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0卷第8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肿瘤免疫生物治疗新途径——载药肿瘤囊泡
    陆枢桠,姚睿,唐科
    2023, 30(8):649-65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01
    [摘要](150) [HTML](0) [PDF 973.44 K](487)
    摘要:
    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在发生凋亡或受到某些信号刺激时均可释放出直径为0.1~1 μm的膜状囊泡。肿瘤细胞受到信号刺激后骨架改变,导致细胞质膜包裹细胞内容物并向膜外侧起泡形成囊状小体,称为肿瘤囊泡,其不仅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肿瘤免疫微环境也产生深刻的影响。除生物学效应外肿瘤囊泡还可作为一种天然的药物载体将治疗药物递送到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研究证实,载药的肿瘤囊泡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均体现良好的抗肿瘤激活效应,目前载药肿瘤囊泡已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在胆管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2  负载MnO2纳米颗粒的可得然复合水凝胶的构建及其联合光热疗法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杀伤效果
    张停琳,吴丽丽,王雨,张转转,周旋,李美桂,严珍珍,丁秀文,陆松伟,陈翠敏,梁浩,张梦亚,高洁
    2023, 30(8):656-66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02
    [摘要](127) [HTML](0) [PDF 9.05 M](371)
    摘要:
    目的:构建负载二氧化锰(MnO2)纳米颗粒的可得然(Cur)复合水凝胶MnO2@Cur(简称MGel),研究其对黑色素瘤B16-F10 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采用热诱导法制备Cur 水凝胶(Gel),物理负载MnO2构建MGel,表征其宏观和微观形貌,检测其机械性能、降解性能以及光热转换性能等理化性能,并研究其联合PTT 对小鼠皮肤黑色素瘤B16-F10 细胞的光热杀伤效果。结果:MGel 具有优异的机械和可降解性能,抗拉伸强度达(127.97±3.60)kPa、抗压缩强度达(151.44±5.23)kPa,28 d 降解率约58.17%。MGel 负载MnO2纳米片(粒径约 180 nm)获得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负载1.0 mg/mL MnO2的MGel 在1.0 W/cm2的808 nm NIR光照4 min 后到达最高温度50 ℃。细胞毒性实验和Calcein-AM/PI 荧光双染色实验表明,MGel 联合PTT有效杀伤B16-F10 黑色素瘤细胞,NIR 光照使得MGel 组细胞存活率降低至(4.68±0.66)%(P<0.000 1)。结论:MGel 复合水凝胶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可降解性能以及光热转换性能,其联合PTT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治疗黑色素瘤的新手段。
    3  融合PE38 的抗CD70 纳米抗体免疫毒素的制备及其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的杀伤作用
    徐新兰,刘畅,张鑫,胡倩倩,李江伟
    2023, 30(8):665-67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03
    [摘要](86) [HTML](0) [PDF 3.46 M](239)
    摘要:
    目的:构建靶向CD70 分子的重组免疫毒素,通过表达、纯化制备PE38 与抗CD70 纳米抗体重组蛋白,体外抗肿瘤实验探究重组蛋白是否对高表达CD70 分子的阳性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CD70 纳米抗体Nb 2B3基因片段通过一个连接子与pET21a-PE38 基因片段相连,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21a-Nb 2B3-PE38 并转入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表达、纯化与鉴定。用间接ELISA 及FACS法检测Nb 2B3-PE38 与CD70 分子的结合活性,MTT法检测Nb 2B3-PE38 对高表达CD70 分子的肾透明细胞癌786-O 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Annexin Ⅴ-FITC/PI 双染法检测Nb 2B3-PE38 对786-O 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抗CD70纳米抗体重组免疫毒素Nb 2B3-PE38,纯化获得纯度>90%的重组蛋白,SDS-PAGE及WB检测结果表明目的蛋白正确表达,分子量为56 000。纯化后的Nb 2B3-PE38 能与重组CD70 抗原及786-O细胞表面的CD70 分子特异性结合;25 μg/mL Nb 2B3-PE38即对786-O细胞产生极显著的杀伤作用(P<0.001),并且促进786-O细胞的细胞凋亡(P<0.01),其杀伤效应强于阳性对照顺铂(P<0.01)。结论:成功制备了特异性靶向CD70 分子的免疫毒素Nb 2B3-PE38,其能够有效杀伤786-O细胞并诱导细胞凋亡且效果强于顺铂。
    4  光甘草定对肺腺癌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贺彬丽,李善智,李一权,韩继成,李霄,房金波,金宁一,田桐,薛志龙,朱羿龙,李卓昕,朱光泽
    2023, 30(8):672-68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04
    [摘要](210) [HTML](0) [PDF 10.36 M](228)
    摘要:
    目的:探讨光甘草定对肺腺癌细胞A549 恶性生物学行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常规方法培养A549 细胞和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用不同浓度的光甘草定和或顺铂对其进行处理,通过结晶紫染色、CCK-8 法检测光甘草定、顺铂对A549、BEAS-2B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Transwell 小室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光甘草定对A549 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光甘草定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3D超低黏附板培养法培养A549 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光甘草定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WB法检测光甘草定对A549 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A549 细胞移植瘤模型后检测光甘草定、顺铂对移植瘤的生长以及移植瘤组织中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光甘草定、顺铂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抑制A549 细胞的增殖(P<0.05 或P<0.01)、细胞迁移(P<0.05 或P<0.01)和侵袭能力(P<0.05 或P<0.01),光甘草定能诱导A549 细胞凋亡(P<0.01),抑制A549 细胞中N-cadherin、snail 和vimentin 蛋白的表达,促进E-cadherin 蛋白表达;光甘草定、顺铂均能抑制A549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移植瘤组织中Ki67、N-cadherin、snail 和vimentin 蛋白的表达、促进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结论:光甘草定可通过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的EMT进程而产生抑癌作用有关。
