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26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杨晓玲 张俊萍
    2019, 26(3):253-25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01
    [摘要](938) [HTML](0) [PDF 717.78 K](2269)
    摘要:
    [摘要]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最常见的腹部软组织恶性肿瘤,来源于卡哈尔(Cajal)间质细胞或共同的前体细胞,由突变的KIT基因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驱动,均表达Ⅲ型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伊马替尼用于晚期GIST的治疗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使得GIST成为实体肿瘤靶向药物治疗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之后随着对GIST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在精准医疗时代背景下,GIST的分子靶向治疗从晚期一线、二线、三线治疗到术后辅助治疗、术前治疗均有了清晰的脉络,从而为GIST患者提供了显著的生存获益。本文从晚期GIST 到早期GIST 的术前、术后分子靶向治疗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及对未来的展望,旨在为GIST临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2  UC-MSC经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人肺腺癌A549 细胞的凋亡和增殖
    袁哲a 吴思梦b 王亚君b 王思亮b 朱喜科b
    2019, 26(3):260-26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02
    [摘要](1085) [HTML](0) [PDF 1.15 M](1878)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UC-MSC)经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肺腺癌A549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人脐带组织中分离UC-MSC并进行体外培养,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所得到的UC-MSC的免疫表型。收集UC-MSC培养上清,建立UC-MSC条件培养基与肺腺癌A549 细胞株的体外间接共培养体系。采用CCK-8 法检测A549 细胞增殖率,通过Annexin V/PI 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 细胞的凋亡率,通过PI染色法判断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qPCR实验检测CyclinD1、BAX、Bcl-2 等PI3K/AKT通路下游凋亡与增殖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Wb测定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人脐带组织分离培养3 周后,可见纤维状细胞铺满培养瓶,平行排列或呈旋涡状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所得细胞表达MSC标志分子CD73、CD90、CD105,不表达CD45 和HLA-DR。UC-MSC条件培养基与肺腺癌A549 细胞株在体外间接共培养后,与对照组比较,A549 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其细胞周期明显停滞在G1期(均P<0.0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CyclinD1 和Bcl-2 转录下调、BAX的转录上调(均P<0.01);UCMSC条件培养基培养的A549 细胞总AKT水平不变,p-AKT蛋白表达呈剂量性依赖下降(P<0.01)。结论:UC-MSC明显影响肺腺癌A549 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能力,细胞周期停滞在G1 期,其主要作用机制是UC-MSC抑制A549 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为探索UC-MSC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
    3  miR-103 靶向PTEN并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肺癌细胞A549 对达沙替尼耐药
    孙红文a 周小婷 鲍亚男a 熊国胜a 崔岳a 周华b
    2019, 26(3):266-27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03
    [摘要](902) [HTML](0) [PDF 1.38 M](1309)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miR-103 靶向PTEN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肺癌细胞对达沙替尼(dasatinib,DASA)耐药的机制。方法:收集2014 年4 月至2018 年1 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肺癌DASA耐药组织和不耐药组织各35 例。采用qPCR实验检测miR-103 在肺癌DASA耐药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CCK-8、Transwell 和Wb实验检测敲降miR-103 对A549/DASA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03 与PTEN的靶向关系。进一步采用CCK-8、Transwell 和Wb实验检测miR-103 通过PTEN-PI3K/AKT信号通路对A549/DASA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miR-103 在肺癌DASA 耐药组织和A549/DASA 细胞中均高表达(均P<0.01)。敲降miR-103 可显著抑制A549/DAS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EMT(P<0.05 或P<0.01)。此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103 靶向作用PTEN并下调其表达水平(P<0.01)。进一步实验显示,过表达miR-103 通过靶向下调PTEN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显著促进A549/DASA细胞增殖、迁移和EMT(P<0.05 或P<0.01),从而上调A549/DASA细胞对DASA的耐药性。结论:miR-103/PTEN/PI3K/AKT信号通路与肺癌DASA耐药性存在调控关系,敲降miR-103 可逆转A549/DASA对DASA耐药。
    4  PTPN6 基因对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ca109 和Yes-2 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刘磊a 杨柳b 牛云峰b 梁佳b 沈素朋b
