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0卷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树突状细胞临床治疗实体瘤:峰回路转
    张一健,张斌
    2023, 30(9):745-75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01
    [摘要](104) [HTML](0) [PDF 2.30 M](183)
    摘要:
    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抗肿瘤前景。树突状细胞(DC)识别肿瘤抗原作为机体免疫响应的关键起始步骤,捕获肿瘤抗原后分化成熟,在淋巴结将抗原信号提呈给CD4+ T细胞、CD8+ T细胞等免疫细胞,激发抗肿瘤效应,应用于肿瘤治疗,尤其是实体瘤,被寄予厚望。但由于实体瘤TME复杂的结构特点、DC和T/B 细胞免疫响应的机制不清晰等问题犹如崇山峻岭摆在眼前,故未能形成关键理论和技术突破。以CAR-T 细胞为代表的精准细胞免疫疗法已表现出优势,但仍面临抗原选择瓶颈。DC治疗性疫苗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随着DC在TME中关键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揭示,研究者的目光重新聚焦在DC抗肿瘤效应,推动着DC与其他手段的联合疗法、工程化DC疫苗等实体瘤治疗方案从基础向临床转化,目前正迈入DC临床治疗实体瘤的新阶段。本文系统地对DC治疗实体瘤的临床研究进展、实体瘤TME中DC的种类及其抗肿瘤机制、工程化DC疫苗,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评述。
    2  LINC01503通过miR-342-3p/IGF2R轴促进上皮性卵巢癌的进展
    吕微,王佳丽,刘天旭,段玉青,王俊,刘丽华
    2023, 30(9):754-76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02
    [摘要](61) [HTML](0) [PDF 5.28 M](160)
    摘要:
    目的:探讨LINC01503 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水平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 年5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瘤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85 例EO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输卵管组织。常规培养人EOC 细胞A2780、SKOV3、OVCAR3 和OV90 及正常人卵巢上皮细胞IOSE80,将si-LINC01503、si-NC 及miR-342-3p mimic、miR mimic NC分别转染至SKOV3和A2780 细胞,分别作为si-LINC01503 组、si-NC 组、miR-342-3p mimic 组和miR mimic NC组。qPCR 法检测EOC组织和细胞中LINC01503 的表达水平,Kaplan-Meier 法分析LINC01503 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INC01503/miR-342-3p/IGF2R轴相关分子间的靶向关系。平板克隆、划痕愈合和Transwell 实验分别检测敲低LINC01503 及转染miR-342-3p mimic 对A2780 和SK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B法检测EOC细胞中LINC01503/miR-342-3p 通路对IGF2R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A2780 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敲低LINC01503 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EOC组织和细胞中LINC01503 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输卵管组织和IOSE80 细胞(均P<0.01),LINC01503高表达组患者术后PFS 和OS 均显著短于LINC01503 低表达组患者(均P<0.01)。敲低LINC01503、转染miR-342-3p mimic 均可抑制EOC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敲低LINC01503 可下调IGF2R的表达(P<0.01),这一现象可通过转染miR-342-3p inhibitor 挽救。敲低LINC01503 可抑制A2780 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1)。结论:在EOC 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的LINC01503,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LINC01503可能通过吸附miR-342-3p影响IGF2R表达进而促进EOC的进展。
    3  LINC00462 通过MYC/ABCC3轴影响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糖酵解进而调控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王晓玲,胡威威,孟莉丹
    2023, 30(9):762-77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03
    [摘要](39) [HTML](0) [PDF 4.00 M](147)
    摘要:
    目的:探讨LINC00462 招募转录因子 MYC 激活 ABCC3 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数据库分析ccRCC 组织中ABCC3、MYC和LINC00462 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分析ABCC3 基因的富集通路。常规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ccRCC 细胞(A-498、786-O 和 Caki-2),将 si-LINC00462、oe-ABCC3、si-ABCC3、si-MYC、si-LINC00462-NC、oe-ABCC3-NC、si-ABCC3-NC 和 si-MYC-NC 核酸序列分别转染 A-498 或786-O 细胞,分为si-LINC00462组、si-LINC00462-NC 组、oe-ABCC3 组、oe-ABCC3-NC 组、si-ABCC3 组、si-ABCC3-NC 组、si-MYC 组、si-MYC-NC 组;用2-脱氧-D-葡萄糖(2-DG)进行回复实验,构建oe-NC+PBS 组、oe-ABCC3+PBS组、oe-ABCC3+2-DG组;为探究ccRCC细胞LINC00462/MYC/ABCC3 轴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构建si-NC+oe-NC 组、si-LINC00462+oe-NC 组、si-LINC00462+oe-ABCC3 组。