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9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个体化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过继免疫:任重道远,砥砺前行
    李青,丁振宇,魏于全
    2022, 29(6):509-51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01
    [摘要](73) [HTML](0) [PDF 3.88 M](163)
    摘要:
    近年来,肿瘤新抗原掀开了个体化免疫治疗的新篇章,作为基于新抗原个体化免疫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抗原特异 性T细胞的过继输注(ACT)疗法备受瞩目。本文将首先从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ACT治疗应用策略及临床应用现状介绍新抗原 特异性T细胞ACT治疗这一新兴的精准免疫治疗的发展现状,然后从新抗原的预测、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筛选及扩增等方面系 统地总结新抗原T细胞ACT治疗所面临的阻碍和挑战,最后从优化新抗原预测、增加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数量和多样性、防止新 抗原特异性T细胞过度分化或死亡、缩短生产周期和减少生产成本及探索联合治疗方式等五个方面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机遇和 研究方向进行重点阐述。
    2  减毒沙门菌治疗肿瘤:升级与希望
    郭艳霞,郑金海
    2022, 29(6):519-52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02
    [摘要](50) [HTML](0) [PDF 1.00 M](158)
    摘要:
    减毒沙门菌对实体瘤具有广谱的肿瘤靶向特异性,其可通过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抑 制肿瘤的发展;高度的肿瘤靶向特异性使得减毒沙门菌可作为理想的抗癌药物与影像探针的表达和递送载体,实现肿瘤诊疗一 体化。减毒沙门菌在基础或临床领域已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可期。对减毒沙门菌的抗肿瘤机 制、应用现状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如何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对减毒菌的安全性、靶向性和抗癌效果等方面进行提 升,将促进减毒沙门菌的转化应用,实现免疫学、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望为临床肿瘤生物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3  circ_0000615通过靶向miR-432-5p调控胆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关沧海,王海存,于少博,高欣,姜兴明,孙东升
    2022, 29(6):527-53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03
    [摘要](47) [HTML](0) [PDF 5.09 M](174)
    摘要:
    目的:探讨circ_0000615在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胆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 qPCR 检测 circ_0000615 在正常胆管上皮 HIBEC 细胞和胆管癌 CCLP-1、QBC939、TFK-1 和 RBE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实 验 验 证 circ_0000615 与 miR-432-5p 的靶向关系。将 si-NC、si-circ_0000615(si-circ-1、si-circ-2)、inhibitor-NC 和 inhibitor-miR-432-5p 转染至 CCLP-1 和 QBC939 细胞 ,转染细胞分为 si-NC 组、si-circ-1 组、si-circ-2 组、si-NC+inh-NC组、si-NC+inh-miR-432-5p组和si-circ-1+inh-miR-432-5p 组,通过 CCK-8、EdU和Transwell实验 检 测 各 转染组胆管 癌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在胆管癌细胞中 circ_0000615 呈高表达而 miR-432-5p 呈低表达(P<0.05或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circ_0000615与miR-432-5p之间存在靶向关系(P<0.01);敲减circ_0000615可明显抑制CCLP-1、QBC939 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 或 P<0.01);下调 miR-432-5p 可部分逆转敲减 circ_0000615 对胆管癌 CCLP-1 和QBC93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circ_0000615通过靶向miR-432-5p调控胆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4  lncRNA SNHG14通过靶向miR-433-3p调控甲状腺癌SW579细胞的恶 性生物学行为
    马文飚,石博,夏蕾,乜茹,桑子江,马鑫
    2022, 29(6):534-54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04
    [摘要](46) [HTML](0) [PDF 3.94 M](163)
    摘要:
