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26卷第1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MicroRNAs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促进肿瘤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郭雪茹 徐克
    2019, 26(11):1181-118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01
    [摘要](546) [HTML](0) [PDF 788.14 K](1664)
    摘要: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是肿瘤微环境(TME)中最主要的细胞组分之一,在肿瘤发生、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微小RNA(miRNAs)参与CAFs的转化与代谢重编程,并可调控CAFs 的干性及其介导的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化疗耐药等机制,在CAFs 的形成和CAFs 对肿瘤的促进作用中发挥重要功能;而CAFs 释放的miRNAs 可作为肿瘤的诊断、预后及用药选择的参考指标。因此探索miRNAs 在肿瘤细胞与CAFs 相互作用中的功能,揭示其作用机制,对于理解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研究方向。本文将对miRNAs在CAFs的形成及CAFs对肿瘤细胞调控中的作用加以介绍
    2  Thy-1 通过调控Notch1 通路促进肝癌细胞EMT进程
    邴强 周文君 李云山
    2019, 26(11):1189-119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02
    [摘要](506) [HTML](0) [PDF 1.31 M](1253)
    摘要:
    目的: 探索细胞表面抗原Thy-1 通过调控Notch1 通路促进肝癌HepG2 和MHCC-97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方法:选用具有高转移特性的MHCC-97 细胞和低转移特性的HepG2 细胞作为研究对象,WB检测细胞内Thy-1、Notch1 蛋白表达水平。用重组慢病毒转染MHCC-97 和HepG2 细胞,构建高表达与低表达Thy-1 蛋白的细胞,再分别用Notch1 激动剂rhNF-κB(1gsu/ml)和Notch1 抑制剂MW167(100 μmol/L)处理细胞24 h。Transwell 实验检测Thy-1 表达变化、rhNF-κB和MW167 处理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检测对Notch1 mRNA表达的影响,WB实验检测细胞内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HCC-97细胞中Thy-1、Notch1 蛋白表达量均高于HepG2 细胞(P<0.05)。成功构建Thy-1 过表达的HepG2 细胞和Thy-1 低表达的MHCC-97 细胞。与亲本HepG2 细胞相比,Thy-1 过表达HepG2 细胞侵袭能力显著增强[ (475.78±80.37)vs(183.23±55.34)个,P<0.05)]、波形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上皮钙黏素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Notch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亲本MHCC-97 细胞相比,Thy-1 沉默的MHCC-97 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 (237.44±62.18)vs(543.56±77.94)个,P<0.05)]、波形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上皮钙黏素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Notch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Notch1 激活剂或抑制剂处理上述肝癌细胞可逆转由于Thy-1 沉默或过表达所造成的改变。结论:Thy-1 可通过调控Notch1 表达影响肝癌HepG2和MHCC-97 细胞的EMT。
    3  Klotho 蛋白通过TGF-β1/Foxp3/RORγt 通路抑制Treg 和Th7 细胞介导的宫颈癌细胞的免疫逃逸
    李美 张红艳 邵海鸥
    2019, 26(11):1196-120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03
    [摘要](465) [HTML](0) [PDF 986.57 K](1039)
    摘要:
    目的: 研究抗衰老蛋白Klotho 对荷宫颈癌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 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h7)细胞介导宫颈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宫颈癌U14 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并设Control 组(正常小鼠组)、Model 组(荷宫颈癌小鼠模型组)、Klotho 处理组(荷宫颈癌小鼠经Klotho 蛋白处理组,200 ng/d)。分别在处理7、14 d 时称取各组小鼠体内宫颈癌移植瘤质量,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功能、Treg和Th7细胞比例变化,qPCR检测各组小鼠Treg和Th7细胞关键转录因子Foxp3、RORγt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中IL-17、IL-6、IL-10、TGF-β、IL-23 等因子的含量变化,WB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Klotho、TGF-β1、Foxp3、RORγt 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4 d 时,Klotho 组宫颈癌荷瘤小鼠肿瘤抑瘤率显著高于Model 组[(52.16±8.25)% vs (23.33±6.29)%,P<0.05]。Model 组与Control 组相比,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reg、Th7 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均P<0.05),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4+)比例及免疫指数(CD3+CD4+/CD3+CD8+)显著下降(均P<0.05),Foxp3、RORγt 基因mRNA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IL-17、IL-6、IL-10、TGF-β、IL-23 等因子分泌显著增加(均P<0.05),Klotho 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TGF-β1、Foxp3、RORγt 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Klotho 处理组与Model 组相比,上述指标均出现了相反的变化(均P<0.05),但与Control 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Klotho 蛋白可能通过调控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荷瘤小鼠体内Treg和Th7 细胞介导的免疫逃逸,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4  易普利姆玛通过抑制TGF-β1/ERK信号通路影响肺癌小鼠移植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及Bcl-2 mRNA表达
    刘芳 乔雨林 严兆丹
    2019, 26(11):1203-120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04
    [摘要](351) [HTML](0) [PDF 1.02 M](1170)
    摘要:
