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27卷第1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PD-L1顺式互作网络及其对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
    白日兰,郭寒菲,崔久嵬
    2020, 27(12):1313-131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01
    [摘要](344) [HTML](0) [PDF 1010.36 K](870)
    摘要:
    近年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 ,通过不断探索 ,对 PD-L1、PD-1、CD80、CTLA-4等免疫分子间相互作用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经典地作为T细胞抑制性受体外,研究者发现PD-L1可与PD-1或CD80分子在同一细胞上共表达并通过顺式相互作用发挥正性免疫调节功能,显著影响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间互作网络及免疫治疗疗效,为肿瘤免疫治疗作用机制的认识带来新的变革。本文对顺式PD-L1/PD-1、顺式PD-L1/CD80通路及其与CTLA-4、CD28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概述了这种顺式互作通路的阻断对T细胞信号、细胞毒性功能和抗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
    2  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异质性及其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闫廷,杨治力
    2020, 27(12):1319-132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02
    [摘要](424) [HTML](0) [PDF 773.36 K](1061)
    摘要:
    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丰富和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为肿瘤细胞提供物理支持,也在促进或延缓肿瘤发生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CAFs是一类高度丰富和异质性明显的间充质细胞系,包含大量不同表型和功能的细胞亚群,针对其异质性的靶向治疗也应运而生。本文阐述CAFs来源、表型和功能相关的异质性,以及在靶向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对恶性肿瘤中CAFs的认识。
    3  miR-9-5p对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沈梦,张维红,任秀宝
    2020, 27(12):1328-133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03
    [摘要](383) [HTML](0) [PDF 3.85 M](760)
    摘要:
    目的:探讨miR-9-5p在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OncomiR在线数据库分析miR-9-5p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q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与正常乳腺细胞中miR-9-5p表达水平。基于靶基因预测软件TargetScan分析ONECUT2(one cut homeobox 2)可能是miR-9-5p的作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两者的靶向关系。向MDA-231细胞中分别转染miR-9-5p mimic、ONECUT2 siRNA及相应对照,qPCR及WB实验检测转染对MDA-231细胞中干性基因NOTCH1、NANOG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determing region of Y chromosome,SRY)-盒转录因子9(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9,SOX9)表达水平的影响,BrdU法、Annexin Ⅴ流式细胞术、MTS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对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耐药的影响,ALDEFLUOR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iR-9-5p及靶基因 ONECUT2 对肿瘤干细胞化特征的影响。建立NSG 小鼠乳腺癌化疗模型 ,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 ONECUT2 对肿瘤干性化及化疗抵抗等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miR-9-5p 在乳腺癌组织(P=0.007)及乳腺癌 MDA-231 细胞系(P=0.0005)中呈现显著高表达,并与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P=0.0016)。miR-9-5p 可靶向负调控 ONECUT2,进而增加 ALDH+MDA-231 细胞比例(P=0.0006),上调干性NOTCH1、NANOG和SOX9蛋白表达,并增强乳腺癌细胞抗凋亡能力(P=0.0003)及其对多西他赛(DTX)和多柔比星(DOXO)化疗的耐受性 ;然而 miR-9-5p/ONECUT2 轴未能显著影响 MDA-231 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 ,MDA-231/ONECUT2组小鼠接受DTX治疗后,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5),瘤组织中NOTCH1、SOX9蛋白和ABC转运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miR-9-5p通过靶向ONECUT2诱导乳腺癌干细胞化及抗凋亡能力,增强了其对化学治疗的抵抗性。
    4  分泌PD-1抗体的EGFR-CAR-T细胞可明显抑制胃癌的进展
    华海琴,郑小妹,吴大平,李斐,任庆
    2020, 27(12):1336-134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04
    [摘要](357) [HTML](0) [PDF 4.72 M](913)
    摘要:
    目的:探索分泌PD-1 scFv的CAR-T细胞对胃癌的抗瘤功效。方法:选择EGFR作为CAR-T细胞的靶标,构建二代EGFR-CAR-T细胞(EGFR BB-z)和分泌PD-1 scFv的四代EGFR-CAR-T细胞(EGFR BB-z/E30),通过体外激活以及靶细胞长期刺激检测其抗肿瘤活性,通过胃癌移植瘤小鼠模型检测其肿瘤抑制能力。结果:胃癌组织及细胞均高表达EGFR(均P<0.01)。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式成功获得EGFR BB-z和EGFR BB-z/E30细胞。体外实验表明,与EGFR BB-z相比,EGFR BB-z/E30具有更长效的增殖能力及更强的肿瘤杀伤活性(均P<0.01)。体内实验显示了EGFR BB-z/E30在胃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和胃癌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瘤(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中具有明显的肿瘤抑制能力(均P<0.01),并可显著增加肿瘤部位 T 细胞的浸润(P<0.01),减少 EGFR BB-z/E30 细胞表面 PD-1 的表达(P<0.01)和高分泌 IFN-γ 的水平(P<0.05)。结论:分泌PD-1 scFv的EGFR-CAR-T细胞EGFR BB-z/E30可对胃癌进展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胃癌治疗提供一种潜在新策略。