    5  miR-145-5p通过靶向RAD18 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与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李丽,姚红亮
    2023, 30(8):681-68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05
    [摘要](101) [HTML](0) [PDF 3.81 M](264)
    摘要:
    目的:探索RAD18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调节NK细胞对结直肠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RAD18 和miR-145-5p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调控关系、分析RAD18 富集通路。采用qPCR法验证RAD18和miR-145-5p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5-5p与RAD18的调控关系。按转染物的不同将SW480、HCT-15 细胞分为将si-RAD18 组、si-NC 组,另向SW480 细胞分别转染inhibitor-NC+si-NC、miR-145-5pinhibitor+si-NC 或miR-145-5p inhibitor+si-RAD18,采用CCK-8 法、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敲降miR-145-5p 和/或RAD18 对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的影响;将各组细胞分别与经IL-2激活的NK92细胞共培养,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ELISA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NK细胞的细胞毒性、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表面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的影响。结果:RAD18 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均P<0.01)。敲降RAD18 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P<0.05)和促进NK 细胞活力、细胞毒性、IFN-γ、TNF-α、 GM-CSF 分泌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了RAD18-3’UTR与miR-145-5p的结合关系,miR-145-5p 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P<0.05 或P<0.01)。miR-145-5p 可以靶向下调RAD18 的表达(P<0.05),过表达RAD18 可以逆转miR-145-5p 过表达对NK 细胞杀伤效应的促进作用(均P<0.05)。结论:miR-145-5p 可靶向下调RAD18 的表达,miR-145-5p/RAD18轴能够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NK细胞对其的细胞毒作用。
    6  毛兰素通过Hedgehog 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HT29 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血管生成
    张国,张波,马刚,胡安祥b
    2023, 30(8):689-69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06
    [摘要](93) [HTML](0) [PDF 4.84 M](416)
    摘要:
    目的: 基于Hedgehog 信号通路探讨石斛提取物毛兰素(erianin,ER)抑制结直肠癌HT29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HT29 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ER-L(25 μg/mL)组、ER-M(50 μg/mL)组、ER-H(75 μg/mL)组、 ER-H(75 μg/mL)+PM(Hedgehog 通路激活剂,1.5 μmol/L)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血管拟态形成实验检测血管生成能力,WB法检测与EMT进程、Hedgehog信号通路和拟态血管生成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HT29 细胞增殖活性随着ER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R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迁移与侵袭能力、血管形成能力、间质标志蛋白(N-cadherin、vimentin)、血管生成相关蛋白(VEGF、VE-cadherin)及Hedgehog 通路相关蛋白(SHH、GLI1、SMO、c-Myc)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Hedgehog 通路中融合蛋白抑制剂(SUFU)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均P<0.05);PM 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ER 对于HT29细胞增殖、EMT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均P<0.05)。结论: ER可以抑制结直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EMT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7  鼠尾草酸调节CXCR7/CXCL12 轴对胃癌AGS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张鑫,李迪诺,田蕾,朱金朋,韩向东
    2023, 30(8):695-70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07
    [摘要](84) [HTML](0) [PDF 3.36 M](283)
    摘要:
    目的:探讨鼠尾草酸(CA)通过调节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7(CXCR7)/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CXCL12)轴对胃癌AG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40、80 μg/mL))的CA处理胃癌AGS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合适的CA 浓度;将AGS 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经处理的AGS 细胞)、CA 组(20 μg/mL CA 处理)、CA+siCXCR7 组(转染siCXCR7+20 μg/mL CA 处理)、CA+siNC 组(转染siNC+20 μg/mL CA 处理)、CA+vectorNC 组(转染vectorNC+20 μg/mL CA 处理)、CA+vectorCXCR7 组(转染vectorCXCR7+20 μg/mL CA处理),采用CCK-8 法检测AGS 细胞增殖的变化,qPCR 法检测细胞中CXCR7、CXCL1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WB法检测周期蛋白D1、Bcl-2、CXCR7、CXCL12、MM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CA均可抑制AGS细胞存活率,且浓度为20 μg/mL 时,细胞存活率接近50%,故选择20 μg/mL CA用于后续研究。与对照组相比,CA组增殖率、侵袭数、迁移率、周期蛋白D1、MMP-2、Bcl-2、CXCR7、CXCL1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CA+siNC 组相比,CA+siCXCR7组增殖率、侵袭数、迁移率、周期蛋白D1、MMP-2、Bcl-2、CXCR7、CXCL1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CA+vectorNC 组相比, CA+vectorCXCR7组增殖率、侵袭数、迁移率、周期蛋白D1、MMP-2、Bcl-2、CXCR7、CXCL12 mRNA 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CA可抑制AG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XCR7/CXCL12轴有关。
    8  5-Aza-CdR 联合EBNA1-DC 疫苗诱导的淋巴细胞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杀伤作用
    谢云青,黄丽洁,林晓为,陈莉,陈珊珊
    2023, 30(8):701-70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08
    [摘要](69) [HTML](0) [PDF 2.60 M](273)
    摘要:
    目的:探讨EB病毒核抗原1(EBNA1) mRNA修饰的DC(EBNA1-DC)诱导的淋巴细胞联合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构建的EBNA1-pCDNA3.1质粒为模板,体外转录获得EBNA1 mRNA,通过脂质体转染至健康人外周血来源DC,构建EBNA1-DC疫苗。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DC表型及5-Aza-CdR 处理后的C666-1 细胞凋亡情况。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检测EBNA1-DC 疫苗诱导的淋巴细胞联合5-Aza-CdR 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结果:转染EBNA1 mRNA 后EBNA1-DC 表面EBNA1 阳性率为(59.3±5.85)%,HLA-DR 的表达与未转染DC 相比显著升高[(84.9±5.5)% vs(68.0±5.8)%,P=0.026],CD80 的表达也显著升高[(88.2±3.9)% vs (61.1±4.4)%,P=0.015]。低剂量5-Aza-CdR 处理后的C666-1细胞凋亡情况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无显著差异。经低浓度5-Aza-CdR 预处理的C666-1细胞中IRF7基因表达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显著升高(P=0.000 1)。与空载的DC相比,EBNA1-DC诱导的淋巴细胞对EBV 阳性表达的C666-1细胞具有更强的特异性杀伤活性(P=0.049);经低浓度5-Aza-CdR 预处理的C666-1 细胞对EBNA1-DC 诱导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更敏感(P=0.019)。结论:5-Aza-CdR 与EBNA1-DC疫苗联合可显著增强对C666-1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本研究为开拓以mRNA为基础的DC疫苗及其在临床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转化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9  circNEIL3 通过靶向miR-4784 调控乳腺癌MDA-MB-231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张宝,王燕,任维敏
    2023, 30(8):707-714.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09
    [摘要](96) [HTML](0) [PDF 6.11 M](247)
    摘要:
    目的:研究环状RNA nei 样DNA糖化酶3(circNEIL3)和微小RNA(miR)-4784 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 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 年1月至2019 年12月在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经组织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并行手术切除的45 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qPCR 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ircNEIL3 和miR-4784 的相对水平。将circNEIL3 的小干扰RNA(si-circNEIL3)、miR-4784 模拟物、si-circNEIL3+miR-4784 抑制物分别转染MDA-MB-231 细胞,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 实验检测circNEIL3和miR-4784 表达对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RNA免疫沉淀(RIP)和RNA pull-down 实验检测circNEIL3和miR-4784 之间相互作用。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ircNEIL3呈高表达(P<0.05),miR-4784 呈低表达(P<0.05)。干扰circNEIL3显著降低MDA-MB-231 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以及侵袭数(均P<0.05)。过表达miR-4784 显著降低MDA-MB-231 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以及侵袭数(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RIP 和 RNA pull-down 实验均证实circNEIL3 与miR-4784 可直接结合,干扰circNEIL3 能明显上调miR-4784表达(P<0.05),过表达circNEIL3 能明显下调 miR-4784 表达(P<0.05)。抑制miR-4784 表达部分逆转干扰circNEIL3对MDA-MB-231 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干扰circNEIL3通过靶向上调miR-4784表达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10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肝细胞癌免疫治疗耐药中的作用