    目的:探讨 lncRNA SNHG14 对甲状腺癌 SW57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用qPCR检测甲状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SNHG14与miR-433-3p 的表达;根据转染物的不同,将 SW579 细胞分为 si-NC 组(转染si-NC)、si-SNHG14组(转染si-SNHG14)、miR-NC组(转染 miR-NC)、miR-433-3p mimic 组(转染 miR-433-3p mimic)、si-SNHG14+anti-miR-NC 组(共转染si-SNHG14与anti-miR-NC)和si-SNHG14+anti-miR-433-3p组(共转染si-SNHG14与anti-miR-433-3p)。MTT法、FCM、Transwell 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后SW579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改变;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NHG14是否可结合miR-433-3p,qPCR法检测SNHG14与miR-433-3p之间的相互调控关系。结果:SNHG14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miR-433-3p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抑制SNHG14的表达或过表达miR-433-3p 可使SW579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迁移与侵袭细胞数减少(均 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G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且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SNHG14可结合miR-433-3p,抑制SNHG14的表达可提高SW579细胞中miR-433-3p水平(均P<0.05)。同时抑制miR-433-3p 和SNHG14的表达可部分逆转后者对SW579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均P<0.05)。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 SNHG14呈高表达、miR-433-3p呈低表达,lncRNA SNHG14可通过靶向结合miR-433-3p促进甲状腺癌SW57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而抑制细胞凋亡。
    5  miR-323a-3p通过靶向结合TM4SF1而调控NSCLC A549细胞的增殖、 迁移和侵袭
    金曼,王彤辉,任小飞,李淼
    2022, 29(6):541-54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05
    [摘要](54) [HTML](0) [PDF 3.08 M](167)
    摘要:
    目的:探究miR-323a-3p、四次穿膜蛋白超家族成员1(TM4SF1)在NSCL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两者间的靶向调控关系,观察两者表达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间青海省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20例NSCL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qPCR和WB法检测癌组织中miR-323a-3p、TM4SF1 mRNA 和TM4SF1蛋白的表达。向A549细胞转染miR-323a-3p mimic,采用MTT法、Transwell法、WB法检测miR-323a-3p过表达对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TM4SF1、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p21、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工具 StarBase 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 miR-323a-3p 与 TM4SF1 靶向关系。将 si-TM4SF1 转染至 A549 细胞,以及分别将 miR323a-3p mimic 与 pcDNA 或 pcDNA-TM4SF1 共转染 A549 细胞,评估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同时建立各组细胞的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在14、21和28 d时测量并计算移植瘤体积。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组织中miR-323a-3p表达水平明显下调,TM4S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均P<0.01)。miR-323a-3p过表达或抑制TM4SF1表达都会降低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cyclin D1、MMP-2、MMP-9蛋白表达而促进p21蛋白表达,并且抑制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均P<0.01)。生物信息学StarBase工具预测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323a-3p能够靶向结合TM4SF1基因并调控 TM4SF1的表达。上调TM4SF1表达后,miR-323a-3p过表达对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cyclin D1、MMP-2、MMP-9蛋白表达、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均被部分逆转(均P<0.01),对p21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也被逆转(P<0.01)。结论:miR-323a-3p 通过靶向下调肺癌A549细胞中TM4SF1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裸鼠移植瘤生长。
    6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KYSE-150细胞 增殖、凋亡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马晓丽,高艳,魏瑜,曹雷雨,张周华,张莉
    2022, 29(6):549-55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06
    [摘要](45) [HTML](0) [PDF 4.26 M](160)
    摘要:
    目的:分析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KYSE-150细胞增殖、凋亡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75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和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K 的表达情况;qPCR法检测ESCC细胞ECA109、TE-1、EC9706、KYSE-150中ILK mRNA的表达,选用ILK表达最高的KYSE-150细胞进行后续细胞功能学研究。使用ILK干扰慢病毒感染KYSE-150细胞下调ILK的表达,qPCR和WB法检测ILK基因敲降效率;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FACS检测干扰ILK表达对KYSE-150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水平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干扰ILK对KYSE-150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ESCC 组织中 ILK 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ILK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ILK干扰慢病毒感染的KYSE-150细胞中ILK mRNA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ILK蛋白水平表达下调,以上结果提示ILK敲降成功。与感染阴性对照病毒的KYSE-150细胞相比,ILK干扰慢病毒感染的 KYSE-150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数均显著降低(均 P<0.05),但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缓慢,移植瘤的质量及体积均较小(均 P<0.05)。结论:ESCC组织中ILK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且ILK高表达与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联;抑制ILK基因可导致KYSE-150细胞增殖能力降低,促进细胞凋亡而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
    7  miR-32-5p通过靶向下调EZH2的表达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恶性 生物学行为与裸鼠移植瘤生长
    柳君君,张燕燕,雷衡阳
    2022, 29(6):557-56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07
    [摘要](38) [HTML](0) [PDF 9.64 M](161)
    摘要:
    目的:探究miR-32-5p通过靶向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ZH2)对胰腺癌PANC-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胰腺癌组织中EZH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的预后生存期的关系,并分析miR-32-5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qPCR法检测正常胰腺HPDE6-C7细胞和胰腺癌PANC-1、AsPC-1、SW1990细胞中miR-32-5p和EZH2 mRNA的表达,通过LipofectamineTM 2000将miR-NC、miR-32-5p mimic、miR-32-5p inhibitor、pcDNA-NC、pcDNA EZH2质粒分别转染PANC-1细胞,其分为对照组(不转染)、miR-NC组(转染miR-NC)、miR-32-5p mimic组(转染miR-32-5p mimic)、Anti-miR-32-5p 组(转染miR-32-5p inhibitor)、miR-NC+pcDNA-NC组(转染miR-NC+pcDNA-NC)、miR-NC+pcDNA EZH2组(转染miR-NC+pcDNA EZH2)、miR-32-5p mimic+pcDNA-NC组(转染miR-32-5p mimic+pcDNA-NC)、miR-32-5p mimic+pcDNA EZH2组(转染miR-32-5p mimic+pcDNA EZH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2-5p与EZH2的靶向关系;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WB法检测各组细胞EZH2、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裸鼠成瘤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 PANC-1 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移植瘤组织中Ki67和MMP-2的表达。结果:GEPIA数据库显示胰腺癌组织中EZH2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患者预后生存期与EZH2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miR-32-5p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肿瘤分化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关联(均P<0.05);与HPDE6-C7细胞相比,PANC-1、AsPC-1、SW1990细胞中miR-32-5p呈高表达、EZH2 mRNA呈低表达、miR-32-5p表达水平与EZH2 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miR-32-5p靶向EZH2且抑制其表达(均P<0.05);过表达miR-32-5p能够下调Ki67、MMP-2、N-cadherin 表达水平、上调 E-cadherin 表达水平,抑制 PANC-1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移植瘤质量增加(均 P<0.05)。结论:miR-32-5p能够靶向调控EZH2从而影响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EMT进程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
    8  真实世界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疗策略
    黄洁丽,牛崇峰,朱斌,龚涌灵
    2022, 29(6):567-57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08
    [摘要](42) [HTML](0) [PDF 569.99 K](161)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真实世界多原发癌(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传统治疗联合生物治疗诊疗策略,以期提高对MPC的 诊治水平。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科及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2016年1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就MPC的发病率、病理特征、临床治疗及预后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总 计收治2 5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筛选出MPC 24例,MPC的总体发生率为0.94%(24/2 550);其中双重癌发生率为0.86%(22/2 550)、三重癌发生率为0.08%(2/2 550)。第二原发癌发病间隔时间在3年以内者有15例(占62.5%,15/24),在5年以内者有18例 (占75%,18/24),最长间隔时间为30年。首发癌和第二原发癌均以消化系统肿瘤最常见,其次是呼吸系统肿瘤。经外科手术或 放、化疗后的3年生存率为58.3%(14/24)、5年生存率为45.8%(11/24)。结论:通过对MPC 临床病例特征及传统治疗联合生物治 疗诊疗策略的探讨,做到早期诊断(避免误漏诊),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9  乳腺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姜楠,应志涛
