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27卷第1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基于质谱的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甲状腺癌精准诊疗的推动
    梁楠,冉冰冰,孙辉
    2020, 27(11):1199-120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01
    [摘要](331) [HTML](0) [PDF 765.03 K](715)
    摘要: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深入了解甲状腺癌发生发展机制对提高诊断准确性、进行精准风险分层和实现个性化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质谱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不同标本类型(细胞、组织、血清和尿液)的多种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的研究中,从阐明发病机制、诊断分型、预测预后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积极地推动了甲状腺癌精准诊疗的发展。
    2  miR-202-5p通过下调NFATc3的表达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
    杨谊琼,李丹丹,刘平,郑文涛,胡赟
    2020, 27(11):1206-121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02
    [摘要](387) [HTML](0) [PDF 3.48 M](714)
    摘要:
    目的:探讨miR-202-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arcinoma,OSCC)细胞生长、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qPCR法检测OSCC细胞系(Tca8113和SCC-4)和口腔角质细胞HOK中miR-202-5p和T细胞核因子c3(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isoform c3,NFATc3)mRNA的表达水平;将miR-202-5p mimic或/和NFATc3过表达质粒转染入Tca8113和SCC-4细胞,用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转染对NFATc3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02-5p 对候选靶基因 NFATc3 的直接调控作用。结果:与正 常 口 腔 角 质 细 胞 HOK 相 比 ,miR-202-5p 在 OSCC 细胞Tca8113和SCC-4中呈低表达(均P<0.01),NFATc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升高(P<0.01)。在Tca8113细胞和SCC-4细胞中,过表达miR-202-5p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集落形成、迁移、侵袭以及细胞中NFATc3表达(均P<0.01)。NFATc3被证实是miR-202-5p的靶基因,过表达NFATc3能逆转miR-202-5p对OSCC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miR-202-5p通过下调NFATc3表达发挥其肿瘤抑制功能,导致OSCC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受到抑制。
    3  siRNA敲减NEK2表达可提高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
    崔发财,陈瑜,毋小玉,胡敏,朱亚,刘凤珍
    2020, 27(11):1213-121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03
    [摘要](333) [HTML](0) [PDF 2.91 M](699)
    摘要:
    目的:探讨敲减中心体相关激酶2(never in mitosis A-related kinase 2,NEK2)对结直肠癌细胞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 qPCR 和 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结直肠癌细胞中 NEK2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针对NEK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并转染至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及SW620,实验分为阳性干扰组1(转染NEK2 siRNA1)、阳性干扰组2(转染NEK2 siRNA2)和阴性对照组(转染si-NC),均用5-FU处理。采用CCK-8实验、V-FICT/PI Annexin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实验观察敲减NEK2基因对5-FU作用下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敲减NEK2基因对5-FU作用下结直肠癌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NEK2蛋白及mRNA在结直肠癌细胞HCT116、SW620中均呈高表达(P<0.05或P<0.01),转染NEK2 siRNA可高效抑制HCT116、SW620细胞中NEK2蛋白及mRNA表达(均P<0.01)。经不同浓度5-FU作用后,阳性干扰组1和阳性干扰组2的细胞存活率和IC50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均P<0.01),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且凋亡率显著升高(均 P<0.01),胞核 β-catenin、c-myc 和 cyclin D1 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胞质β-catenin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结论:敲减NEK2基因可有效提高人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4  circRNA_001569通过miR-145/HBXIP轴影响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董江萌,王勇,齐义新,贾巍
    2020, 27(11):1220-122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04
    [摘要](282) [HTML](0) [PDF 3.44 M](650)
    摘要:
    目的:探讨 circRNA_001569 通过 miR-145/HBXIP 轴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qPCR检测circRNA_001569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细胞系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miR-145的靶基因,RNA免疫沉淀(RNA immunoprecipitation,RIP)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 miR-145 或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向乳 腺 癌 MDA-MB-231 和 MCF-7细胞中转染si-circRNA_001569、miR-145 mimics或miR-145 inhibitor,建立基因过表达或沉默的细胞模型,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转染对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CCK-8法、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对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中,circRNA_001569 和 HBXIP 均呈高表达、miR-145 呈低表达。RIP 分析和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了 miR-145 与circRNA_001569和HBXIP之间的靶向关系;circRNA_001569或HBXIP过表达促进MDA-MB-231和MCF-7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均 P<0.01),而 miR-145 过表达起相反的作用(均 P<0.01)。结论:circRNA_001569 可能通过下调 miR-145 的表达、上调HBXIP的表达从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5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抗菌肽merecidin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贾琴琴,杨婷婷,王雅蓉,张倩楠,王秀青