    乔蓉,秦鸿雁,陈衍
    2023, 30(8):715-71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10
    [摘要](128) [HTML](0) [PDF 685.00 K](458)
    摘要:
    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有限。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已成为HCC的主要治疗手段,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HCC特殊的免疫微环境,大部分患者仍存在治疗抵抗。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在HCC微环境的“再教育”下,浸润数量最多、亚型独特、功能复杂,不仅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也能通过改变自身分子表达、调控其他细胞功能、重塑肿瘤微环境、搭建免疫耐受屏障等多种方式,以“核心调控者”的身份促使免疫治疗抵抗。因此,削减TAM的募集、提高抗瘤样TAM的比例或以其为基点协同其他治疗方式改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等针对性策略,能极大地提高HCC的免疫治疗效果。
    11  多发性骨髓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罗书林,杨斐斐,徐燕丽
    2023, 30(8):720-72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11
    [摘要](115) [HTML](0) [PDF 631.33 K](256)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在M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骨髓微环境(BMME)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产生免疫抑制细胞、效应细胞功能失调和产生细胞因子和代谢物等抑制抗肿瘤免疫等方式,诱发免疫微环境逐渐失衡,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深入研究BMME可增强人们对MM的认识,对于MM的治疗亦有重要意义。基于近年来BMME的研究进展,笔者论述了抗MM免疫细胞和促MM免疫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了MM免疫微环境对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MM的免疫治疗方法,为探索新的MM的免疫治疗手段提供了方向。
    12  CD99在尤因肉瘤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
    胡晓东,周俊,胡嘉
    2023, 30(8):726-73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12
    [摘要](153) [HTML](0) [PDF 664.65 K](601)
    摘要:
    CD99是一种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参与调控正常组织细胞的分化、黏附、迁移和蛋白运输等功能。CD99蛋白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但在一些恶性肿瘤,尤其是尤因肉瘤(EWS)中高表达,可作为EWS的辅助诊断和预后标志物。高表达的CD99蛋白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EWS的发生发展,例如与配体结合、影响外泌体相关的miRNA分泌和调控下游信号通路等。作为在EWS细胞中高特异性表达并发挥促癌作用的膜蛋白,CD99 是理想的肿瘤治疗靶点,已有研究尝试开发通过靶向CD99治疗EWS的方法,包括CD99中和抗体、小分子抑制剂和肿瘤疫苗等。尽管目前靶向CD99治疗EWS还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但已展现出很好的治疗前景。因此,针对CD99的靶点干预可能为EWS治疗提供新策略。
    13  肺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及其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郑明,吕双双
    2023, 30(8):733-73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13
    [摘要](157) [HTML](0) [PDF 631.17 K](2169)
    摘要: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及其对肺腺癌患者预后和治疗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肺腺癌研究的新热点。为了明确TIME的动态变化和其中各个组分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本综述分析近年来利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在肺腺癌中进行的TIME相关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各种调控因子及其在TIME中的相互作用影响着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结果。TIME的异质性受各种癌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环境、细胞毒活性或免疫抑制因子等影响。与TIME异质性相关的细胞亚型的特定组成可能促进或阻碍机体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并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已发现多种标志物,包括差异表达基因、特异性细胞标志物、细胞性质相关标志物,均可对患者预后分层或预测治疗效果。另外,多种亚型的免疫细胞亦可对肺腺癌免疫治疗耐药性进行分层和预测。本文综述了TIME对预后分层、疗效预测和耐药性分层的相关标志物或模型,希望对未来肺腺癌治疗策略的制定和生物标志物的开发提供启发。
    14  结肠癌罕见ALK基因融合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
    章群,钱晓萍,李丽
    2023, 30(8):739-74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8.014
    [摘要](156) [HTML](0) [PDF 1.71 M](363)
    摘要:
    晚期结直肠癌预后差,总生存期短,其靶向药物的选择依赖于基因检测的结果。部分罕见的基因突变如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突变在肠癌中发生率仅为0.4%~1%,其药物治疗的模式仍存在争议。本文报告1例晚期右半结肠癌合并ALK融合基因突变的患者,该患者在贝伐珠单抗靶向联合静脉化疗的标准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ALK抑制剂阿来替尼治疗,第3周期化疗时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肿瘤指标较前下降,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较前改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获益。尽管ALK融合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中罕见,但其治疗模式的选择仍需要临床医生探索。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