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8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新探索、新挑战
    白日兰,崔久嵬
    2021, 28(5):419-43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01
    [摘要](510) [HTML](0) [PDF 974.52 K](1066)
    摘要:
    近年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抗 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多项证据表明,免疫治疗在激活免疫系统的同时可导致独特的免疫相关不良 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或需要中止治疗。近几年,随着 ICI 治疗临床试验的广泛开展, irAE 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谱及其有效管理手段的开发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常见的 irAE 包括皮炎和甲状腺炎等,而 不同种类 ICI、不同治疗剂量或组合疗法,均可导致不同的 irAE 谱,同一 ICI 作用于不同肿瘤所致的不良反应谱亦有不同。目 前认为,irAE 的发生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变相关,包括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自身免疫耐受性的打破等,但其具体 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结合近年来在 ICI 治疗中 irAE 相关分子机制和预测标志物的关键理论和认识方面取得的诸多新进展,对 irAE 的发生特点和分子机制进行总结,并就其预测性标志物开发、irAE 管理原则改进和治疗新探索进行述评。
    2  基因工程 T 细胞临床研究专家指导意见(2021)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
    2021, 28(5):431-43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02
    [摘要](353) [HTML](0) [PDF 482.77 K](672)
    摘要:
    [ 摘 要 ] 目前,越来越多的基因工程 T 细胞临床研究在中国开展,但尚无适用于临床研究中供医生参考的指导意见。中国 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针对基因工程 T 细胞临床研究的特点,从开展临床研究医生的角度,对 患者的选择、细胞的采集与制备、细胞的储存与运输、围细胞输注期治疗及疗效评价等多方面,组织细胞治疗领域的多名专家, 综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经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基因工程 T 细胞临床研究专家指导意见(2021)》 (以下简称《本指导意见》)。本指导意见旨在为本领域的临床研究医生提供专业指导,保护临床研究中患者的安全并争取最大的获益。
    3  G 蛋白偶联受体激酶 3 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张晗,罗清琼,朱丽萍,陈福祥
    2021, 28(5):435-44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03
    [摘要](328) [HTML](0) [PDF 884.89 K](655)
    摘要:
    [ 摘 要 ] 目的:探讨沉默 G 蛋白偶联受体激酶 3(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3,GRK3)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 Oncomine 数据库分析 GRK3 在正 常口腔组织及 OSCC 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 RNA 干扰技术敲降 GRK3 在 OSCC 细胞 WSU-HN6 和 CAL27 中的表达,用 qPCR 法验证干扰效率后,采用 CCK-8 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敲降 GRK3 对 OSCC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Transwell 小室 法检测对 OSCC 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 法检测对 OSCC 细胞周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eptidase,MMP)相关分子 mRNA 水平表达的影响,WB 法检测 EMT 及 MMP 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OSCC 组织中 GRK3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口腔组织(P<0.01)。转染 si-GRK3 后,OSCC 细胞中 GRK3 mRNA 表达水平均下调 70% 以上。敲降 GRK3 可显著抑制 OSCC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 P<0.01),对细胞凋亡无显著影响(P>0.05)。敲降 GRK3 表达后,OSCC 细胞的 G0/G1 期比例显著增高(P<0.01),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Cyclin D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2(cyclin-dependent kinases 2,CDK2)和 CDK4 基因的 mRNA 表达降低 (均 P<0.05);EMT 相关分子波形蛋白(Vimentin)、Zeb1 和 Slug 表达降低,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升高(均 P<0.05); MMP3 和 MMP9 表达降低(均 P<0.05),MMP2 和 MMP7 表达无明显变化(均 P>0.05)。结论:GRK3 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促 进 OSCC 细胞的增殖能力,并通过调控 EMT 和 MMP 增强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4  通过 CRISPR/Cas9 技术抑制 TFDP3 基因对前列腺癌 PC3 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李蕊,杨柳,李金洁,刁艳君,苏明权,郝晓柯,刘家云
    2021, 28(5):443-45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04
    [摘要](279) [HTML](0) [PDF 1.04 M](664)
    摘要:
    [ 摘 要 ] 目的:通过 CRISPR/Cas9 技术构建前列腺癌 PC3 细胞 TFDP3 基因敲除的稳转株,探讨抑制 TFDP3 表达对 PC3 细 胞周期、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 sgRNA,通过 CRISPR/Cas9 技术、构建抑制 TFDP3 基因表达 的 sgRNA-Cas9 共转染慢病毒,感染 PC3 细胞后筛选获取稳转细胞株。通过流式细胞术对 TFDP3 基因敲除(knock-out,KO) 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测,并进一步通过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实验进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检测。 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获得 3 条 sgRNA,其中 sgRNA2 有明显的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功能;通过 CRISPR/ Cas9 技术成功构建了基于 CRISPR/Cas9 介导的 TFDP3 低表达的 PC3 细胞稳转株。抑制 TFDP3 基因表达后,相比于对照组, KO 组中 G0/G1 期细胞百分比增加、G2/M 期细胞百分比下降(P<0.05 或 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迁移率 明显下降 [24 h 迁移率:(44.00±1.60)% vs (65.00±4.40)%,P<0.01],穿过聚碳酸酯膜的侵袭细胞数明显下降 [(185.89±11.71)vs (248.33±11.95)个,P<0.01]。结论:通过 CRISPR/Cas9 技术抑制 TFDP3 基因表达后,PC3 细胞发生周期阻滞、凋亡率也有所增 加、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减弱,提示 TFDP3 是一个前列腺癌促癌基因。
    5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3 通过 ROS/Caspase-3 通路调控非小细胞肺癌A549 细胞的凋亡
    刘天宇,唐铖铖,冯光,雷静静,孙晨皓,王令,路宏朝
    2021, 28(5):451-45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05
    [摘要](400) [HTML](0) [PDF 834.36 K](583)
    摘要:
    [ 摘 要 ]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3,FGF13)对非小细胞肺癌 A549 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WB 法检测 FGF13 在人正常肺上皮细胞 BEAS-2B 和肺癌 A549、H460 细胞中的本底表达量。采用 FGF13 过表达载体转染 BEAS-2B 和 A549 细胞;设计两组靶向 FGF13 的 shRNA 序 列,构建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病毒后侵染 A549 细胞,采用 qPCR 和 WB 法检测干扰效果,DCFH-DA 探针结合荧光酶标仪分 析敲减 FGF13 对 A549 细胞内 ROS 水平的影响,MitoSOX 与 WB 法检测对线粒体 ROS 水平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 化酶 4(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4,NOX4)蛋白表达量的影响,Annexin V-FITC-PI 双染法检测对细胞 凋亡和 Caspase-3 及 Cleaved 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 BEAS-2B 细胞相比,FGF13 蛋白在两种肺癌细胞中均高表 达(均 P<0.05)。成功构建 FGF13 过表达、低表达的 A549 细胞系。过表达 FGF13 后,BEAS-2B 和 A549 细胞内 ROS 水平显著 降低(P<0.05);敲减 FGF13 表达后,A549 细胞内 ROS 水平显著升高(P<0.05);然而过表达及干扰 FGF13 对 A549 细胞内线粒 体 ROS 水平无显著影响,但 NOX4 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及显著上调(P<0.05)。FGF13 干扰后 A549 细胞凋亡率显著 升高(P<0.01),Caspase-3 及 Cleaved Caspase-3 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FGF13 可能通过 NOX 家族途径调控 ROS 的生成,并通过 ROS/Caspase-3 通路调控 A549 细胞凋亡。
    6  circ_0091579/miR-330-3p/RNF126 轴 影 响 结 直 肠 癌 LoVo 细 胞 的 增殖、侵袭和凋亡
    杨兴广,艾可为,杨继武,程伟,赵鹏举
    2021, 28(5):460-46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06
    [摘要](217) [HTML](0) [PDF 1.33 M](527)
    摘要:
    [ 摘 要 ] 目的:探讨环状 RNA circ_0091579 作为分子海绵吸附 miR-330-3p 介导环指蛋白 126(ring finger protein 126, RNF126)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5 月在大理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60 例 CRC 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构建 circ_0091579、miR-330-3p 的过表达或敲减的 CRC LoVo 细胞,qPCR 检测 CRC 组织和细胞中 circ_0091579、miR-330-3p 和 RNF126 的表达;MTT、Transwell、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 细胞的增殖、侵袭、凋亡情况;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 circ_0091579 和 miR-330-3p、miR-330-3p 和 RNF126 的靶向关系并用双荧光 素酶报告实验和 RNA 免疫沉淀实验验证。结果:CRC 组织和多种细胞(HCT116、SW620、CW-2、LoVo 细胞)中,circ_0091579 和 RNF126 均高表达、miR-330-3p 均低表达(均 P<0.05)。敲减 circ_0091579 可以抑制 LoVo 细胞的增殖、侵袭而促进其凋 亡(均 P<0.05),但该影响在加入 miR-330-3p-inhibitor 后被逆转;过表达 miR-330-3p 使 LoVo 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减弱但 凋亡程度加强(均 P<0.05),该影响在加入 RNF126 后被抵消。circ_0091579、miR-330-3p 和 RNF126 之间存在靶向作用关系。 结论:circ_0091579 通过 miR-330-3p/RNF126 轴促进 LoVo 细胞增殖、侵袭而抑制其凋亡。
    7  circ_0072088 通过调控 miR-545-3p/STAT3 轴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项保利,王布,林卫佳,于亚楠
    2021, 28(5):469-47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07
    [摘要](206) [HTML](0) [PDF 1.79 M](406)
    摘要:
    [ 摘 要 ] 目的:探究环状 RNA(circular RNA, circRNA)0072088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中 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 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 GSE101684 数据集,通过 GEO2R 分析得到差异基因。通过 qPCR 检测 NSCLC 细胞 H165、H358、H460、H226 和 A549 细胞中 circ_0072088 的表达水平, 随后采用 CCK-8 法和 Transwell 小室法分别检测 circ_0072088 对 NSCLC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通过 CircInteractome 和 TargetScan 数据库预测 circ_0072088 与 miR-545-3p、miR-545-3p 与 STAT3 之间的靶向关系,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 验和 RNA 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实验验证 circ_0072088、miR-545-3p 与 STAT3 之 间的靶向关系。结果:circ_0072088 在 NSCLC 细胞系中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均 P<0.05)。过表达 circ_0072088 促进了 NSCLC 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均 P<0.05);敲低 circ_0072088 抑制了 NSCLC 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均 P<0.05)。miR-545-3p 是 circ_0072088 的下游靶点,可以被 circ_0072088 吸附;STAT3 是 miR-545-3p 的靶基因,可以被 circ_0072088 间接正向调控。 结论:Circ_0072088 通过调节 miR-545-3p /STAT3 轴促进 NSCLC 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8  粪肠球菌脂磷壁酸激活 Toll 样受体 2 抑制胰腺导管癌 BxPC-3 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纪周新,贺德
    2021, 28(5):477-48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08
    [摘要](178) [HTML](0) [PDF 780.89 K](373)
    摘要:
    [ 摘 要 ] 目的:探讨粪肠球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对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 BxPC3 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 0、5、10、50 μg/ml 的 LTA 分别处理 BxPC-3 细胞,以 0 μg/ml 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作为实验组,采用 CCK-8 法检测 LTA 对细胞 BxPC-3 增殖的影响;用 50 μg/ml LTA 处理 BxPC-3 细胞 48 h,采用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其对 BxPC-3 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WB 法检测对 BxPC3 细 胞中 TLR2、P38、p-P38、NF-κB 和 p-NF-κB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LTA 抑制 BxPC3 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随时间和浓度的 增加而增强,与 0 μg/ml 组相比,在 LTA 50 μg/ml 干预 48 h 后,BxPC-3 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最为显著(P<0.01),故后续实验组细胞均采用 50 μg/ml LTA 处理 48 h。与 0 μg/ml 组相比,50 μg/ml 组发生侵袭的 BxPC-3 细胞数和迁移率均显著降低(均 P<0.01),细胞中 TLR2、p-P38、p-NF-κB 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均 P<0.01)。结论:粪肠球菌 LTA 可抑制 PDA 细胞 BxPC-3 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其机制可能与 LTA 激活 TLR2 进而促进 P38 及 NF-κB 磷酸化有关。
    9  Claudin-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KYSE-450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尚晋文,贾培君,张丽亚,张成娟
    2021, 28(5):482-48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09
    [摘要](246) [HTML](0) [PDF 3.74 M](407)
    摘要:
    [摘 要] 目的:分析Claudin-2蛋白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5年生存率的关系,探索其对ESCC细胞KYSE450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10至2013年间初治的ESCC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52例及其中20例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和WB法检测Claudin-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WB法检测ESCC细胞(KYSE450、KYSE150、KYSE510、KYSE140)和人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SHEE中Claudin-2的表达,构建Claudin-2 shRNA慢病毒载体并转染KYSE450细胞构建敲低Claudin-2表达的细胞系,进一步通过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Claudin-2对KYSE45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ESCC组织中Claudin-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ESCC组织中Claudin-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laudin-2表达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成功构建敲低Claudin-2表达的KYSE450细胞系。sh-Claudin-2组细胞的克隆形成数、伤口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低于sh-NT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ESCC组织中Claudin-2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患者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Claudin-2能够增强KYSE45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10  miRNA-490-3p调控Smad2/TGF-β影响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奥沙利铂敏感性
    李志发,吴小兵,罗超元,陈戎
    2021, 28(5):489-49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10
    [摘要](179) [HTML](0) [PDF 1.60 M](452)
    摘要:
    [摘 要] 目的:探讨miRNA-490-3p调控Smad2/TGF-β对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根治性手术后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同种联合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情况分为耐药组(n=40)和非耐药组(n=60),用qPCR检测两组外周血miRNA-490-3p水平;选取人CRC细胞株SW480和CRC OXA耐药型细胞株OXA-SW480进行研究,先用qPCR检测两种细胞株中miRNA-490-3p表达水平;后将miRNA-490-3p过表达载体转染OXA-SW480(过表达组),并设立空载体组(空载体转染OXA-SW480)和空白对照组(OXA-SW480未经任何处理)。用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同时用不同浓度OXA处理各组细胞,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Annexin Ⅴ-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用WB检测各组Smad2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CRC患者中,耐药组外周血miR-490-3p水平显著低于非耐药组,在CRC细胞株中,OXA-SW480耐药株细胞miR-490-3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株SW480细胞(P<0.05)。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miR-490-3p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均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1),Smad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TGF-β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经OXA处理后,过表达组的IC50显著低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经Pearson相关法分析,miR-490-3p与Smad2的表达呈负相关(r=–0.943,P<0.01),miR-490-3p与TGF-β的表达呈正相关(r=0.961,P<0.01)。结论:过表达miRNA-490-3p可增加CRC SW480细胞的OXA敏感性,此作用与Smad2/TGF-β信号通路有关。
    11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闫润芝,慕伟,李晋虎,王剑芳,刘晓东,范益民
    2021, 28(5):495-50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11
    [摘要](214) [HTML](0) [PDF 6.90 M](417)
    摘要:
    [摘 要] 目的:分析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3,MCM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和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并探究其与胶质瘤免疫的关系。方法:在线检索GEPIA和Oncomine数据库获得MCM3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CGGA数据库在线分析MCM3表达和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收集2019年1月到2020年3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4例胶质瘤患者的肿瘤标本和8例非肿瘤对照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CM3的表达,对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在TCGA和CGGA数据库中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MCM3对胶质瘤预后的作用。通过Linkedomic数据库、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获得与MCM3表达显著相关的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对MCM3及其显著相关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探究基因功能。最后在TIMER数据库中探究MCM3表达和胶质瘤免疫浸润的关系。结果:综合生物信息学与临床数据分析显示,MCM3在胶质瘤组织中相对正常组织呈高表达(P=0.024),其表达量随着病理级别逐渐升高(P=0.001)。生存分析显示,MCM3高表达与胶质瘤不良预后有关(P<0.05)。GO和KEGG分析显示,MCM3及其显著相关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周期、DNA复制和调节DNA损伤修复等方面。TIM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胶质瘤队列中,MCM3与多种免疫浸润细胞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MCM3在胶质瘤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有关,其可能与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DNA复制、调节DNA损伤修复和免疫微环境有关。MCM3能促进胶质瘤的进展,可作为胶质瘤患者预后判断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12  BRD蛋白家族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
    王素媛,王沐,李云晖,李梦轩,侯晋
    2021, 28(5):504-51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12
    [摘要](258) [HTML](0) [PDF 5.01 M](444)
    摘要:
    目的:通过检索挖掘多个肿瘤公共数据库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相关数据,从转录本、蛋白质、基因突变、蛋白相互作用及相应的信号通路和功能富集等不同层面,揭示BRD(bromodomain)蛋白家族与HCC的相关性,探索BRD蛋白家族作为HCC的肿瘤进展及预后判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价值。方法:从UALCAN数据库中获取BRD蛋白家族所有成员在HCC患者组织样本中的mRNA表达数据和患者临床信息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BRD蛋白家族mRNA表达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的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中获取BRD蛋白家族在HCC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免疫组化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使用 STRING 数据库获取 BRD 蛋白家族的相互作用蛋白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软件对获取的相互作用蛋白进行KEGG和GO分析。结果:BRD家族7个成员均在HCC组织中高表达(P<0.01),并且与HCC患者肿瘤分级和临床分期正相关(P<0.01),同时BRD8和BRD9的低表达提示HCC患者预后较好(P<0.05)。BRD相互作用蛋白主要参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并高度富集于HCC相关的信号通路。TP53基因突变HCC患者的BRD1、BRD3、BRD4、BRD7、BRD8和BRD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突变患者(P<0.05)。结论:BRD蛋白家族分子能够作为HCC患者肿瘤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判断的潜在靶标。