    5  靶向PSCA的CAR-NK-92细胞对宫颈癌的抗瘤作用
    马欢,张贤雨,张飞,李锦秋,卢秀荣,原娜,郝晓慧,张志林
    2020, 27(12):1345-135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05
    [摘要](439) [HTML](0) [PDF 2.66 M](735)
    摘要:
    目的:构建并验证靶向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的NK-92细胞对宫颈癌的抗瘤活性。方法:构建PSCA靶向的CAR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慢病毒感染法获得PSCA CAR-NK-9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宫颈癌细胞中PSCA的表达水平。通过体外效靶细胞共孵育实验以及体内裸鼠移植瘤模型中的治疗情况,验证PSCA CAR-NK-92细胞对宫颈癌Hela及MS751细胞杀伤能力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能力。结果:成功构建 PSCA CAR-NK-92 细胞,PSCA 在宫颈癌细胞中高表达(均 P<0.01)。体外共孵育结果显示,PSCA CAR-NK-92细胞可以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裂解PSCA+的宫颈癌细胞;体内抗肿瘤数据表明,PSCA CAR-NK-92细胞较转染空载体的NK-92细胞显著抑制宫颈癌移植瘤的生长(P<0.01),并且可以有效地浸润肿瘤组织并高水平分泌TNF-α和IFN-(γ 均P<0.01)。结论:靶向PSCA的CAR-NK-92细胞在体内外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对PSCA+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有潜力成为一种针对宫颈癌的潜在治疗策略。
    6  miR-9通过靶向E盒结合锌指蛋白2调控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其可能的机制
    刘荣凤,张玲玲,徐志宏,崔彦芝
    2020, 27(12):1351-135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06
    [摘要](280) [HTML](0) [PDF 2.19 M](650)
    摘要:
    目的:探讨 miR-9 通过靶向 E 盒结合锌指蛋白 2(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2,ZEB2)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分析miR-9在SCLC中的作用及其工作机制。方法:采用qPCR、WB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7例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ZEB2的表达。采用TargetScan预测miR-9的潜在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qPCR和WB法进行验证。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9和ZEB2 过表达对 NCI-H446 的生物学行为影响,WB法检测对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miR-9过表达NCI-H446细胞构建SCLC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miR-9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SCLC组织中ZEB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miR-9在ZEB2的3' UTR上具有潜在的结合位点,与对照组相比,miR-9过表达组NCI-H446细胞中ZEB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促EMT蛋白表达减少,而同时过表达ZEB2能够逆转上述影响。体内实验中,miR-9过表达组移植瘤体积、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miR-9组裸鼠肿瘤组织中和ZEB2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miR-9通过靶向调控ZEB2从而抑制SCLC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以及NCI-H446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7  RG108 调控 TFPI-2 甲基化/TMPRSS4 表达对 NSCLC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胡军,罗毅,谢勇,高文奎
    2020, 27(12):1358-136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07
    [摘要](253) [HTML](0) [PDF 3.14 M](576)
    摘要:
    目的:探讨RG108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A549和H129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和H1299细胞,经不同浓度RG108处理后,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和凋亡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细胞内TFPI-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TMPRSS4的表达量,以甲基化特异性PCR和比色法检测细胞中TFPI-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状态和程度;分别采用siRNA-TFPI-2和pcDNA3.0-TMPRSS4质粒敲减TFPI-2或过表达TMPRSS4,然后检测细胞增殖率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RG108处理后,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均P<0.05)、细胞周期阻滞于G1/S期(均P<0.05)而凋亡率显著增加(均P<0.01),细胞中TFPI-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和P<0.05),同时细胞中TFPI-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均P<0.05)、TMPRSS4的表达也明显减少(P<0.05)。沉默TFPI-2表达后,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而转染pcDNA3.0-TMPRSS4质粒则显著降低细胞的凋亡率(均P<0.05)。结论:RG108能够通过抑制TFPI-2甲基化负向调控TMPRSS4表达进而抑制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8  DUOX2对结直肠癌细胞氟尿嘧啶敏感性的影响
    张雪,刘妍,周欣亮,范志松,韩晶,冯莉,左静,王贵英
    2020, 27(12):1365-137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08