qPCR 法检测ABCC3、MYC和LINC00462 在ccRCC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CCK-8法分析梯度浓度顺铂处理ccRCC细胞后IC50值,WB法检测糖酵解代谢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Seahorse XP96 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的胞外酸化率(ECAR)和耗氧率(OCR),试剂盒检测细胞中丙酮酸、乳酸、ATP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验证ABCC3与MYC间的结合关系,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IP)实验验证LINC00462 和MYC的结合关系。结果:数据库分析和qPCR实验结果显示,ABCC3在ccRCC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差异基因富集在糖酵解通路上。敲减或过表达ABCC3能够增加A-498细胞或降低786-O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ABCC3可通过促进有氧糖酵解抑制A-498 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2-DG处理可以逆转过表达ABCC3对ccRCC 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抑制作用。MYC可直接和ABCC3结合,LINC00462 可招募转录因子MYC;敲低LINC00462 可抑制ABCC3的表达,敲低LINC00462 可抑制ccRCC细胞的有氧糖酵解,并提高其对顺铂敏感性;而进一步过表达ABCC3可逆转敲低LINC00462 对ccRCC 细胞有氧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和顺铂敏感性的提高。结论:LINC00462 通过招募转录因子MYC 激活ABCC3的表达促进ccRCC细胞的糖酵解,进而促进ccRCC细胞对顺铂敏感性。
    4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SW48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李建凯,朱小辉,何佳欣,杨晨晖,贾彭松,王嘉毅,李咏
    2023, 30(9):771-77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04
    [摘要](37) [HTML](0) [PDF 1.83 M](142)
    摘要: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1(LRP11)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SW480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中LRP11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慢病毒感染技术分别将sh-LRP11及sh-NC 质粒转染至SW480 细胞,采用qPCR、WB法检测感染后各组细胞中LRP1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B法检测SW480 细胞中cyclin D1、BAX、Bcl-2、β-catenin、活化β-catenin 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LRP11 mRNA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与sh-NC 组比较,sh-LRP11组SW480 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1),细胞中BAX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均P<0.01),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中β-catenin 和活化β-catenin 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LRP11 mRNA在CRC组织中呈高表达,干扰LRP11表达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为CRC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
    5  CDC2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对RL95-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赵靓,王娜,刘春静,杨钰杰,赵薇,刘丽晶
    2023, 30(9):777-78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05
    [摘要](42) [HTML](0) [PDF 5.32 M](143)
    摘要:
    目的:评估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CDC20)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探讨其对EC细胞RL95-2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EC 的mRNA 表达矩阵以及患者的临床信息,通过R 语言分析CDC20 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qPCR及WB法检测CDC20在RL95-2细胞中的表达;向RL95-2细胞转染sh-CDC20以敲减CDC20的表达,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敲减CDC20对RL95-2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WB法分析对Mcl-1/p-Chk1信号活性的影响;建立RL95-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评估敲减CDC20 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移植瘤组织中Mcl-1/p-Chk1信号轴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CDC20在EC组织及RL95-2细胞中呈高表达(均P<0.01),且CDC20的高表达与EC 的分期有关联。敲减CDC20可显著降低RL95-2 细胞增殖活力(P<0.01),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抑制细胞中Mcl-1和p-Chk1的表达(P<0.05 或P<0.01)。敲减CDC20 可显著抑制RL95-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1),降低移植瘤组织内Mcl-1 和p-Chk1 的表达(P<0.01),促进移植瘤细胞凋亡(P<0.01)。结论:CDC20在E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分期有关联,敲减CDC20 能够抑制RL95-2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而促进凋亡,这可能与Mcl-1/p-Chk1信号轴有关。
