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26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热闹之下需冷静,精准之下更精准
    曹雪涛
    2019, 26(1):1-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01
    [摘要](1013) [HTML](0) [PDF 430.67 K](1547)
    摘要:
    2  迈向精准医学*
    李娜 马麟 詹启敏
    2019, 26(1):3-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02
    [摘要](813) [HTML](0) [PDF 523.54 K](2187)
    摘要:
    3  精准靶向肿瘤局部的免疫治疗有可能成为治愈癌症的关键性策略
    李忠 孙艳 钱其军
    2019, 26(1):7-1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03
    [摘要](1100) [HTML](0) [PDF 1.24 M](2011)
    摘要:
    [摘要]肿瘤免疫治疗的两大重要进展:(1)在体外激活或通过基因修饰的T细胞进行体内输注;(2)通过抗体使体内被抑制的免疫细胞激活并处于相对持续作用状态。前者的基因修饰的T细胞主要是指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其对部分血液肿瘤产生了明显的疗效;后者主要指免疫检查点抗体,其对基因突变较多的肿瘤产生了明显的疗效。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其肿瘤局部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往往明显高于全身的免疫抑制状态。要将肿瘤局部微环境的免疫状况调整到正常或增强,全身用药时可能引发其它正常组织免疫反应过强,甚至导致严重损害,如间质性肺炎、急性心肌炎及严重肝损伤。本文通过总结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形成和分类、肿瘤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历程,阐述靶向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用自分泌抗体的CAR-T 细胞(白泽T细胞)高效精准靶向肿瘤局部,迅速提高肿瘤局部微环境的免疫功能,且有可能成为治愈癌症的关键策略。
    4  个体化新抗原疫苗临床转化的机遇与挑战
    周炜均 李玉华
    2019, 26(1):16-2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04
    [摘要](883) [HTML](0) [PDF 1.20 M](2692)
    摘要:
    [摘要] 肿瘤疫苗(tumor vaccine)作为一种举足轻重的免疫疗法,已日益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显示其重要价值。然而,针对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的传统疫苗由于免疫耐受、诱发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难以在临床大规模推广。来源于肿瘤体细胞突变、异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neoantigen)近年来被认为是理想的疫苗靶点。在测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个体化新抗原疫苗(personalized neoantigen vaccine)特异性靶向新抗原,有望成为精准治疗肿瘤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围绕个体化新抗原疫苗的概念、特点、制备流程及临床试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其临床转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一展望。
    5  基因变异检测技术在恶性肿瘤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张乐吟 孙磊涛 沈敏鹤
    2019, 26(1):22-2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05
    [摘要](665) [HTML](0) [PDF 672.25 K](1410)
    摘要:
    [摘要]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寻找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诊断、治疗和评估已成为近年来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肿瘤筛查、防治和预后评估手段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考虑到肿瘤异质性和患者个体化的特征,精准化的疾病筛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模式将成为未来医疗发展的趋势。肿瘤领域的基因变异检测是精准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应用可涉及早期筛查、复发监测、靶向用药指导、疗效及预后评价等众多环节,但在临床运用中仍存在诸多局限,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来推动肿瘤精准医疗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基因变异检测技术在恶性肿瘤精准医疗中的发展历程以及应用进展作一介绍。
    6  Ezrin增强子敲除可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雷悦 野庆松 卫金岐 李文娜 莫镇涛 张青峰 高书颖
    2019, 26(1):29-3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06
    [摘要](794) [HTML](0) [PDF 1.29 M](1395)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ezrin 增强子敲除对食管癌Eca-109 细胞ezrin 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靶向ezrin 增强子上、下游的CRISPR/Cas9 重组质粒共转染食管癌Eca-109 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敲除ezrin 增强子的细胞株Eca-C2。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 分别检测敲除ezrin 增强子的Eca-C2 细胞中ez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用WST-1 法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ezrin 增强子敲除对Eca-C2 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稳定敲除ezrin 增强子的食管癌细胞株Eca-C2;与对照细胞相比,ezrin 增强子敲除细胞ez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Eca-C2 细胞中17 种被检测的MAPK通路相关蛋白中有9 种(AKT、CREB、GSK3b、MKK6、mTOR、P38、P53、P70S6K和RSK1)表达下调,ezrin 增强子敲除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均P<0.05)。结论:在人食管癌Eca-109 细胞中,敲除ezrin增强子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7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胃癌MGC-803 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张升瑞 曾宪东 隋春阳 赵连和
    2019, 26(1):36-4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07