    2020, 27(11):1229-123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05
    [摘要](246) [HTML](0) [PDF 4.93 M](663)
    摘要:
    目的:以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抗菌肽merecidin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后细胞内磷酸化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探究merecidin对肺腺癌A549细胞蛋白质活性、功能的影响以及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采用9 μmol/L merecidin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6 h,收集并提取总蛋白,SDS-PAGE检验全蛋白提取效果,加入胰酶来对蛋白质进行酶解。酶解所获肽段用TMT标记、采用 HPLC 分级分离、经 IMAC 磷酸化修饰富集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分离肽段。使用 localization probability>0.75 的 标 准 对 鉴 定 数 据 进 行 过 滤 ,利 用 GO(Gene Ontology)数 据 库 、KEGG(Kyoto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和STRING数据库对磷酸化蛋白组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SDS-PAGE 结果显示,经9 μmol/L merecidin处理后的A549细胞全蛋白分离效果清晰、无明显降解,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条带差异明显;质谱共鉴定出位于3 089个蛋白上的10 320个磷酸化修饰位点,以|Fold change|>或<1.5且P<0.05为阈值从中筛选出差异明显的753个蛋白质及其1 172个磷酸化位点。蛋白质功能富集显示,磷酸化水平显著变化的蛋白质功能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分子结合、代谢活性、分子功能调节、细胞进程、生物功能调节等方面;整合通路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与Ras、PI3K/AKT、mTOR、AMPK等多条通路相关联;经过COG数据库筛选,发现差异性磷酸化蛋白主要集中在细胞信号转导、RNA转录、翻译后加工和修饰、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细胞骨架蛋白形成及细胞内的物质转运和分泌、囊泡运输等多个方面;蛋白质互相作用层面分析结果显示,merecidin处理后的A549细胞中形成以MAPK1、RPL23A、SRSF3H、NCBP1等为关键蛋白的相互作用网,其中ATG2B、ULK1等蛋白显著上调,MAPK1、AKT1等蛋白显著下调。结论:磷酸化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肽merecidin可能通过MAPK、RPL23A、SRSF3H和AKT1等关键蛋白质在多方面生物功能和多条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和自噬,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
    6  过表达miR-497靶向细胞周期蛋白E1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齐见旭,王心晓,李英,欧宗兴
    2020, 27(11):1239-124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06
    [摘要](270) [HTML](0) [PDF 4.05 M](594)
    摘要:
    目的:探讨过表达 miR-497 靶向细胞周期蛋白 E1(cyclin E1,CCNE1)对肺癌 A549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组(不加干预)、对照组(转染miR497 mimics-NC)、实验组(转染miR-497 mimics)。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免疫荧光染色、qPCR、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间质标志物α-SMA和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miR-497和CCNE1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基因基因报告实验验证miR-497和CCNE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和正常组相比,实验组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数量明显减少(均P<0.05),细胞的间质标志物α-SMA的绿色荧光强度明显减弱([ 36.95±5.81)vs(98.69±2.36)、(97.94±2.63),均P<0.05],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绿色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388.41±10.93)vs(100.95±6.37)、(102.55±3.18),均P<0.05],miR-497 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CCNE1的表达均明显下降(均P<0.05)。miR-497能够靶向调控CCNE1的表达。结论:在肺癌A549细胞中miR-497能够靶向调控CCNE1的表达,上调miR-497的表达后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影响EMT相关蛋白的表达。
    7  前列腺癌诊断/预后和耐药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及其临床意义
    王丽惠,邹春林
    2020, 27(11):1246-125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07
    [摘要](409) [HTML](0) [PDF 3.59 M](605)
    摘要:
    目的:基于已发表的芯片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以发现前列腺癌诊断/预后和耐药相关分子标志物。方法:筛选GEO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前列腺癌mRNA芯片数据GSE6956和前列腺癌细胞多烯紫杉醇耐药mRNA芯片数据GSE33455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通过生物学功能注释、基因通路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和识别与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比对TCGA数据库,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Kaplan-Meier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对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用qPCR方法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在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及多烯紫杉醇耐药细胞PC3-DTX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共筛选出227个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癌多烯紫杉醇耐药细胞芯片数据中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了癌症相关通路(Lysosome、Sphingolipid、FoxO、Acute myeloid leukemia),并主要参与细胞黏附、自噬和胞内蛋白转运等生物学过程。构建PPI网络选取18个连接度最高的基因作为Hub基因。Hub基因和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基因CITED2、LRP12和RPL17-C18orf32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qPCR验证显示CITED2在多烯紫杉醇耐药细胞PC3-DTX中高表达。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在前列腺癌组织和耐药细胞中共同差异表达,且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为前列腺癌诊断/预后和耐药分子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8  长链非编码RNA ARHGAP5-AS1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胡彩霞,张秀芬,方凯,郭子健,李莉华