    2019, 26(3):273-27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04
    [摘要](1021) [HTML](0) [PDF 1.47 M](1395)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6(non-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6,PTPN6)基因在不同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Eca109、Yes-2 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qPCR 法检测不同食管鳞癌细胞株(TE1、Eca109、Kyse150、Kyse170、Yes-2)中PTPN6 mRNA的表达水平,以pcDNA3.1-PTPN6 质粒分别瞬时转染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和Yes-2,应用qPCR和Wb法检测PTPN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应用MTS、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法检测过表达PTPN6 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PTPN6 基因在5 种食管鳞癌细胞侏中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相比,经pcDNA3.1-PTPN6 转染后,Eca109 和Yes-2 细胞均高水平表达PTPN6(P<0.05 或P<0.01);过表达PTPN6 基因后,Eca109 和Yes-2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被抑制(均P<0.05)。结论:PTPN6 基因高表达能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可能是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5  miR-19a-3p 靶向细胞黏附分子2 阻断AKT通路抑制肾癌细胞786-O 的增殖和迁移
    杨静 卢国元 沈蕾 沙文刚 沈霞红 杨爱祥
    2019, 26(3):280-28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05
    [摘要](845) [HTML](0) [PDF 1.49 M](1381)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高表达的miR-19a-3p 靶向调控细胞黏附分子2(cell adhesion molecule 2,CADM2)并通过AKT信号通路影响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方法:收集2012 年4 月至2017 年11 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2 例资料完整的肾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PCR检测肾癌组织和786-O等4 种肾癌细胞系中miR-19a-3p 的表达水平,CCK-8、Transwell 和免疫荧光法检测miR-19a-3p 敲减对肾癌786-O 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9a-3p 与CADM2 的靶向关系。采用Wb 检测miR-19a-3p 通过CADM2 对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miR-19a-3p 在肾癌组织及细胞系中均高表达(均P<0.01)。敲减miR-19a-3p 可显著抑制786-O 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且miR-19a-3p 靶向作用CADM2 并下调其表达水平(P<0.05 或P<0.01)。敲减miR-19a-3p 通过靶向上调CADM2 并阻断AKT信号通路进而显著抑制786-O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均P<0.05 或P<0.01),从而缓解肾癌发生发展。结论:肾癌组织中miR-19a-3p 高表达,敲减miR-19a-3p 可显著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miR-19a-3p/CADM2/AKT分子轴起作用。
    6  EYA1 通过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SGC-7901 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朱红亚 罗子俨Δ 李平昴 刘佳佳
    2019, 26(3):287-29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06
    [摘要](973) [HTML](0) [PDF 1.31 M](1503)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EYA1(eyes absent 1)通过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恶性进展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29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Wb和qPCR实验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Y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培养完成后,采用过表达EYA1质粒或siRNA干扰质粒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分别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胃癌组织中EYA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均明显降低(P<0.01);过表达EYA1可明显提高SGC-7901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5)、抑制细胞凋亡(P<0.05)。过表达EYA1 可明显促进PTEN的表达、抑制PI3K/AKT通路的激活(均P<0.05或P<0.01);但在PTEN干扰后以上作用均受到了明显抑制(均P<0.05或P<0.01)。结论:EYA1可通过促进PTEN的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7  前列腺癌LNCaP-AI+F细胞外泌体促进基质细胞WPMY-1 功能活化
    范维肖 雷琳 李蕊 刁艳君 常亮 杨柳 马越云 郝晓柯
    2019, 26(3):293-29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07
