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0卷第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发现状与展望
    石刚,邓洪新
    2023, 30(7):541-55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01
    [摘要](248) [HTML](0) [PDF 1.00 M](1367)
    摘要: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抗原和抗肿瘤免疫反应机制的深入认识,肿瘤治疗性疫苗发展迅速,有望成为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新抗原的筛选、疫苗设计、疫苗递送系统、佐剂等关键技术的突破,进一步加速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在产品研发方面,众多国际大型的医药企业和新兴的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布局不同的肿瘤治疗性疫苗项目,多个肿瘤治疗性疫苗获批上市,但临床效果欠佳。尽管目前肿瘤治疗性疫苗大多处于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阶段,但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发现状(主要聚焦当前发展迅速的个性化新抗原疫苗、DC疫苗和mRNA疫苗),总结了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为未来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和产品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2  miR-216b-5p靶向ATG5介导自噬逆转食管癌Eca109细胞的顺铂耐药性
    邱善婷,李晓燕,陈哲聪,高梦源,金舒怡,陈文虎
    2023, 30(7):552-55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02
    [摘要](111) [HTML](0) [PDF 7.70 M](294)
    摘要:
    目的:探讨miR-216b-5p 对食管癌Eca109 细胞顺铂(DDP)耐药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PCR 法检测miR-216b-5p 在食管癌细胞TE-1、KYSE-150、Eca109 和耐药细胞Eca109/DDP 中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216b-5p mimic 及mimic NC、自噬相关蛋白5(ATG5)过表达质粒转染到Eca109/DDP 细胞中,用CCK-8、EdU 法和FCM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mRFP-eGFP-LC3双荧光标记实验检测mRFP-eGFP-LC3慢病毒感染后各组细胞自噬发生情况, WB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和P62 表达。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16b-5p与ATG5的靶向关系,WB法检测ATG5的表达。建立裸鼠Eca109/DDP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miR-216b-5p过表达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miR-216b-5p在TE-1、KYSE-150、Eca109 和Eca109/DDP 细胞中均呈低表达(均P<0.05)。过表达miR-216b-5p可显著抑制Eca109/DDP 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均P<0.05),减少细胞中自噬小体数量(P<0.05),下调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 1蛋白水平、上调P62 蛋白水平(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216b-5p靶向并负调控ATG5的表达(P<0.05),过表达ATG5 可使miR-216b-5p mimic 对Eca109/DDP 细胞增殖、自噬的抑制作用和凋亡的诱导作用明显减弱(均P<0.05),自噬相关蛋白P62 表达降低、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 1 表达升高(均P<0.05)。荷瘤实验结果表明,miR-216b-5p 过表达可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5)。结论:miR-216b-5p过表达可逆转食管癌Eca10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负调控ATG5表达并影响细胞自噬有关。
    3  鸦胆子油乳剂对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付皓云,李嫚
    2023, 30(7):560-56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03
    [摘要](115) [HTML](0) [PDF 6.02 M](312)
    摘要: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剂(BJOE)对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按干预措施的不同,将TE-1细胞分为对照组、RAPA(自噬激动剂)组、740Y-P(PI3K激活剂)组、BJOE 组、BJOE+RAPA组和BJOE+740Y-P 组。采用FCM、克隆形成、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凋亡、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qPCR 法检测细胞中PI3K、Akt、mTOR、LC3Ⅰ、LC3Ⅱ、p62、Beclin 1、caspase-3的mRNA表达,WB法检测PI3K、Akt、mTOR及其磷酸化、LC3Ⅱ/Ⅰ、p62、Beclin 1、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APA组和BJOE 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均P<0.01),细胞克隆形成率、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中PI3K、Akt、mTOR 的mRNA 和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p62的mRNA 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LC3Ⅱ/Ⅰ、Beclin 1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740Y-P 组的结果则相反(均P<0.05);与RAPA组或740Y-P 组比较,BJOE+RAPA组或BJOE+740Y-P 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1),克隆形成率、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均P<0.01),PI3K、Akt、mTOR的mRNA和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p62 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LC3Ⅱ/Ⅰ、Beclin 1 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BJOE显著抑制TE-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与自噬,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4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麻疹减毒活疫苗191 株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
    姚梦玮,李玉迁,徐庆胜,方小菡,魏洪,迟茜文,刘蕊
    2023, 30(7):568-57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04
    [摘要](107) [HTML](0) [PDF 4.19 M](236)
    摘要:
    目的: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麻疹减毒活疫苗191 株(MV-Hu191)在体内外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4T1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MV-Hu191 对MDA-MB-231 和4T1细胞增殖的影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MV-Hu191 处理对MDA-MB-231 细胞中蛋白质谱的影响,多重数据库筛选蛋白质谱中的典型差异蛋白质并进行GO、 KEGG、亚细胞定位与功能注释。瘤内注射1×106 TCID50 MV-Hu191 干预4T1细胞移植瘤模型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组织中T细胞亚群,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MV-Hu191 具有抑制MDA-MB-231 和4T1细胞增殖的作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MV-Hu191 作用MDA-MB-231 细胞后明显上调蛋白质有38个、下调有1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主要参与细胞黏附、信号受体激活、细胞代谢、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22个差异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位于细胞外,KEGG功能分类显示与免疫调节功能相关的差异蛋白质最多且均为上调蛋白,包括C4A、C8B、 SERPINF2、A2M、SERPINC1、CTSB、SERPING1、C5;PPI 预测发现免疫相关差异蛋白与CD4、CD8、TNF-α 及IL-6 相互关联。体内实验结果显示,MV-Hu191 干预组小鼠脾组织中CD4+ T 细胞数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 T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和IL-6含量显著上升(均P<0.01)。结论:MV-Hu191 显著抑制MDA-MB-231、 4T1细胞增殖及拮抗4T1细胞荷瘤小鼠成瘤性,其机制可能是MV-Hu191通过激活免疫效应分子实现抗肿瘤作用。
    5  DJ-1 过表达通过PTEN/Akt 通路促进人胃癌MGC803 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与上皮间质转化
    周娟,夏红,刘芳,苏坚,苏波,苏琦
    2023, 30(7):577-58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05
    [摘要](113) [HTML](0) [PDF 11.51 M](267)
    摘要:
    目的:探讨DJ-1基因过表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转染技术构建DJ-1基因过表达MGC803 细胞,实验分为MGC803、空载体和DJ-1过表达组。采用MTT、平板克隆形成、细胞划痕和Transwell 实验分别检测DJ-1过表达对MGC803 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与侵袭的影响;qPCR和WB法检测DJ-1过表达对各组细胞DJ-1、PTEN、Akt、p-Akt、Snail、vimentin、E-cadherin、MMP-9与TIMP-3表达的影响,相差显微镜下观察MGC803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裸鼠荷瘤实验检测DJ-1过表达对MGC803细胞移植瘤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DJ-1基因稳定过表达的MGC803 细胞。与MGC803 组和空载体组比较,DJ-1过表达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克隆形成数均显著增加(均P<0.05),细胞迁移距离明显增加、划痕距离明显缩短(均P<0.05),迁移与侵袭细胞数显著增多(均P<0.05),DJ-1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PTEN mRNA与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Akt 总蛋白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p-Akt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 Snail、vimentin 与MMP-9表达上调、E-cadherin 与TIMP-3表达下调(均P<0.05)。相差显微镜下见长梭形细胞数目增多,圆形与椭圆形细胞减少,异型性更为明显。荷瘤裸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MGC803 组相比较,DJ-1过表达组MGC803 细胞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移植瘤质量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DJ-1过表达可通过PTEN/Akt 通路在体内外抑制MGC803 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与EMT。
    6  circSMARCA5通过CCL5富集Treg细胞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
    季娟娟,王谦,孙露露,郁文越,宝音,朱佳,田芳
    2023, 30(7):586-59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06
    [摘要](88) [HTML](0) [PDF 4.62 M](273)
    摘要:
    目的:检测circSMRCA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潜在功能和机制。方法:用qPCR 法检测circSMARCA5在NSCLC 组织中的表达。使用慢病毒转染法将circSMARCA5过表达质粒和对照质粒pLC5分别转染人肺癌A549 和H1975 细胞。采用qPCR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中circSMARCA5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克隆形成、细胞周期和异种移植瘤实验检测circSMARCA5 过表达对A549 和H1975 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KEGG和GO富集分析,确定circSMARCA5可能的靶基因。分别构建circSMARCA5过表达A549、Lewis 细胞BABL/c 裸鼠和免疫正常的C57 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ircSMARCA5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Lewis 细胞移植瘤组织中Treg 细胞水平的影响。结果:circSMARCA5在NSCLC 组织中呈高表达(P<0.01)。过表达circSMARCA5可以在体外促进NSCLC 细胞的增殖(P<0.05,P<0.01)。体内实验中,circSMARCA5 可以促进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1)。机制上,经KEGG 和GO 富集分析,确定C-C 趋化因子配体5(CCL5)为circSMARCA5 的下游靶基因。过表达circSMARCA5 组A549 和H1975 细胞中CCL5 的表达量增加(均P<0.05)。circSMARCA5 介导的CCL5 上调促进了免疫正常的C57 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C57 小鼠皮下移植瘤制备成的单细胞悬液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ircSMARCA5过表达组的Treg 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3.1±0.5)% vs (1.0±0.1)%,P<0.05]。结论:circSMARCA5在N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其可能通过CCL5将Treg 细胞招募到肿瘤中,导致肿瘤的免疫逃逸,促进NSCLC的进展。
    7  转录因子BATF3通过调控波形蛋白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甄超,牛云峰,刘亮,刘爽
    2023, 30(7):594-60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07