    2020, 27(11):1255-126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08
    [摘要](226) [HTML](0) [PDF 3.82 M](655)
    摘要: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RHGAP5-AS1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相关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在乳腺癌中低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的lncRNA ARHGAP5-AS1,采用qPCR 方法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从 2010 年 4 月至 2016 年 10 月收集的乳腺癌组织中验证其表达。采用 χ2检验分析ARHGAP5-AS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构建生存曲线,比较高、低表达组的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CCK-8 实验、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实验分别检测 ARHGAP5-AS1 敲低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BT-549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TCGA 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ARHGAP5-AS1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其低表达与较大肿瘤直径(T3)、远处转移(M1)、ER 和 PR 阴性以及较短的总生存期显著相关(均P<0.05)。乳腺癌组织中ARHGAP5-AS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低表达与较大的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均 P<0.05)。同样,ARHGAP5-AS1 在 6 株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BT-549、MDA-MB-468、MCF-7、HCC1937、Hs578T)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均P<0.05)。细胞功能实验显示,ARHGAP5-AS1敲低促进MDA-MB-231和BT-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均P<0.05)。结论:ARHGAP5-AS1异常低表达可能通过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9  基于HPLC/Q-TOF-MS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杜洋,邹联洪,范培芝
    2020, 27(11):1264-127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09
    [摘要](228) [HTML](0) [PDF 1.51 M](585)
    摘要:
    目的:用组织代谢组学方法,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代谢差异,寻找PT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索PTC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期间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手术切除的40例PT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利用HPLC-MS技术平台对PTC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的差异性代谢物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寻找与PTC相关的异常代谢通路。结果:经PCA、PLS-DA、OPLS-DA分析得知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代谢轮廓具有显著性差异。经OPLS-Loading plot分析,结合VIP>1、FC>2,且P<0.05,筛选出76个潜在差异性代谢物。其中亮氨酸、2-褪黑素、香草酸等33种代谢物在PTC组织中表达上调;3-葡萄糖苷、甘油磷脂、磷脂酰胆碱、乳糖等43代谢物在PTC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寻找到与差异性代谢物相关的13条异常代谢通路,如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与甘油磷脂代谢、嘧啶代谢、半乳糖代谢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等,这些代谢通路可能参与PTC代谢的病理生理过程。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9的差异性代谢物有5种,分别是庚二酸、糖醇、辛二酸、乳糖和L-丝氨酸。结论:PTC组织中半乳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发生改变,PTC组织细胞中存在沃伯格效应(Warburg effect)。庚二酸、糖醇、辛二酸、乳糖、L-丝氨酸五种差异性代谢物可以用来区分PTC患者与正常人。
    10  EGFR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后的病例对照研究
    潘军帆,吴仕文,涂洵崴,许能銮,林明,林瀛,徐贻佺,吴芸,李鸿茹,陈愉生
    2020, 27(11):1272-127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10
    [摘要](376) [HTML](0) [PDF 1.03 M](651)
    摘要: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伴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改善NSCLC合并脑转移患者预后、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间收治的88例NSCLC合并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取得患者的死亡时间,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10月31日。收集和分析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基因检测、治疗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等。运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生存时间曲线)评价EGFR突变型患者的预后,以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预测影响EGFR-TKI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88例NSCLC脑转移患者有57例为EGFR突变型,其中位PFS(MPFS)为13.0个月(95%CI:11.951~14.049),明显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P=0.003),患者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为29.0个月(95%CI:20.531~37.468),明显高于EGFR野生型(P=0.001)。EGFR突变型中,Exon19-del突变组患者较Exon21 L858R突变组患者OS有延长趋势(P=0.05),Exon19-del+Exon20T790M突变组患者OS较Exon21 L858R突变组有延长趋势(P=0.077)。结论:EGFR突变组较野生型组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相对好些,且携带19外显子单一缺失突变的患者预后最好。
    11  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相关基因生物信息学研究
    朱立,戴五敏,卢德赵
    2020, 27(11):1278-128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11