    6  1, 25-二羟维生素D3通过糖酵解途径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张黎,李青,姜珊,干银弟,李慧娟,陈新元,刘淼
    2023, 30(9):784-78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06
    [摘要](41) [HTML](0) [PDF 3.37 M](136)
    摘要:
    目的:探讨1, 25-二羟维生素D(VD3)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 细胞,随机分为6 组:对照组、2-脱氧葡萄糖(2-DG,葡萄糖抑制剂)组、1 μmol/L VD3组、10 μmol/L VD3组、2-DG+1 μmol/L VD3组和2-DG+10 μmol/L VD3组。药物干预6组细胞48 h后,以葡萄糖摄取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ATP试剂盒检测细胞中ATP含量和乳酸试剂盒检测细胞的乳酸水平,WB法检测MCF-7细胞中细胞色素C(Cyt c)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 PARP1、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D3 干预后,MCF-7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同时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ATP含量及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 或P<0.01),Cyt c、BAX、PARP1、caspase9 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5),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或P<0.01);VD3联合2-DG干预后,各组细胞检测指标的变化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VD3可通过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糖酵解过程并以线粒体的Cyt c途径促进细胞凋亡。
    7  番茄红素通过SIRT1/NF-κB轴抑制肾癌786-O细胞增殖且促进其凋亡
    刘伟,杨树芹,赵序雯
    2023, 30(9):789-79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07
    [摘要](40) [HTML](0) [PDF 5.26 M](140)
    摘要: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轴对肾癌786-O 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正常肾细胞HK-2和人肾癌细胞786-O ,实验分为对照组(0.1% DMSO)、顺铂组(40 μg/mL)、番茄红素低质量浓度(2.5 μg/mL)组、番茄红素高质量浓度(5 μg/mL)组、番茄红素(5 μg/mL)+EX527(SIRT1抑制剂)(3 μmol/L)组。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HK-2、786-O 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786-O 细胞的凋亡,RH123、DCFH-DA 染色分别检测各组786-O 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MMP)、活性氧(ROS)水平,WB法检测各组786-O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 BAX、Bcl-2、C-casp3和SIRT1/NF-κB轴相关蛋白 SIRT1、p-NF- κB 蛋白的表达。786-O 细胞移植瘤实验检测番茄红素低(5 mg/kg)、高质量浓度(20 mg/Kg)、顺铂(2 mg/kg)、番茄红素(20 mg/kg)+EX527(10 mg/kg)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TUNEL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结果:番茄红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活性,番茄红素、顺铂均明显抑制786-O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且促进其凋亡,细胞中MMP损伤率升高而ROS 水平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C-casp3 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Bcl-2表达下调(P<0.05),SIRT1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p-NF-κB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上述作用均可被EX527 逆转;番茄红素、顺铂抑制786-O细胞移植瘤的生长且促进其细胞凋亡,其作用也能被EX527 逆转。结论:番茄红素通过上调SIRT1、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786-O细胞增殖且诱导其凋亡。
    8  布托啡诺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影响骨肉瘤MG-63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杜建国,张迅,宗士兰,张明阳,贾旺华,刘志东
    2023, 30(9):797-80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08
    [摘要](37) [HTML](0) [PDF 4.56 M](130)
    摘要: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BPH)对骨肉瘤(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G-63细胞分为对照组、YAP抑制剂组(维替泊芬组)和BPH低、中、高浓度组,MTT法、克隆形成实验、FCM术、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 实验、qPCR法、WB法和移植瘤实验分别检测处理后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细胞凋亡率、划痕愈合率,以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RNA的表达和YAP、TAZ蛋白的表达,同时观察BPH和维替泊芬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维替泊芬组和BPH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增殖活性、克隆数、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以及N-cadherin 和vimentin mRNA 水平、YAP和TAZ蛋白表达及移植瘤体积均显著降低(均P<0.05),细胞凋亡率、E-cadherin mRNA水平及对移植瘤的抑瘤率均升高(均P<0.05),且BPH 高浓度组与维替泊芬组之间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BPH可能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来抑制OS细胞MG-63增殖、迁移和侵袭。