    [摘要](1108) [HTML](0) [PDF 1.11 M](1597)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外泌体对基质细胞WPMY-1 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超速离心法提取前列腺癌LNCaP-AI+F细胞上清中的外泌体,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典型形态结构,Zetaview 检测外泌体的粒径分布,Wb鉴定外泌体标志蛋白及其他相关蛋白。将WPMY-1 细胞与前列腺癌外泌体(40 μg/ml)共孵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WPMY-1 细胞对PKH67 标记的外泌体的摄取情况,Transwell 实验检测WPMY-1 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qPCR检测IL-8、PDGFB和MMP9 等三种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分子表达水平,Wb检测EGFR和ERK1/2 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茶托状外泌体结构,外泌体粒径分布集中在100 nm左右,其标志蛋白CD63 和ALIX的表达证实了所提取颗粒为外泌体。此外,外泌体还表达EGFR、HER2 和SRC 等三种与前列腺癌进展相关的蛋白。WPMY-1 细胞与外泌体共孵育后,共聚焦显微镜下可看到该细胞摄取大量外泌体,明显促进WPMY-1 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外泌体(40 μg/ml)处理后WPMY-1 IL-8、PDGFB及MMP9 表达水平增高(P<0.05 或P<0.01);且外泌体促进了WPMY-1 细胞EGFR和ERK1/2 的磷酸化(P<0.01)。结论:前列腺癌细胞可通过外泌体作用于基质细胞WPMY-1,使其高表达多种CAF 相关分子,促进EGFR 和ERK1/2 的磷酸化,增强其迁移和侵袭能力。
    8  苦瓜蛋白MAP30 通过AKT/mTOR通路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自噬和凋亡
    何颖 方芳 颜宏利 江松福
    2019, 26(3):299-30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08
    [摘要](984) [HTML](0) [PDF 1.51 M](1415)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苦瓜蛋白MAP30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骨髓瘤RPMI-8226、NCI-H929 和U266 细胞为靶细胞,以不同浓度(1~10 μmol/L)的MAP30 处理后,采用CCK-8 法检测多发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NCI-H929和U266 的增殖能力,Annexin V/PI 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瘤细胞的凋亡情况,Wb实验检测骨髓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自噬相关蛋白(LC3II、P62)及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 法、流式细胞术和Wb实验检测MAP30 联合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Rap)或自噬抑制剂巴弗洛霉素(Baf)作用后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变化。结果:MAP30(1~10 μmol/L)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且其对增殖的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P<0.05 或P<0.01)。MAP30 单独作用骨髓瘤细胞后,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增加,PARP裂解增多,LC3II 表达水平增加,P62 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 或P<0.01);MAP30+Rap 作用骨髓瘤细胞后,较单用MAP30 细胞增殖率增加、细胞凋亡率减少、细胞自噬减少、PARP裂解降低、LC3II 表达降低及P62 表达增加(均P<0.05 或P<0.01);相反,MAP30+Baf 作用骨髓瘤细胞较单用MAP30,细胞增殖率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自噬增加、PARP裂解增加、LC3II 表达增加、P62 表达降低(均P<0.05 或P<0.01);MAP30 作用骨髓瘤细胞后,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p-AKT和p-mTO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MAP30 可通过AKT/mTOR通路促进骨髓瘤细胞的凋亡和自噬,可能为骨髓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9  miR-455-3p 通过靶向调控转脂蛋白4 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 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
    谢婷婷 苏瑛 吴利英 于月成
    2019, 26(3):306-31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09
    [摘要](1001) [HTML](0) [PDF 1.23 M](1259)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miR-455-3p 对卵巢癌细胞SKOV-3 增殖、迁移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人卵巢上皮细胞株IOSE80、卵巢细胞系SKOV-3 和A2780 细胞培养完成后,将miR-455-3p mimic 及其阴性对照分别瞬时转染至细胞中。qPCR 实验检测IOSE80、SKOV-3 和A2780 细胞miR-455-3p 和转脂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mRNA表达水平,Wb检测FABP4 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 实验用于评估细胞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miR-455-3p 的靶基因,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455-3p 与FABP4 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IOSE80 相比,卵巢癌细胞SKOV-3 和A2780 中miR-455-3p 低表达(均P<0.05),而FABP4 高表达(均P<0.05)。此外,过表达miR-455-3p 明显抑制SKOV-3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P<0.05)。过表达miR-455-3p 通过上调E-cadherin 表达、下调N-cadherin 和Vimentin 表达而抑制EMT进程(均P<0.05)。FABP4 是miR-455-3p 的靶基因,且miR-455-3p 能特异性结合FABP4 3’-UTR,并负调控其表达水平(P<0.05)。过表达FABP4 能够明显逆转miR-455-3p 对SKOV-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均P<0.05)。结论:miR-455-3p 在卵巢癌中作为一个抑癌蛋白,通过靶向调控FABP4 从而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EMT,有望成为卵巢癌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10  Tim-3 在食管癌患者T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郑雨佳a 杨惠雲a b 吴倩a 王丹a 张震a 赵松c 齐宇c 张毅a c 黄岚a
