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1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肿瘤免疫治疗新视角:RUNX的作用与意义
    刘颖婷,蒋敬庭
    2024, 31(6):541-55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01
    [摘要](104) [HTML](0) [PDF 1.42 M](628)
    摘要:
    N7-甲基鸟苷(m7G)是表观遗传学调控过程中最常见的RNA 修饰之一,在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 (tRNA)、miRNA 等多种RNA分子的加工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迁移等多种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7G甲基化修饰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异常的m7G甲基化修饰通过调控癌基因和抑制基因的表达促进或抑制多种肿瘤的进展,m7G甲基化修饰及其调控因子可能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m7G甲基化修饰的最新研究进展、检测方法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评述。
    2  结肠癌细胞膜仿生铜基金属有机框架对DC的激活和促血管新生作用
    张欣怡,张梦亚,张停琳,高洁
    2024, 31(6):552-55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02
    [摘要](106) [HTML](0) [PDF 2.85 M](339)
    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膜包裹的铜基金属有机框架(MOF@CCM)的DC激活和促进血管新生的潜力。方法:首先构建 1,3,5-苯三甲酸铜(Ⅱ)铜基金属有机框架(HKUST-1),在其外层包覆结肠癌CT26细胞膜,获得MOF@CCM,对其进行物理表征。 用CCK-8法研究MOF@CCM的生物相容性,流式细胞术分析MOF@CCM对DC2.4成熟比例的影响,以验证MOF@CCM激活免疫 细胞的潜力。通过血管生成实验验证MOF@CCM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形成血管的能力。结果:成功制备了MOF@CCM,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其形状近似圆形,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MOF@CCM的平均粒径为(150.5±7.89) nm,平均Zeta 电位为–(5.12± 1.67) mV。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OF@CCM能够显著提高DC2.4成熟的比例(P<0.01)。此外,MOF和MOF@CCM 均能促进HUVEC形成管状结构(P<0.05或P<0.01),且细胞膜修饰对MOF的促血管新生作用没有影响。结论:制备的MOF@CCM 在所使用的剂量下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够显著促进DC2.4的成熟和促进HUVEC血管生成,有望成为抗结肠癌和促进组织修 复的双功能治疗平台。
    3  转录因子HOXC13通过上调PCNA表达促进喉鳞状细胞癌AMC-HN-8 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兰利利,牛云峰,胡国斌,刘猛,徐玉茹,王晶田
    2024, 31(6):558-56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03
    [摘要](133) [HTML](0) [PDF 6.03 M](277)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HOXC13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功能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常规培 养LSCC细胞,将其分为 sh-NC 组、sh-HOXC13 组、pcDNA3.1-NC组、pcDNA3.1-HOXC13组、pcDNA3.1-PCNA组和sh-HOXC13+ pcDNA3.1-PCNA组,用转染试剂将相应核酸和质粒转染各组细胞。用数据库数据分析HOXC13 mRNA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收 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切除的62对LSCC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免 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国人LSCC组织中HOXC13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中国人LSCC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各组细胞中HOXC13和 PCNA mRNA的表达,MTS法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各组AMC-HN-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验证HOXC13与PCNA 之间的结合关系。结果:HOXC13和PCNA在LSCC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P<0.05或P<0.01)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 HOXC13的表达水平与 TNM 分期有明显关联(P<0.01)。敲减 HOXC13可明显抑制AMC-HN-8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 P<0.01),过表达HOXC13则促进TU68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HOXC13可与PCNA启动子区结合并调控其转录。 敲低PCNA可部分逆转HOXC13对AMC-HN-8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促进作用(均P<0.01)。结论:HOXC13通过上调PCNA 促进LSC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HOXC13是LSSC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4  连翘苷通过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LS180细胞的恶性生 物学行为
    郑成富,周贵丰,李青,陈营
    2024, 31(6):566-57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04
    [摘要](108) [HTML](0) [PDF 9.55 M](289)
    摘要:
    目的:探究连翘苷(Phi)通过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对结肠癌LS1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40、80 μmol/L)的Phi处理人结肠癌LS180细胞,MTT法检测24、48 和72 h时的细胞活力。将LS180细胞分为对照组、Phi-L(5 μmol/L Phi)组、Phi-M(10 μmol/L Phi)组、Phi-H(20 μmol/L Phi)组、Phi-H+YAP抑制剂维替泊芬(VP)组(20 μmol/L Phi+5 μmol/L VP),各组均处理24 h。EdU法检测Phi对各组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Phi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免疫荧光法和WB 法检测 Phi 对细胞 Ki-67 表达率和LATS1、YAP和p-YAP、MMP-2、MMP-9、E-cadherin、N-cadherin表达的影响。构建LS180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观察Phi对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影响,免疫荧光法和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Ki-67表达率和LATS1、YAP和p-YA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hi-L、Phi-M和Phi-H组LS180细胞EdU阳性率、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Ki-67阳性率、MMP-2、MMP-9、N-cadherin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E-cadherin、LATS1和p-YAP/YAP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同时使用VP则部分逆转了Phi对LS18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均 P<0.05)Phi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与对照组比较,Phi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和 Ki-67 阳性率均显著降低(均 P<0.05),LATS1和 p-YAP/YAP 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Phi可能通过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LS18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5  咖啡因通过FAK/AKT/ROCK通路调控人脑胶质瘤U-373MG细胞的恶 性生物学行为
    徐加志,张芸,陈大刚,高风全,任德帅,吴卫东,杜妍,王娜
    2024, 31(6):573-57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05
    [摘要](81) [HTML](0) [PDF 2.72 M](253)
    摘要:
    目的:探讨咖啡因通过调节FAK/AKT/ROCK信号通路来影响人脑胶质瘤U-373MG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方法:常规培养U-373MG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咖啡因低剂量(1 mmol/L)组、咖啡因高剂量(2 mmol/L)组、PF573228组(FAK抑制剂,1 μmol/L)、咖啡因高剂量+SC79组(AKT激活剂,8 mg/L)。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实验、流式细胞术和WB法分别检测各组U-373MG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以及U-373MG细胞中p-FAK、p-AKT、p-ROCK、Ki67、MMP-9蛋白表达水平。建立U-373MG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咖啡因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咖啡因、PF573228可显著抑制U-373MG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促进U-373MG细胞凋亡,抑制p-FAK、p-AKT、p-ROCK、Ki67、MMP-9蛋白的表达(均P<0.05),SC79则可部分逆转咖啡因对U-373MG细胞的作用(均P<0.05)。咖啡因可显著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及移植瘤组织中上述相关蛋白的表达(均P<0.05)。结论:咖啡因可通过抑制FAK/AKT/ROCK信号通路抑制U-373MG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6  雷公藤甲素通过miR-34b-5p/Notch1轴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并诱 导其铁死亡
    姜福贵,伍俊峰,杨标,吴中恒,周平
    2024, 31(6):579-58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06
    [摘要](98) [HTML](0) [PDF 2.15 M](279)
    摘要:
    目的:探究雷公藤甲素(TPL)通过miR-34b-5p调控Notch1表达对骨肉瘤U2OS细胞铁死亡影响的机制。方法:常规培养U2OS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TPL(10 μmol/L)组、TPL(10 μmol/L)+Fer-1(铁死亡抑制剂,20 μmol/L) 组、miR-NC组、miR34b-5p组、miR-34b-5p+Fer-1(20 μmol/L)组、TPL(10 μmol/L)+anti-miR-34b-5p 组、anti-miR-34b-5p+Fer-1(20 μmol/L)组。qPCR法、CCK-8法、铁离子检测试剂、DHE-荧光探针和WB法分别检测各组U2OS细胞中miR-34b-5p的表达、增殖能力、Fe2+水平、ROS水平以及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SLC7A11及Notch1蛋白)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b-5p与Notch1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 TPL可促进U2OS细胞中miR-34b-5p表达,Fer-1和anti-miR-34b-5p则抑制miR-34b-5p的表达(均P<0.05)。TPL明显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GPX4、SLC7A11、Notch1蛋白的表达、增加细胞中Fe2+和ROS的含量,Fer-1可逆转TPL对U2OS细胞的作用(均P<0.05)。过表达miR-34b-5p与TPL对U2OS细胞的作用相似(均P<0.05)。miR-34b-5p可靶向结合Notch1(均P<0.05)。miR-34b-5p抑制剂可明显抑制TPL对U2OS细胞的影响,Fer-1可增强miR-34b-5p抑制剂的作用(均P<0.05)。结论:TPL可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促进其铁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iR-34a-5p靶向调节Notch1表达有关。
    7  SETD5介导AKT1磷酸化调控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和5-FU敏感性
    黄开禹,史建国,程勇
    2024, 31(6):586-59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07
    [摘要](76) [HTML](0) [PDF 2.32 M](132)
    摘要:
    目的:探讨含SET结构域蛋白5(SETD5)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对5-氟尿嘧啶(5-FU)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结肠癌细胞,用Lipofectamine 2000将siSETD5-NC、si-SETD5-1~3质粒转染至HT-29细胞中,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处理)、si-SETD5-NC组、si-SETD5组和si-SETD5+SC79组,si-SETD5+SC79组HT-29细胞转染质粒的同时用10 μmol/L SC79处理。qPCR法检测NCM460、HT-29和LoVo细胞中SETD5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法、WB法和CCK-8法分别检测各组HT-29细胞的凋亡情况、迁移能力、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对5-FU 的敏感性。结果:SETD5 mRNA在HT-29、LoVo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均P<0.01)。在HT-29细胞中成功地敲减了SETD5 mRNA(P<0.01)。敲减SETD5 mRNA可明显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活性(P<0.01)、迁移能力(P<0.01)、相关蛋白(SETD5、p-PI3K、p-AKT1、p-mTOR 蛋白)的表达(均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且提高其对 5-FU 的敏感性(P<0.01),这些作用均可被 AKT 激活剂 SC79 部分阻挡(P<0.05 或 P<0.01)。结论:SETD5在HT-29、LoVo细胞中高表达,SETD5通过PI3K/AKT1通路促进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且降低其对5-FU的敏感性,SETD5是结肠癌临床诊断、治疗的潜在靶点。