    目的: 研究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通过抑制TGF-β1/ERK信号通路对肺癌小鼠T淋巴细胞、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 只接种肺癌细胞Lewis 的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5 只,其中低剂量组给予3mg/kg 易普利姆玛,高剂量组给予5 mg/kg 易普利姆玛,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通过WB、qPCR检测易普利姆玛处理对TGF- β 1/ERK信号通路、Bcl-2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免疫功能改善和移植瘤的抑制情况。结果:给予易普利姆玛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的瘤质量、体积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瘤率也增加(P<0.05);小鼠的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该系数也增加(P<0.05)。高、低剂量组小鼠给药后CD3+、CD4+、CD4+/CD8+细胞水平显著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给药后各水平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低剂量组小鼠给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增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血清TNF-α、IL-6、IL-3 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均P<0.05)。高、低剂量组小鼠给药后肿瘤组织中的TGF-β1、ERK1/2、p-ERK1/2、MEK表达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且高剂量组TGF-β1 表达阳性率最低(P<0.05)。高、低剂量组小鼠给药后肿瘤组织中的Bcl-2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易普利姆玛可有效抑制TGF-β1/ERK信号通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以及下调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小鼠体内肺癌细胞Lewis生长,发挥抗肿瘤作用。
    5  白术多糖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抑制小鼠结肠癌HT-29 细胞原位移植瘤的生长
    冯子芳 唐仕华 郭莉佳 何玲 杨瑞宾
    2019, 26(11):1209-121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05
    [摘要](404) [HTML](0) [PDF 997.49 K](1192)
    摘要:
    目的: 探究白术多糖(polysaccharide of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PAM)对小鼠结肠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荧光酶标记的1×107个结肠癌细胞(HT-29)注射到小鼠结肠浆膜层,建立结肠癌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待瘤体积达到约230 mm3时,小鼠采用连续10 d 灌胃给药30 mg/kg PAM(PAM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通过肿瘤活体成像技术检测PAM对小鼠体内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PAM对瘤体组织中粒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MHCII以及IL-12 的表达、淋巴细胞的激活以及CD4+和CD8+细胞分泌IFN-γ 功能的影响。结果:PAM可显著抑制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体内结肠癌细胞生长(P<0.01)。PAM可通过增加MHCII 和IL-12 在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P<0.01),PAM可显著增加瘤体组织中CD8+细胞、NK细胞、CD44+/NK细胞和CD44+/CD4+细胞比例以及提升单位组织体积中CD8+细胞和NK细胞细胞数量(均P<0.01),PAM可显著增加CD4+及CD8+细胞分泌IFN-γ 的能力(均P<0.01)。结论:PAM可通过激活结肠癌模型小鼠原位移植瘤组织中免疫细胞来抑制肿瘤生长。
    6  ADN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朱帅 许镇州 薛蕾 范刚 曹健 叶明佶 韩惟青 谢宇
    2019, 26(11):1214-122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06
    [摘要](576) [HTML](0) [PDF 1.71 M](1370)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依赖性活性保护蛋白(ADN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9 年6 月1 日至2019 年7 月15 日手术切除的膀胱癌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各28 例,采用qPCR检测20 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DNP mRNA表达水平,WB检测其余8 对标本的ADNP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 年1 月1 日至2007 年12 月31 日收治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221 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相应患者手术切除的石蜡标本中ADNP的表达情况,并收集同期因其他膀胱疾病而手术患者的非肿瘤膀胱组织切片用作对照。卡方检验分析ADNP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DNP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高于非肿瘤组织(均P<0.05),且ADNP的表达量与膀胱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患者存活状态有着相关性(P<0.05)。纳入的221 例患者随访中失访32 例,ADNP高表达较低表达的膀胱患者有着不良的预后(5 年OS:49.5% vs 78.6%,P<0.01;5 年PFS:40.0% vs 72.2% ,P<0.01;10 年OS:26.6% vs 58.6% ,P<0.01;10 年PFS:25.3% vs 47.9%,P<0.01)。Cox 单因素回归模型显示,ADNP表达量与膀胱癌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同时Cox 多因素回归也表明ADNP表达量(95% CI:1.300~2.905,P=0.001)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DNP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非肿瘤的膀胱组织有显著的升高,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与ADNP的表达水平有相关性,ADNP低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好,ADNP有望成为膀胱癌的特异性治疗候选靶点。
    7  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胡丽霞 汪超 盛晓安 肖大树 施险峰 彭万仁 孙国平
    2019, 26(11):1222-122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07
    [摘要](660) [HTML](0) [PDF 1.06 M](1232)
    摘要:
    目的: 研究波形蛋白(Viment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56 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以及病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qPCR 分别检测癌组织中Vimentin、E-cadherin 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的独立因素,用Spearman 分析Vimentin 与E-cadherin 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 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对预后的诊断。结果: 56 例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76.79%和19.64%;其中47 例(47/56,83.93%)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 mRNA 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46 例(46/56,82.14%)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Vimentin 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有关(均P<0.05);E-cadherin 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有关(均P<0.05)。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是促进Vimentin 和E-cadherin 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Vimentin 与E-cadherin 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Vimentin 蛋白高表达的患者3 年生存率为67.44%,E-cadherin 蛋白低表达的患者3 年生存率为68.89%。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高表达和E-cadherin低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与预后的评价指标。
    8  PD-L1 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脉管生成的关系
    范晓杰 王心然 岳萌 张勐 邓会岩 谷丽娜 桑梅香 刘月平
    2019, 26(11):1229-123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08
    [摘要](443) [HTML](0) [PDF 1.11 M](1149)
    摘要: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脉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 例TNBC组织(收集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1 年3 月1 日至2012 年6 月1 日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TNBC组织标本)中PD-L1 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关系,同时用CD34 和D2-40 标记血管和淋巴管后检测TNBC中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管密度(LVD)。结果:PD-L1 蛋白在TNBC肿瘤细胞及间质浸润淋巴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56.7%(68/120),PD-L1 的表达与TNBC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情况(P<0.05)及脉管癌栓形成相关(P<0.05);PD-L1 高表达的TNBC淋巴结转移率高及脉管癌栓形成高,PD-L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r=0.500,P=0.02),PD-L1 的表达与LVD呈正相关(r=0.662,P=0.01)。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PDL1蛋白表达阳性TNBC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Cox 多因素分析提示,PD-L1 蛋白表达可作为TNBC整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D-L1 在TNBC血管生成及淋巴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其与TNBC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阻断PD1/PD-L1 信号通路有望成为治疗TNBC的有效新策略。
    9  miR-125a-5p通过靶向STAT3 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及其可能机制
    杨明 姜泰茂 刘兴凯 杨志伟
    2019, 26(11):1235-124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09
    [摘要](385) [HTML](0) [PDF 1.47 M](1188)
    摘要:
    目的:探究miR-125a-5p 靶向STAT3 对肾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 年3月至2018 年2 月于北部战区空军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肾癌手术治疗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灶边缘(距癌缘>3 cm)标本各48例,体外培养正常肾细胞HK-2、和肾癌细胞A498、GRC-1、786-O及ACHN,采用qPCR 检测组织和细胞中miR-125a-5p 的表达。分别将miR-125a-5p-NC、miR-125a-5p-mimics、pLV-STAT3 及pLV-STAT3+miR-125a-5p mimics 转染A498 细胞作为NC组(阴性对照组)、miR-125a-5p-mimics 组、pLV-STAT3 组及pLV-STAT3+mimics 组,另外以正常培养A498 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Ctrl),采用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25a-5p、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的表达。应用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法分析miR-125a-5p 与STAT3 的靶向关系;采用CCK-8 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B检测细胞中STAT3、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蛋白(Bcl-2)、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相关X 蛋白(BAX)、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 蛋白(cl-caspase-3)、抑癌基因p21、神经钙黏素(N-cadherin)、钙黏蛋白(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结果:miR-125a-5p 在肾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肾细胞(均P<0.05);相较于NC组,转染miR-125a-5p-mimics 后A498 细胞中miR-125a-5p 的表达显著上升、STAT3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1)。实验证实STAT3 为miR-125a-5p 的靶基因。