    2019, 26(3):312-31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10
    [摘要](978) [HTML](0) [PDF 979.16 K](1705)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Tim-3 在食管癌患者T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 年9 月至2018 年4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5 例食管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及配对的外周静脉血,同时取10 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25 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中T细胞Tim-3、早期凋亡分子和内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了Tim-3+T细胞的比例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qPCR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im-3 的表达水平。运用TCGA数据库进一步验证Tim-3 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结果发现Tim-3 在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T细胞表达水平较高(P<0.01)。Tim-3+T细胞功能呈耗竭状态(P<0.05 或P<0.01),且食管癌微环境中T细胞表面Tim-3 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均P<0.01)。结论:Tim-3 在食管癌患者T细胞表面的表达导致T细胞功能耗竭,提示Tim-3 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食管癌治疗靶点。
    11  KDR基因遗传变异与接受5-FU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李晓洁a 张胜威a 王华胜a 王东a 梅家转b 邓业巍a
    2019, 26(3):317-32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11
    [摘要](1128) [HTML](0) [PDF 800.60 K](1400)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激酶插入区受体(kinase insert domain receptor,KDR)基因遗传变异与接受5-FU 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CRC 患者共176 例的临床资料,并收集93 例术后癌组织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KDR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采用qPCR检测癌组织中KDR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非参数检验分析KDR不同基因型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 生存分析单变量KDR基因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通过Cox 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在KDR 的多态性位点中,仅发现了rs2071559 位点具有临床意义。该位点在176 例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TT基因型95 例(53.98%),TC基因型70 例(39.77%),CC基因型11 例(6.2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6;3 种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 遗传平衡定律(P=0.690)。携带C等位基因的TC/CC基因型患者与野生型TT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mDFS)分别为4.4 和3.2 年(P< 0.05);TC/CC基因型和TT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5.2 和4.0 年(P<0.05)。对OS构建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后,TC/CC基因型对mOS具有明显影响(OR=0.55,P<0.05)。rs2071559 位点TC/CC基因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TT 基因型患者KDR mRNA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KDR基因rs2071559 位点多态性与CRC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关,其机制是可能通过影响KDR mRNA表达水平进而影响CRC患者的预后。
    12  lncRNA Linc01296 对卵巢癌细胞OVCAR-3 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黄宇 谢尧
    2019, 26(3):323-32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12
    [摘要](937) [HTML](0) [PDF 803.69 K](1506)
    摘要:
    [摘要] 目的:探究lncRNA Linc01296 对卵巢癌细胞顺铂(cisplatin,DDP)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7 年10月至2018 年10 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妇科卵巢癌组织样本53 例、交界性卵巢肿瘤样本22 例及良性卵巢肿块组织样本17 例,qPCR检测3 种样本Linc01296 mRNA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人卵巢癌细胞系OVCAR-3(OVCAR-3 Control)及其DDP耐药细胞系(OVCAR-3 DR),慢病毒转染表达靶向Linc01296 siRNA 的载体及对照随机靶向序列载体于OVCAR-3 DR细胞中,作为siLinc01296 和siControl 组,CCK-8 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系DDP半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指数,qPCR 检测OVCAR-3 Control、DR、DR siControl 及siLinc01296 组细胞系中Linc01296 及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Oct-4 及Sox-2 的mRNA表达水平,WB检测各组细胞系Oct-4 及Sox-2 