    13  肿瘤脂代谢重编程及其对肿瘤和免疫的影响
    白日兰,崔久嵬
    2021, 28(5):511-51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13
    [摘要](271) [HTML](0) [PDF 637.03 K](330)
    摘要:
    肿瘤细胞脂代谢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进行了重编程,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密切相关,是肿瘤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普遍而又至关重要的代谢特征。同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亦发生了异常脂代谢,且肿瘤脂代谢重编程对免疫微环境中细胞的功能和状态也产生影响,进一步促进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目前,通过对肿瘤异常脂代谢及其对肿瘤免疫的影响的广泛探究,在发现肿瘤代谢特征和其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以及肿瘤演进过程中代谢的适应性和复杂性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新突破。靶向肿瘤和免疫脂代谢相关基因与酶的研究已为肿瘤防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开辟了新的思路,并为抗肿瘤治疗策略带来变革,有望在直接靶向肿瘤的同时靶向免疫细胞脂代谢以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实现“双管齐下”的治疗模式。本文综述了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不同脂代谢特征以及不同脂质代谢对肿瘤演进和免疫细胞功能的重要影响,并概述了针对肿瘤免疫脂代谢异常的抗肿瘤治疗策略。
    14  纳米材料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林文静,张嘉敏,刘鉴峰
    2021, 28(5):518-52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14
    [摘要](256) [HTML](0) [PDF 660.66 K](464)
    摘要: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应答来治疗肿瘤的新兴策略,能够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然而,由于肿瘤的复杂性、患者的异质性及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免疫治疗整体有效率仅20%左右。近年来,纳米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和可控释放等优势,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纳米材料能够赋予免疫刺激分子、治疗药物等靶向肿瘤的能力,增强肿瘤部位药物的聚集,达到局部免疫调节,改善免疫抑制微环境,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本文就目前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多种纳米材料在提高免疫治疗效果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5  白介素-33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王海涛,卢斌峰,蒋敬庭
    2021, 28(5):526-53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15
    [摘要](482) [HTML](0) [PDF 639.69 K](361)
    摘要:
    白介素-33(IL-33)是一种双功能的细胞因子,也称为核因子,属于IL-1家族成员。在机体稳态下,IL-33主要在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当组织损伤、感染或坏死时,细胞分泌IL-33,发挥“危险信号”蛋白作用。IL-33特异性受体ST2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可引起广泛的免疫反应。研究IL-33在变态反应、感染、炎症,尤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IL-33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6  受体酪氨酸激酶AXL与肿瘤免疫治疗
    查俐,吕明,施明
    2021, 28(5):531-53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16
    [摘要](282) [HTML](0) [PDF 559.09 K](474)
    摘要:
    AXL是受体酪氨酸激酶TAM(TYRO3-AXL-MERTK)家族中的一员,被认为是一种癌基因,不仅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而且也表达于包括NK细胞、树突状细胞(DC)、T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且可以通过调节其下游的信号通路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功能。AXL作为一种“免疫检查点”参与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调控,或将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本文主要介绍AXL在不同免疫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目前靶向AXL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发AXL靶向药物和制定联合用药策略提供新思路。
    17  H2S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党鹏凯,闵建平,刘国安
    2021, 28(5):537-54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1.05.017
    [摘要](266) [HTML](0) [PDF 663.64 K](376)
    摘要:
    硫化氢(H2S)是近年来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H2S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在人体的多个生理系统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于H2S的生物学特点、内源性与外源性H2S的产生途径及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并详细探讨H2S的抑制剂、H2S供体、H2S与化疗药物或新型纳米材料联合在结直肠癌精准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H2S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药物前体或治疗策略在结直肠癌的治疗研究中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有必要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