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1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细胞治疗产品中关键原材料风险控制策略的审评考虑
    尹慧芳,卢加琪,张景辰,韦薇
    2024, 31(10):943-950.
    [摘要](170) [HTML](0) [PDF 1.40 M](252)
    摘要:
    以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为代表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已经在白血病等血液瘤中取得了重 大进步。细胞治疗产品的生产原材料种类多样,成分复杂,其中基因修饰载体和其他一些赋予细胞特定功能或影响其质量的原 材料通常为关键原材料。这些关键原材料往往会对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属性和体内疗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是细胞治疗产品 审评的重要关注点。本文论述了细胞治疗产品中常用的几种关键原材料(包括慢病毒载体和γ-逆转录病毒载体、CRISPR/Cas编 辑系统、转座子系统、分选磁珠和滋养细胞),提出了目前的审评考虑和风险控制策略,以期促进此类产品的临床转化和应用。
    2  IL-7的诱导表达增强靶向GPC3 CAR-T细胞的增殖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龚福生,陈珊珊,郑秋红,刘沁颖
    2024, 31(10):951-956.
    [摘要](139) [HTML](0) [PDF 1.64 M](187)
    摘要:
    目的:探讨IL-7的诱导表达对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 的增殖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无缝克隆将GPC3 CAR序列片段插入GV400载体的BamHⅠ/EcoRⅠ位置,构建第 二代CAR慢病毒载体GPC3-BBZ及GPC3-BBZ-NFAT-IL-7,以293T细胞包装相应的慢病毒载体后,感染人T细胞制备CAR-T细 胞。实验分为未转导T细胞(NT)组、GPC3- BBZ CAR-T细胞组、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 组CAR-T细胞中CAR的表达水平,qPCR 法检测经 GPC3 蛋白激活的 CAR-T 细胞中 IL-7 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法检测 CAR-T细胞在GPC3抗原刺激下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CAR-T细胞在受到肿瘤细胞刺激后IL-7、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 应用实时细胞分析(RTCA)技术检测CAR-T细胞对人肝癌Huh-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GPC3-BBZ和 GPC3-BBZ-NFAT-IL-7,制备出靶向GPC3 的 CAR-T 细胞。经 GPC3 抗原激活后,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可有效表 达IL-7 mRNA(P < 0.01),其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P < 0.05)。与GPC3-BBZ CAR-T 细胞相比,GPC3-BBZ-NFAT-IL-7 CAR-T 细胞与GPC3阳性靶细胞Huh-7细胞共培养后,分泌更高水平的IL-7、IFN-γ和TNF-α(P < 0.01或P < 0.001)。RTCA结果显示, 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对GPC3阳性Huh-7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GPC3-BBZ CAR-T细胞(P < 0.05)。结论:成 功制备可诱导表达IL-7的靶向GPC3的CAR-T细胞,IL-7的诱导表达增强靶向GPC3 CAR-T细胞的免疫活性,在体外展现出较强的 肿瘤细胞杀伤能力。
    3  紫草素联合肿瘤细胞裂解物刺激DC疫苗的抗肿瘤效果
    李鹏飞,张燕丽,杨依,张敏
    2024, 31(10):957-962.