    [摘要](793) [HTML](0) [PDF 1.28 M](1791)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对胃癌MGC-803 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加入佛波酯(PMA)和IL-4 后,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IL-10 的水平。取对数生长期MGC-803 细胞和M2 型TAM,根据培养方式不同分为单独细胞培养组、非接触共培养组和接触共培养组,用MTT法、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MGC-803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用AnnexinV-FITC/PI 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MGC-803 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用qPCR、Western blotting 分别检测MGC-803 细胞中MMP-9、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PMA组相比,PMA+IL-4 组细胞上清液中IL-12 水平显著降低、IL-10 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成功将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M2型TAM。与单独细胞培养组相比,非接触共培养组、接触共培养组(: 1)MGC-803细胞的增殖率显著升高(均P<0.05);(2)细胞的迁移、侵袭数量升高(均P<0.05);(3)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均P<0.05);(4)S、G2 期细胞的数量升高、G1 期数量降低(均P<0.05);(5)细胞中MMP-9、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TAM可促进胃癌MGC-803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解除细胞G1期阻滞,减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胃癌细胞MMP-9、MMP-2表达有关。
    8  miR-424 通过靶向调控HMGA1 对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张云霞 许敏 张健 赵于天
    2019, 26(1):42-4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08
    [摘要](785) [HTML](0) [PDF 1.61 M](1476)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miR-424/高迁移率蛋白A1 基因(nigh mobility protein A1,HMGA1)分子轴对乳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4 年4 月至2017 年4 月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经手术切除的50 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miR-424 和HMGA1 mRNA与蛋白在乳腺癌放疗敏感患者和放疗抵抗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不同辐射强度(0、2、4、6 和8 Gy)的60Co γ - 射线处理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 后,观察细胞miR-424 和HMGA1 的表达变化。向MDA-MB-468 细胞中转染miR-424 mimic/inhibitor 和pcDNA-HMGA1,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MTT法、Transwell 小室法和Annexin V-FITC/PI 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iR-424 对辐射处理后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424 与HMGA1 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放疗抵抗的乳腺癌患者比较,miR-424 在放疗敏感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HMGA1 低表达(P<0.01)。与0、2 和4 Gy 处理组细胞比较,6 和8 Gy 的γ-射线处理后乳腺癌MDA-MB-468 细胞凋亡率和miR-424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细胞的侵袭能力和HMGA1 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424 靶向作用HMGA1 并下调其表达水平。miR-424 通过靶向下调HMGA1 显著抑制MDA-MB-468 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均P<0.01),进而上调MDA-MB-468 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结论:miR-424/HMGA1 分子轴可调控乳腺癌放疗敏感性,过表达miR-424 可增强乳腺癌MDA-MB-468 细胞对γ-射线放疗的敏感性。
    9  CD103+CD8+T细胞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浸润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卢慧敏 王琰 陈陆俊 蒋敬庭 卢斌峰
    2019, 26(1):50-5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09
    [摘要](930) [HTML](0) [PDF 1.11 M](1553)
    摘要:
    [摘要] 目的:研究组织驻留CD8+T细胞(CD103+CD8+T细胞)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浸润程度及分布特征,分析其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88 例结肠癌HColA180Su14和77 例直肠癌HRec-Ade180Sur-03 组织芯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CR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CD103+CD8+T细胞的浸润分布特征及程度,Wilcoxon 秩和检验比较CRC及癌旁组织中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χ2检验分析CRC中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 生存分析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拟合Cox 模型评价不同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CRC组织中CD103+CD8+T 细胞浸润程度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远处转移患者中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的比率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0.01),CD103+CD8+T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患者的OS较低度浸润患者显著延长(54.42% vs 25.00%,P<0.05),多因素Cox 显示,病理分级(P<0.01)和CD103+CD8+T细胞高度浸润(P<0.05)均可作为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RC组织中CD103+CD8+T细胞浸润与预后相关,提示其在CRC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0  lncRNA SNHG16 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及其调控结肠癌细胞中GPAM表达的机制
    周云松 温小辉 张琦 寇炜
    2019, 26(1):58-6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10
