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9卷第1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NK 细胞及免疫治疗
    王旭奔,魏海明,郑小虎
    2022, 29(12):1057-106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12.001
    [摘要](236) [HTML](0) [PDF 1.61 M](1853)
    摘要:
    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类具有强大抗肿瘤功能的固有淋巴细胞,能够快速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其功能受活化性受 体和抑制性受体的多种信号所调控。但是,肿瘤浸润NK 细胞的杀伤功能由于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而失调,甚至会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导致多种免疫疗法临床治疗的效果不佳。肿瘤细胞上调表达抑制性配体、肿瘤微环境中大量抑炎因子及异常的 低氧、低pH 等,都诱导肿瘤浸润NK 细胞杀伤功能受损。近年来,关于肿瘤微环境与肿瘤浸润NK 细胞的研究正处于肿瘤免疫领 域的前沿,已经取得了很多临床研究成果。多项研究表明,肿瘤浸润NK 细胞通常表现为抑制性受体上调、活化性受体下调和代 谢异常等特征,基于此,研究者开发了多种针对性治疗方案,以恢复NK 细胞的杀伤能力。本文在阐述NK 细胞功能活化和抑制 相关机制的基础上,论述了肿瘤浸润NK 细胞的特征及其相应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案。
    2  以NKG2A 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现状、问题与对策
    韩鹏虎,张彩
    2022, 29(12):1067-107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12.002
    [摘要](133) [HTML](0) [PDF 873.19 K](1622)
    摘要:
    自然杀伤细胞2 族成员A(NKG2A)为免疫细胞表面重要的免疫检查点,NKG2A 与其配体HLA-E 的结合会抑制NK 细胞和T 细胞的免疫效应功能,甚至使之发生功能耗竭,导致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抗NKG2A 抗体可以通过阻断NKG2A 与其配 体的结合而恢复NK 细胞和T 细胞的功能,从而唤醒强大的抗肿瘤免疫。与其他免疫检查点(如PD-1、CTLA-4 等)相比,NKG2A 阻断性抗体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其阻断NKG2A 的识别及其信号通路,能够同时逆转T 细胞和NK 细胞的功能 耗竭,全面唤醒机体的抗肿瘤效应。基于NKG2A 的抗肿瘤免疫疗法正在开展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 文就NKG2A 及其配体的表达与信号转导、NKG2A 介导免疫细胞的功能耗竭,以及目前以NKG2A 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和 临床研究进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阐述,为以NKG2A 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3  甲基转移酶样因子3 通过调控GLUT4-mTORC1 轴影响食管鳞状细胞 癌细胞的糖酵解及增殖
    周锡,钟晓武,高川力,李青容,程吉兵,马强,郭晓兰
    2022, 29(12):1076-108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12.003
    [摘要](101) [HTML](0) [PDF 9.02 M](341)
    摘要: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样因子3(METTL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ESCC 细胞糖 酵解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TCGA 数据库分析METTL3 在ESCC 细胞中的表达及可能的富集通路。 收集2021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间在北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34 例ESCC 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验证 ESCC 组织中METTL3 的表达。采用CCK-8 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干扰METTL3 后ESCC 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利用比色 法检测干扰METTL3 后ESCC 细胞总RNA 中m6A 的表达水平,采用甲基化RNA 免疫沉淀定量PCR(MeRIP-qPCR)检测METTL3 对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mRNA 的m6A 修饰水平的影响,采用WB 和qPCR 等技术探索METTL3 参与ESCC 细胞糖酵解 的生物学机制。结果:METTL3 在ESCC 组织以及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均P<0.001)。干扰METTL3 表达后,ESCC 细胞的增殖能 力明显减弱、细胞内总RNA 的m6A 修饰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此外,干扰METTL3 可显著抑制KYSE150 和TE-1 细胞中 GLUT4 基因mRNA 的m6A 修饰水平(均P<0.01),并通过下调GLUT4 的表达抑制葡萄糖的摄取以及乳酸的释放(均P<0.01),最 终下调mTORC1 通路活性并抑制ESCC 细胞的增殖;在干扰METTL3 的ESCC 细胞同时联合运用mTORC1 通路抑制剂显示有协 同的抗癌作用。结论:METTL3 介导的m6A 修饰通过调控GLUT4-mTORC1 信号轴影响ESCC 细胞的糖酵解及增殖。
    4  FOXD1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对TE1 细胞恶性生物 学行为影响的分子机制
    王淑彬,潘腾,张跃华,郭盛虎,董稚明,汪治宇,吴峥
    2022, 29(12):1087-109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12.004
