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首页
期刊概况
编委会
审稿专家
过刊浏览
投稿指南
缩略词表
发行订购
联系我们
English
最新公告
推荐文章
关于在线支付审理费失败的问题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第五届编委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2024.7.21 北京)
编辑部2024年春节期间联系方式
本刊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本刊继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警惕假冒《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工作人员联系作者添加微信
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机遇与挑战
基因工程 T 细胞临床研究专家指导意见(2021)
读者登录
作者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WJCI报告收录期刊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
CSCD
源期刊
RCCSE核心学术期刊
抗癌协会优秀期刊
军队优秀医学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年
2025年第32卷
2024年第31卷
2023年第30卷
2022年第29卷
2021年第28卷
2020年第27卷
2019年第26卷
2018年第25卷
2017年第24卷
2016年第23卷
2015年第22卷
2014年第21卷
2013年第20卷
2012年第19卷
2011年第18卷
2010年第17卷
2009年第16卷
2008年第15卷
2007年第14卷
2006年第13卷
2005年第12卷
2004年第11卷
2003年第10卷
2002年第9卷
2001年第8卷
2000年第7卷
1999年第6卷
1998年第5卷
1997年第4卷
1996年第3卷
1995年第2卷
1994年第1卷
期
全选
反选
导出
显示模式:
专家论坛
靶向实体瘤CAR-T细胞设计:安全性与通用性提升策略
邱毓灵,廖天艺,刘宝瑞,李茹恬
2025,32(6):559-569
,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5.06.001
[摘要]
(
0
)
[HTML]
(
0
)
[PDF 1.10 M]
(
0
)
摘要:
[摘 要]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来自人体的T细胞在体外经遗传学修 饰、表达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然后将其回输入患者体内,用于靶向识别和消除肿瘤细胞。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 系统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功,其在实体瘤治疗中仍面临障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irAE)制约了CAR-T细胞的安全应用,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异质性限制了单一CAR-T细胞的广谱适用性,也制约了其通用型 开发。鉴于此,要使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还需开展进一步的改良与提升研究。本文围绕实体瘤中 CAR-T细胞疗法,从“CAR基因修饰策略”、“通用免疫受体的再靶向策略”及“抗原通用性‘赋靶’策略”三个方面对CAR-T细胞领 域中为提高安全性和通用性所进行的探索进行述评,系统剖析各策略的研究路径、优势及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综 述CAR-T细胞安全性和普适性设计策略的进展,本文旨在为实体瘤的CAR-T细胞疗法研发提供创新思路。
基础研究
Id2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Tcm细胞的代谢重编程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
刘枋,潘春丽,周智锋,陈淑萍,叶韵斌
2025,32(6):570-578
,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5.06.002
[摘要]
(
0
)
[HTML]
(
0
)
[PDF 4.35 M]
(
0
)
摘要:
[摘 要]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2(Id2)在诱导生成中央记忆性T(Tcm)细胞及增强T细胞抗肿瘤持久性中的作用。方法: 磁珠分选CD8+初始T细胞,与负载癌胚抗原(CEA)的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经白介素-2(IL-2)或IL-7/15/21/23分别诱导培养 效应T(Teff)或Tcm细胞;qPCR和WB法分别检测T细胞中Id2和Id3 mRNA、蛋白表达;慢病毒敲减T细胞中Id2基因,用流式细 胞术检测其T细胞记忆表型;WB法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Seahorse能量代谢仪分析细胞外酸化速率(ECAR)和耗 氧速率(OCR);斑马鱼结肠癌HCT116细胞移植瘤模型分析Teff和Tcm细胞的抗肿瘤差异,进一步观察敲减Id2基因的Tcm细胞 (Tcm-shId2)对第二次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结果:Tcm细胞高表达Id3 mRNA(P < 0.05),而Teff细胞高表达Id2 mRNA(P < 0.001)。 成功构建敲减Id2基因的Tcm细胞(Tcm-shId2)且其Id3表达明显上调,敲减Id2可促进Tcm细胞的形成(P < 0.05)。Tcm-shId2细 胞通过PI3K/AKT通路进行代谢重编程,有效抑制斑马鱼体内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对第二次移植瘤也能产生显著抑制作用 (P < 0.01)。结论:Id2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改变T细胞代谢模式,从而促进CD8+ T细胞向Tcm细胞分化,有效抑制结肠 癌移植瘤的生长。
环状RNA hsa_circ_0081621促进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刘胜辉,艾雪迎,徐玉茹,李姝琪,刘猛,胡国斌,单保恩
2025,32(6):579-586
,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5.06.003
[摘要]
(
0
)
[HTML]
(
0
)
[PDF 6.56 M]
(
0
)
摘要:
[摘 要]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81621对人喉鳞状细胞癌AMC-HN-8和TU17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常规培养AMC-HN-8和TU177细胞,用转染试剂将si-NC、si-hsa_circ_0081621、空载体(vector)和hsa_circ_0081621过表达 载体(hsa_circ_0081621-OE)转染至AMC-HN-8和TU177细胞,分别记作si-NC、si-hsa_circ_0081621、vector和hsa_circ_0081621-OE 组。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敲减或过表达hsa_circ_0081621对AMC-HN-8和 TU17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在AMC-HN-8和TU177中成功地敲减或过表达了hsa_circ_0081621;敲减或过 表达hsa_circ_0081621 能显著抑制或促进AMC-HN-8和TU17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 < 0.01或P < 0.001或P < 0.000 1)。 结论:hsa_circ_0081621可促进人喉鳞状细胞癌AMC-HN-8和TU17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侵袭和细胞周 期的影响
李蕊,杨柳,刘家云
2025,32(6):587-593
