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WJCI报告收录期刊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CSCD源期刊

RCCSE核心学术期刊

抗癌协会优秀期刊

军队优秀医学期刊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5,32(2):127-139, DOI:
    摘要:
    [摘 要]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CAR-T细胞疗法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 猛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之一。为获得高效低毒的CAR-T细胞,经过不断发展及探索,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取得了 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人源化CAR-T细胞技术、双靶点及多靶点CAR-T细胞技术、通用型CAR-T细胞技术和CAR-T细胞联合策 略技术。人源化CAR-T细胞技术通过人源化改造,降低其免疫原性;双靶点及多靶点CAR-T细胞技术能够同时识别两种或多种 肿瘤相关抗原,减少抗原逃逸,提高疗效;通用型CAR-T细胞技术解决了成本高及可及性等问题;CAR-T细胞联合策略技术通过 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合 ,有效解决了一部分 CAR-T 细胞后复发等问题,提高了其疗效和安全性等。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 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然面临着耐药与抗原逃逸、细胞毒性和治疗后复发等问题。本文介绍CAR-T细胞精 准治疗血液恶性肿瘤进程中的重大突破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5,32(2):140-150, DOI:
    摘要:
    [摘 要]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1相关蛋白(WTA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手术切除的31对ESC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常规培养食 管癌细胞KYSE30、KYSE410、KYSE150、KYSE510、TE-1和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 HET-1A,用转染试剂将 si-NC、si-WTAP#1和 si-WTAP#2核酸转染至KYSE150和KYSE510细胞中,实验分为si-NC、si-WTAP#1和si-WTAP#2组,用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 WTAP和MAP3K9 mRNA的表达,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敲减WTAP表达对ESCC细 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凋亡的影响,WB法检测各组ESCC细胞中WTAP、MAP3K9、EMT及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 组化法检测ESCC组织中WTAP蛋白的表达,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MeRIP)-qPCR实验检测ESCC细胞MAP3K9 m6 A水平,放 线菌素D实验检测MAP3K9的mRNA的稳定性,用数据库数据分析WTAP的表达、靶基因、功能富集和互作RNA。结果:WTAP 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P < 0.05或P < 0.01或P < 0.001)且与分化程度有关联(P < 0.01);在KYSE150和KYSE510细胞中 成功地敲减了WT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P < 0.01或P < 0.001);敲减WTAP可明显抑制KYSE150和KYSE510细胞的增殖、迁 移和侵袭能力(P < 0.05 或 P < 0.01 或 P < 0.001),促进 KYSE150 和 KYSE510 细胞凋亡(P < 0.05 或 P < 0.01),敲低 WTAP 后 MAP3K9 的 m6 A 水平显著下降(P < 0.05),其 mRNA 表达水平及 mRNA 稳定性均显著降低(P < 0.05);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 WTAP靶基因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敲减WTAP后KYSE150和KYSE510细胞中MAP3K9、p-ERK、N-cadherin和MMP9表达水 平显著降低(P < 0.05或P < 0.01),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或P < 0.01)。结论:WTAP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呈高 表达且与其分化相关,其通过m6 A修饰促进MAP3K9 mRNA稳定性,激活MAPK通路进而促进ESC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2025,32(2):151-160, DOI: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CC)细胞SiHa源性外泌体hsa-miR-29c-3p在CC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 2021年12月在衡阳市中心医院妇科就诊的4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 15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常规 培养SiHa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用 Lipofectamine 2000 将 hsa-miR-29c-3p 、miRNA-NC 、si-hsa-miR-29c-3p和 si-miRNA-NC 转 染 至 SiHa 细 胞 中 ,记 为 miRNA-NC 组 、hsa-miR-29c-3p 组 、si-miRNA-NC 组 和 si-hsa-miR-29c-3p 组 。 