    [摘要](78) [HTML](0) [PDF 2.16 M](153)
    摘要:
    目的:探讨紫草素(SK)联合肿瘤细胞裂解物(TCL)刺激的DC疫苗的抗肿瘤效果。方法:体外制备SK和TCL刺激 的正常小鼠源的DC疫苗,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80、CD86的荧光强度。流式细胞术检测与SK + TCL刺激的DC共培养后 的正常小鼠脾T细胞中T-bet和RORγt的表达,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12P70和TNF-α的含量。建立Lewis肺癌 3LL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分为PBS(1 mL)+ TCL(5 × 105 个细胞/100 μL)、SK-L(1.25 mg/kg) + TCL、SK-M(2.5 mg/kg) + TCL、SK-H (5 mg/kg) + TCL、紫杉醇(PTX 2 mg/kg) + TCL疫苗组。疫苗接种结束后10 d,检测移植瘤体积和小鼠生存率,LDH法检测脾 CTL的杀伤能力。结果:SK + TCL刺激的DC疫苗表达出高水平 CD80、CD86(均 P < 0.01);DC 与 T 细胞共培养液上清中 IL-12P70、IFN-γ、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均P < 0.01),T细胞中T-bet和RORγt的表达显著性上调(均P < 0.01)。成功构建Lewis 肺癌荷瘤小鼠模型,SK-H + TCL刺激的DC疫苗治疗显著延缓了的移植瘤生长并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且可强烈诱导脾CTL的 杀伤能力(均P < 0.01)。结论:SK + TCL刺激的DC疫苗可激活DC至成熟状态,上调T细胞中T-bet和RORγt的表达,启动Th1 效应细胞,SK体内治疗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4  小鼠结肠癌新抗原Glud1-V546I及其DC疫苗能够在体内和体外诱导有 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徐淑华,赵婕,苗红霞,孙伟红,赵鹏,牛爱荣
    2024, 31(10):963-969.
    [摘要](84) [HTML](0) [PDF 1.63 M](162)
    摘要:
    目的:开发针对结直肠癌(CRC)个性化治疗的新抗原肽疫苗,探讨新抗原肽及其诱导的新抗原反应性T(NRT)细胞 治疗CR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提取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的DNA和RNA,采用全外显子和转录组测序分析肿瘤基因的 突变及表达。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新抗原预测体系,筛选、合成具有高免疫原性多肽。用合成的多肽经皮下注射免疫小鼠,通过 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鼠脾细胞的IFN-γ分泌水平,筛选具有强免疫原性多肽。用免疫原性多肽负载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BMDC)免疫结肠癌建模小鼠,通过ELISPOT检测效应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免疫鼠脾细胞对 相应靶细胞的杀伤力,观察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和小鼠存活期。结果:新抗原肽Glud1-V546I具有更强的诱导NRT细胞分泌 IFN-γ的能力(P < 0.000 1)。与野生肽(Glud1-WT)相比,Glud1-V546I 在荷瘤鼠体内诱导的 NRT 细胞有更高的IFN-γ分泌能 力(P )和细胞毒作用(P < 0.000 1)。同时,Glud1-V546I能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生长(P < 0.001)并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 (P < 0.01)。结论:小鼠CT26细胞的新抗原肽Glud1-V546I能够显著促进小鼠NRT细胞的IFN-γ的分泌,用其制备的DC疫苗在 结肠癌荷瘤鼠体内显示出有效的抗肿瘤反应,提示开发基于新抗原的CRC个性化免疫治疗是可能的。
    5  DC-CIK不同输注方式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吴文清,江龙委,贾绍昌,胡建华,柯传庆,张浩利,付慧英,熊勰
    2024, 31(10):970-975.
    [摘要](71) [HTML](0) [PDF 1.23 M](14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输注DC-CIK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 10月至2021年9月间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DC-CIK治疗的69例中晚期P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C-CIK治疗时采用的输注 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肝动脉灌注(HAI)组(n = 29)和静脉输注(IV)组(n = 4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 群(CD3+ 、CD4 + 、CD8 + T和CD4+ /CD8+ T细胞比值),以及细胞因子(IL-2、IL-6、IFN-γ和TNF-α)、甲胎蛋白(AFP)的变化、总生存期 (O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9例PLC患者经DC-CIK治疗后,HAI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0%,疾病控制率(DCR) 为75.8%;IV组患者的ORR为0%,DCR为72.5%(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L-2、IL-6、IFN-γ和TNF-α的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 < 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HAI组患者平均OS为48.17个月,IV组OS为39.65个月,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 反应发生。结论:自体DC-CIK HAI治疗PLC安全有效,较IV治疗有提升临床获益的趋势,值得临床借鉴。
    6  FHL2与LDHA相互作用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吴国庆,张婷,宋小锋,朱婷,李娜,李明
    2024, 31(10):976-983.