    [摘要](126) [HTML](0) [PDF 4.65 M](282)
    摘要:
    目的: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3(BATF3)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ccR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 年3月至2022 年1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手术切除的64例ccR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qPCR 法检测ccRCC组织、癌旁组织和肾癌ACHN、786-O细胞中BATF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cRCC 组织、癌旁组织中BATF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BATF3敲减及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786-O、ACHN 细胞,通过MTS 法、Transwell 实验检测BATF3 对786-O 或ACHN 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 法检测敲减或过表达BATF3 对786-O 或ACHN 细胞EMT 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CHIP、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BATF3是否与波形蛋白(VIM)启动子区结合并调控其转录,MTS法、Transwell 实验检测同时过表达BATF3及敲减VIM对786-O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ccRCC 组织中BATF3的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均P<0.01),并且BATF3 mRNA 与ccRCC 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关联(均P<0.01);与正常肾上皮细胞293T相比,BATF3 在ACHN 及786-O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均P<0.01)。敲减BATF3 表达均能明显抑制786-O 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P<0.01),过表达BATF3则均能促进ACHN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敲减或过表达BATF3能抑制786-O 细胞或促进ACHN细胞的EMT相关基因的表达(均P<0.01)。BATF3可与VIM启动子区的位点结合,直接调控VIM的转录表达。同时过表达BATF3及敲减VIM可逆转过表达BATF3对786-O 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论:BATF3在ccRCC 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其分化程度和TNM 分期密切关联;BATF3 通过调控VIM 的表达影响ACHN、786-O 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可作为临床治疗ccRCC的潜在靶点。
    8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HMGB1和IDO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崔雯瑄,赵薇,尚晓雅,杜彦艳,颜晰,马鸣
    2023, 30(7):603-61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08
    [摘要](94) [HTML](0) [PDF 2.47 M](262)
    摘要: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 年3月至2022 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初次住院治疗的95 例ESCC 患者作为ESCC 组,另选取40 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ELISA 法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HMGB1和IDO水平及不同组ESCC细胞培养上清中HMGB1、IDO和p65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全部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WB法检测仅敲低HMGB1基因表达或敲低HMGB1后再加入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对ESCC细胞HMGB1、IDO和p65表达的影响。结果:ESCC 组患者血清HMGB1 和IDO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血清HMGB1 和IDO 表达水平升高是ESCC 临床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二者联合检测对ESCC 临床进展预测价值更高(P<0.01);血清HMGB1 和IDO 与ESCC患者的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有明显关联(均P<0.05); ESCC组患者血清HMGB1与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 B细胞和NK细胞绝对计数值呈显著负相关,而与Treg 细胞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血清IDO 与外周血CD3+ T细胞百分率和绝对计数值、CD4+ T细胞百分率和绝对计数值、CD8+ T细胞和B细胞绝对计数值呈显著负相关,而与Treg 细胞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血清HMGB1和IDO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si-HMGB1组KYSE30和ECA109 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中IDO和p65 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 组和si-HMGB1+PMA组(均P<0.05)。结论:血清HMGB1和IDO与ESCC临床进展和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具有成为ESCC 肿瘤标志物和免疫治疗新靶点的潜力。HMGB1 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IDO表达,进行双靶点联合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9  79例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谷俊杰,李彩莉,代杰,毛丽丽,崔传亮,迟志宏,盛锡楠,斯璐b
    2023, 30(7):612-61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09
    [摘要](94) [HTML](0) [PDF 654.48 K](262)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恶性黑色素瘤(MEM)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以PD-1单抗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22 年6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暨肉瘤内科收治的手术不可切除或者转移性ME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病理资料、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和生存情况等。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进行疗效评估,用Kaplan-Meier 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有完整资料的MEM患者79例,中位年龄59.0岁。大部分患者发病时伴有进食哽噎和吞咽困难等症状,以食管下段发病最为常见,NRAS和KIT 基因突变的比例较高,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占21.5%;其中,17 例患者接受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案,62 例患者接受PD-1单抗为主的免疫治疗方案,客观有效率分别为5.9%和28.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5.3%和72.9%,总生存期(OS)分别为7个月[95%CI(0,16.7)个月]和13.2个月[95%CI(9.5,16.9)个月](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就诊时LDH水平、ECOG评分、是否有临床症状、是否接受PD-1单抗治疗与OS显著相关(P<0.05)。结论:MEM患者对PD-1单抗为主的免疫治疗应答较好,LDH升高、ECOG评分≥2分、就诊时有临床症状可能是预后的不良因素。