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VCAR-3 DR组细胞DDP IC50及耐药指数显著高于OVCAR-3 Control 组(均P<0.01),siLinc01296 组细胞DDP IC50及耐药指数显著低于DR siControl 组(P<0.01),且显著高于OVCAR-3 Control组(P<0.01);DR 组细胞Linc01296、Oct-4 及Sox-2 mRNA 及蛋白表达均高于OVCAR-3 Control 组(均P<0.01),siLinc01296 组Linc01296、Oct-4 及Sox-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DR siControl 组(均P<0.01),而Oct-4 及Sox-2 mRNA及蛋白均高于OVCAR-3 Control 组(均P<0.01);Linc01296 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及良性卵巢组织(均P<0.01),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Linc01296 可通过提高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促进细胞DDP抵抗的发生,且高表达于卵巢癌组织中,与患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13  lncRNA POU3F3 通过调节MGMT的表达影响高级别脑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耐药
    段然 颜成睿 王磊
    2019, 26(3):328-33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13
    [摘要](849) [HTML](0) [PDF 855.86 K](1443)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lncRNA POU3F3 通过调节MGMT的表达影响高级别脑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 例患者组织标本,其中,脑外伤患者12 例(正常组)、初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30 例(初发组)、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复发组,已经接受了手术治疗+TMZ综合治疗再次复发的人群]18 例。采用1、2、4 及8 μg/ml TMZ诱导U251 细胞并维持正常生长1 周以构建抵抗U251 TMZ耐药细胞系(U251 TMZ-resistance,U251-TR);正常组采用相同体积的0.9%生理盐水处理U251 细胞。采用qPCR和Wb检测正常脑组织及神经胶质瘤细胞中POU3F3 和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干扰POU3F3 的U251-TR细胞系(U251-TR stable interference POU3F3,U251-TR siPOU3F3),MTT法验证U251-TR 细胞并检测细胞TMZ IC50值,Wb检测细胞中MGM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及初发组比较,复发组POU3F3 表达显著增高(P<0.01),U251-TR细胞TMZ IC50值显著高于U251 细胞(P<0.01),U251-TR siPOU3F3 细胞TMZ IC50值显著低于U251-TR细胞(均P<0.01),但高于U251 细胞(P<0.01);U251-TR细胞POU3F3 及MGM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U251 细胞(均P<0.01),U251-TR siPOU3F3 细胞POU3F3 及MGM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U251-TR 细胞(均P<0.01)。结论:lncRNA POU3F3 是促进高级别脑胶质瘤细胞TMZ耐药性的关键因素,可能对临床上TMZ耐药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14  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汪洋 汪群 张峰
    2019, 26(3):333-33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14
    [摘要](816) [HTML](0) [PDF 782.77 K](1191)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 年4 月至2017 年12 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的胰腺癌患者80 例(胰腺癌组)、胰腺良性疾病患者40例(良性疾病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 例(对照组)。分别检测3 组人群血清ICAM-1 和CA19-9 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CAM-1 对胰腺癌的诊断特性,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清ICAM-1 与胰腺癌患者预后是否独立相关。结果:胰腺癌组ICAM-1 和CA19-9 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均P<0.01),良性疾病组CA19-9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CAM-1、CA19-9 以及两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2(95%CI:0.658~0.807,P=0.000)、0.691(95%CI:0.620~0.762, P=0.000)、0.747(95%CI :0.674~0.821,P=0.000);ICAM-1与CA19-9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72,P=0.000)。血清ICAM-1<2 308 U/ml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2 308 U/ml 的患者(χ2=28.357,P=0.000);ICAM-17≥2 308 U/ml 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其OR为3.08(2.14~7.23)。结论:血清ICAM-1 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15  基因编辑技术在CAR-T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成功 梅恒 胡豫
    2019, 26(3):338-34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15
    [摘要](1010) [HTML](0) [PDF 615.68 K](2368)
    摘要:
    [摘要]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AR-T)细胞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改造成针对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新型杀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非MHC限制等优点,在复发/难治性血液系统肿瘤和部分实体瘤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CAR-T细胞治疗仍面临着缺乏“现货供应”的通用型CAR-T细胞、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和T细胞耗竭等问题。近年来,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s, ZFNs)、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 like effector nucleases,TALENs)、规律性重复短回文序列簇[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Cas9),CRISPR/Cas9]等新型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免疫治疗,为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目前CAR-T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探讨了3 种主要的基因编辑技术改良CAR-T细胞治疗的策略,为CAR-T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6  鼻咽癌预后评估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吴霞 刘勇军 李涛
    2019, 26(3):346-35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16
    [摘要](899) [HTML](0) [PDF 490.48 K](1865)
    摘要:
    [摘要]复发和转移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基于解剖学的TNM分期标准,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更为精准的鼻咽癌预后判断标准。通过对鼻咽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分子标志物在鼻咽癌预后过程的预测价值日益引起关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鼻咽癌增殖、生存和侵袭转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这些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相关分子标志物和它们在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综合分析这些分子标志物差异性表达与临床患者生存之间的相关性,证明了这些分子标志物在评估患者预后中的潜在价值。随着对鼻咽癌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将会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这为建立更为精准的鼻咽癌预后评估方法提供了可能。
    17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对肿瘤进展的影响
    胡建文 马永琛 陈国卫
    2019, 26(3):351-35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17
    [摘要](883) [HTML](0) [PDF 466.19 K](1294)
    摘要:
    [摘要]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cysteine-rich acidic secreted protein ,SPARC)和巨噬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重要基质成分,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调节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影响肿瘤的各种生物学行为变化。SPARC通过维持细胞外基质紧密结构,减少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向肿瘤区域的浸润,或通过减少巨噬细胞向M2 功能表型方向转换,抑制肿瘤进展;另一方面,M2 型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吞噬SPARC,从而消除SPARC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此外,巨噬细胞还可通过自身分泌的SPARC抑制肿瘤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本文将就SPARC维持细胞外基质紧密结构,减少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向肿瘤区域的浸润;抑制巨噬细胞向M2 功能表型方向转换,从而发挥抑瘤作用;M2 可以通过吞噬SPARC,消除SPARC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巨噬细胞来源SPARC决定细胞外基质沉积,抑制肿瘤迁移和增殖;SPARC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5 个方面进行综述,为巨噬细胞来源SPARC对肿瘤不同生物学行为的调节的作用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18  miR-429 在卵巢癌多药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徐喆 李力
    2019, 26(3):355-35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18
    [摘要](842) [HTML](0) [PDF 524.47 K](1334)
    摘要:
    [摘要] 目前miRNA 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在诊断、预后中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生物标志物。miR-429 在肿瘤中差异表达,并通过与多个靶基因相互介导,与卵巢癌细胞的多药耐药密切相关。miR-429 通过抑制卵巢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抑制肿瘤细胞的耐药。自噬有助于提升肿瘤细胞的抗压、修复能力,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生长,miR-429 可能抑制耐药细胞的自噬从而减少卵巢癌细胞耐药的发生。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miR-429 参与卵巢癌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希望能对卵巢癌多药耐药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所帮助,为其进一步在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19  阿帕替尼治疗小细胞肺癌伴扁桃体转移1 例报告
    王崇a 陆林a 芦东徽b 刘美琴b 胡宗涛 高世乐b
    2019, 26(3):359-36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9.03.019
    [摘要](950) [HTML](0) [PDF 748.55 K](1521)
    摘要: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