    [摘要](83) [HTML](0) [PDF 4.98 M](162)
    摘要:
    目的:探讨四个半LIM结构域2(FHL2)蛋白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GA和CGGA 数据库分析胶质瘤组织中FHL2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WB法检测人胶质瘤组织标本及人胶质瘤细胞U87、 T98G、U251、SNB19、GSC23、A172、LN229、G267和星形胶质细胞NHA中的FHL2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敲 低 FHL2 的 U87 细胞和过表达 FHL2 的 SNB19 细胞,即 U87-shGFP、U87-shFHL2-1#、U87-shFHL2-4#和 SNB19-3flag、SNB19- 3flag-FHL2组。通过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低和过表达FHL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共沉淀(Co-IP)和液相色谱-串联 质谱(LC/MS)法筛选FHL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并用Co-IP和免疫荧光法验证它们的结合作用和共定位情况。使用 酶标仪检测敲低和过表达FHL2细胞内乳酸产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WB法分析FHL2、LDHA及p-LDHA在正常脑 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在过表达 FHL2的SNB19细胞中使用LDHA的小分子抑制剂AT-101,通过 CCK-8实验和酶标仪比色法验证 FHL2 在胶质瘤乳酸代谢中的作用 ,验证AT-101 在胶质瘤中潜在的治疗效果。结果: Co-IP和LC/MS检测发现 ,FHL2 与 LDHA 在胶质瘤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FHL2 过表达可提高 LDHA 活性和乳酸生成 (均P < 0.001),进而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P < 0.001)。相反,敲低FHL2会降低LDHA活性和乳酸产量(P < 0.001或P < 0.05)并 抑制细胞增殖(P < 0.001)。AT101能抑制LDHA活性,并显著抑制FHL2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同时恢复磷酸化LDHA(Y10) 水平(P<0.01或P < 0.001)。结论:FHL2与LDHA蛋白相互作用,FHL2通过激活p-LDHA(Y10)的表达促进LDHA活性和乳酸 产生,进而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靶向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潜在策略。
    7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陶璐,张耀东,邵沈烨,宗前兴,陈妍安澜
    2024, 31(10):984-990.
    [摘要](60) [HTML](0) [PDF 8.77 M](69)
    摘要: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1(USP21)在胆管癌(CCA)中的表达及其对CCA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及 WB 法检测 CCA 组织及细胞中 USP21 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克隆形成、EdU 及 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USP21对CCA细胞QBC939和RBE增殖及迁移的影响。通过RNA测序、质谱、免疫共沉淀(Co-IP)及 WB 法探究 USP21 的促癌机制。结果:TCGA 等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USP21 mRNA 在 CCA 组织中呈高表达(均 P < 0.05)。 USP21蛋白在CCA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P < 0.05或P < 0.001或P < 0.000 1)。敲低USP21后,QBC939和RBE细胞的增殖和 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 < 0.01或P < 0.001)。RNA测序结果表明,敲低USP21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CCA细胞 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 < 0.05)。质谱鉴定发现,USP2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1(IGF2BP1)相结合。Co-IP和WB 实验结果表明,USP21与IGF2BP1结合并通过泛素化途径调控IGF2BP1的蛋白表达(P < 0.001或P < 0.000 1)。结论:USP21在 CCA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其通过IGF2BP1/PI3K/AKT信号通路增强CCA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8  敲降CD36抑制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介导的血小板活化
    付荣,李瑜,王旭颖,余谨
    2024, 31(10):991-996.