    10  酪蛋白激酶2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发展和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马诗雅,刘绍川,孙倩
    2023, 30(7):616-62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10
    [摘要](110) [HTML](0) [PDF 675.97 K](298)
    摘要:
    酪蛋白激酶2(CK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它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侵袭和转移,并协助肿瘤细胞抗凋亡,亦有助于形成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表明,CK2在乳腺癌细胞中呈过表达状态,是乳腺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蛋白激酶。目前,CK2作为乳腺癌的新型治疗靶点,其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但研发的各型CK2抑制剂已展现出抑制乳腺癌的巨大潜能。阐明CK2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CK2抑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现状,将有助于以CK2为靶点的乳腺癌靶向治疗。
    11  肿瘤引流淋巴结的特殊微环境及其靶向治疗
    李宇翔,刘芹,刘宝瑞
    2023, 30(7):622-62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11
    [摘要](110) [HTML](0) [PDF 625.19 K](2510)
    摘要:
    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介导肿瘤细胞转移和激发抗肿瘤免疫的双重作用。鉴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成功,需要对TDLN进行深入探讨以重新评估TDLN的手术切除与相关放疗。TDLN中有着与肿瘤微环境同样重要的特殊微环境,其中包括一系列免疫刺激和免疫抑制机制的对抗,并影响TDLN中包括T细胞、NK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及后续的抗肿瘤作用。TDLN间高度异质性也意味着需要对不同状态的TDLN采取系统化的研究以设计针对性的治疗措施。TDLN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可以通过靶向TDLN的方式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的效果。
    12  巨噬细胞相关的实体瘤治疗新策略
    李心航,陈丽华,唐康
    2023, 30(7):628-63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12
    [摘要](77) [HTML](0) [PDF 635.44 K](248)
    摘要:
    巨噬细胞在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巨噬细胞的实体瘤治疗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与巨噬细胞相关的实体瘤治疗新策略主要包括: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数量和表型及构建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前者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募集、耗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重编程TAM等方式,减弱TAM对实体瘤的促进作用,增强TAM的抗肿瘤效应;后者基于CAR-T 的设计原理,使得巨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并利用巨噬细胞较强的浸润能力,使得CAR-M能够进入实体瘤发挥抗肿瘤效应。目前,CAR-M疗法已在动物模型中获得了成功,相关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尚未获得明确的结论。TAM具有良好的组织浸润能力、吞噬活性和安全性,在实体瘤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进一步研究TAM表型极化的机制、解决巨噬细胞来源问题、优化CAR-M的体外转染策略,将有效推动巨噬细胞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应用。
    13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研究及其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黄婷,王小中
    2023, 30(7):634-63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13
    [摘要](159) [HTML](0) [PDF 565.25 K](619)
    摘要: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及其微环境的高度异质性,导致其诊断和治疗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单细胞测序(sc-Seq)技术是一种以单个细胞为测试对象,分析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研究工具,近年来sc-Seq 在MM研究及治疗中广泛应用,为其更精准的诊断及个体化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论述了近年来sc-Seq 技术在MM细胞异质性、免疫微环境、生物标志物及其在精准诊疗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为MM的基础与临床诊疗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14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基因给药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吴慧,颜红,夏新华
    2023, 30(7):639-64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7.014
    [摘要](112) [HTML](0) [PDF 656.27 K](573)
    摘要:
    近年来基因给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备受关注。纳米载体具有增强药物靶向性、增加生物膜通透性、控制药物释放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可承载生物大分子等优点。由于肿瘤的快速增殖和代谢,形成了具有低pH、高水平谷胱甘肽、高水平活性氧、缺氧性、高表达酶和高水平ATP等特性的肿瘤微环境(TME)。基于肿瘤组织特异性微环境的基因给药纳米载体能同时提高基因药物的胞外稳定性、胞内释放能力和靶向性,可更大程度地提高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基于TME的pH响应型、还原响应型、活性氧响应型、缺氧响应型、酶响应型、ATP响应型和多智能响应型纳米载体进行综述,总结各类型纳米载体的作用机制、制备、抗肿瘤效果及局限性。基因给药纳米载体可提高基因的转染效率,提高抗肿瘤作用,在抗肿瘤应用中有较好的前景。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