    [摘要](108) [HTML](0) [PDF 3.46 M](338)
    摘要:
    目的:分析FOXD1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对 ESCC TE1 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对TGF-β1 诱导TE1 细胞EMT 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qPCR 和IHC 法检测ESCC 组 织和细胞中FOXD1 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FOXD1 敲减质粒并转染TE1 细胞,检测其对TE1 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用qPCR 和WB 法检测TGF-β1 处理前后FOXD1 及EMT 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敲减FOXD1 对EMT 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ESCC 组织和细胞中FOXD1 均呈高表达(均P<0.01),并与患者OS 呈负相关;FOXD1 表达水平、肿瘤TNM 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ESCC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TGF- β1 可促进TE1 细胞FOXD1 的表达,并诱发其EMT 进程(均P<0.05);敲减FOXD1 可抑制TE1 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可部分逆转由TGF-β1 诱发的TE1 细胞EMT 进程。结论:FOXD1 在ESCC 组织及TE1 细胞中呈高表达且是影响ESCC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敲低 FOXD1 可显著抑制TE1 细胞的增殖、侵袭及TGF-β1 介导的EMT 进程。
    5  基于miRNA-mRNA 网络筛查并验证胃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相关的标志 物及其潜在分子机制
    李昶蓥,郭志云
    2022, 29(12):1094-110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12.005
    [摘要](104) [HTML](0) [PDF 3.84 M](295)
    摘要: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并实验验证胃癌相关标志物miR-1-3p对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 集TCGA 数据库中胃癌(n=375)及癌旁组织(n=45)的转录组数据,构建胃癌特异性mRNA-miRNA 网络,筛选潜在的miRNA 类标 志物,利用TargetScan 预测标志物的下游靶基因且分析它们的功能。选取人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 及胃癌细胞AGS、MKN45、NCI-N87,用qPCR 法检测细胞中miR-1-3p 和心肌蛋白(MYOCD)的表达,用lipofectamine 2000 将miR-1-3p 模拟物转染至胃癌细 胞中,CCK-8 法测定轨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WB 法测定MYOCD 的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3p 与MYOCD 之间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通过数据库数据分析得到差异表达的259 个miRNA 和7 545 个mRNA,构建胃癌特异性mRNA-miRNA 调节网络,分析网络中脆弱结构后确定miR-1-3p 为潜在的胃癌标志物,ROC 曲线和Kaplan-Meier 分析显示其对胃癌的诊 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细胞实验显示miR-1-3p 在胃癌细胞中呈低表达(P<0.05),过表达miR-1-3p 可抑制胃癌细胞AGS 和 MKN-45 的增殖能力(P<0.05 或P<0.01),且可抑制MYOCD的表达(P<0.01)。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到MYOCD 的3'UTR 区域中有 两个与miR-1-3p 结合的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3p 与MYOCD 靶向结合且负调控MYOCD 的表达(P<0.01)。结论: miR-1-3p 可能是胃癌诊断和预后相关潜在的标志物,且miR-1-3p 可能是通过靶向MYOCD 来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
    6  circFBXL5 通过靶向miR-515-5p 影响膀胱癌T24 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 为及其分子机制
    邓海波,于剑刚,陈一帆,朱枕砚,陈武
    2022, 29(12):1101-110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12.006
    [摘要](99) [HTML](0) [PDF 3.26 M](310)
    摘要:
    目的:探讨circFBXL5 通过靶向miR-515-5p 影响膀胱癌T24 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 2020 年4 月至2020 年6 月间在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切除的41 例膀胱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qPCR 法检测circFBXL5、 miR-515-5p 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FBXL5 与miR-515-5p 之间的靶向关系,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 细胞,实验分为 si-NC 组、si-circFBXL5 组、anti-miR-NC+si-circFBXL5 组和si-circFBXL5+anti-miR-515-5p 组;MTT 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FCM、 Transwell 实验和WB 法分别检测转染后T24 细胞的增殖、细胞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和凋亡及BAX、Bcl-2 蛋白水平。