    [摘要](47) [HTML](0) [PDF 2.31 M](60)
    摘要:
    目的:评估干扰CD36表达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L1210小鼠白血病细 胞上清液培养血小板 4、6、12、24 h,以普通培养基培养血小板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P-选择素 (CD62P)的表达,WB法检测CD36表达,确定上清液活化血小板最佳时间。构建CD36干扰载体转染至活化的血小板中,实验分 为对照组、模型组、CD36干扰空载体组(si-CD36 NC)、CD36干扰组(si-CD36)、抑制剂组(iCRT3)、抑制剂 + CD36干扰组(iCRT3 + si-CD36),CCK-8法检测血小板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中CD62P表达,WB法检测血小板中PECAM-1、CD36、β-catenin蛋 白表达。结果: L1210小鼠白血病细胞上清液活化血小板最佳时间为12 h。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小板活力、CD62P表达、 PECAM-1、CD36、β-catenin 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均 P < 0.01)。与模型组相比,si-CD36 和 iCR73 组血小板活力、CD62P 表达、 PECAM-1、CD36、β-catenin 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均 P < 0.01)。与 iCRT3 组相比,iCRT3 + si-CD36 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 CD36干扰抑制β-catenin蛋白表达,协同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进而抑制小鼠白血病细胞上清液介导的血小板活化。
    9  CHI3L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生物学过程及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周钰森,贾鹏,练亿香,方雨婷,陈婷,樊天禹,彭高扬,胡丽君,尹江柳
    2024, 31(10):997-1007.
    [摘要](64) [HTML](0) [PDF 9.60 M](65)
    摘要: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几丁质酶-3样蛋白2(CHI3L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生物学过程及其对患者临床 预后的影响。方法:以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为训练集(n = 325)、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为验证集(n = 702),对 CHI3L2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预后价值和生物学过程进行交叉验证分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 用 Cox 回归模型分析 CHI3L2 表达及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与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CHI3L2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用GO、KEGG及GSVA途径分析CHI3L2在脑胶质瘤中的潜在生物学过程,构建CHI3L2的列 线图以校准曲线及C-Index值来评估预测的准确性。WB法和qPCR 法检测CHI3L2在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00、胶质瘤U215 和U87细胞中蛋白质与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选取长沙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保存的7例正常脑组织、5例低级别胶质瘤(LGG, WHOⅠ~Ⅱ级)和6例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Ⅳ级)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验证CHI3L2在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级别脑胶 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HI3L2在GBM(P < 0.000 1)、非1p/19q编码(P < 0.000 1)、IDH-野生型(P < 0.000 1)、非MGMT 甲基化(P<0.01)患者中显著表达 ,对 GBM 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并且是脑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 (P < 0.001)。构建的列线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预后预测性良好。CHI3L2与LGG和GBM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肿瘤免疫微 环境和免疫细胞均有显著关系。脑胶质瘤中CHI3L2蛋白(P < 0.05)和mRNA(P < 0.000 1)的表达水平与更高的恶性程度相关, 免疫组化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个发现。结论:CHI3L2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并且参 与脑胶质瘤的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浸润,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治疗策略中的一个新靶点。
    10  ATG5和PDIA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李秀芳,黄利英,韩毅,刘婷婷,高君琳,田甜
    2024, 31(10):1008-1016.
    [摘要](52) [HTML](0) [PDF 12.97 M](68)
    摘要:
    目的:探究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相关基因——自噬相关基因5(ATG5)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DIA3)在宫颈癌组 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相关信号通路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 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60例宫颈癌癌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26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 并收集相应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ATG5、PDIA3蛋白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与各项 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PIA)在线分析宫颈癌组织中ATG5、PDIA3的表达水平 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使用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究ATG5和PDIA3 基因可能涉及的生物学功能及信号通路,用pRRophetic包分析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ATG5、PDIA3高低表达与患者对化疗药物的 敏感性。结果:ATG5、PDIA3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83.3% vs 11.5%,χ2 = 39.538,P = 0.001; 75.0% vs 46.2%,χ 2 = 6.753,P = 0.009),ATG5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差异显著(均P < 0.01); PDIA3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分化程度、FIGO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差异显著(P < 0.05或P < 0.01)。ATG5和PDIA3 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 0.679, P < 0.001)。GEPIA在线分析网站预后分析显示,ATG5和PDIA3高表达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差 (均P < 0.05)。ATG5和PDIA3主要富集的功能及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增殖与分化、抗原加工与提呈、P53 结合、Wnt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及mTOR信号通路。结论:ATG5和PDIA3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两者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ATG5 和PDIA3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抗原加工提呈及多种信号通路,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11  CDH3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葛晓玮,马良,韩晶
    2024, 31(10):1017-1021.
