和 INCENP mRNA在HCC组织中呈现显著高表达。CDCA8可能成为HCC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和新的治疗靶点。
    11  Bcl-3表达对结直肠癌组织和HCT 116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胡永伟 朱荣 曹方 丁厚中 韩玮
    2017, 24(2):168-17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11
    [摘要](1372) [HTML](0) [PDF 352.14 K](1392)
    摘要:
    目的:探讨Bcl-3蛋白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沉默Bcl-3基因后对结肠癌HCT 116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Bcl-3蛋白的表达。将HCT 116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和Bcl-3 siRNA组,按分组转染Bcl-3 siRNA和Control si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Bcl-3表达量以鉴定转染效率;MTT法、平板克隆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Bcl-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72.09% vs 48.84%,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Bcl-3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转染48 h后,空白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Bcl-3相对蛋白量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cl-3 siRNA组(P<0.05)。MTT实验中可见Bcl-3siRNA组光密度(D)值在转染24、48、72、96 h时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Control siRNA组(P<0.05),Bcl-3 siRNA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Bcl-3 siRNA组G2期细胞比例及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Control siRNA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Bcl-3蛋白的高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沉默Bcl-3可能导致结肠癌HCT 116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在G2期,抑制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
    12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高作文 郑劼 娄金书 宋德生 姚露 丁太良 杨爱珍 江龙委 贾绍昌
    2017, 24(2):174-17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12
    [摘要](1860) [HTML](0) [PDF 274.61 K](1462)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体DC联合CIK(DC-CIK)细胞治疗9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集2011年8月至2016年4月解放军第86医院肿瘤科及解放军第81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经实验室体外诱导培养DC和CIK细胞,DC通过胃癌MGC-803细胞裂解物致敏后与CIK细胞回输给患者,观察DC-CIK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96例胃癌患者经DC-CIK细胞免疫治疗后,客观反应率为15.6%,疾病控制率为55.2%;1年生存率为56.0%,36~56个月总生存率维持在37.0%。免疫细胞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724值均无明显变化。细胞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细胞比例显著下降\[(3.22±1.20)% vs (2.46±1.04)%,P<0.01\],CD3+、CD4+、CD8+、CD3+CD56+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细胞治疗次数、治疗前CEA和CA199值为DC-CIK治疗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细胞治疗次数、治疗前CEA和CA199值与DC-CIK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于胃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多次治疗可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13  苦参注射液对肺癌Lewi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段哲萍 于新江 李芳 吴大勇 刘媛媛
    2017, 24(2):180-18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13
    [摘要](1231) [HTML](0) [PDF 223.44 K](1528)
    摘要:
    目的:探讨苦参注射液对肺癌Lewis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在不同浓度的苦参注射液处理24、48 h后,Lewis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结果: 肺癌Lewis细胞在苦参注射液作用下表现出增殖抑制,且呈现剂量、时间依赖趋势;经处理后的肺癌Lewis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在苦参注射液促进Lewis细胞凋亡。结论:苦参注射液能有效将肺癌Lewis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使其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同时提高其细胞凋亡率。
    14  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临床转化的研究进展
    黄明燕 张意 曹雪涛
    2017, 24(2):183-18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14
    [摘要](1662) [HTML](0) [PDF 250.00 K](1743)
    摘要:
    T细胞能够识别肿瘤抗原并特异性杀伤癌变细胞,是杀伤肿瘤的主要执行细胞,也是临床上研究最多的肿瘤治疗性免疫细胞。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modified T,CAR-T)细胞治疗能够绕过抗原提呈和MHC的限制,已在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CAR-T细胞同样可以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如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细胞癌及其他常见实体瘤(转移性乳腺癌、胰腺癌)等。本文将对近年来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实体瘤临床转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主要从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脱靶毒性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肿瘤的异质性三个方面阐述CAR- 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瓶颈,并对未来的发展加以展望。
    15  中药对T细胞免疫干预的抗肿瘤作用
    袁野 申春悌 蒋敬庭
    2017, 24(2):189-19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15
    [摘要](1898) [HTML](0) [PDF 235.36 K](1549)
    摘要:
    中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疗效,不仅能够缓解肿瘤患者症状从而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大小并延长患者生存期。由于T淋巴细胞在肿瘤细胞所产生的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因此探索中药对T细胞免疫干预的作用机制可以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目前大多数中药通过促进T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细胞凋亡、增加T细胞总数及T辅助细胞、促进γδT细胞增殖等途径达到抗肿瘤作用。由于T细胞可分为αβT细胞与γδT细胞两大类,本文综合归纳了常用中药及其单体对αβT细胞与γδT细胞进行干预的主要机制,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6  CXCL8及其受体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
    别雅琴 李云峰 殷正丰
    2017, 24(2):194-20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16
    [摘要](1333) [HTML](0) [PDF 269.53 K](1469)
    摘要:
    CXCL8(又名IL-8)具有3种受体,CXCL8结合不同受体则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CXCL8与多种类型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与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关系尤为密切。CXCL8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后通过诱导肠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抵抗失巢凋亡以及免疫抑制等机制,促进肠癌细胞侵袭、迁移、释放入血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甚至促进CTCs存活以及定向趋化,进而在肝内定植形成转移灶。CXCL8及其受体还可介导肿瘤细胞-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负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避免肿瘤细胞或CTCs免疫杀伤。本文综述有关CXCL8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进展和肝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5的研究进展
    李靖 杨俐萍
    2017, 24(2):201-20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17
    [摘要](1337) [HTML](0) [PDF 273.99 K](1591)
    摘要: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5(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5, FGFR5)是FGFR5家族中的一个新型受体,是由胞外区、穿膜区及胞内区构成的穿膜受体。然而,与其他经典FGFRs不同,其胞内区缺乏信号转导所必须的酪氨酸激酶,这一特征决定了其生物学功能有别于其他FGFRs。FGFR5激活时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黏附和融合,提示该蛋白是一个潜在的抑癌因子,其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研究表明,FGFR5在肿瘤及非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18  Ezrin蛋白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董伟 李勇
    2017, 24(2):206-21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7.02.018
    [摘要](1333) [HTML](0) [PDF 233.11 K](1507)
    摘要:
    Ezrin蛋白作为ERM(Ezrin,Radixin, Moesin)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主要作用是参与细胞膜信号转导,维持细胞形态、运动和黏附,重塑细胞骨架等,还起到连接细胞膜和细胞骨架的作用。Ezrin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异常表达会影响肿瘤细胞的浸润及转移活性,说明Ezrin蛋白与肿瘤的发生、转移与预后密切相关。伴随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探究Ezrin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食管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和胆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寻找新的基因治疗靶点及诊断用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依据。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