    [摘要](761) [HTML](0) [PDF 1.55 M](1301)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NHG16 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通过海绵吸附miR-128-3p 调控结肠癌细胞线粒体甘油3 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mitochondrial glycerol-3-phosphateacyltransferase,GPAM)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手术切除的60 例CR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HCT116、Caco-2、DLD-1、HT29 和结肠上皮细胞CCD841,用qPCR法检测CRC组织和细胞系中SNHG16 的表达,分析SNHG16 表达与CRC患者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分别用miR-128-3p模拟物、miR-128-3p 抑制剂、SNHG16 敲降载体转染SW480 细胞后,用qPCR 法检测细胞中miR-128-3p 及SNHG16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GPAM蛋白的表达,用CCK-8 法、克隆形成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和RNA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SNHG16 和miR-128-3p mRNA靶向结合。构建小鼠SW480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敲降SNHG16 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CRC组织及细胞系中SNHG16 高表达(均P<0.01),其表达水平与CRC淋巴结转移、Duke’s 分期及患者生存期相关(均P<0.01)。敲降SNHG16 可显著抑制SW480 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均P<0.01);敲降SNHG16 后小鼠移植瘤瘤体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及RNA免疫沉淀反应结果显示,miR-128-3p 与SNHG16 相互作用,且在CRC患者中miR-128-3p 与SNHG16 负相关(P<0.01)。SNHG16 通过内源性竞争海绵吸附miR-128-3p 影响其下游靶基因GPAM的表达。结论:SNHG16 在CRC细胞中可通过海绵吸附miR-128-3p 调控GPAM表达,SNHG16及miR-128-3p 可作为CRC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11  VEGFR2 基因V297I 位点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单艳 李志刚 姬卫国 梅家转
    2019, 26(1):67-7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11
    [摘要](823) [HTML](0) [PDF 692.21 K](1386)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V297I 位点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 年1 月到2017 年1 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135 例一线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用PCR-RFLP 法检测患者外周血VEGFR2 基因型,qPCR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VEGFR2 mRNA的表达。通过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 法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相关性,以Cox风险模型分析患者PFS的危险因素。结果:在VEGFR2 的多态性位点中,只发现了V297I 位点其有临床意义。V297I 位点位于该基因的编码区,在研究人群的基因分布频率为CC型99 例(73.33%)、CT型33 例(24.44%)、TT 型3 例(2.2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4,3 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135 例NSCLC 患者的ORR 为45.93%,中位PFS 为8.2 个月,中位OS 为20.8 个月。CT/TT 型和CC 型患者的ORR 分别为41.67%和47.47%(P>0.05),中位PFS 分别为6.2 和8.6 个月(P<0.01),中位OS分别为18.9 和21.5 个月(P<0.05)。CT/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VEGFR2 mRNA水平明显高于CC 型患者(P<0.01)。影响NSCLC 患者PFS 的危险因素有:V297I 位点和性别、ECOG评分。结论:在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VEGFR2 基因V297I 位点可能通过VEGFR2 基因的表达影响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NSCL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12  IQGAP1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TE-2 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陈瑜 宋魏 崔发财 王佳琪 夏庆欣
    2019, 26(1):73-7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12
    [摘要](721) [HTML](0) [PDF 830.83 K](1121)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具有IQ 结构域的GTP 激酶活化蛋白1(Ras GTPase-activating-like protein, IQGAP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与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TE-2 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25 例ESCC手术切除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ESCC细胞系TE-2、TE-3、ECA109 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t-1A。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癌组织中IQGAP1 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ESCC细胞中IQGA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si-IQGAP1(阳性转染组)、si-CTRL(阴性对照组)质粒转染TE-2 细胞,用MTT法、Transwell 小室法和Western blotting 分别检测沉默IQGAP1 对TE-2 细胞增殖、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钙黏蛋白和神经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IQGAP1 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高表达与肿瘤分期和分级密切相关(均P<0.05);IQGAP1 mRNA和蛋白在TE-2、TE-3、ECA109 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et-1A细胞(均P<0.05)。沉默IQGAP1 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阳性转染组TE-2 细胞中IQGA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均P<0.05),上皮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神经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IQGAP1 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敲减IQGAP1 可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其在E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13  miR-375 靶向调控YAP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张小路 杜梅红 陈红跃 张建刚 魏光亚 赵林 郭伟胜