    [摘要](65) [HTML](0) [PDF 583.70 K](255)
    摘要:
    钙黏素3(CDH3)是经典钙黏素家族中的一员,在特异性细胞黏附和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方面起重要作用。CDH3在 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明显依赖于癌细胞种类,其既可以作为原癌因子,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也可以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抑制 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这些特征表明,CDH3可作为特异性恶性肿瘤风险评估和监测预后的新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目前,针对 CDH3的单克隆抗体及放射免疫疗法已在动物模型中取得了初步疗效,其中一些已在开展临床试验,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DH3在 恶性肿瘤中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12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与抗肿瘤免疫
    黄茗,吴红艳
    2024, 31(10):1022-1028.
    [摘要](60) [HTML](0) [PDF 666.05 K](71)
    摘要: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在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等 多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并通过与多种配体结合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作为一种免疫负调节分子,TIM-3可以通过抑制CD8+ T细 胞的作用,增强调节性T(Treg)细胞的免疫效应,从而影响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阻断TIM-3信号通路、联合阻断TIM-3与PD-1, 以及抑制TIM-3和半乳凝素9(Gal-9)之间的相互作用,均可增强免疫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目前,TIM-3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等药 物分子正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显现出巨大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TIM-3的结构、与配体和细胞的相互作用,深入探索了TIM-3 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发掘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前景,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 潜在靶点。
    13  瑞舒伐他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吕思彤,隋媛,陈智华
    2024, 31(10):1029-1034.
    [摘要](64) [HTML](0) [PDF 1.79 M](74)
    摘要:
    肿瘤治疗一直是科研界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治疗手段存在术后预后较差、药物不良反应多及耐药 性等局限性。因此,研发高效、不良反应少的抗肿瘤药物迫在眉睫。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是治疗高脂血症的一线药物,同时具 有抗肿瘤特性,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血管生成,诱导脂代谢重编程,以及免疫治疗 和协同抗肿瘤效应等。同时,瑞舒伐他汀与纳米递送系统、天然产物等联合应用有望解决其通透性较差、不良反应多的问题。因 此,开发瑞舒伐他汀作为抗肿瘤药物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和价值。本文论述了瑞舒伐他汀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 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为促进瑞舒伐他汀抗肿瘤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有效安全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4  化脓性汗腺炎继发皮肤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后完整切除1例报告及文 献复习
    张王玲,赵莲君,任宇,王焱,邹征云
    2024, 31(10):1035-1039.
    [摘要](54) [HTML](0) [PDF 6.39 M](64)
    摘要:
    化脓性汗腺炎(HS)是一种皮肤汗腺的慢性化脓性疾病,长期持续的慢性炎症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皮肤鳞状细胞 癌(cSCC)。HS继发的cSCC具有侵袭性强、转移率和病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完整手术切除是HS继发cSCC首选的治疗方 案,但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较高。本文报道1例确诊HS两年后继发cSCC的病例,确诊HS继发cSCC时病灶范围较广,并且有多发 淋巴结转移可能,完整手术切除难度大,术后复发转移风险高。患者先经化疗、免疫靶向新辅助治疗后,病灶完整手术切除,术后 行辅助免疫治疗,17个月余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延长了患者生存期。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