    [摘要](294) [HTML](0) [PDF 4.24 M](622)
    摘要:
    目的:探讨双氧化酶 2(dual oxidase 2,DUOX2)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用CRC细胞系DLD-1、SW480、HCT116、SW620与正常肠上皮细胞株NCM460,用qPCR法检测细胞中DUOX2的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感染技术,稳定敲降HT-29与HCT116细胞中DUOX2表达,qPCR法和WB法检测敲降效率。用不同浓度(0、5、10、20、40、80、120 μg/ml)5-FU处理sh-Control组与sh-DUOX2组细胞 ,用 CCK-8 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5-FU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构建裸鼠 HT29 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DUOX2基因对5-FU疗效的影响。结果:DUOX2 mRNA 在 CRC 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NCM460 细胞(P<0.05 或 P<0.01)。 敲 降 DUOX2 基 因后,与sh-Control 组 相 比 ,sh-DUOX2 组 HT29和HCT116细胞中DU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增强,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均 P<0.01),G0/G1 期比例显著升高、G2 期与 S 期比例显著下降(均P<0.01)。未经5-FU治疗的sh-Control组与sh-DUOX2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及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5-FU治疗的sh-DUOX2+5-FU组移植瘤体积及质量明显低于sh-Control+5-FU组(均P<0.01)。结论:敲降DUOX2基因可显著增强CRC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9  miR-3195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雷梓巍,陈艳华,樊超,王蕊,谢海龙
    2020, 27(12):1372-137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09
    [摘要](270) [HTML](0) [PDF 1.53 M](716)
    摘要:
    目的:探讨miR-3195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南华大学教学医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9例喉癌患者的喉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PCR检测miR-3195在喉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构建miR-3195在喉癌Hep-2细胞中稳定高表达的细胞株,采用MTT法观察miR-3195稳定高表达组和对照组的增殖情况;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miR-3195稳定高表达的人喉癌细胞株Hep-2在裸鼠体内增殖的情况。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 miR-3195 的靶基因,构建 TBX1 3'UTR 的荧光素酶载体,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稳定高表达miR-3195组和对照组细胞株的TB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3195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miR-3195上调可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P<0.01),且可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瘤体的生长(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miR-3195可能与TBX1靶向结合(P<0.05),同时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了miR-3195能够抑制TBX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iR-3195对Hep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负性调控TBX1的表达有关。
    10  长链非编码RNA HOTTIP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高玉霞,董学彩,王文翔,司晓辉,李红雨
    2020, 27(12):1378-138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10
    [摘要](233) [HTML](0) [PDF 898.10 K](724)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HOTTIP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2 年 4月至2014年4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距离癌缘5 cm以上)标本,用q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和癌旁组织中HOTTIP的表达,所有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随访,随访截止日期 2019 年 4 月 30 日,随访终点事件为死亡,记录患者生存时间。结果:HOTTIP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2.55±0.21),高于癌旁组织中的(1.03±0.16)(t=60.631,P<0.01);HOTTIP在不同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是否发生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及淋巴结转移间表达量存在差异(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均高于高表达组[78.57% vs 37.04%,(70.67±4.94)vs(42.14±3.65)个月(] χ2=12.839,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FIGO 分期[HR=2.248(95%CI:1.034~4.887)]、肌层浸润深度[HR=3.055(95%CI:1.668~5.592)]、淋巴结转移[HR=3.811(95%CI:1.786~8.131)]和HOTTIP表达[HR=2.649(95%CI:1.026~6.842)]均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lncRNA HOTTIP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恶性进展有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11  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Wip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李晓华,郭华,李伟铭,郑晓慧,白义凤