结果:膀胱 癌组织中 circFBXL5 呈高表达,miR-515-5p 呈低表达(均 P<0.05);circFBXL5 靶向且负向调控 miR-515-5p 的表达;敲减 circFBXL5 后T24 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BAX 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和迁移、侵袭细胞数均显 著减少(均P<0.05),Bcl-2 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敲减circFBXL5 和miR-515-5p 可部分逆转敲减circFBXL5 对T24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circFBXL5 通过调控 miR-515-5p 表达影响膀胱癌 T24 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circFBXL5 和 miR-515-5p 可能膀胱癌治疗的潜在分子靶标。
    7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CD8+/CD68+细胞比值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 立危险因素
    张洪玉,何娴,沈琼,刘颖婷,陈陆俊,郑晓,王智刚
    2022, 29(12):1108-111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12.007
    [摘要](94) [HTML](0) [PDF 4.24 M](319)
    摘要:
    目的:探讨CD68+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CD8+ T 细胞、Foxp3+ Treg 细胞等在肺腺癌(LUAD)组织中浸润分布及 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 年9 月至2009 年4 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切除的93 例LUAD 组织及78 例癌 旁组织,采用组织芯片(TMA)及多重免疫荧光(mIF)技术检测其中的免疫细胞浸润与分布,Wilcoxon 秩和检验比较癌与癌旁组 织、癌巢与间质中浸润水平的差异,χ2 检验分析其浸润水平及CD8+/CD68+细胞比值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 法和 COX 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 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CD68+ TAM、CD8+ T 细胞、Foxp3+ Treg 细胞浸润 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1),间质CD68+ TAM、CD8+ T 细胞的浸润水平均显著高于癌巢(均P<0.01)。总CD68+ TAM、癌巢及间质 CD68+ TAM 浸润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向关联(均P<0.05),癌巢CD68+ TAM 浸润水平与T 分期呈正向关联(P<0.05),间质 CD68+ TAM 浸润水平与病理分级呈正向关联(P<0.05);癌组织中CD8+/CD68+细胞比值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均呈负向关联(均 P<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示,LUAD 组织中总CD68+ TAM、癌巢及间质CD68+ TAM 高浸润患者OS 均短于低浸润患者(P<0.05 或P<0.01)、癌组织中CD8+/CD68+细胞比值高患者OS 显著长于低比值患者(P<0.05)。多因素COX 模型分析示,LUAD 患者年龄、TNM 分期及癌组织中CD8+/CD68+ 细胞比值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高度浸润的 CD68+TAM与LUAD的进展、侵袭、转移和不良预后显著关联,而高CD8+/CD68+ 细胞比值是影响LUAD 患者OS 的独立保护因素。
    8  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ELTD1 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甲基 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黄逸婷,王珂,方晨
    2022, 29(12):1115-112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12.008
    [摘要](124) [HTML](0) [PDF 7.83 M](287)
    摘要: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蛛毒素受体7 穿膜结构域蛋白1(ELTD1)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甲基化水 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分析ccRCC 组织中ELTD1 表达和甲基化的差异水平,探讨 ELTD1 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通过TIMER2.0 数据库评估ccRCC 免疫细胞浸润,筛选ELTD1 相关免疫 检查点基因,进行GO 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基因共表达分析、筛选与ELTD1 相关的基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ELTD1 在ccRCC 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TCGA-KIRC 队列中,ELTD1 的甲基化水平与其表达呈负相关(R=-0.37,P<0.01)。 ELTD1 转录表达在ccRCC 患者年龄、T 分期、M 分期、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且高表达ELTD1 与较 长的OS 和PFS 密切相关(HR=0.55、0.63,均P<0.01),ELTD1 高表达是ccRCC 的独立保护因素。ELTD1 表达与B 细胞、CD4+ T 细 胞、CD8+ T 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免疫浸润呈显著负相关(R=-0.16、-0.27、-0.25、-0.31、-0.27,均P<0.01)。GO 功能和 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生成及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在ELTD1 高表达表型中显著富集(均P<0.01)。ELTD1 共表达基因 的生存分析提示,其肿瘤抑制作用与共表达网络有关。结论:ELTD1 在ccRCC 组织中高表达和低甲基化是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且与免疫浸润相关。