    2019, 26(1):79-8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13
    [摘要](836) [HTML](0) [PDF 1.04 M](1346)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miR-375 靶向调控Yes 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 YAP)的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二科行手术切除的70 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肝癌细胞系SMMC-7721、Hb611、HepG2 和BEL-7405,用qPCR 法检测HCC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miR-375 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75 与YAP的相互作用;分析miR-375 和H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MTT法检测miR-375 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抑制miR-375 表达后HCC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 检测HepG2 细胞中YAP的表达。建立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抑制miR-375表达后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裸鼠移植瘤中YAP的表达情况。结果:HCC组织中miR-375 和YA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肝癌HepG2 细胞中miR-375 的表达水平最高(P<0.05)。miR-375 能与YAP的3’UTR特异性结合,调控YAP的表达活性。抑制miR-375 的表达后,HepG2 细胞增殖、侵袭的能力显著减弱(均P<0.05),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都明显减小(均P<0.05),移植瘤组织细胞中YAP的表达水平相应下调(P<0.05)。结论:miR-375 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通过靶向调控YAP的表达影响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4  微小RNA-380-5p 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通过下调RHOA抑制C33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韩炜珍 姜鹍 杨长群 颜琳 谭照平 熊国平
    2019, 26(1):85-8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14
    [摘要](759) [HTML](0) [PDF 856.27 K](1235)
    摘要:
    [摘要] 目的:检测微小RNA-380-5p(miR-380-5p)在人宫颈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抑制宫颈癌C33A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 年12 月至2017 年7 月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妇产科手术切除的16 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宫颈癌细胞系HCC94、C33A、Hela、SiHa 和人子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用qPCR 法检测miR-380-5p 在癌及癌旁组织、4 种宫颈癌细胞及H8 细胞中的表达。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380-5p mimic(实验组)和miR-NC(阴性对照组)瞬时转染C33A细胞,用qPCR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380-5p 表达,CCK-8 法和Transwell 小室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用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 预测miR-380-5p 的下游基因,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80-5p 对下游基因Ras 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的结合作用,qPCR 法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miR-380-5p 下游基因RHOA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380-5p 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宫颈癌细胞系中miR-380-5p 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H8 细胞(P<0.05),以C33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miR-380-5pmimic 能显著抑制C33A细胞的增殖(P<0.05)和迁移能力(P<0.01),且下调RHOA、ROCK1、ROCK2、CDK2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P<0.01)。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RHOA可能为miR-380-5p 的调控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380-5p 可与RHOA 3’-非编码区(UTR)特异性结合,miR-380-5p 可明显下调RHOA基因的表达(P<0.01)。结论:miR-380-5p 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系中低表达,过表达miR-380-5p 可能通过下调RHOA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抑制宫颈癌C33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15  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的LZTS2 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癌细胞增殖、迁移和EMT
    张红蕊 张燕 李宁 刘培杰 徐志巧
    2019, 26(1):90-9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15
    [摘要](728) [HTML](0) [PDF 1002.74 K](1152)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亮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因子2(leucine zipper tumor suppressor 2, LZTS2)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开封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50 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MDA-MB-468 以及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株HBL-100,用q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LZT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构建pcDNA-LZTS2 真核表达载体并采用脂质体转染MCF-7 细胞,同时转染pcDNA3.1 作为阴性对照。