    2022, 29(6):571-57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09
    [摘要](61) [HTML](0) [PDF 1.69 M](165)
    摘要:
    目前国际上取得重大进展的四类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T)技术主要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CAR-T细胞、 TCR-T细胞和CAR-NK细胞治疗。乳腺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TIL能预测乳腺癌的预后,间质TIL增加与良好的预后相关;CAR-T 细胞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取得巨大突破后,现已用于靶向实体肿瘤治疗,并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开展了多种靶点的临 床试验;TCR-T细胞疗法依赖于MHC,可以识别MHC分子呈递的任何抗原,具有更广泛的靶抗原,在治疗实体瘤方面更有前景, 多项乳腺癌TC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CAR-NK细胞治疗是通过借鉴CAR-T细胞的结构而设计的,具有出色的抗肿 瘤能力,比CAR-T细胞疗法更安全,可能将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新的更大发展。ACT在乳腺癌的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仍具挑 战,其中TIL疗法难以产生足量的特异性T细胞,CAR-T和CAR-NK细胞疗法均不同程度存在细胞的持久性、快速归巢到肿瘤 床、毒性和转导效率等问题。尽管存在不足,但随着基因工程、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迅速发展,相信ACT技术有 望为乳腺癌患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10  HSP70抑制剂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刘艳飞,张春泽,张庆怀
    2022, 29(6):580-58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10
    [摘要](42) [HTML](0) [PDF 626.03 K](152)
    摘要:
    热激蛋白70(HSP70)有维持细胞生存和功能的重要作用,在包括结直肠癌(CRC)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过表 达。HSP70抑制剂VER-155008可以通过抑制HSP70 ATP酶活性或与HSP70的不同结构域相互作用发挥抗肿瘤作用,纳米给药 系统为增强其疗效提供了可能。此外,钌(Ⅱ/Ⅲ)复合物与多种天然化合物对HSP70家族成员也能发挥抑制作用,参与调节CRC 发生发展中关键的信号通路,抑制CR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苯乙基磺酰胺衍生物、咪唑衍生物、MKT-077类抑制剂、藜芦碱、青 蒿素衍生物等通过不同途径诱导CRC细胞凋亡或降低其活性,亚甲蓝通过抑制HSP70发挥抗癌活性。以上抑制剂因其各自特 性,存在临床运用上的困难,还需探索以发挥作用或增强疗效。
    11  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郑维锋,卢创新,杨争艳
    2022, 29(6):587-59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11
    [摘要](38) [HTML](0) [PDF 1.25 M](161)
    摘要:
    近十年来,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乳腺癌亚型,已有6款新型靶向药物获批上市,分别为帕妥珠单 抗、T-DM1、吡咯替尼、来那替尼、图卡替尼和马吉妥昔单抗。临床试验证明这些药物可以显著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 和预后。其他靶向HER2相关信号通路的药物包括双特异单克隆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mTOR/PI3K/Akt信号抑制剂、CDK4/6 抑制剂、HER2疫苗和免疫检查点阻滞剂等已进入临床测试阶段。其中T-Dxd(即DS-8201a)、ARX788、SYD985、布帕尼西和GP2 疫苗,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显示了进入临床应用的良好潜力。
    12  前列腺相关基因4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守一,曾宇
    2022, 29(6):596-59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2.06.012
    [摘要](42) [HTML](0) [PDF 751.17 K](200)
    摘要:
    前列腺相关基因4(PAGE4)是近年来发现的与前列腺癌相关的一种应激反应蛋白,其对前列腺癌的影响是动态的调节 过程。在前列腺癌进展初期,PAGE4减弱雄激素受体的异常激活,抑制肿瘤细胞的EMT进程,同时干扰间质细胞与肿瘤细胞的 交互作用;而在疾病进展期,PAGE4的应激保护功能可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存活。此外,PAGE4作为癌/睾丸抗原(CTA) 家族成员之一,仅在胚胎组织及成熟睾丸组织中表达,但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则异常增高,使得PAGE4在前列腺癌诊疗中具有 一定应用价值。多项研究表明,PAGE4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前列腺癌术后的生存率呈正相关。因此,PAGE4在前列腺 癌的发生发展及其诊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分子机制和功能值得进一步探研。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