    2020, 27(12):1383-138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11
    [摘要](250) [HTML](0) [PDF 1002.15 K](558)
    摘要:
    目的:探讨野生型 p53 诱导的磷酸酶 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在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及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SCLC细胞及血清标本中Wip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Wip1在SCLC耐药细胞H69R中的表达较敏感细胞H69明显增加(P<0.01)。Wip1在SCLC血清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Wip1 在化疗耐药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较化疗敏感者者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Wip1表达与SCLC患者的疾病分期、化疗敏感性及患者的生存状态关联(均P<0.05)。血清Wip1水平预测SCLC化疗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8230~0.9600,P<0.01);Wip1的表达与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明显关联(均P<0.05)。疾病分期、化疗敏感性及血清Wip水平是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SCLC患者血清中Wip1的表达可能与化疗敏感性及患者预后有关,Wip1可能是SCLC患者潜在的疗效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12  过继性免疫细胞输注联合免疫剥夺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
    唐景玲,杨远,吴雪莉,修瑾,李孝阳,柳红林,胡平生,吴朝阳,葛蕙心
    2020, 27(12):1388-139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12
    [摘要](298) [HTML](0) [PDF 900.94 K](654)
    摘要:
    目的:观察过继性免疫细胞输注联合免疫剥夺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2018年35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相关信息,根据不同治疗分为生物治疗组(18例)和非生物治疗组(17例)。非生物治疗组患者采用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进行治疗;生物治疗组采用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联合环磷酰胺(CTX)进行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变化情况、主观指标(骨痛、睡眠、体力等)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价生物治疗组和非生物治疗组的疗效。结果(: 1)PSA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A水平都有降低,生物治疗组患者PS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生物治疗组患者的PSA下降程度明显强于非生物治疗组(P<0.05);(2)临床疗效:患者接受CTL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较非生物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1);(3)主观指标:生物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骨痛、睡眠及体力得到明显改善,与非生物治疗组相比改善显著(P<0.01);(4)生存期:患者接受生物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延长4个月,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3935)。结论:CTL联合CTX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可明显降低PSA并提高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
    13  食管腺癌相关关键基因的筛选及其临床意义
    颜朝阳,徐同欣,吴峥,郭炜,董稚明
    2020, 27(12):1393-139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13
    [摘要](339) [HTML](0) [PDF 2.22 M](536)
    摘要:
    目的:通过TCGA和GEO数据库筛选与食管腺癌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相关信号通路和临床意义。方法:综合TCGA数据库食管腺癌数据和GEO数据库GSE92396芯片数据,使用R软件的DEseq2包和Limma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获得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利用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包对共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3.7.2软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调节食管腺癌蛋白表达量的关键节点基因,再结合TCGA数据库分析关键节点基因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通过数据库中90例食管腺癌组织和18例正常食管组织标本的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获得共同差异表达基因521个,其中高表达基因356个,低表达基因165个,它们主要与表皮发育和表皮细胞分化的代谢过程等相关功能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得出15个关键节点基因,其中CXCL8和CCL20低表达的食管腺癌患者生存期显著长于高表达者(中位生存期32.4 vs 19.7个月,P<0.05;32.4 vs 13.9个月,P <0.05)。结论:数据库挖掘显示CXCL8与CCL20基因可能在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14  基于Oncomine和TCGA数据库分析GABRE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杨佳妮,白怡冰,崔瑛,连洁,吴峰,张艳桥
    2020, 27(12):1399-140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14
    [摘要](368) [HTML](0) [PDF 3.94 M](2333)
    摘要:
    目的:通过挖掘Oncomine和TCGA等数据库信息分析GABRE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Oncomine、TCGA数据库分析GABRE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运用TargetScan、starBase、mirDIP和miRWalk寻找靶向GABRE基因的上游miRNA,并分析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利用LinkedOmics数据库寻找GABRE共表达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GABRE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预示着患者预后较差(均P<0.05)。韦恩图显示,hsa-miR-370-3p靶向GABRE,并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GABRE基因与OGT、FAM156A基因等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ATP5A1、MPDU1基因等表达呈负相关(P<0.05)。GO生物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GABRE基因可能参与蛋白脱烷基化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活性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并在牛磺酸代谢和NF-κB信号通路等方面富集。结论:GABRE基因在结肠癌患者中高表达且预示着患者预后较差,提示该基因是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15  CtBP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晨萌,郁晓路,王春梅
    2020, 27(12):1406-141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15
    [摘要](472) [HTML](0) [PDF 519.35 K](671)
    摘要:
    羧基末端结合蛋白(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CtBP)是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过表达的致癌共转录因子,参与早期发育、细胞周期调控和转化。以往研究证明CtBP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能够介导阻遏肿瘤抑制基因的转录,促进上皮细胞间充质,并且可以作为凋亡拮抗剂。CtBP蛋白的功能缺失会导致转录失衡,是肿瘤研究的重要方面。因此,开发靶向CtBP的辅助抑制因子治疗可能成为治疗多种肿瘤的有效方法。本篇综述主要介绍了CtBP的结构、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以及靶向CtBP的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6  CAR-T细胞治疗肿瘤后复发的机制
    沈琦,虞淦军
    2020, 27(12):1411-141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16
    [摘要](613) [HTML](0) [PDF 552.19 K](967)
    摘要: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 modified-T lymphocytes,CAR-T)疗法是主要应用于血液肿瘤和多种实体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尽管其临床疗效良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但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获得缓解的大部分患者病情会再次复发。近年来,随着CAR-T细胞疗法的不断探索,探明了越来越多的复发机制,主要为CAR-T细胞体内持久性有限,靶抗原丢失和调变等。本文结合近年来发表文献对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的机制进行详解,并从CAR设计、T细胞亚型选择、CAR-T细胞制备、CAR-T细胞质控以及CAR-T细胞应用全链条的关注和管理对其应对策略进行总结。
    17  软组织肉瘤的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困惑与希望
    王欣玥,刘宝瑞,李茹恬
    2020, 27(12):1416-142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17
    [摘要](395) [HTML](0) [PDF 687.58 K](895)
    摘要:
    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 STS)是20岁以下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的5大原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且患者耐受性差,而免疫治疗为攻克STS提供了新途径。STS细胞表面多种高免疫原性抗原可作为工程化T细胞的攻击靶点,过继细胞疗法(adoptive T-cell therapy,ACT)在STS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靶向HER2的CAR-T细胞疗法和靶向NY-ESO-1的TCR-T细胞疗法分别在临床试验中产生了临床获益,但其疗效也受到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STS部分肿瘤抗原在正常组织也有表达,可被CAR-T或TCR-T细胞错误攻击而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为进一步增强ACT治疗ST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综合治疗、CAR-T设计中导入自杀基因等新治疗策略已进入STS的临床治疗。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进步,对STS各亚型免疫学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对免疫治疗在STS中的应用会更加“特异性”和“个体化”。
    18  靶向药物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牛茜,阳志军
    2020, 27(12):1423-143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0.12.018
    [摘要](396) [HTML](0) [PDF 726.54 K](799)
    摘要:
    约2/3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经标准治疗后最终会复发。标准治疗后使用靶向药物维持治疗可延长无铂间隔,降低出现继发性铂耐药的风险,增加后续治疗时铂类药物的选择,提高患者下次含铂化疗的应答率,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率。继VEGF抑制剂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被推荐用于上皮性卵巢癌维持治疗后,多项维持治疗研究成果已公布,维持治疗的方案根据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状态和初治是否使用贝伐珠单抗进行了更新:BRCA 1/2 突变的患者 ,初始治疗中如果使用贝伐珠单抗 ,维持治疗可以用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者奥拉帕尼单药或者尼拉帕尼单药,而对于初始治疗时未使用贝伐珠单抗的患者,推荐使用奥拉帕尼或者尼拉帕尼维持;无BRCA突变的患者,在初始治疗中如果使用贝伐珠单抗,推荐用奥拉帕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或单药贝伐珠单抗,初始治疗中未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的患者推荐使用尼拉帕尼维持。PD-1/PD-L1抑制剂的多项临床研究也正在开展。本文主要对微血管生成抑制剂、PARP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