    8  miR-218-5p靶向PDE7A调节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糖酵解
    牛海英,赵刚,苏姗娜,白荣荣,穆培娟,张冬
    2024, 31(6):592-597.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08
    [摘要](76) [HTML](0) [PDF 1.23 M](164)
    摘要:
    目的:探究miR-218-5p靶向磷酸二酯酶7A(PDE7A)调节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糖酵解过程的机制。方法:常规培养A549细胞,用Lipo3000将miR-218-5p mimic、mimic-NC、PDE7A过表达质粒(PDE7A-oe)和PDE7A对照质粒(PDE7ANC)转染A549细胞,记为miR-218-5p mimic组、mimic-NC组、PDE7A-oe组和PDE7A-NC组。qPCR法验证转染效率,WB法检测糖酵解关键酶蛋白的表达,葡萄糖测定法和乳酸生成测定法检测各转染组A549细胞中2脱氧葡萄糖和乳酸含量,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18-5p与PDE7A靶向结合关系,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PDE7A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A549细胞中成功地过表达了miR-218-5p(P<0.01)。过表达miR-218-5p均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中PDE7A、HK2、PKM2蛋白的表达(均P<0.01)、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均P<0.01)。过表达PDE7A均可显著促进A549细胞中PDE7A、HK2、PKM2蛋白的表达(均P<0.01),以及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均P<0.01)。A549细胞中miR-218-5p可与PDE7A mRNA的3′-UTR直接结合。数据库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DE7A mRNA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1)。结论: miR-218-5p靶向PDE7A调控A549细胞中HK2和PKM2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糖酵解过程,miR-218-5p/PDE7A可能是NSCLC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9  内吞作用相关基因FCHO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冯雪飞,郝艳龙,孟小燕,郭艳琳,翟元芳,邹斌斌,张玲
    2024, 31(6):598-606.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09
    [摘要](100) [HTML](0) [PDF 6.80 M](188)
    摘要:
    目的:探讨内吞作用相关基因FCHO2在各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bc-GenExMiner v5.0数据库数据分析FCHO2在各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通过GEO和TIMER数据库数据分析FCHO2与各亚型乳腺癌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利用STRING和GEPIA数据库数据分析与FCHO2的互作蛋白网络和其与互作蛋白的相关性,通过UALCAN和DAVID数据库数据对乳腺癌组织中FCHO2表达相关基因进行KEGG和GO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FCHO2在管腔型和HER2+乳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均P<0.05),且与HER2和Ki67表达有关联(P=0.03和P=0.007)。FCHO2高表达的管腔型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均明显缩短(均P<0.05)。FCHO2蛋白与EPS15等多种蛋白表达相关且构成蛋白-蛋白互作网络。KEGG和GO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中FCHO2相关表达基因主要与昼夜节律、自噬等生物学过程有关,涉及叉头框蛋白O(FoxO)和TGF-β等信号通路。FCHO2表达与各亚型乳腺癌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均P<0.05)。结论:FCHO2在管腔型、HER2+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管腔型乳腺癌患者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其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10  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分析
    王蕊,于佳宁,张连生,李莉娟
    2024, 31(6):607-612.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10
    [摘要](63) [HTML](0) [PDF 649.02 K](111)
    摘要:
    目的:探究伴有肾损害(RI)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与无RI患者间是否存在免疫学指标差异。方法:用2017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34例首次确诊为MM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比RI组和非RI组及Durie?Salmon(DS)分期和危险分层两个亚组的10种免疫学指标和6个常规血液学参数的差异。结果:RI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CD8+ T细胞比例、IL-10均较非RI组高(均P<0.05),淋巴细胞绝对值、CD4/CD8比值均较非RI组低(均P<0.05)。DS-Ⅲ分期患者中,RI组NLR、MLR、CD8+ T细胞比例、IL-8、IL-10均较非RI组升高(均P<0.05),而DS-Ⅰ和DS-Ⅱ患者中 ,RI 组和非RI组患者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异。高危MM患者RI组淋巴细胞数、NLR、IL-10均较非RI有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伴RI的MM患者免疫相关指标异常更为明显,DS-Ⅲ分期和高危险度分层表现出明显的免疫指标异常,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阐明MM伴有RI患者预后较差的原因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1  神经胶质瘤的免疫治疗
    曲琳卓,关宏锏
