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9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创新与联合:肿瘤免疫细胞因子综合治疗的最佳组合的迭代与探索
    钱程,于益芝
    2022, 29(3):167-17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01
    [摘要](231) [HTML](0) [PDF 949.07 K](429)
    摘要:
    细胞因子作为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一环,曾是肿瘤免疫疗法中的一颗闪耀的明星。站在肿瘤免疫治疗策略转换的时代潮头,肿瘤免疫细胞因子综合治疗通过理论创新、技术革新和多种优化组合,不断迭代和探索,逐步改变了肿瘤免疫单药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局面,从而再创辉煌,为肿瘤的综合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式。对肿瘤微环境细胞间通讯方式的新认识、肿瘤免疫新型细胞因子和新型修饰产品等的研发、共享信号受体独特结构的发现以及与新一代抗肿瘤治疗手段的联合等为肿瘤细胞因子疗法的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发展彰显了“创新与联合”在肿瘤免疫细胞因子综合治疗策略设计中的指导作用,对于其他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的研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靶向融合肽IL-4Rα-lytic对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的抑制作用
    郑响,陈小亭,蔡启良,魏芳
    2022, 29(3):175-18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02
    [摘要](147) [HTML](0) [PDF 3.79 M](378)
    摘要:
    目的: 探讨靶向融合肽IL-4Rα-lytic对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阳性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细胞的体内外杀伤作用及其安全性。 方法: 应用 MTT 法检测 IL-4Rα-lytic 对 KSHV 阳性PEL细胞BCBL-1和BCP-1的杀伤能力。通过FCM检测IL-4Rα-lytic 诱导 KSHV 阳性 PEL 细胞凋亡的情况。建立 BCBL-1 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连续3周(3次/周)腹腔注射IL-4Rα-lytic后,通过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评估IL-4Rα-lytic对小鼠体内BCBL-1细胞移植瘤的抑制效果,并通过H-E染色和全血分析法检测其毒副作用。 结果: 靶向融合肽IL-4Rα-lytic在体外对两种KSHV阳性PEL细胞BCBL-1和BCP-1均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均P<0.01),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杀伤作用(均P<0.01)。靶向融合肽IL-4Rα-lytic可诱导KSHV阳性PEL细胞BCBL-1和BCP-1凋亡(均P<0.05)。靶向融合肽IL-4Rα-lytic显著抑制BCBL-1细胞小鼠移植瘤的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明显的器官毒性(均P>0.05),同时不会造成体质量异常(P>0.05)。 结论: 靶向融合肽IL-4Rα-lytic在体内外均显著抑制KSHV阳性PEL细胞的生长,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有望为PEL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3  CD3ζ链引入YRHQ基序可增强靶向HER2的CAR-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王田,张征峥,王晓峰,张紫梦,张雨晴,马翠卿,宋淑霞
    2022, 29(3):181-18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03
    [摘要](132) [HTML](0) [PDF 6.03 M](394)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靶向HER2的CAR的CD3ζ链胞内区引入YRHQ基序对CAR-T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及免疫记忆形成的影响。 方法: 通过DNA合成获得包含靶向HER2的编码抗原受体H28ζ或H28ζ(YRHQ)的DNA片段,通过慢病毒载体将不同CAR的DNA片段分别转导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制备靶向HER2的H28ζ-CAR-T及H28ζ(YRHQ)-CAR-T细胞。扩增过程中对不同CAR-T细胞进行计数,FCM检测CAR的表达率。将CAR-T细胞分别与HER2阳性的SKOV3、MDA-MB-453或HER2阴性的MCF-7细胞共培养,LDH释放法检测其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IL-2、IFN-γ和颗粒酶B的水平,WB法检测STAT3磷酸化水平及免疫检查点分子TIM-3和PD-1的表达,通过FCM检测CCR7、CD45RO的表达,分析CAR-T细胞的表型。 结果: H28ζ-CAR-T和H28ζ(YRHQ)-CAR-T细胞扩增能力较好,体外培养7 d时扩增4~5倍。H28ζ-CAR和H28ζ(YRHQ)-CAR表达率分别为(33.3±2.85)%和(28.30±3.2)%。H28ξ(YRHQ)-CAR-T细胞的杀伤活性较H28ζ-CAR-T细胞更高(P<0.05)。经HER2抗原刺激后,与T细胞或H28z-CAR-T细胞比较,H28ξ(YRHQ)-CAR-T细胞的STAT3磷酸化水平较H28ξ-CAR-T细胞明显升高(P<0.01);而两者间PD-1和TIM-3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未经抗原刺激的CAR-T细胞CCR7和CD45RO表达与正常T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KOV3细胞共培养后,与T细胞或H28z-CAR-T细胞比较,H28ξ(YRHQ)-CAR-T细胞中 T EM 细胞比例明显增加、T CM 细胞比例明显减少(均P<0.05)。 结论: 在CD3胞内区引入YRHQ基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AR-T细胞的杀伤潜力。
    4  环状RNA_000926通过靶向miR-411-5p调控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王娜,张霞,李淼,张华林,王玉净
    2022, 29(3):189-19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04
    [摘要](144) [HTML](0) [PDF 4.38 M](394)
    摘要:
    目的: 探讨环状RNA_000926 (circ_000926)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30例宫颈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宫颈癌细胞HeLa、SiHa和正常宫颈细胞Ect1/E6E7,用qPCR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circ_000926和miR-411-5p的表达水平。将circ_000926过表达质粒及空白质粒、circ_000926小干扰 RNA 及阴性对照寡核苷酸、miR-411-5p mimic 和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 HeLa 和 SiHa细胞,分为pc-circ_000926组、pc-NC组、si-circ_000926组、si-NC组、miR-411-5p mimic组和miR-NC组。通过CCK-8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_000926与miR-411-5p之间的靶向关系,WB法检测细胞中Ki67、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癌旁组织和Ect1/E6E7细胞相比,宫颈癌组织和HeLa、SiHa细胞中circ_000926表达显著升高、miR-411-5p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pc-NC组相比,pc-circ_000926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增强、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中miR-411-5p表达显著降低、Ki6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si-NC组相比,si-circ_000926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1),细胞中miR-411-5p表达显著升高、Ki6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circ_000926靶向负向调控miR-411-5p表达,过表达miR-411-5p可逆转过表达circ_000926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结论: circ_000926通过靶向吸附miR-411-5p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5  干扰B7-H4表达通过下调E2F家族相关转录因子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陈昊川,郜赵伟,龙敏,刘冲,董轲,张惠中
    2022, 29(3):195-20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05
    [摘要](117) [HTML](0) [PDF 3.13 M](352)
    摘要:
    目的: 探讨干扰B7-H4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周期以及相关下游分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特异性靶向B7-H4的siRNA(siB7-H4)及其阴性对照(siNC)转染至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T47D和MCF-7细胞,分别命名为T47D-siB7-H4、T47D-siNC、MCF-7-siB7-H4和MCF-7-siNC组。用qPCR法和WB法验证siRNA干扰效果及其对细胞周期分子cyclin D1表达的影响,CCK-8法和FCM分别检测干扰B7-H4表达对T47D和MCF-7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qPCR法检测B7-H4干扰对E2F家族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结果: 成功构建干扰 B7-H4 表达的乳腺癌T47D和MCF-7细胞。与T47D-siNC和MCF-7-siNC组相比,T47D-siB7-H4和MCF-7-siB7-H4组细胞中B7-H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均P<0.01),并伴有G1/S期细胞周期阻滞以及cyclin D1表达下调(均P<0.01),但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47D-siNC相比,干扰 B7-H4 后 T47D 细胞中 E2F1、E2F2、E2F7 和 E2F8 mRNA 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1);与MCF-7-siNC 相比,干扰 B7-H4后MCF-7细胞中E2F1、E2F2、E2F3、E2F7和E2F8 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干扰乳腺癌细胞B7-H4表达可下调cyclin D1和E2F家族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并抑制细胞增殖。
    6  miR-620通过靶向ING4调控乳腺癌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
    谢文蕊,邓程伟,符正奇,张志东,吴进盛
    2022, 29(3):202-20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06
    [摘要](110) [HTML](0) [PDF 3.84 M](362)
    摘要:
    目的: 探讨miR-620对乳腺癌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21例乳腺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乳腺癌细胞 MCF-7、BCaP-37和乳腺上皮细胞HBL-100,采用q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细胞中miR-620和生长抑制因子4(ING4)mRNA的表达。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620抑制剂(anti-miR-620)和抑制剂阴性对照(anti-miR-NC)、anti-miR-620和ING4小干扰RNA(si-ING4)、anti-miR-620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序列(si-NC)转染至MCF-7细胞,经放射处理后(依次记为IR+anti-miR-620组、IR+anti-miR-NC组、IR+anti-miR-620+si-ING4组、IR+anti-miR-620+si-NC组),利用克隆形成实验、MTT法和FCM分别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B法验证miR-620和ING4的靶向关系。 结果: 与癌旁组织和HBL-100细胞比较,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 miR-620 表达均显著升高(均 P<0.01)、ING4 mRNA 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IR+anti-miR-NC组比较,IR+anti-miR-620组MCF-7细胞增殖活力、S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放射敏感性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IR+anti-miR-620+si-NC组比较,IR+anti-miR-620+si-ING4组MCF-7细胞增殖活力、S期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均P<0.01),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和放射敏感性均显著降低(均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ING4是miR-620的靶基因,miR-620靶向负性调控ING4表达。 结论: 敲减miR-620可能通过上调ING4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和放射敏感性。
    7  CTHRC1通过活化FAK-ERK1/2信号通路促进膀胱癌5637细胞迁移和侵袭
    印胡滨,何卫阳,周翔,苟欣
    2022, 29(3):209-21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07
    [摘要](83) [HTML](0) [PDF 7.21 M](351)
    摘要:
    目的: 探讨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 (CTHRC1)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563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利用TCGA和Arrayexpress 数据库中膀胱癌基因表达数据,分析CTHRC1转录和翻译水平。收集2014年9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144例膀胱癌组织和25例全膀胱切除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膀胱癌细胞RT4、5637、T24、UMUC-3、TCCSUP和输尿管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qPCR法和WB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CTHRC1的表达水平,通过Kaplan-Meier曲线分析CTHRC1表达对总生存期(OS)的影响。运用RNAi技术,敲降5637细胞CTHRC1表达后,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CTHRC1表达下调对563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CTHRC1相关的潜在信号通路,WB法检测敲降CTHRC1表达对FAK-ERK1/2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CTHRC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CTHRC1高表达组患者5 年 OS 较低表达患者缩短(P<0.05)。干扰CTHRC1表达后,膀胱癌 5637 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1)。GSEA预测显示,CTHRC1高表达组主要富集在黏着斑激酶(FAK)、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FAK和ERK1/2信号通路。WB法实验结果表明,重组CTHRC1蛋白促进膀胱癌5637细胞FAK-ERK1/2信号通路活化(P<0.05或P<0.01)。 结论: CTHRC1在MIBC中表达上调,且与膀胱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THRC1促进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该过程可能与FAK-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8  LINC00997在胃贲门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SGC7901细胞迁移、侵袭和EMT的影响
    梁佳,沈素朋,郭炜,郭艳丽,董稚明
    2022, 29(3):218-22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08
    [摘要](92) [HTML](0) [PDF 2.52 M](327)
    摘要:
    目的: 检测LINC00997在胃贲门腺癌(GCA)组织及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探讨敲减LINC00997对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 方法: 基于TCGA和GTEx数据库分析LINC0099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应用qPCR法检测68例GCA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以及胃癌细胞中LINC0099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通过划痕愈合、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敲减LINC00997 对 SGC7901 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PCR 法和 WB 法检测敲减LINC00997对EMT 相 关 标 志 物 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的影响。 结果: LINC0099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LINC00997高表达组患者的OS及DFS显著低于LINC00997低表达组患者(P<0.01 或 P<0.05)。在 68例在GCA组织中,LINC0099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其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及 OS相关联(P<0.05或P<0.01)。敲减LINC00997的 SGC7901 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均 P<0.01),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显著升高,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LINC00997在GCA组织和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其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及EMT进程,有望成为GCA患者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9  抗PD-1单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杨玥,连斌,王轩,斯璐,迟志宏,盛锡楠,毛丽丽,崔传亮,郭军
    2022, 29(3):225-22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09
    [摘要](112) [HTML](0) [PDF 857.83 K](378)
    摘要:
    目的: 探讨抗PD-1单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抗PD-1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替莫唑胺±顺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治疗的14例(男6、女8例)不可切除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及安全性数据(CTCAE 5.0标准)。 结果: 14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均纳入生存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5.50个月(95% CI: 0~13.12个月),中位PFS为7.43个月(95% CI: 3.07~11.79个月),中位OS为13.50个月(95% CI: 5.19~21.81个月),中位起效时间为1.5个月;ORR为28.6%(4例均为部分缓解),DCR为85.7%;不良反应多为1~2级。结论: 抗PD-1单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在晚期黑色素患者中显示出初步的有效性及良好的安全性,此可能为晚期黑色素瘤的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10  β-1,6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谭晓龙,朱君,杨涛,吴峰阶
    2022, 29(3):230-23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10
    [摘要](80) [HTML](0) [PDF 7.64 M](304)
    摘要:
    目的: 探讨β-1,6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2 (GCNT2)基因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GC发生、发展和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TIMER、GEPIA2、Oncomine和UALCAN等数据库数据,以及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25例GC患者的癌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分析GCNT2基因在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GC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利用LinkedOmics、GSEA和ssGSEA分析GCNT2所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及其与免疫浸润之间的相关性。将pc-GCNT2及其阴性对照质粒转染进胃癌SGC-7901和BGC-823细胞,用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GCNT2对G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WB法检测细胞中GCNT2、STAT3和PD-L1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GCNT2 mRNA在G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或P<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其对GC诊断有较高的价值。GCNT2在GC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显著高于癌旁组织,GCNT2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是参与细胞形态发生的成分、细胞间黏附、多细胞生物信号和突触传递等。单基因GSEA分析发现,GCNT2在GC中主要抑制IL-6/JAK/STAT3、IL-2/STAT5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α/γ干扰素响应与NF-κB表达等。GCNT2的表达与GC组织的免疫浸润具有显著相关性。过表达GCNT2可显著抑制G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P<0.01),降低细胞中STAT3和PD-L1的表达水平(均P<0.01)。 结论: GCNT2基因在GC组织中低表达,与GC的诊断及预后显著相关,其主要通过抑制IL-6/JAK/STAT3和免疫相关致癌信号通路而在G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1  长链非编码RNALUCAT1在恶性肿瘤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易,李仲珉,张雅敏
    2022, 29(3):239-24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11
    [摘要](121) [HTML](0) [PDF 589.14 K](347)
    摘要: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且不具备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目前认为lncRNA可以从多个维度对DNA、RNA和蛋白质的功能进行调控。肺癌相关转录物1(LUCAT1)是最早在吸烟的肺癌患者组织中发现的一种lncRNA,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UCAT1在多种类型肿瘤中表达异常,可通过DNA甲基化、竞争性结合靶基因mRNA和蛋白质等多种形式参与分子调控,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过程,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临床肿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的潜在靶点。此外,LUCAT1在胃癌、肝细胞癌、肾癌、卵巢癌及乳腺癌等多种类型肿瘤细胞中表达上调,并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OS等临床特征显著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LUCAT1在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和功能,以及在预后评估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2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倪佑佳,刘华宝,李麟
    2022, 29(3):245-25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12
    [摘要](102) [HTML](0) [PDF 1.61 M](310)
    摘要:
    恶性肿瘤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成为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USP18)是蛋白翻译后修饰酶的一种,具有去泛素化酶活性,能够特异性地将干扰素刺激基因15 (ISG15)从底物蛋白上移除,也可调控干扰素信号通路,阻碍ISG的表达,在感染、免疫等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USP18在多种类型肿瘤中高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能够影响肿瘤增殖和凋亡,调控肿瘤细胞代谢、侵袭和转移。此外,USP18还可影响肿瘤细胞的放射和化学治疗的敏感性,并调控部分免疫细胞的功能。因此,开发 USP18 的特异性抑制剂,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一种新思路。
    13  细胞焦亡诱导在抗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张梦丹,王毅刚
    2022, 29(3):251-25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13
    [摘要](115) [HTML](0) [PDF 2.10 M](345)
    摘要: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的方式,是一种受焦孔素(GSDM)家族调控的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其主要特征是膜穿孔、细胞肿胀及细胞破裂。细胞焦亡发生的机制分为由GSDMD介导的Caspase-1和Caspase-4/-5/-11依赖性经典炎症小体途径和由GSDME介导的Caspase-3和颗粒酶依赖性非经典炎症小体途径等。近年来研究显示,细胞焦亡具有抑制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双重作用,并且细胞焦亡的诱导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也发挥双重效应:一方面通过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形成肿瘤微环境,抑制抗肿瘤免疫,另一方面则通过引发抗肿瘤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此外,细胞焦亡的诱导在化疗及其他联合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中药及其提取物调控细胞焦亡的诱导对于治疗肿瘤至关重要。
    14  CAR-T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孟献影,蒋敬庭
    2022, 29(3):258-26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3.014
    [摘要](130) [HTML](0) [PDF 575.16 K](367)
    摘要: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是通过基因修饰获得携带识别肿瘤抗原特异性受体T细胞的个性化治疗方法。近年来,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实体瘤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多数且疗效差。CAR-T细胞治疗NSCLC主要在下述多个方面取得进展,包括CAR-T细胞分子结构的不断优化设计、CAR-T细胞治疗NSCLC的潜在靶标(如PD-L1、B7H3、MSLN、EGFR、PSCA、MUC1和LUNX)的发现、CAR-T细胞治疗联合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的机制与临床前动物实验的效果等。CAR-T细胞治疗NSCLC也存在许多困难,如CAR-T细胞在实体瘤中浸润性差、肿瘤特异性抗原缺乏、严重副作用的发生等。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