    9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FOLFOX4 或XELOX 治疗ⅢⅢ/ⅣⅣ期结肠癌术后患者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戴玉容,郭朝晖
    2022, 29(12):1125-112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12.009
    [摘要](78) [HTML](0) [PDF 900.25 K](283)
    摘要:
    目的:探讨脾多肽联合FOLFOX4 或XELOX 方案用于Ⅲ/Ⅳ期结肠癌患者术后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 收集选择2017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在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晚期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60 例临床资料。将患者分 为脾多肽注射液、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组[脾多肽+FOLFOX4 组(脾F 组),n=80]与脾多肽注射液、奥沙利铂联合卡培 他滨组[脾多肽+XELOX 组(脾X 组),n=80],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8 周开始进行6 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1 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免疫水平、营养状况、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为期2 年的随访观察。结果:与脾F 组相比,脾X 组患者的ORR 和DCR 均显著提高(均P<0.05);CD3+ T、CD4+ T、NK 细胞百分率、EORTC QLQ-C30 评分和PNI 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NLR、LMR、CA125、CA199、CEA均显著下降(均P<0.05)。脾X 组患者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神经毒性、口腔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等 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两组患者2 年PFS 和OS 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在Ⅲ/Ⅳ期结肠癌术 后患者的治疗中,脾多肽注射液联合XELOX方案比联合FOLFOX4方案在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10  PD-L1:CD80 顺式作用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启示
    魏枫,任秀宝
    2022, 29(12):1130-113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12.010
    [摘要](92) [HTML](0) [PDF 2.14 M](864)
    摘要:
    免疫检查点(IC)分子CTLA-4 和PD-1/PD-L1 的发现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既往对IC 受体与配体相互作 用的认识通常基于反式作用,即受体和配体分别在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揭示,肿瘤微环境中DC 的细 胞膜上同时表达的PD-L1 与CD80 之间的顺式作用在抗肿瘤免疫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DC 细胞膜上的PD-L1 与CD80 形成 顺式异二聚体之后,其中的PD-L1 不能再与T 细胞膜上的PD-1 结合,但其中的CD80 却仍可以活化T 细胞膜上的CD28。更重要 的是,PD-L1:CD80 顺式异二聚体对T 细胞PD-1 和CD28 活化能力的这种差异直接关系到肿瘤对于不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反应。
    11  潜伏期相关核抗原在卡波西肉瘤发生及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张盼盼,王鹏,康晓静
    2022, 29(12):1136-114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12.011
    [摘要](95) [HTML](0) [PDF 604.99 K](277)
    摘要:
    潜伏期相关核抗原(LANA)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关键致癌蛋白,在卡波西肉瘤(KS)的多种致病途径 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参与KSHV 与宿主基因共复制、协助建立KSHV 基因组表观遗传修饰、调节KSHV 潜伏和裂解生命周期、 协助宿主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调节宿主细胞代谢等,通过影响KSHV 和宿主细胞重编程促进KS 的发生发展。 LANA 不仅可作为临床检测KSHV 感染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更有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目前已开展多项靶向LANA 的 研究,其中利用CRISPR/Cas9 技术靶向编码LANA 的ORF73 基因、以结构为基础筛选及合成的LANA 结合位点小分子抑制剂和 LANA 调节因子抑制剂在相关细胞和动物实验中显示出对KSHV 相关恶性肿瘤的治疗潜力,针对LANA 的靶点干预可能为及 KSHV 相关恶性肿瘤抗病毒治疗的新策略。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