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转染48~72 h 后MCF-7 细胞中LZTS2 蛋白表达水平;用MTT法、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LZTS2 过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EMT相关蛋白Cyclin D1、波形蛋白、神经钙黏蛋白、上皮钙黏蛋白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人乳腺癌组织中LZT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 或P<0.01);乳腺癌MCF-7、MDA-MB-231 和MDA-MB-468 细胞中LZT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乳腺上皮细胞HBL-100(P<0.05 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pcDNA3.1组相比,pcDNA-LZTS2 组MCF-7 细胞中LZTS2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受到抑制(P<0.05 或P<0.01),同时过表达LZTS2 细胞中Cyclin D1、波形蛋白和神经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 或P<0.01)、上皮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显示LZTS2 过表达通过降低p-PI3K和p-AKT 表达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LZTS2 在乳腺癌中低表达,过表达LZTS2 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与抑制细胞EMT过程的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16  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曾榃伦 吕铮 崔久嵬
    2019, 26(1):96-10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16
    [摘要](1004) [HTML](0) [PDF 715.23 K](3389)
    摘要:
    [摘要]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一定副作用,而免疫治疗为攻克乳腺癌提供了新途径,尤以晚期乳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的PD-1/PD-L1 抑制剂治疗最具发展前景。随着乳腺癌免疫治疗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以HER2/nue 疫苗、MUC-1 疫苗等为代表的肿瘤疫苗已观察到可以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DM1、MM-111 等单克隆抗体也显示出较好疗效,CIK、TIL、CAR-T等过继性细胞治疗具有较强的肿瘤杀伤能力且安全性良好,而抗PD-1/PD-L1 抗体、抗CTLA-4 抗体、抗LAG-3 抗体等免疫负调控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逃逸,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这些突破性的成果推动了乳腺癌治疗实现“个体化”的进程。
    17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陈龙佩 湛先保
    2019, 26(1):103-10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17
    [摘要](859) [HTML](0) [PDF 576.36 K](1681)
    摘要:
    [摘要] 消化系统肿瘤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正逐步成为多种肿瘤的有效治疗策略之一。CTLA-4 和PD-1 是通过不同机制负调控T细胞活化的关键免疫检查点分子。针对这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显示出临床疗效,并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其中,纳武单抗在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方面超过了索拉非尼,派姆单抗在PD-L1 阳性晚期食管癌有效率可达30%,纳武单抗与伊匹单抗联合治疗dMMR/MSI-H晚期结直肠癌的客观缓解率达到55%。本文就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8  小激活RNA上调上皮钙黏蛋白在恶性肿瘤中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
    郝家涛 王帅 蒋伟
    2019, 26(1):109-11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18
    [摘要](745) [HTML](0) [PDF 842.05 K](1217)
    摘要:
    [摘要] 侵袭与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一直是预测肿瘤预后和改善患者生存的热点与难点。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低表达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表型之一,在多种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调上皮钙黏蛋白表达可以降低恶性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能力,甚至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措施。近年来,以RNA诱导的基因激活(RNAa)为代表的基因调控技术的发展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更多可能,为特异、有效地上调上皮钙黏蛋白表达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就上皮钙黏蛋白与RNAa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小激活RNA(saRNA)上调上皮钙黏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与生物学意义作一综述。
    19  环状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
    萧志昊 肖瑶 卢晓丹
    2019, 26(1):116-12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19
    [摘要](699) [HTML](0) [PDF 487.15 K](1349)
    摘要:
    [摘要]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处于各类肿瘤的第3 位。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早期被当作剪切过程中的副产物且无生物学意义和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环状RNA不具有5’末端和3’末端的闭合环状,其结构较其他非编码RNA稳定,能作为RNA的海绵体以及调控剪切和转录,也能影响蛋白质以及核糖体,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分型和分期中也具有一定的潜能。随着研究的深入,环状RNA在肿瘤组织的差异表达与CRC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存在密切的关系,为CR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可观的发展前景。本文对环状RNA作为CRC生物标志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  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肠癌致重症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杨生辉 王琳 邢雪花 李向璐 孙达统 邱纯
    2019, 26(1):121-12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1.020
    [摘要](819) [HTML](0) [PDF 618.24 K](1413)
    摘要: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