,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5.06.004
[摘要]
(
0
)
[HTML]
(
0
)
[PDF 4.87 M]
(
0
)
摘要:
[摘 要]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对前列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前列腺癌 细胞PC3,用转染试剂将过表达对照质粒,CREB过表达质粒(CREB-oe)、敲减对照序列(si-NC)和si-CREB序列转染至PC3细胞, 分为vector,CREB-oe、si-NC和si-CREB组。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 能力和细胞周期情况。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CREB敲除的PC3细胞,用PC3细胞移植瘤实验检测CREB敲除对移植瘤生长 的影响。结果:在PC3细胞中成功地敲减或过表达了CREB(均P < 0.01),过表达或敲减CREB均可明显促进或抑制PC3细胞 的迁移、侵袭能力(均P < 0.01),过表达CREB可促使PC3细胞进入S期,而敲减CREB表达则使PC3细胞阻滞于G1期(均 P < 0.01)。成功地构建了CREB敲除PC3细胞,敲除CREB可明显抑制PC3细胞移植瘤的生长(P < 0.01)。结论:敲减或敲除 CREB能够抑制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使其阻滞于G1期,进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
连接蛋白4/泛酸酯酶1轴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 其机制
龙元凤,邓钰滨,杨航,张若兰,杨蜜,宋桂芹,刘康
2025,32(6):594-603
,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5.06.005
[摘要]
(
0
)
[HTML]
(
0
)
[PDF 10.72 M]
(
0
)
摘要:
[摘 要] 目的:探究连接蛋白4/泛酸酯酶1轴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和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及机制。方法:转录组测序结合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连接蛋白4调控下游靶基因泛酸酯酶1,用数据库Timer2.0分析泛 酸酯酶1 mRN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并用qPCR和WB法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和ESCC细胞中泛酸酯酶1 mRNA和 蛋白的表达,筛选出表达差异最为显著的ESCC KYSE-410和KYSE-510细胞。用siRNA敲减KYSE-410和KYSE-510细胞中泛 酸酯酶1的表达,用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敲减泛酸酯酶1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此 外,对泛酸酯酶1相关信号通路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比较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 达差异。结果:Timer2.0数据库数据分析和q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均P < 0.01)。 WB法检测结果显示,泛酸酯酶1蛋白在ESCC细胞中高表达(P < 0.01)。siRNA成功敲减了KYSE-410和KYSE-510细胞中泛酸 酯酶1的表达。敲减泛酸酯酶1能显著抑制KYSE-410和KYSE-51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 < 0.05或P < 0.0 1或P < 0.00 1 或P < 0.000 1)。KEGG和GO富集分析提示泛酸酯酶1可能通过参与泛酸和辅酶A的合成代谢途径发挥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结果显示,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P < 0.000 1)。结论: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连接蛋白4/泛 酸酯酶1轴促进KYSE-410和KYSE-51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靶向抑制泛酸酯酶1可能为ESC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花旗松素通过Rac1/NF-κB/AKT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恶性 生物学行为
路通,元晓科,付天英,邵永刚,路英文
2025,32(6):604-610
,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25.06.006
[摘要]
(
0
)
[HTML]
(
0
)
[PDF 4.94 M]
(
0
)
摘要:
[摘 要] 目的:探究花旗松素(TAX)通过Rac1/NF-κB/AKT信号通路调控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常规 培养膀胱癌T24细胞,将其分为:Ctrl组(未处理)、TAX-L组(5 μmol/L TAX处理)、TAX-M组(10 μmol/L TAX处理 )、TAX-H组 (20 μmol/L TAX处理)、TAX-H + Rac1激活剂组(20 μmol/L TAX + 50 nmol/L ML-097处理)。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 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TAX对T24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凋亡的影响,WB法检测对各 组T24细胞中细胞凋亡、上皮间充质转化、Rac1/NF-κB/AKT轴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T24细胞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TAX对移植 瘤生长的影响。结果:TAX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24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均P < 0.05),促进凋亡蛋 白BAX和E-cadherin、抑制Rac1/NF-κB/AKT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Bcl-2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均P < 0.05),抑制移植 瘤的生长(P < 0.05),ML-097均可部分逆转上述作用(均P < 0.05)。结论:TAX通过抑制Rac1/NF-κB/AKT信号通路中抑制膀胱 癌T24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其凋亡。
更多+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年
2025年第32卷
2024年第31卷
2023年第30卷
2022年第29卷
2021年第28卷
2020年第27卷
2019年第26卷
2018年第25卷
2017年第24卷
2016年第23卷
2015年第22卷
2014年第21卷
2013年第20卷
2012年第19卷
2011年第18卷
2010年第17卷
2009年第16卷
2008年第15卷
2007年第14卷
2006年第13卷
2005年第12卷
2004年第11卷
2003年第10卷
2002年第9卷
2001年第8卷
2000年第7卷
1999年第6卷
1998年第5卷
1997年第4卷
1996年第3卷
1995年第2卷
1994年第1卷
期
全选
反选
导出
显示模式: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年
2025年第32卷
2024年第31卷
2023年第30卷
2022年第29卷
2021年第28卷
2020年第27卷
2019年第26卷
2018年第25卷
2017年第24卷
2016年第23卷