    9  BCSG1与Hsa-circ-0026352在浸润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中的交互作用
    刘剑华,杨泳,刘剑敏,胡鹏,袁媛,阮剑
    2023, 30(9):804-80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09
    [摘要](33) [HTML](0) [PDF 1.44 M](111)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特异基因1(BCSG1)与Hsa-circ-0026352 在浸润性乳腺癌(IBC)遗传易感性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9 年6月至2022 年5月间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 例IB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BC 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BCSG1的表达,将研究对象按照IBC 组织中BCSG1蛋白表达的高低分为阴性、弱阳性和强阳性组,统计三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Hsa-circ-0026352 的表达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方程和最大似然法分析BCSG1表达与上述参数的趋势性和交互作用。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IBC 组织中BCSG1蛋白呈高表达(P<0.05);BCSG1蛋白强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临床分期、HER2表达、 Hsa-circ-0026352 表达有关联(P<0.05);BCSG1强阳性表达与IBC存在交互作用(P<0.05);BCSG1表达与IBC的交互作用在Hsa-circ-0026352 阳性表达中最为显著(趋势P<0.001);BCSG1表达与IBC 的交互作用在临床分期Ⅲ期、低分化程度中最为显著(趋势P<0.001)。结论:BCSG1与IBC患病密切相关,且与Hsa-circ-0026352、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存在交互作用,可共同增加IBC患病风险性。
    10  肿瘤治疗性mRNA疫苗的研究进展
    曹惠琳,吴艳峰
    2023, 30(9):810-81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10
    [摘要](52) [HTML](0) [PDF 656.28 K](200)
    摘要:
    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mRNA被首创性地应用于治疗性疫苗,到2020 年COVID-19大流行期间,mRNA疫苗的一鸣惊人,使得mRNA相关技术成为新一代疫苗候选者。mRNA疫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应用到多个领域,让人们重燃对mRNA疫苗的热情和兴趣。由于其在灵活性、成本和开发速度方面的优势,该技术也为肿瘤治疗和个体化药物提供了巨大的利好。本文聚焦于mRNA肿瘤疫苗的DC、脂质载体等递送系统,总结了mRNA疫苗的优势及制备、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了解mRNA肿瘤疫苗的研发历程,为肿瘤疫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11  NKG2D/NKG2DL轴与肿瘤免疫治疗
    吴莉沙,王进,解伟
    2023, 30(9):817-82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11
    [摘要](50) [HTML](0) [PDF 2.13 M](288)
    摘要:
    自然杀伤(NK)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中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的淋巴细胞,而NKG2D是NK细胞最重要的活化性受体之一,它通过识别靶细胞表面的配体NKG2DL来传递活化信号并激活免疫细胞对靶细胞发挥杀伤作用,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微环境(TME)内存在多种机制调节NKG2D和NKG2DL的表达,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清除并导致肿瘤逃逸。NKG2D的强激活作用及其配体NKG2DL在肿瘤细胞上的选择性表达,使NKG2D/NKG2DL轴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围绕NKG2D/NKG2DL 轴介导的免疫监视与逃逸的双重作用,揭示重塑TME 对肿瘤免疫的重要性;并就干预NKG2D/NKG2DL轴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基于NKG2D/NKG2DL开发免疫治疗药物提供可靠依据和新思路。
    12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
    郑钰,尹焕才,殷建
    2023, 30(9):824-829.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12
    [摘要](40) [HTML](0) [PDF 641.34 K](1139)
    摘要:
    多药耐药现象是当前临床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且尚无有效的逆转方案。经过长期探索发现,细胞内药物外排增加、代谢增强、吸收下降、DNA突变及修复功能增强、肿瘤微环境影响等多种机制均参与了多药耐药现象的发生,且这些机制受转录因子、miRNA 及lncRNA 等因素的调控。当前研究者已开发出多种应对策略,包括小分子、中药逆转剂、纳米载体及生物疗法等进行耐药肿瘤治疗,但其疗效和生物安全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深入的机制探索和多模态的治疗方案开发将是未来多药耐药肿瘤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13  具核梭杆菌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许童,左静