    [摘要](357) [HTML](0) [PDF 2.32 M](783)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顺铂敏感株及耐药株的基因芯片表达数据,筛选差异基因及关键通路,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探讨关键集群功能。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基因芯片表达数据,利用GEO2R工具筛选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经DAVID富集得到相关特征基因与信号通路信息。结果:通过芯片分析共获得481个差异表达基因,相比于敏感细胞株,顺铂获得性耐药细胞株中有418个上调基因和63个下调基因。差异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piRNA代谢、DNA甲基化修饰、细胞有丝分裂及细胞周期进程等信号通路。蛋白复合物预测得到主要功能集群6个,分别与细胞趋化性、细胞角化性、piRNA代谢过程、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分泌调节及染色质沉默相关生物进程相关。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顺铂耐药细胞株特征基因及信号通路,其中SAA1、KRT5、TDRD9、BCL2A1、CSF1R和HIST1H1A等显著上调基因及其功能集团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潜在分子机制,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2  环状RNA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李晓鹏,刘丽华
    2020, 27(11):1284-128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12
    [摘要](256) [HTML](0) [PDF 566.63 K](604)
    摘要:
    环状 RAN(circular RAN,circR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具有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 RAN。CircRNA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保守性,成为近年来表观遗传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提高对肿瘤转移机制的理解至关重要。随着对 circRNA 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逐渐被挖掘。CircRNA通过影响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肿瘤免疫逃逸、肿瘤血管生成、DNA甲基化修饰和外泌体功能等方面在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circRNA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circRNA的结构特征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3  长链非编码RNA与肺癌
    郭梦玲,陈艳
    2020, 27(11):1289-129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13
    [摘要](360) [HTML](0) [PDF 570.21 K](647)
    摘要: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不具有蛋白编码功能,起初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噪音”,近年来却被证实在生物体内对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恶性肿瘤性疾病,研究发现lncRNA在肺肿瘤中表达失调,异常表达的lncRNA能作为关键的调控因子,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影响肿瘤转移与侵袭、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肿瘤血管生成及调节肿瘤耐药,为肺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此外,lncRNA还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肺癌早期诊断及评估肺癌预后。本文就lncRNA在肺癌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14  活性氧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李喜存,赵家义
    2020, 27(11):1295-129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14
    [摘要](360) [HTML](0) [PDF 495.77 K](616)
    摘要: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癌症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OS含量的多少将决定它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高含量的ROS可能会引起组织损坏和细胞死亡,低水平的ROS可能具有增殖作用。ROS不仅能够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肿瘤细胞内产生,也是肿瘤生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RO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细胞免疫机制角度出发,阐述不同含量的ROS通过参与多种的信号通路改变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从而发挥调节PD-1/PD-L1免疫抑制作用,对Treg、MDSC以及TAM生物活性的影响等,对ROS在NSCLC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5  食管鳞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贾怡萌,左静
    2020, 27(11):1299-130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15
    [摘要](292) [HTML](0) [PDF 708.89 K](763)
    摘要:
    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是世界上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肿瘤之一,近79%的ESCC发生在亚洲国家。近年来,几项大规模研究应用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确定了ESCC的体细胞突变图谱,并进一步解析常见的突变特征及与吸烟、饮酒、预后等相关的突变特征,识别潜在的驱动基因,分析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富集分析基于基因组数据的信号通路,为精准靶向治疗和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了解ESCC的分子机制和发生发展过程。本文总结了近期在ESCC基因组学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尤其是研究中发现新的治疗靶标以及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为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能。
    16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卵巢癌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郭凯迪,李力
    2020, 27(11):1304-130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1.016
    [摘要](231) [HTML](0) [PDF 540.74 K](546)
    摘要:
    卵巢癌死亡率自90年代以来始终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对化疗药物耐药是导致大多数患者复发的根本原因。卵巢癌易感性及化疗敏感性等在不同患者间具有个体差异,广泛构成了人类基因组所有变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可能是解释此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在近年的报道中,从SNP角度进行卵巢癌分子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为肿瘤的遗传性、发生发展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有潜力作为重要的基因工具应用于生物医学各个领域中。本文就近5年来PubMed上收录发表的卵巢癌易感性、化学治疗以及预后相关的SNP研究作一综述。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