与NC组相比,miR-125a-5pmimics 组细胞增殖活性、侵袭细胞数及Bcl-2、N-cadherin、VEGF、HIF-1、STAT3 及其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凋亡率及BAX、p21、cl-caspase-3 及E-cadherin 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pLV-STAT3 组细胞增殖活性、侵袭细胞数及Bcl-2、N-cadherin、VEGF、HIF-1、STAT3 及其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凋亡率及BAX、p21、cl-caspase-3、E-cadherin 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与pLVSTAT3组相比,pLV-STAT3 mimics 组细胞增殖活性、侵袭细胞数、Bcl-2、N-cadherin、VEGF、HIF-1、STAT3 及其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凋亡率、BAX、p21、cl-caspase-3 及E-cadherin 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miR-125a-5p 在肾癌组织和细胞中呈低表达,可通过下调其靶基因STAT3 抑制A498 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10  miR-130a-3p通过HGF/ME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 侵袭
    刘海旺 张宏旭 李春辉 郝美玲 王军
    2019, 26(11):1243-124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10
    [摘要](370) [HTML](0) [PDF 1.23 M](1049)
    摘要:
    目的:探究miR-130a-3p 通过HGF/MET信号通路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影响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 年1 月至10 月收治的22 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 和MDA-MB-453)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来自承德医学院基础研究所,然后采用qPCR检测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30a-3p 的表达情况;将实验分为对照组、miR-130a-3p mimics 组、miR-130a-3p inhibitor组、PHA665752(MET小分子抑制剂)转染组及共转PHA665752+miR-130a-3p inhibitor 组,然后采用CCK-8 法和Transwell 实验分别检测MCF-7 细胞增殖活力、侵袭和迁移能力;WB实验检测MCF-7 细胞EMT和HGF/ME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此外,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30a-3p 与MET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30a-3p 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过表达miR-130a-3p 可抑制MCF-7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而抑制miR-130a-3p 出现相反的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130a-3p 靶向下调MET的表达水平,且miR-130a-3p 负调控HGF/MET信号通路的表达;进一步实验证明,miR-130a-3p 通过阻断HGF/MET信号通路抑制MCF-7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结论:miR-130a-3p 通过阻断HGF/MET信号通路抑制MCF-7 细胞EMT过程,进而抑制MCF-7 细胞侵袭转移。
    11  miR-17-5p 通过下调BRMS1L表达调控鼻咽癌CNE2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
    王继红 马素丽 夏西超 张晓燕 陈炳强
    2019, 26(11):1249-125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11
    [摘要](319) [HTML](0) [PDF 1.23 M](1050)
    摘要:
    目的:探讨miR-17-5p 通过调控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相似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 like,BRMS1-like 或BRMS1L)表达调控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间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40 例鼻咽癌患者切除的鼻咽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鼻咽癌细胞系CNE 2、HONE 1、C666-1 和鼻咽部永生化上皮细胞株NP69,采用qPCR 检测miR-17-5p 在癌组织和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通过StarBase 数据库预测BRMS1L 与miR-17-5p 的靶向关系,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WB检测转染miR-17-5p 模拟物和抑制物对CNE2 细胞中BRMS1L表达的影响;CCK-8、Transwell 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7-5p/BRMS1L分子轴对CNE2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结果:miR-17-5p 在鼻咽癌组织和鼻咽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P<0.05 或P<0.01),下调miR-17-5p 显著抑制CNE2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但促进细胞凋亡(P<0.05 或P<0.01)。miR-17-5p 靶向作用于BRMS1L并下调其表达水平。过表达BRMS1L可显著抑制CNE2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而促进细胞凋亡(均P<0.01);而同时过表达miR-17-5p 和BRMS1L 可逆转上述作用(均P<0.01)。结论:miR-17-5p通过靶向下调BRMS1L的表达,进而促进CNE2 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而抑制细胞凋亡。
    12  长链非编码RNATUG1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刘士平 谢俊锋 吴小娟 谢宁生 汤建华 郭广秀
    2019, 26(11):1256-126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12
    [摘要](325) [HTML](0) [PDF 1.11 M](963)
    摘要: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ong non-coding RNA taurine up-regulated gene 1,lncRNA TU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 年3 月至2017 年12 月在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行胃部手术的病理检查确诊胃癌患者40 例,取患者胃部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处),用qPCR检测胃癌组织标本和胃癌AGS细胞中lncRNA TUG1 表达水平。向AGS细胞中转染lncRNA TUG1 过表达质粒和TUG siRNA,借助CCK-8、qPCR 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ncRNA TUG1 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胃癌组织中lncRNA TUG1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其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程度、淋巴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等因素均不相关。过表达lncRNA TUG1 显著抑制AGS胃癌细胞中CDKN1A、BAX和Caspase-3 表达、减少G1 期细胞比例和增加S期细胞比例、提高细胞增殖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而干扰敲减lncRNA则显著促进细胞中CDKN1A、BAX和Caspase-3 表达、增加G1 期细胞比例和减少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增殖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结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 TUG1 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而抑制细胞凋亡。