    2024, 31(6):613-620.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11
    [摘要](61) [HTML](0) [PDF 766.84 K](644)
    摘要:
    神经胶质瘤是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肿瘤呈浸润性生长,难以彻底切除,且患者易出现放化疗耐 药,复发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预后较差。近年来,免疫疗法的有效性在多种肿瘤中得到证实。目前,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免疫 疗法主要包括CAR-T细胞治疗、溶瘤病毒治疗、疫苗接种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等。这标志着新兴的免疫疗法在神经胶质瘤 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免疫疗法的进一步应用,如给药途径存在障碍等问题,同时,科研工作者 们也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免疫疗法与纳米生物相结合扩宽给药途径等。为此,本文就免疫疗法在神经胶质瘤中发挥的作用及 其治疗效果的相关进展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当前免疫治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临床治疗神经胶质瘤提供参考。
    12  血管生成拟态在胃癌研究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耿茜,束永前
    2024, 31(6):621-625.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12
    [摘要](62) [HTML](0) [PDF 569.39 K](979)
    摘要:
    血管生成拟态(VM)是一种独立于内皮细胞的血管样结构,通常存在于需要血管生长的实体肿瘤中。VM与肿瘤细 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VM的存在可能是胃癌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耐药的原因之一,抗血管生 成同时靶向VM治疗将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新方向。
    13  光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程雨薇,杨峰,张运昌
    2024, 31(6):626-63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13
    [摘要](68) [HTML](0) [PDF 633.89 K](848)
    摘要:
    基于纳米粒子的光疗主要包括光动力疗法(PDT)和光热疗法(PTT)。近年来,光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疗 法显示出治疗恶性肿瘤的巨大潜力。这种联合疗法结合了抗体介导的靶向给药和激光激活的一系列生物/物理机制,能准确诱导 癌细胞快速死亡,同时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ICI与光疗联合应用能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 目前,这种联合疗法已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潜力,可用于大部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的治疗,但面临着 激光穿透不足、不良反应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要优化治疗方案,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韩心怡,邵玉,杨燕
    2024, 31(6):632-638.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14
    [摘要](98) [HTML](0) [PDF 744.10 K](1679)
    摘要:
    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已经迈入免疫治疗时代,免疫疗法联合化疗的一线治疗新标准得以确立。然而并非所有 SCLC患者均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中获益,缺乏有效的疗效和患者预后生物标志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 前,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PD-L1表达水平在预测SCLC免疫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中最为常用;肿瘤突变负荷(TMB)、错配修复缺 陷(dMMR) 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也可作为预测 ICI 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而 dMMR/MSI-H 因在 SCLC中的发生频率极低,限制了其应用;外周血免疫相关标志物因其便捷性而在SCLC免疫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肿瘤 微环境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也有助于识别从ICI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因此,深入了解SCLC的一线免疫治疗现状和预测患者免疫 治疗疗效与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可为SCLC患者免疫治疗优化策略和分层管理提供思路和参考。
    15  长期生存的HER2阳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羊海露,许薇,黄琰菁
    2024, 31(6):639-643.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4.06.015
    [摘要](73) [HTML](0) [PDF 2.00 M](125)
    摘要: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HER2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善了HER2阳 性转移性乳腺癌(MBC)的临床结局,甚至一些患者可能达到长期生存。目前,长期缓解的原因未明,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 停药后复发风险的证据有限。本文报告1例HER2扩增的MBC患者,经过6个周期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后达到临床 部分缓解(cPR)。后患者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测结果显示病理完全缓解(pCR)。术后先后使用化疗联合靶向治 疗、内分泌治疗(ET)联合靶向治疗。截至目前,尚无疾病进展的临床证据。该例治疗模式为 MBC 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 帮助。

    当期目录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联系方式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1994年创刊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学会
    • 邮编:200433
    • 电话:021-81871002-22
    • 电子邮箱:cjcb@biother.cn
    • 网址:http://www.biother.cn
    • 刊号:ISSN 1007-385X
    • CN 31-1725/R
    • 国内定价: ¥20元/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