用 Lipofectamine 2000将mimic-NC、miR-29c-3p-mimic、pCMV-NC、pCMV-含AAA结构域的ATPase家族蛋白2B(ATAD2B)载体分 别转染 HUVEC,记为mimic-NC组、miR-29c-3p-mimic组、pCMV-NC组、pCMV-ATAD2B组和 pCMV-ATAD2B + miR-29c-3p-mimic 组。原位杂交(ISH)法检测CSCC组织中hsa-miR-29c-3p的表达,免疫组化(IHC)法检测CSCC组织和移植瘤组织中的CD31阳 性血管。分离纯化SiHa、C33a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用透射电镜技术和WB法对其表征进行鉴定及进行HUVEC摄取实验。qPCR 法检测SiHa、C33a细胞和外泌体中hsa-miR-29c-3p和ATAD2B mRNA的表达。成管试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 测外泌体对HUVEC成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sa-miR-29c-3p与ATAD2B的靶向结合关系,移植 瘤实验检测各组SiHa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移植瘤生长和血管增生的影响。结果: hsa-miR-29c-3p在CS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其 微血管密度(MVD)正相关(均 P < 0.05);SiHa、C33a 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完全符合典型外泌体形态和蛋白表达表征;在体外 HUVEC摄取SiHa、C33a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和其包含的 hsa-miR-29c-3p;SiHa 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sa-miR-29c-3p可在体外促进 HUVEC 的成管和迁移能力(均P < 0.05);SiHa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sa-miR-29c-3p可促进移植瘤生长和血管增生;hsa-miR-29c-3p可与 ATAD2B基因直接结合并调节其表达(均P < 0.05)。过表达ATAD2B可逆转hsa-miR-29c-3p对HUVEC的成管、迁移和划痕愈合 能力的促进作用(均P < 0.05)。结论: SiHa细胞源性外泌体hsa-miR-29c-3p通过靶向ATAD2B调控CSCC组织中的血管生成。 外泌体hsa-miR-29c-3p可能是CC诊疗的潜在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025,32(2):161-168, DOI:
    摘要:
    [摘 要] 目的:探索lncRNA FOXD2-AS1通过EZH2调控LATS1表达影响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机 理。方法:采用GEPIA 2软件在线分析TCGA数据库中FOXD2-AS1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评估其与患者总体生存率之 间的关系。用qPCR法检测肾癌细胞及临床收集的26例ccRCC组织中FOXD2-AS1表达水平,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 观察敲减 FOXD2-AS1 表达对肾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用 qPCR 与 WB 法检测敲减 FOXD2-AS1 表达对肾癌细胞 LATS1 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用RNA免疫沉淀(RIP)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法分析FOXD2-AS1与EZH2及LATS1之间的作 用。结果:GEPIA 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FOXD2-AS1在ccRCC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P < 0.01),FOXD2-AS1高表达患者的总体 生存率较低(P < 0.05)。qPCR法检测结果显示,相较癌旁组织,FOXD2-AS1在26例ccRCC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P < 0.01)。相 较永生化肾小管上皮细胞HK-2,FOXD2-AS1 在肾癌 786-O、ACHN 及 SN12-PM6 细胞中均显著高表达(均 P < 0.01)。敲减 FOXD2-AS1表达,均可显著降低肾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均P < 0.05),并明显上调LATS1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 P < 0.01)。RIP 与 ChIP 实验证实,FOXD2-AS1 可结合并招募 EZH2 至 LATS1 启动子区域而发挥作用。挽救实验显示,敲减 LATS1或过表达EZH2 可部分逆转敲减 FOXD2-AS1 对肾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FOXD2-AS1在ccRCC中 高表达,其通过募集EZH2至LATS1基因启动子区域而负性调控LATS1的表达,进而促进肾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2025,32(2):169-175, DOI:
    摘要:
    [摘 要]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CC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对人口腔舌鳞状细胞癌细胞HSC-4增 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切除的28例 OSCC组织标本和患者临床特征资料,以及行阻生牙拔除术切除的10例正常牙龈标本。常规培养OSCC细胞HSC-4,实验分为对 照组(不加病毒)、NC组(转染对照慢病毒载体)、shCCL1组(转染敲减CCL1慢病毒载体)和CCL1组(培养基含60 ng/mL CCL1重 组蛋白),免疫组化法和WB法检测OSCC组织及细胞中CCL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qPCR法、 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HSC-4细胞中CCL1 mRNA的表达、细 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CL1 蛋白在 OSCC 组织及 HSC-4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均P < 0.01)且与肿瘤 临床分期有关联(P < 0.05)。在 HSC-4 细胞中成功敲减 CCL1 的表达(P < 0.000 5),敲减 CCL1 表达能抑制 HSC-4 细胞的增殖 (P < 0.05,P < 0.01)、迁移与侵袭能力(均P < 0.05)并促进其凋亡(均P < 0.05);CCL1重组蛋白处理对HSC-4细胞的作用与之相 反(P < 0.05,P < 0.01,P < 0.000 1)。结论:CCL1在OS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OSCC的临床分期有关联,CCL1可能参与调控 HSC-4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
    2025,32(2):176-188, DOI:
    摘要:
    [摘 要] 目的:通过筛选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血清外泌体(Exo)中高表达的微小RNA(miRNA)并分析其与患者临 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Exo来源的miRNA是否具有成为ESCC临床辅助诊断标志物的潜力。方法:采集2021年12月至2023 年6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45例ESCC初诊患者和5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及相关临床资料,分别作为ESCC组 和对照组。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qPCR法筛选、鉴定出ESCC患者血清表达升高的候选miRNA-miR-1246,用受试者 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1246对ESCC的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特征进展的关系,χ2 检验分析其与 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离纯化受试者血清中的Exo并进行表征验证,qPCR检测Exo中miR-1246的表达。常规培养 ESCC KYSE150和KYSE30细胞,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将mimics-NC、miR-1246 mimics转染至KYSE150细胞,将inhibitorNC和miR-1246 inhibitor转染至KYSE30细胞,分别记为mimics-NC、miR-1246mimics、 inhibitor-NC和miR-1246-inhibitor组。用 mimics-NC 和 miR-1246 mimics 组 KYSE150 细胞来源的 Exo 处理 KYSE150 和 KYSE30 细胞。用 CCK-8 法、划痕愈合实验、 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WB法检测Exo标志物及各组细胞中上皮间皮转化相关蛋白及 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和细胞黏附分子1(CADM1)蛋白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46与TET2和 CADM1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筛选ESCC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最为显著的miRNA为miR-1246。试验提取患者 的血清Exo符合典型Exo表征。Ⅰ~Ⅱ期ESCC患者血清Exo-miR-124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P < 0.01);Ⅲ~Ⅳ期ESCC 患者的血清Exo-miR-1246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 < 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中的Exo-miR-1246对ESCC有较高 的辅助鉴别诊断价值(P < 0.05),并且Exo-miR-1246对ESCC患者临床进展的辅助诊断效能高于CEA与SCC-Ag(P < 0.05),三者 联合检测会进一步提高辅助诊断患者分期效能(P < 0.01)。Exo-miR-1246可能是ESCC患者临床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血清Exo-miR-1246表达水平与ESCC的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有关联(P < 0.01)。过表达miR-1246可促进ESCC细胞增殖、 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和抑制凋亡而抑制miR-1246则相反。数据库数据分析发现,TET2和CADM1是miR-1246的靶基因, 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246可直接与TET2和CADM1 mRNA结合并抑制其表达(P < 0.01)。用过表达miR-1246的 细胞来源的Exo处理KYSE150和KYSE30细胞与在其中过表达miR-1246的作用一致。结论: Exo来源的miR-1246具有成为 ESCC临床辅助诊断标志物的潜力,其可能通过调控TET2和CADM1的表达水平来影响ESCC的发生发展。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