    13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状 李力
    2019, 26(11):1262-126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13
    [摘要](394) [HTML](0) [PDF 848.00 K](1204)
    摘要:
    目的:基于芯片数据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潜在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在GEO数据库中筛选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mRNA表达谱芯片数据,分析mRNA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生物学过程注释、生物信号通路富集、文本挖掘及蛋白/基因相互作用等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再次分析,挖掘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基因。结果:在GEO 数据库获得GSE2109、GSE39099 芯片数据,将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及信号通路富集, 获得8 条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的信号通路(type I interferon、interferon-gamma-mediated、PI3K-Akt、Rap1、TGF-beta、cGMP-PKG、Wnt、Ras)及调控这些信号通路的14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1 个基因与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并且形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I3K-Akt 信号通路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信号通路,基因VEGFC、IRS1 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结论:通过对芯片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8条信号通路及11个差异表达基因。
    14  lincRNA-p21 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殷宏振 晁旭 黄峰
    2019, 26(11):1270-127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14
    [摘要](462) [HTML](0) [PDF 539.17 K](1222)
    摘要:
    基因间的长链非编码RNA-p21(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lincRNA-p21)是lncRNAs中的一种,可通过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影响肿瘤的增殖、转移、侵袭,并且对放、化疗的敏感度产生影响。lincRNA-p21 在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的进展中充当肿瘤抑制基因;也有研究发现lincRNA-p21 在常氧条件下无抑癌作用,而在乏氧条件下能抑制乏氧肿瘤细胞增殖;其能够通过抑制β-连环蛋白信号转导的活性,从而降低肿瘤干细胞的体外活性。因此,lincRNA-p21 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潜在价值。本文对lincRNA-p21 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5  细胞穿透肽修饰脂质体的抗肿瘤靶向给药研究进展
    彭志荣 夏新华 颜红
    2019, 26(11):1275-128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15
    [摘要](397) [HTML](0) [PDF 592.19 K](1293)
    摘要:
    细胞穿透肽是一类对细胞膜具有强力穿透作用的短肽,可促进细胞摄取,经细胞穿透肽修饰的脂质体可提高脂质体的入胞率,是目前靶向给药载体研究的新方向。作者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细胞穿透肽的种类、穿膜机制和细胞穿透肽与多肽、叶酸等大分子组成共修饰脂质体及保护性细胞穿透肽提高对肿瘤细胞的穿透稳定性等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展开综述,以期为脂质体的抗肿瘤靶向给药研究提供参考。
    16  miRNA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郭梦玲 王熙才 陈艳
    2019, 26(11):1281-128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16
    [摘要](415) [HTML](0) [PDF 545.23 K](1091)
    摘要:
    肺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仍未明确。研究发现miRNA是肿瘤中的一组重要的调节因子,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异常表达后可作为致癌miRNA或抑癌miRNA参与调控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影响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转移等过程。本文就miRNA作为抑癌或致癌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7  口腔鳞状细胞癌铂类药物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周建军 王国栋
    2019, 26(11):1288-129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11.017
    [摘要](481) [HTML](0) [PDF 487.93 K](1003)
    摘要: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其常规治疗手段之一,铂类化疗药物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应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中。然而化疗耐药极大地限制了铂类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因此阐明口腔鳞状细胞癌铂类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药物转运蛋白、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自噬、上皮间质转化和miRNA等方面综述了口腔鳞状细胞癌铂类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以期为逆转铂类耐药及相关肿瘤的生物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