    2023, 30(9):830-83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13
    [摘要](35) [HTML](0) [PDF 767.94 K](124)
    摘要: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高,生存率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具核梭杆菌(Fn)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被证明与多种疾病相关。近期的研究表明,Fn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潜在的相关性,Fn在癌组织中富集,可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干扰多胺代谢等多种作用机制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耐药性,从而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靶向Fn 治疗可以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而应用天青蛋白、噬菌体引导的生物治疗等方法可有效治疗Fn感染;目前,针对Fn的疫苗也正在开发中。阐明Fn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以及针对Fn 的治疗策略,将有助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14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诊断与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周静,苏丹柯
    2023, 30(9):836-84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14
    [摘要](31) [HTML](0) [PDF 1.73 M](137)
    摘要:
    在乳腺癌的诊疗过程中,常规药物存在靶向性较差和严重的不良反应等缺陷。近年来,具有高选择性及优异成像性能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已成为影像学领域的研究热点。SPION 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纳米材料,其以氧化铁为核心,置于较弱的外磁场中就可产生较强的磁性。新型SPION 具有尺寸小、生物相容性好、制备流程简单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且具有较好的磁响应能力,有望作为医学成像探针和药物靶向递送系统的载体,在提高肿瘤影像学特异性诊断和实现更精确给药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医学应用前景。在乳腺癌影像学诊断和治疗中,SPION 可作为分子靶向造影剂用于磁粒子成像观察,还可应用于化疗药物递送、基因传递、免疫治疗和光动力治疗等。随着以SPION为核心的临床试验进一步开展,SPION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15  靶向EGFR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王子源,何晓波
    2023, 30(9):842-84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15
    [摘要](179) [HTML](0) [PDF 933.11 K](629)
    摘要:
    靶向EGFR的抗体药物偶联物(EGFR-ADC)是由结合EGFR的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素偶联形成的兼具靶向性和高细胞毒性的新型肿瘤靶向药物。EGFR-ADC 能够靶向结合肿瘤细胞表面EGFR 受体,经细胞内化后依靠连接子裂解或抗体降解释放微管抑制剂、DNA 损伤剂等偶联的细胞毒素,从而发挥肿瘤杀伤作用,目前已有多个EGFR-ADC 已进入临床试验,部分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并批准上市。但是ADC 药物潜在的耐药性、不良反应以及复杂的内吞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总体上依然面临不良反应和疗效不足的问题,因此围绕ADC药物三大组分抗体(靶向、内化)、有效载荷(毒性效应)、连接子(载荷释放)的研发相继开展,而如何通过综合的优化设计以实现ADC药物的准确递送、高效内化、有效杀伤是当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立足EGFR-ADC 药物的研发现状,针对其关键组分的结构设计、应用特点、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分析,回顾总结代表性EGFR-ADC 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挑战以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EGFR-ADC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16  “铸魂育人”主旋律下生物治疗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应用探索
    殷书磊,李天亮,于益芝
    2023, 30(9):848-85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3.09.016
    [摘要](28) [HTML](0) [PDF 559.78 K](128)
    摘要:
    生物治疗学课程是随着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而在很多医科院校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在培养行业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铸魂育人”,发挥思政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引领作用。本教学组在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治疗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具有启迪性和教育性的思政元素,在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之间找到交叉点,并将其融入到课程的思政教育中,从多个角度探索实施生物治疗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本教学组将15个思政案例融入到生治疗学课程教学中。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此次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