2015年第22卷
2014年第21卷
2013年第20卷
2012年第19卷
2011年第18卷
2010年第17卷
2009年第16卷
2008年第15卷
2007年第14卷
2006年第13卷
2005年第12卷
2004年第11卷
2003年第10卷
2002年第9卷
2001年第8卷
2000年第7卷
1999年第6卷
1998年第5卷
1997年第4卷
1996年第3卷
1995年第2卷
1994年第1卷
期
全选
反选
导出
显示模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去甲基化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王琳
,
许小平
2012,19(5):550-555
,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2.5.018
[摘要]
(
2486
)
[HTML]
(
0
)
[PDF 236.31 K]
(
42632
)
摘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发病机制涉及多阶段、多因素,基因改变与表观遗传修饰可能共同参与了这一过程。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中一种最为重要的修饰,MDS患者常表现为总体DNA高甲基化。使用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抑制剂降低总体甲基化水平,在MDS患者中取得了富有成效的临床反应及血液学改善。DNMT抑制剂可分为两类: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 5-Aza-CdR)、地西他滨(5-Aza-2-deoxycytidine, decitabine)等核苷和核苷衍生物类抑制剂,它们可提高MDS患者的临床完全反应率、部分反应率及血液学改善,但缓解率、疗效尚不够令人满意;肼苯哒嗪等非核苷类抑制剂。非核苷类抑制剂与丙戊酸镁联合应用治疗MDS获得成功,为MDS去甲基化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启了一种新思路。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郭振红
,
曹雪涛
2016,23(2):149-160
,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6.02.001
[摘要]
(
3123
)
[HTML]
(
0
)
[PDF 440.97 K]
(
23160
)
摘要: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近年来因其疗效显著而备受瞩目。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NK细胞和DC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及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T细胞(CAR-T)技术和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功能的CTLA-4和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分别在血液肿瘤及黑素瘤等实体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增加适应性肿瘤病种并控制其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成为日后研究重点;NK 细胞也将利用CAR技术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一步增强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DC作为第一个被FDA批准的治疗性肿瘤疫苗,在证明其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疗效成为关注热点。本文结合近年来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进展及该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一分析与展望。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其全程管理
师菲
,
夏术阶
2018,25(1):23-27
,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8.01.004
[摘要]
(
1028
)
[HTML]
(
0
)
[PDF 597.23 K]
(
12396
)
摘要:
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常见病之一,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尤其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举足轻重,但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分歧并没有解决。如何相对统一认识,进行合理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让患者获得最佳疗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国内外指南以及临床试验结果,对目前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一系列问题,如治疗时机、治疗方案、患者选择、预后随访等作了详细总结及分析。
包载TIMP-1重组腺病毒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
夏 冬
,
吴 斌
,
梁建群
,
余少鸿
,
徐 亮
2010,17(1):57-61
,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0.1.011
[摘要]
(
276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634
)
摘要:
目的:制备携带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 1)的重组腺病毒乳酸聚乙烯醇(poly DL lactide poly,PELA)微球,探讨其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双乳液体系,以可降解的生物材料PELA包被携带TIMP 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成微球,测定其粒径、载病毒量、包封率及释放规律。重组腺病毒微球感染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测感染效率,透射电镜观测超微结构,半定量RT PCR检测TIMP 1 mRNA表达;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结果:成功构建包载TIMP 1重组腺病毒的PELA微球,直径约1.965 μm,包封率为60%,载病毒率为10.5×108efu/mg,在120 h内释放病毒量接近60%,总的释放时间长于240 h。空白微球无毒性PELA病毒微球感染HepG2细胞后,细胞稳定表达TIMP 1 mRNA;对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表达47%。结论:包载TIMP 1重组腺病毒的PELA微球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为化学高分子载体运载基因治疗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下载中心
More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稿约
英文缩略词表
著作权授权书
论文模板
收录数据库
More
荷兰《医学文摘》(EMbase)
荷兰文摘与索引数据库(Scopus)
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文献数据库(JST)
WHO西太平洋医学索引(WPRIM)
EBSCO学术数据库
常见问题
More
联系方式
电话:021-81871002-22
E-mail:cjcb@biother.cn
网址:www.biother.cn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
邮编:200433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